西部素质j-【 2015年第l卷第16期 中学音乐歌唱课教学方法研究 吕红 (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宁夏银川,750000) 摘要:唱歌课是中学音乐课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培养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 径。作为一位音乐老师要尽自己所能,使音乐歌唱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关键词:中学音乐;歌唱教学;教学方式;思想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5)16—0104—01 歌唱教学是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上好一节歌唱课,除 了要了解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唱 其次,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完整地学唱了歌曲,熟悉了整个音乐背 景和内容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音乐课堂教 学中的辅助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和谐、融 歌的兴趣,能开启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这就需要教师 为他们搭建健康唱歌、自信唱歌的桥梁。 一洽、轻松的氛围中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歌唱学习中去。 第三,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上课期 间,教师要帮助学生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通过各种途径积 、选材 作为教师,在每节课上首先应注意歌曲的选择。第一,要 选择优秀的声乐作品,让学生聆听与欣赏;第二,要根据中学 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选择一些在学生能力范围内适合学生 演唱练习的歌曲。这些歌曲应该简单短小,音域不应过宽,而 且歌曲的旋律也应比较平稳,例如《摇篮曲》《长城谣》,等等。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唱歌能力 教师要在歌唱课上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能力,引导他们 极调动学生的情绪,鼓励学生上台演唱,培养学生的参与意 识和实践能力,使音乐课气氛活跃,有声有色,培养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进而提高音乐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第四,利用指挥服务歌唱。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意 境,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还有一种可利用的方式,即以正 确的指挥来服务于歌唱教学。老师在音乐课上指导学生歌唱 时,常用喊口令的方法,无法使学生了解指挥手势的作用。因 在实践中掌握演唱的技能技巧。中学阶段,学生正处在变声 期,老师要在平时教学中注重用正确的姿势和科学的呼吸方 法进行歌唱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歌曲的曲式结 构,用真挚的情感去唱歌。同时,结合该时期学生的心理特 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对学生的肯定,尽可能地减少学生学 此,可以将指挥引入歌唱课,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指挥图式及 理论等,达到看着老师的指挥来表达歌曲强弱的能力,对嗓 子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最后,基本训练的趣味化。基本训练给教师和学生的感 觉是枯燥乏味的,不妨把枯燥的灌输式的讲解换换形式,敢 尝试就会有改变。做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重要活动形式。 习的挫败感,培养学生歌唱的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歌 唱的欲望。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中学生一周就有一节音乐课,而且歌唱课是最能发挥学生主 动参与能力的课程。教师应设计小游戏,让学生在这一节课 上实现玩和学相结合的学习情境,快乐地度过歌唱课。比如, 可以把这节课要学的歌曲中典型的节奏划出来,通过接龙、 表演等游戏形式让学生熟悉并放松下来。歌曲演唱在于创造 意境,适合的教学能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课的乐趣,乐在其 中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对音乐 的鉴赏能力的最好阶段。教学的过程包含着对学生创造性思 维的开发。当前,改进中学音乐教学方法,不仅是学生的呼 声,也是中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对学生进行音乐知 识传授、情感启发、兴趣引导,同样可以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 方法实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中,其乐无穷。 四、结语 首先,朗读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理解歌词,升华学生 的情感;聆听歌曲,感受学生的情感;演唱歌曲,尽显学生的 情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对学生的情感有直接的触动。朗读 歌词是寻找歌曲意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老师通过引导 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歌词朗诵,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 趣,诱导学生通过歌词来找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意思,并用语 言表达出来。通过朗读,学生对歌词所表现的内涵有了理解 和认识,也解决了唱歌时的咬字吐字状态。加强学生对歌词 的理解。同时,多次聆听歌曲,在聆听过程中主动思考,熟悉 歌曲的旋律,感受歌曲的情绪,通过聆听来进一步了解歌曲 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在此基础上设计演唱的气息、力度 歌唱教学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音乐老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不 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充 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和 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世晓.论如何搞好中学音乐教育l J1.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5):104. [2]李艳昆,李占红.在新课标指导下看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流行潮” 教 学与管理,2007(21):92—93. [3]毛翔宇.论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育【JJ.乐府新声:沈阳音 乐学院学报,2009㈤:221—224. 和情绪,等等,进而使演唱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吕红(1974一),女,汉族,宁夏隆德人。研究方向:音乐课堂教学。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