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我县公安队伍建设现状
我县地处山西南部,临汾盆地北端,1954年由原**和赵城两县合并而成,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463个行政村,总人口75万余人,是山西省第一人口大县。**县公安局共设执法勤务机构5个,分别为指挥中心、国内安全保卫大队、治安管理大队、刑事侦查大队、交通管理大队;综合管理机构3个,分别为政工监督室、法制室、警务保障室;选设机构3个,分别为网络监察科、经侦大队、巡警防暴大队。全局共有科室所队77个,其中派出所18个。
一、公安人员基本情况
(一)局班子情况
我局现有党委成员11人,其中局长1人,政委1人,常务副局长1人,党委副书记1人,纪检书记1人,副局长4人,副政委2人,平均年龄45岁。
(二)公安编制情况
我局现有民警662人,其中政法专项编制422人。总警力数占全县人口的万分之八点八。总警力中干部591人(授衔472人,未授衔119人),工人71人,平均年龄39.6岁;大专以上学历472人,占总数的71.3%;中层干部145人,占总数的21.9%,其中正科实职2人,副科实职21人,正股122人。今年以来,我局组织民警开展了学习《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视频培训班,司升督培训,近期正邀请市局法制处领导对一线民警进行业务培训。
1
(三)警力分布情况
为了充实基层,保证公安机关的战斗力,我局将90%以上的警力充实到了基层,具体警力分布情况为机关104人,监管31人,治安60人,防暴19人,经侦33人,派出所196人,刑警84人,交警136人。
二、我局公安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公安编制导致警力紧缺
我局现有政法专项编制422人,但实际民警为662人,超编240人。与很多存在超编问题的公安机关一样,我局解决超编的途径是内部冲销。如我局近年来招录新警明显不足,而现有的警力不断呈现老年化,招录的新警只能算是补充空缺,根本算不上是增加警力。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不断增多,社会治安越来越复杂严峻,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不断出现,民警的增长远远跟不上社会治安形势发展的步伐,警力不足问题日益突显。
(二)基层民警不堪重负
随着形势的发展,各种群体性事件、治安、刑事案件增多,过于频繁的专项斗争、专项行动以及各种非警务活动,都落实到基层公安工作中来,而且现在的执法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导致民警超负荷工作,大多数民警都感到工作任务繁重、身心疲惫。近三年来,我局有4名民警因工作过度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其中年龄最大的仅48岁。今年三月份,我局为民警进行了体检,基层民警不同程度患有心脏病、肠胃病、高血压、颈椎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
2
(三)民警职业荣誉感逐渐谈化
一部分民警认为警察这份职业在经济社会中没有多少优越感了,如执法环境日趋复杂,付出多、待遇低、晋升难、约束严,这些都导致其责任心、宗旨意识和敬业精神弱化,工作态度懈怠,没有工作激情。有的不思进取,没有成就感,工作“悠着干”;有的担心执法中出现偏差带来麻烦,工作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消极怠工;有的“人在曹营心在汉”,精力外移,忙于应酬,在外搞创收。
(四)民警素质应对实战力不从心
从近年来单警作战应变能力来看,部分民警综合素质欠缺,在做群体工作时“进不了门,说不上话,交不上心”,一旦遇到处置复杂警情便无从下手。在素质教育方向,一些新民警没有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一种追究、一种提升自身价值的手段,而是把单位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做为一种负担,习惯于“摸着石头过河”和“临时抱佛脚”;一些老民警不愿狩猎新知识,尤其是信息化应用技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消极应付思想。再加上,素质能力与晋职晋级没有严格对接并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习氛围不浓、效果不佳的突出问题。
(五)创造性开展工作缺乏激情活力
由于奖惩激励机制不到位,民警队伍中不同程度存在“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串的”、“干的事多,惹的祸多”等错误思想倾向。如执法检查,检查对象都是办案民警,责任追究的也是平时做事办案多的人,他们担心自己办理的案件出现瑕疵而忧心忡忡;那些平时无所事事、办理案件少的人,往往案卷查不到、通报沾不到、板子打不到,反而高枕无忧。特别是由于体制原因,一些长期不正常上班的民警成为了编外“失管人员”和“特殊群体”,
3
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民警工作激情。
(六)上级干预导致用人机制不完善
公安工作对民警的政治觉悟、业务素质、工作责任心等都有特殊的要求,局党委可以根据民警的工作表现因人而异,将有能力的民警放到最合适的工作岗位上,从而形成警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目前我局所有中层干部都要由上级组织部门任命,局党委在人员任命上没有决定权,在需要进行人事调整时,又面临着各种因素干扰,对工作干的好的不能顺利的委以重用,对工作责任心不强、能力差的没有杀罚权,在影响公安工作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大部分民警的积极性。
三、解决我局队伍建设面临问题的对策
(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支撑,单凭公安机关自身的力量难以得到解决,特别是在解决公安机关的人事、财政等机制性问题方面,必须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支持。因此,公安机关应形成定期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的制度,积极引导党委、政府在财政、组织人事等方面给予公安机关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在资金投入、职级待遇、警力配置等方面大力予以倾斜,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安机关在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办案等方面的需要,在办公办案经费、工资福利方面予以保障,在民警职级待遇上予以照顾。
(二)精简合并充实基层
4
进一步精简机关工作人员,充实加强基层一线执法执勤实战单位,压缩机关规模,增加基层警力,增强基层实战性,把机关做“精”,把基层实战单位做大做强。调整合并机关成立综合办公机构。从目前现有的状况看,应整合机关科室等成立警令部。在人员配置上,调整非执法主体人员,把非执法主体调整到警令部,从机关调整出有执法资格的人员充实到基层一线实战单位。在人员配置上要克服过去因人设事造成的弊端,要因事配人,一人一事、一人多事,多人多事,从而最大限度地把机关民警调整充实到一线实战单位,增强基层战斗力。
(三)改进教育训练方式
一方面立足岗位职责和实战需要,建立分专业、按职衔、分级分类的民警岗位能力标准、训练内容和考核体系,增强培训工作的实用性和实效性,逐步实现基础理论培训向实战技能和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论知识与业务实践的结合,从实战出发,突出实战技能培训,主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对抗演练等新型教学模式,把盘查、缉捕、应用射击、群体性事件处置、战术配合等作为一线民警的必训内容和主攻方向,切实提高民警实战能力。通过筛选针对性强的案例,模拟案(事)件现场,把理论教学搬到训练场,用实战案例检验训练效果。再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业务牵头部门的主干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通过实施“跟班学习”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适当降低培训的集中度。最后要积极发挥公安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内容详实丰富、形式互动便捷的公安民警教育训练网络平台,广泛开发在线学习、在线讲座、网上训练等现代化教育训练途径,为民警自学自练和岗位练兵提供平台,提高训练管理质量,提升教育训练管理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5
结合目前公安工作状况及强度、队伍实际等情况综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目标,建立覆盖全警、导向明确、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绩效考评机制,并充分运用考核结果,把考核结果与民警的立功受奖、晋职、晋级和工资福利等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调动民警立足本职岗位、扎根基层,提高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狠抓各项监督机制落实,狠抓违法违纪问题的处理,畅通出口。处理违法违纪问题要公平、公正、公开,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提高制度的公信力。
(五)注重民警个性开发
要发扬个性,少中庸,多激励。当今是一个充满激情,奋发向上的年代,我们的工作在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同时更应该充满创造性和创新性。要以伯乐识马的眼光,充分发挥好人的个性,随时发现民警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多实践多创新,大胆开展工作,不要畏首畏尾。对勇于创新和大胆工作的民警要及时予以点评和鼓励,激发其工作主动性,使之有朝气、有干劲、有成就。
(六)落实从优待警措施
一是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切实提高民警职级待遇。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及时制定民警职务序列比例设置、职务转换等配套制度,积极开展民警职务序列套改工作,切实解决基层一线民警职级偏低问题。二是要积极协调争取上级党委、政府支持,根据公安机关实际,分层次设立警种超时工作补贴,落实民警法定工作日之外的加班补助。三是着手建立警龄褒扬制度。对从警满一定年限的民警,以一定的形式组织开展纪念活动,颁发相应的荣誉勋章。为即将退休的民警制作一本个人从警生涯纪念册。同时,建立廉政基金,退休时对廉洁从警的民警发放一定数额的奖金,从而增强民警职业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四是加强和谐警营建设力度,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加强民警
6
之间的互动,如每年举办的篮球赛、歌咏比赛,适时地邀请民警的家属参与其中,各基层单位每年都举办 “民警家属畅谈会”,让家属了解、理解、支持这支队伍,为全身心维护全社会的稳定做贡献。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