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监护·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研究
谭凤珠1,曾湘莲2
(1.昆山市中医医院 肺病科,江苏 苏州 215300;2.昆山市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215300)
摘要:目的 了解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的80
例留置管道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评分;对意外拔管危害性的认知、管道护理和维护质量、管道留置的依从性水平;护理前后应激心理评分;意外拔管发生率。结果 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满意评分、应激心理评分、对意外拔管危害性的认知、管道护理和维护质量、管道留置的依从性水平、意外拔管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 留置管道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提升了满意度。
关键词:意外拔管发生率;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73.203
本文引用格式:谭凤珠,曾湘莲.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305-306.
0 引言
意外拔管是指因意外或操作不当引起的插管损失现象,不仅延长了患者的停留时间,而且还影响了患者的康复,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1-2]
人和换位时容易导管脱落,或护理人员无法为危重病人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各种管道相关知识等,导致意外拔管知识不足有些病人对上肢感到厌恶。约束和自我提取。第三,管道留置病人因素:管道留置病人的不便导致管道留置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比其他部门增加,这增加了护理操作,沟通等期间的意外拔管事件,并且皮肤潮湿和出汗,导致导管有效地修复和丢失。导管脱离的功能;肺病科管道留置患者由于疾病的特异性,管道留置病人的身体状况一般较差,病情较重,因为伤口疼痛会导致心情不好,而心情不好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敏感,尤其是夜间,管道留置病人煽动状态,情绪不稳定,固执和缺乏适应性导致自我提取。
(2)护理干预:第一,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重点培养预防意外拔管所需的能力,规范操作,如翻身和旋转气管插管时管道留置病人的轻柔运动头部管道留置病人胃管固定为“Y”形,胸腔引流管用血管钳夹住。第二,负责任的护理人员评估管道留置病人的病情,皮肤状况和意外拔管的风险。对于有意识的管道留置病人,解释相关知识,并且在必要时给予具有意外拔管风险的管道留置病人物理限制。第三,应积极与管道留置病人沟通,了解其内在需求,避免产生负面情绪,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实施灵活调度等灵活转移系统,并在每位护士转移班次时评估管道位置。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满意评分;对意外拔管危害性的认知、管道护理和维护质量、管道留置的依从性水平;护理前后应激心理评分;意外拔管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SPSS 15.0软件实施检验,t检验对应计量数据、卡方检验对应计数数据;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肺病科是一个综合性科室。除了来
自医院所有部门的重症患者外,它还在复苏后治疗全身麻醉的患者。但患者在进入肺病科后对病房不熟悉,存在恐惧和不安。在恢复过程中容易感到不适。如拔出气管插管,胃管,各种术后引流管,深静脉导管,留置针等管道。如何降低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是临床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预见性护理基于有价值和可信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先预估相应的风险,找到证据,事先实施相关的防范护理措施,从而达到减少风险发生的目的。本研究将我院2017年6月到2018年12月的80例留置管道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了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6月到2018年12月的80例留置管道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分组。当中预见性护理干预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在21-76岁,平均(45.89±2.99)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22-75岁,平均(45.21±2.79)岁。两组资料相似。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
(1)分析重症管道留置病人意外拔管的原因,第一:导管因素:长期导管作为血管中的异物随着四肢,血液的变化而流动和压力变化,导管固定贴片或胶带失去粘性,并且敷料脱落,使导管不能有效地修复。当导管的类型不合适时(导管直径太薄,导管材料太硬等),导管的不当放置可能导致意外拔管发生;第二,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对管道留置患者情况认识不足,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无法正确评估管道留置病人拔管的风险,导致对留置导尿管的极度不耐受等。肢体束缚无效;资源不足,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移动病作者简介:谭凤珠(1983-),女,汉,江苏昆山,本科,主管护
师,肺病科,研究方向:管道护理,防止意外拔管。
2 结果
2.1 满意评分。预见性护理干预组的满意评分更高,
P<0.05。预见性护理干预组的满意评分是(94.21±3.45)分,而对照组的满意评分是(80.21±2.67)分。
2.2 应激心理评分。护理前两组应激心理评分比较,
P>0.05;护理后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应激心理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3 对意外拔管危害性的认知、管道护理和维护质量、管道留置的依从性水平。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对意外拔管危害性的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306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73
拔管。一旦发生UE可能对患者造成损伤、延长住院天数,增加费用,甚至导致死亡[3]。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根据意外拔管的可能因素,包括管道因素、护士因素和患者因素三方面入手,采取相关措施,从而有效减少意外脱管率,有利于加速患者康复进程,也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4-6]。
本研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满意评分、应激心理评分、对意外拔管危害性的认知、管道护理和维护质量、管道留置的依从性水平、意外拔管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更有优势,P<0.05。
综上所述,留置管道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提升了满意度。
焦虑心理60.68±7.3524.11±2.2160.45±7.3541.21±3.21
抑郁心理 68.20±7.5121.11±2.1168.20±7.4442.31±5.05
认知、管道护理和维护质量、管道留置的依从性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护理前后应激心理评分分析(±s)
组别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对照组
例数4040
时间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表2 两组对意外拔管危害性的认知、管道护理和维护质量、
管道留置的依从性水平分析(±s)组别对照组预见性护理干预组
tP
例数4040--意外拔管危害管道护理和维性的认知(d)护质量(d)85.40±2.1693.24±2.216.4420.000
85.40±2.2393.24±2.216.0210.000
管道留置的依从性(分)82.35±3.5796.68±3.217.6340.000
参考文献
[1] 殷春兰,孟玉霞.综合护理对留置胃管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及负性
心理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0):156-157.[2] 邹君俊,徐海君.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留置鼻胃肠管意外拔管发
生率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6):167-169.[3] 闫海花.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的
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8):120-123.
[4] 史丽圆,庄妍,孙远贞,等.PDCA循环对神经内科鼻饲患者意外拔
管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07):172-174.[5] 钟守萍.品质管理活动在降低儿科浅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发生率
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0):162-165.
[6] 张菊明,于海英,姚新美.品质管理活动在降低儿科留置针意外拔
管发生率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03):56-58.
2.4 意外拔管发生率。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意外拔管发生率更少,P<0.05。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意外拔管发生率有1例,而对照组意外拔管发生率有8例。
3 讨论
肺病科是医院抢救和治疗重症患者的重要部门之一。患者的严重病情和身体的多重保护机制被破坏,需要气管插管和留置导管等侵入性。管。近年来,管道留置重症患者意外拔管的发生率仍然很高。意外拔管是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
(上接第304页)
3 结论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子宫脱垂是指子宫沿阴道从正常位置降低,其属于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出白带异常、腰酸或腹部坠痛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能造成子宫完全脱出,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围术期切实采用对症的护理措施是很重要的。
有研究报道,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改善子宫脱垂患者的预后效果,其属于高效且快捷的护理模式,切实监督整体护理流程,根据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切实采取对症的护理措施,给予针对性改进方案,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术前给予心理指导与健康教育等措施能为后期手术治疗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性保障,整体评估其心理状态,鼓励患者阐述内心想法,便于给予其对症的心理指导,给予阴道清洁措施,术前完善备皮或清洁灌肠等,同时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定期按摩其骶尾骨或双下肢等皮肤,避免发生深静脉血栓或压疮等并发症。其次,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帮助其制定对症的饮食方案,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用力咳嗽或久坐导致残端发生出血现象,同时术后2月内告知患者禁止盆浴或性生活,定期到院
复诊,从而促进病情康复。
杨艳娜等研究中指出[4],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提高子宫脱垂患者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心理应激反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时效性。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与生命活力的评分较对照组均高,研究组并发症率(5.88%)较对照组(19.60%)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03%)较对照组(84.31%)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证:对子宫脱垂患者采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避免其发生出血或尿潴留等并发症,搭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钟慧娟.护理干预在子宫脱垂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中
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0):70-71.
[2] 汪欣.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子宫脱垂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5):196.
[3] 毛竹香.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子宫脱垂患者的影响分析[J].基层
医学论坛,2018,22(24):3418-3420.
[4] 杨艳娜.人性化护理对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老年子宫脱垂的影响
[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06):757-759.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