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矿山机械可行性报告

矿山机械可行性报告

来源:意榕旅游网


年产50套矿山机械设备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公司名称: 日 期:

- 1 -

引 言

根据国务院《关于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和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耗准入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发改工业发〔2006〕1197号)、《江苏省工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苏发改工业发〔2007〕1137号)等文件的规定,我公司编制了《年产50套矿山机械设备项目节能专篇》。

- 2 -

第一节 建设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名称: 性 质: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注册资金: 万元人民币 法人代表: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及传真: (二)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年产50套矿山机械设备项目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项目用地面积 亩,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形成年产50套矿山机械设备项目生产能力;主要建设内容为土建工程(生产车间、生产配套区〈污水处理站、配电站〉、生活区〈办公楼、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和道路、围墙、绿化、停车场及公用配套工程。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 万元人民币,其中企业自筹资金 万元人民币,建设期借款 万元人民币,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人民币。

项目建设期:10个月

- 3 -

第二节 用能标准及节能规范

一、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产业政策 1、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季令第2号);

《务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2004〕2504号);

《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江苏省人大);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淮安市节约用水条例》;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江苏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分析专章(或专篇)编制大纲》(苏发改工业发〔2007〕1138号);

2、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

- 4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65号)。

二、工业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1、管理及设计的标准和规范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 《机械行业节能设计规范》(JBJ14-200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

2、合理用能方面的标准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热处理节能技术导则》(GB/T18718-2002); 《节能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4-1993);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3、工业设备能效方面的标准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

三、建筑类相关标准和规范

- 5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CJ26-95);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2003);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

第三节 工艺技术方案、设备方案

一、工艺技术方案:矿山机械设备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大型配件采和小型配件加工两大类。主要工艺流程为:大型配件采购→检验→攻丝→小型配件加工(切、镗、磨、铣、削)→配件检验→组装→试验→包装入库

二、设备方案:见工业项目拟采用的国产设备及进口设备清单(表1)

工业项目拟采用的国产设备及进口设备清单(表1)

企业名称 序号 设备名称 江苏金湾轴承有限公司 规格型号 功率(KW) 数量(台套) 项目名称 单价(万元) 年产40万套轴承项目 金额(万元) 用途 1 轿车 2 25.6 51.2 - 6 -

2 3 4 5 6 7 8 9 10 金属带锯床 G4235/50 7吨柴油液CPCD70R-G16 力传动叉车 车床 车床 钻床 永磁吸盘 配电柜 分度头 CZ6180C/4000 C6163A/1500 Z32K-1 F11160A 0.3 0.6 0.5 0.5 1 0.45 0.8 2 1.2 2.75 0.4 1 3 2.3 2 1 5 3 2 1 1 8 6 4 1 3 5 5 6 1 5 4 1 10 3 2 34.8 25.8 34.2 22.6 28.4 2.6 2 1.5 3.2 67.6 25.8 171 67.8 56.8 2.6 2 12 19.2 等离子切割CCK-100 机 B6-50 0.9 11 电焊机 12 气泵 13 108.94 27.26 1 15 1 45 小蜜蜂数控 切割机 NBC500 志高 TCL X53K BY60100C 14 气保焊机 15 空调 16 电脑 17 热水器 18 打印机 19 仿形割 20 磁座钻 21 彩色电视 22 立式铣床 23 牛头刨床 18.6 93 0.59 2.95 0.8 1.1 0.8 15 0.96 0.45 18 13.4 4.8 1.1 4 60 0.96 4.5 54 26.8 - 7 -

24 摇臂钻床 25 摇臂钻床 26 台钻 27 空压机 28 监控设备 29 Z3050/2000 ZY3732 Z4120 1.5 1.5 2 3 1 2 0.5 2 2 3 4 2 2 2 4 102 31 29 31.2 26.3 15 18.2 6.1 62 54 93.6 105.2 3.2 30 36.4 24.4 1291.85 破碎机镗孔 机床 XH-X4016 30 龙门铣床 31 磨刀机 合计 28.3 注:项目单位应当对其提交的所有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四节 能源供应状况

根据生产工艺对产品生产过程中需消耗的能源各类进行统计,项目所需要能源种类主要有电力、水等。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县经济开发区,给排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完善,项目能源供应有保障,各种能源供应状况如下:

一、供电

地区有充裕的电力资源,完全能够满足区内企业需求。

二、供水

县经济开发区市政管网供水,本项目需水量较少,水源供应充足。

- 8 -

第五节 能源消耗状况

一、能耗种类和数量

根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项目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使用耗能工质所消耗的能源。本项目建设和建成后使用过程中实际消耗的能源品种包括:

(一)二次能源:电力; (二)耗能工质:自来水。

根据本项目的工艺技术、设备方案,项目所需能源种类为电、自来水。

1、电力

根据项目工艺特点,项目拟采购各类生产加工与检测设备共49台(套)来实现生产能力。详见主要生产设备明细表1。

根据项目的生产工艺分析,由设备清单表1可知,项目用电负荷为生产用电和办公照明用电之和。按全年工作300天,每天运行8小时计,项目年用电量约为22.4kwh。

2、自来水

项目用水主要包括生产用水、办公生活用水、绿化用水等。年耗水量10000立方米。生活用水按照项目定员80人、全年按300个工作日、每班人均50L计算。项目年总用水量约为10000立方米。

- 9 -

二、能耗总量及结构 (一)折算依据

根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等相关标准,对本项目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及耗能工质均按相应的能源折标系数进行折算,具体的折标系数见附表1、附表2

- 10 -

- 11 -

(二)综合能耗分析

根据苏发改工业发[2008]404号文《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明确能源消耗折标系数参数标准的通知》,本项目达产年综合能耗为127.58吨标煤,详见表3。

项目能源消耗量表3

序号 能源种实物量 类 1 2 合计 电力 自来水 计量单位 kwh t 数量 22.2 折标煤 (t) 73.26 备注 (%) 98.8 1.2 10000 0.857 74.117 100 由上表可得出,本项目主要能源消耗为电力,消耗量约占项目总能源消耗的98.8%,自来水消耗为1.2%

- 12 -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综合能耗为74.117标准煤/年,能源消耗主要为电,占总量的98.8%。

第六节 能源消耗指标分析

一、能耗指标计算

本项目年总电耗22.2万kw.h、自来水总用量10000吨,全年综合能耗74.117tce/a。

(一)单位产值能耗 1、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

本项目综合耗能为74.117tce/a。项目正常年份工业总产值为3200万元。项目具体消耗指标分析如下:

(1)单位产值电耗:69.375千瓦·时/万元; (2)单位产值水耗:3.125立方米/万元

(3)单位产值综合能耗:23.16千克标煤/万元; 2、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

本项目达产年工业增加值为1200万元,单位增加值能耗如下:

(1)单位增加值电耗:18.5千瓦·时/万元 (2)单位增加水耗:6.41立方米/万元

(3)单位增加综合能耗:12.6千克标煤/万元; 二、能耗指标分析

- 13 -

1、与国家及当地用能指标比较分析

目前,由于国家和江苏省暂还没有该项目产品定额指标,根据国务院国函[2006]94号文,国家规定了江苏省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消耗740千克标煤/万元的标准,本项目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42.5千克标煤/万元,低于江苏省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指标。根据《盱眙县加强节能工作实施意见》的规定,盱眙能源消耗指标2010年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由2005年的1.09吨标煤下降到0.872吨标煤,也低于盱眙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标。

2008年7月,江苏省统计局会同省经贸委、省发改委公布了2007年全省及各省辖市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规模以上企业)和单位GDP电耗指标。江苏省的单位GDP能耗为0.853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408吨标煤/万元,单位GDP电耗为1221.44千瓦·时/万元。淮安市的三项指标分别为1.033吨标煤/万元、2.313吨标煤/万元、1044.7千瓦时/万元。通过与江苏省、淮安市以及盱眙县的几项指标对比,本项目产值均低于上述指标。

2、本项目与有关能耗指标对比分析 本项目与有关能耗指标对比见表

能耗指标对比表

序号

地区 单位GDP电耗(吨标单位GDP电耗(千瓦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 14 -

备注

煤/万元 1 全国 1.16 万元 / 标煤/万元 / 2007年度全国各地区单位GDP能耗指标通报 2 江苏 0.853 1221.44 1.408 2007年度全国各地区单位GDP能耗指标通报 3 淮安 1.033 1044.7 2.313 2007年度全国各地区单位GDP能耗指标通报 4 本项目 0.02316 120 0.0185 综合能耗74.117 tce/a,年工业产值3200万元;工业增加1200万元 通过与江苏省和淮安市的几项指标对比看,本项目产品的各项能耗指标均低于国家、省及市的平均指标,本项目产品属于低能耗产品。

第七节 节能措施和效果分析

一、节能措施

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本项目将从工艺设备、管理等多方面入手,采取各种相应的节能降耗措施,降低能耗物耗,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项目在采用节能设备、节能技术和加强管理基础上,实现优质、高产、低耗。本项目具体措施有:

1、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选择先进的工艺生产技术是工业生产节能降耗的基本宗旨。先进的生产技术具有流程短、投资省、消耗低、排污少等优点,可以显著地达到节能效果。

- 15 -

(1)本项目所选用的主要工艺设备都为国内外先进的设备。

(2)变电所选用节能S11系列型变压器,S11型变压器与同容量S9型相比空载损耗下降30%,空载电流下降70%,噪声下降8分贝左右。

(3)加强设备、电气维修保养,使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4)加强维修、操作人员的培训,力求全面掌握设备的使用、操作性能,通过提高设备的产量和产品质量,达到节能的效果。

2、总图设计要考虑提高土地使用率,节约土地资源。在满足安全间距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紧密布置各项建筑和设施,达到节约土地资源,节约材料运输能耗。

合理布置车间设备、理顺工艺流程、区划生产区域,使之物流便捷,有效降低生产中不必要的能耗和费用。

变电站。空压站等公用动力设施的布置尽量接近负载中心,缩短供配电距离,减少线路损耗。

3、建筑节能措施

(1)本项目建筑严格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原有与新建建筑高效保温材料复合的外墙和屋面,采用保温墙体防火、防潮、防裂技术。

(3)原有与新建建筑绿化遮阳、通风散热、反射隔热

- 16 -

和相变蓄热技术。完善倒置屋面、架空屋面、种植屋面与反射屋面等技术。

(4)原有厂房采用节能窗技术,控制窗墙面积比,改善窗户的系数和遮阳系数。采用中空玻璃,严格窗框与窗扇、窗框与墙体间的密封,推广窗户遮阳。

原有厂房建筑强化自然通风,车间屋顶设有气窗或无动力风帽,厂房四周设有高位气窗,尽量减少机械通风排气装置。

原有厂房建筑强化自然采光设计,屋顶设有条形采光带,维护墙体上采用高、低双层采光窗,节约电能。

原有厂房及办公楼的墙体、屋面采用轻质砼空心砌块等新型节能保温材料;

原有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传热系数)和空气渗透性能(气密性)指标要达到或高于国家及所在地区的相关标准。

4、节电措施

(1)电力系统尽量采用高压配电,减少回路输电电流耗损;终端配变电站按照用电负荷合理分布,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线路损耗。压缩空气采用集中建站、集中供气,减少分散供气所带来的损失及可能对生产造成的影响,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压缩机采用低噪声、高效率新型压缩机,节能并且环保。

(2)电能计算装置设于低压变电站内电源进线侧。

- 17 -

(3)采用高低压混合补偿方式设置自动投切电力电容器,有效减少变压器的空载电力损耗。采用就地和集中补偿方式进行补偿。380V/220/供电系统补偿装置集中设置于各相应的变配电站内。所有集中无功补偿装置均带自动投切功能,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达0.95以上。

5、通风、空调节能措施

(1)新风空调器和工艺排风机均设置了变频驱动装置,以降低运行能耗。

(2)空调系统均设置了自动控制系统,节省能耗。 (3)在生产区安装带风机的过滤器(FFU),比传统式的洁净室可节约运行费用。

(4)所有的空调器、风机等均为高效率节能设备。 (5)回收排风的废热来预热新风 6、润滑节能措施

为实现设备的可行运行、性能改善、降低摩擦功耗,减少温升、减少磨损、降低润滑剂消耗量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提高润滑技术水平是一项重要手段。

设计应该选用具有优良润滑设计的设备。工厂应该合理使用优良品种的润滑剂。

润滑系统的运行管理必须按照安全可靠和节约的原则来确定管理方式、方法,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检修规程和操作规范,并要不断通过实验加以改进。

- 18 -

润滑系统要建立技术档案,对其设备、装置和仪表等的保养、维修改造,心及选用或更换润滑剂的日期、牌号、性能和数量都要做详细记录。

一般设备要定期抽样检查油质的变化情况,对于大型、重点关键设备的润滑应进行状态监测。要按照GB7607、GB7608、GB8028、ZBE01002和机械设备要求按质、按时更换润滑剂。更换时,要对润滑系统进行认真的清洗。、

7、照明节能措施

车间照明灯具全部采用多路集中控制系统,做到每个区域可独立控制,在车间少量人员作业时可局部照明,减少大面积照明造成的浪费。在保证不降低生产与工作视觉的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条件下,力求减少照明系统中的光能损失,最有效地使用照明用电,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

新增灯具以节能型产品金属卤化物光源为主。各种灯具采用节能电感镇流器或电子镇流器、单灯自带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达0.90以上;办公及其他辅助设施推荐采用节能日光灯T8。

在满足车间照明度及光色的前提下,减少灯具的数量或灯具的容量,达到节电的目的。照明灯具根据需要声控和光控系统,并分区域控制,分工段进行考核,减少大面积照明造成的浪费。

道路照明、户外照明,采用光电开关自动或集中管理控

- 19 -

制。楼梯照明宜用节能声控开关控制。

8、节水技术和措施

(1)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合理配置水资源。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

(2)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尽可能将直流用水系统改为循环用水、循序用水或串联用水。工厂建设循环水处理装置,尽最大可能将水进行徨利用。所有设备冷却水采用循环水,可最大限度降低生产过程中对水的绝对消耗。

(3)在生活用水方面,大力采用节水技术,推行节水用水器,不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安装使用节水型设施或器具。

(4)加强用水计量管理,安装生产用水计量装车和车间排放口废水计量装置;加强供水、用水设施、设备、器具的维护保养,严防跑冒滴漏。提高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

二、能源管理措施 (一)建立管理制度

本项目建成后,拟建成后,拟建立各项能源管理制度,包括:

1、电力、自来水、工业气体的能源管理制度; 2、分产品、分工序、分车间的各项能源定额管理制度; 3、能源生产管理制度;

- 20 -

4、能源计量统计制度; 5、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6、主要用能设备的管理制度; 7、能源管理部门及人员岗位职责; 8、能源检查考核及奖惩制度; 9、能源统计上报及分析制度; 10、运输工具用能管理制度; 11、生活用能管理制度。 (二)完善节能管理机构

本项目实施后,能源管理机构实行企业、车间和班组能源管理体系。并以经济责任制的方式考核,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企业各项节能工作的有效展开。

企业设有节能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为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全面负责日常能源管理的组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各车间的渗管理机构设在生产组,由车间生产负责体车间的能源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能源管理的组织、检查和协调工作。各车间的能源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报废等)工作,能源计量管理人员需通过相关部门的超前享受考核、持证上岗,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加强企业能源消耗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及分析报表制度建设,定期进行能源消耗统计分析和能量平衡分析,完善企业能源消

- 21 -

耗统计制度。车间配备流量计、表对水、电、气进行准确计量。建立产品考核指标和建立能源消耗统计台帐,对各类统计数据及报表衽网络化管理。按生产周期(班、日、同,周)及时统计计算出单位产品的各种平方根参数。采用高新技术成果,加强能源利用的计量统计、实施用能过程控制、监督和科学管理。用能单位应按照《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导则》国家标准的规定,根据经济运行的需要,在用能设备与系统中,配置能源计量测试和临近仪表。主要耗能设备和装备系统,应按照整体优化的原则高速运行工况。

三、节能效果分析

本项目遵循节能管理与设计的标准和规范。总图布置在遵守防火防爆间距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动力设施布置在离负荷较近的位置,以减少线耗。原有和新建建筑采用节能建材,并侧重于外饰面、保温、隔热、采光 等整体功能性结构节能,做好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及系统的节能设计。选用节能灯具,采用多路集中系统,做到每个施工区域可独立控制。对耗能大的工序和设备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通过以上各个环节节能措施的实施,并完善工厂能源管理体系,健全落实各种节能规章制度,本项目能实现明显的

节能效果。

- 2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