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40篇重点推荐 (37)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必考40篇重点推荐 (37)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中考古诗文】 第 1 页 共 4 页

第37首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内容理解: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 人物形象:后两句仅用十四个字就勾画出一个长期遭受烟熏火燎、疲惫憔悴的老人形象。 表现手法:运用衬托手法,以“两鬓苍苍”突出卖炭翁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其“伐薪烧炭”的艰辛。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修辞:设问。前两句一问一答,通过愿望的卑微表现卖炭翁生活的贫困。 表达方式:后两句属于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卖炭翁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车炭上。 炼字:诗人先用“可怜”二字倾注无限同情,继以一“忧”一“愿”来写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矛盾的心理活动。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中考古诗文】 第 2 页 共 4 页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表现手法:对比。“一尺雪”与上文“衣正单”形成对比,突出老人生活的艰辛。 炼字:“辗”字既写出了天寒地冻,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辛苦,又写出了牛车的重量,从侧面表现了卖炭翁的艰辛。“牛困人饥”说明从南山到长安城路途遥远,“泥中歇”表现出老人的疲累和处境的艰难。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炼字:“翩翩”本义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用来形容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为生活操劳的卖炭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表现手法:“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衬托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炼字:“惜不得”写出了老人的炭被夺走,心中感到可惜但又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故事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戛然而止,引人深思。 【主旨】这首诗借卖炭翁由“伐薪烧炭”到进城“卖炭”再到炭被抢走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残酷掠夺的本质,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的痛苦生

【中考古诗文】 第 3 页 共 4 页

活,表现出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跟踪训练

阅读《卖炭翁》,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2分)

答: 2.这首诗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2分)

答:

第37首 卖炭翁

跟踪训练

1.答案 “可怜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所以他“愿天寒”,抒写出卖炭翁复杂的矛盾心理及艰难处境,寄寓了诗人无限同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考生可从关键字词着手理解诗句的内容。“可怜身上衣正单”写出了卖炭翁当时的贫困处境,在这样的天气里企盼天气暖和是人正常的心理,但卖炭翁却“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卖炭翁矛盾的心理,“可怜”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同情。 2.答案 (示例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与“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外貌上形成对比,卖炭翁终日劳作、生活的困窘衬托出宫使的养尊处优、不劳而获,突出穷苦大众生活的不易。

(示例2)“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绡一丈绫”数量上和价值上形成鲜明对比,卖炭翁寄以改变生活现状的整整一车的炭,只换来了对老百姓说来并不实用的“半匹红绡一丈绫”,突出了卖炭翁的辛劳和损失之大,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宫使掠夺的残酷。

(示例3)“牛困人饥”“泥中歇”与“翩翩两骑”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解析 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赏析能力。题目已明确告诉我们诗歌中使用了对比手法,需找出相关的句子,结合内容分析。

【中考古诗文】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