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会认“鸳、鸯、惠、崇、豚、减”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梅、溪、泛、减”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3.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资 料 库
课前搜集:有关杜甫、苏轼、曾几的资料(生平、作品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鸳、鸯、惠、崇、豚”5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3.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设计导入环节一、新课导入
导入语: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 二、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杜甫的《绝句》和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看看诗人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资料分享
1.杜甫的生平及作品;2.苏轼的生平及作品。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一) 任务: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读一读:借助课文标注的拼音,大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一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难写的词语每个读写两遍。
新词如下:泥融燕子鸳鸯惠崇芦芽河豚 容易读错的: 难写的:
写一写: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
我选择的生字是 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 我能给它们分别组词: 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
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一)”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
借助注解或工具书弄懂诗意。
想一想:默读课文,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
《绝句》是代诗人所作,描绘了,突出了春天阳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惠崇春江晚景》是代诗人所作,这首诗是他为好友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组内交流 交流内容:
1.选择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
3.会写字的组词、拓展,提示哪些字容易写错。 4.初步感知诗意。 三、全班展示
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情况。 展示阶段的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
分别展示:“读一读”“标一标”“写一写”“想一想” 四、出示自学清单(二)
1.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哪些景物? 2.《绝句》的前两句诗从哪些方面突出了春天欣欣向荣的特点? 3.《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诗人是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4.如何体会《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画外之画? 5.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 五、小组交流
1.根据小组人数,组长合理分配问题。
2.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后纠正、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全班展示
请四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质疑。每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 展示阶段的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 后教环节精彩预设与点拨(一) 预设1会认字 提示:
鸳:读“yuān”,不要读成“yān”; 鸯:读一声“yāng”,不要读成二声; 惠:声母是h,不是k; 崇:声母是ch,不是c。 点拨:利用形近字学习“豚”。 预设2会写字 1.观察生字结构:
(1)“鸳、鸯”都是上下结构,偏旁都是“鸟”;
(2)“芦、芽”都是上下结构,偏旁都是“艹”,书写时,“艹”要写得略扁些;
(3)“融、短”是左右结构,但是左右比例要匀称;
(4)“燕”的“灬”要写得宽一些,托上。 2.教师重点指导、示范:燕。 精彩预设与点拨(二)
预设1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 学生自读自悟。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诗中画了太阳、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滩、鸳鸯。 学生回答情况教师灵活纠正、指导。
预设2《绝句》的前两句从哪些方面突出了春天欣欣向荣的特点? 对于古诗内容的理解,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学生回答合理即可。
参考答案:《绝句》的前两句从视觉和嗅觉两个方面,突出了春天欣欣向荣的特点。
预设3《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诗人是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小组合作,互相交流。
参考答案: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预设4如何体会《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画外之画?
教师指导:该诗既描绘了画中的景物,又依据画面想到了画外的情景。翠竹、桃花、江水、戏水的鸭子、蒌蒿、芦苇是画中的景物,而春江的“水暖”和河豚“欲上”本是画面中没有的,也是画笔难以表现的,可是诗人却凭借想象的眼睛看到并创造了画外之画,意境更为开阔,更增添了画中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预设5解读重点诗句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春天的太阳映照得江山如此秀丽,随风吹来了各种花草的芳香。诗的开头突出“迟日”,统领全篇。正因为春天来到,才会出现“花草香”“泥融”“沙暖”等现象。“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个大场景,以“丽”字点染“江山”,以“香”字对应“花草”,描绘了春天秀美的景色。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湿软的泥土引来只只飞燕,温暖的沙滩上睡着对对鸳鸯。这两句诗生动地描写了两种可爱的动物,燕子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春天的温柔,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青翠欲滴的竹林外有两三枝桃花,鸭子在春天的江水中嬉戏,感受到江水已经变暖。这两句诗描写了早春的风光,色彩明丽,景色静雅。并挑明了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鸭子在春水中嬉戏,它们最先感受到江水回暖。 预设6有感情地朗读 (1)节奏划分: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要读出春天的柔和与秀美。 (2)节奏划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结合插图,读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检测环节自学检测反馈
过渡语: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都自学得很认真,相信你们的自学效果肯定不错。请在小组内自测一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实惠( )河豚( ) 2. 将古诗补充完整。
绝句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
3.《绝句》是代诗人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4.《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 代诗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
之情。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借助资料来自学古诗,而且还进行了美文积累,收获不小呀!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古诗。学生能梳理自己的收获或反思自己的不足。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减”1个生字,会写“梅、溪、泛、减”4个生字;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设计导入环节一、新课导入
导入语:在学生时代,我曾经学过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文章——《春》。这篇课文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
二、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衢道中》。 三、资料分享
1.曾几的生平;2.曾几的作品。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一) 任务: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读一读:借助课文中标注的拼音大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一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难写的词语每个读写两遍。
新词如下:梅子 小溪泛尽 不减 容易读错的: 难写的:
写一写: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 我选择的生字是 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 我能给它们分别组词: 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
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一)”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
借助注解或工具书弄懂诗意。
想一想:默读课文,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
《三衢道中》,是代诗人的作品,写了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时的 。 二、组内交流 交流内容: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律。 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
3.会写字的组词、拓展,提示哪些字容易写错。 4.初步感知诗意。 三、出示自学清单(二)
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关于这首诗的哪些信息?
2.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往往多雨,为什么现在却“日日晴”? 3.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古诗的意思。
指导朗读。方法:男女生赛读,师生赛读,配乐读。 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大胆想象,发表意见。 四、全班展示
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情况。 分别展示:“读一读”“标一标”“写一写”“想一想” 提示:小组长要严格把控,做好评价记录。 展示阶段的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
小组内相互检查。后教环节精彩预设与点拨(一) 预设1会认字 提示:
减:读“jiǎn”,不要读成“xián”。会写字
1.观察生字结构:
(1)“梅、溪、泛、减”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能把字音全部读正确得1颗星。预设2
(2)“减”最后一笔是点。 2.教师重点指导、示范:溪。 精彩预设与点拨(二)
预设1 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关于这首诗的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
对题目内容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纠正、指导。
参考答案:从题目可以知道,作者要写的是自己在三衢道中的见闻与感受。 预设2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往往多雨,为什么现在却“日日晴”? 教师指导重点词语。
对于古诗的理解,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回答合理即可。 预设3体会重点语句
(1)“梅子黄时日日晴”意思是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十分愉悦。
(2)“小溪泛尽却山行”意思是诗人乘船游山,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一“泛”一“行”,一“溪”一“山”,加之“日日晴”的天公作美,不仅表明行程路线,也透露出诗人此时喜悦的心情。
(3)“绿阴不减来时路”意思是一路上绿阴浓浓,并不比来时看到的少。 (4)“添得黄鹂四五声”意思是绿阴深处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预设4有感情地朗读 节奏划分: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检测环节自学检测反馈
过渡语: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都自学得很认真,相信你们的自学效果肯定不错。请在小组内自测一下!
1.用“√”选出正确的生字或读音。 (减 咸)去 梅花(méi měi)
2.看拼音,写词语。
méi zi xiǎo xī fàn làn jiǎn fǎ
3.填一填。
《三衢道中》是代诗人所作。诗中“泛”的意思是。 本课小结
学完了这首诗,老师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朱自清爷爷写的话,我们一定要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板书设计
绝句 迟日 江山
春风 美好春.光 花草 燕子 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竹林 桃花 江水 鸭子 画中画外 蒌蒿 芦芽 意境开阔 河豚
三衢道中 时令 江南五月
行程 游船、山路 明丽美景 沿途景观 绿阴不减 山路溪边 愉悦心情
黄鹂啼鸣
拓展阅读
杜甫的古诗:《登高》《登楼》
苏轼的古诗:《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 曾几的古诗:《苏秀道中》
教师姓名 学科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 语文 单位名称 年级/册 三年级(下) 填写时间 教材版本 2020年8月20日 部编版 第一单元 1《绝句》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绝句》中诗句的意思,联系实际生活想象画面,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丽。 1.通过能联系生活、结合图片、文中注释理解“迟日、泥融、鸳鸯”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教学难点 这首诗中,诗人用“迟日”“江山”“春风”“花草”“飞”“睡”等词语勾勒明从学生角度分析丽的春日景色,学生要结合文中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才能体会诗中所表达为什么难 等词语的意思。 3.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之情。 的思想感情。 1.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方法 2.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之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走进诗人: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导入 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1.听范读。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朗读,适时纠正读音。 4.师生合作读,读出古诗的节奏。 5.全班齐读。 6.结合书上插图思考:这首古诗描写了那个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7.出示生字:鸳、鸯。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8.观察两个字的特点,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两个字,并想一想还有哪些字是这样的偏旁呢。 9.指导书写。 (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0、朗读欣赏诗歌 11.出示古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迟日:春天白天渐长,所以说“迟日”。学生根据图片想象情景。 (2)诗中还有香味呢,你闻到了吗? 12.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春天暖烘烘的太阳普照大地,山河一片秀丽景象,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 13.出示古诗: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2)认真朗读这两句诗,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燕子鸳鸯的动态图。 14.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预设:学生们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15.试着用诗句的形式来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动态情景。 16.仔细体会“睡”和“飞”的意境。 17.根据课后的注释,想一想诗歌的意思,画出你欣赏到的美景,体会作者春天的美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景。 18.出示图片,配图朗读。 19.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一说诗句写了怎样的景象。 小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