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阅读答题模板

阅读答题模板

来源:意榕旅游网


阅读答题技巧

1、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5、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作用: A、引起下文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作用: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

B、揭示文章主旨 C、照应前文 D、照应题目 E、引人深思

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2)环境: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

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题型一、归纳段意

1.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 说明文: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题型二:概括中心思想

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题型三:理解句义(方法:一找二写)

句子的意思有明有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就能回答。暗的必须在通晓全文基础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题型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题型五:修辞手法的作用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3.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

题型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1. 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2. 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3. 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题型七:标点符号的作用

1.破折号:a解释说明 b话题的转换 c表示话语的中断 d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省略号作用:a引文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断断续续

引号作用:a直接引用 b特殊含义 c 强调意思 d特定称谓

题型八: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 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

2. 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题型九: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顺序 3.事情发展顺序 4.按总分、分总、总分总顺序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

1、 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题型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

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领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了下文做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过度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名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恋、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恋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或最后一句话,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话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们的作用是增加

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比喻的作用: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话,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应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可以深刻的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是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引用名人名言的作用: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用资料、分类别。

分类别的作用:可以将复杂的事情说清楚。

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数字: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作比较:便于是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