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大修计划与管理
辛开明
(湖北省第八地质大队)①
1 设备大修计划的编制
大修计划是大修工作的基础工作。编制大修计划要根据设备的磨损现状,设备的技术现状,设备的经济现状以及大修资金的具体筹备情况,决定大修的具体内容和项目。1.1 大修计划的申报程序在地勘单位尤为突出。大修资金是否落实是
能否完成大修工作的关键。③准备落实。就是为整个大修过程所做的一切准备,包括安全技术已有条件,施工机具,各种材料等。如果改造和大修同时进行,改造的技术工作(论证、设计、制造等)是否就绪。
1.3 大修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1)设备大修的目的就是全面恢复设
设备大修计划必须由使用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设备进行鉴定后,填报大修申报表。由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整个单位的情况进行平衡,编制初稿,报队(厂长)审批定稿。1.2 大修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1)设备磨损现状,即设备的完好状
备的精度、性能和生产效率。
(2)大修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大修所需的劳动力、劳动工时、资金、配件、材料、机具、安全技术措施。
况,主要部件能否在保证设备技术性能前提下运行一个周期,是决定大修内容的主要基础。
(2)设备的技术现状。前提是设备能够
2 大修任务书的编制
大修任务书是单项大修工作的具体实施依据,是设备管理部门对大修的指令与要求。它包括如下内容:设备大修所需要更换的零配件和材料;设备大修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包括安全措施);大修工时定额;大修费用定额;大修具体日期;大修质量标准。
大修任务书一般采用表格形式,附注文字说明,封面标明大修单位,大修设备下达指令部门,下达指令时间等。非标准设备的大修,必须附有有关设计图纸。
保证全部技术性能,但不适应产品生产的技术要求,需要进行技术改造。
(3)设备的经济现状。设备能够满足产品生产的全部技术要求,但运行费用太高,需要进行改造才能适应产品生产的经济要求。设备管理上的3个落实是设备管理部门编制大修计划的主要依据:
①技术落实。全队设备大修在技术的要求上是严谨的,主要包括图纸、资料、工具、大修人员的技术素质以及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的可靠性。
②资金落实。大修资金占整个设备维修费用的60%~75%,而且集中使用,特别
①收稿日期:19991021
3 大修的具体实施
(1)各部门与大修实施的关系。根据大修任务书的要求,机修厂组织实施。在实施
15
过程中,各有关职能部门根据本部门的职责,分别对大修实施进行有关业务管理。
(2)大修实施的具体内容。更换全部磨损件以及不宜继续使用的零配件;修复能够修复且不影响设备精度、性能及生产效率的零配件;仪表安全检测;电气安装检测;设备全面调校及安全参数测定;密封、润滑以及防腐处理。
(3)大修实施过程的三个原则:①修旧利废的原则。一切可以利用或修复后而又不影响设备精度、性能、生产效率以及在利用后能顺利完成周期运转的零配件、材料、均应利用,以降低大修费用。
②安全第一的原则。大修过程与一般检修不同,它是伴有高空、起重、动火等作业,是设备拆卸、安装,调试的过程,确保安全至关重要。③技术优先的原则。大修过程,往往与设备的技术改造同时进行。在实施过程中要优先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检修工艺,力争设备在技术上的进步。
结束语。它全面地评价大修质量情况。操作技术现状。试车验收情况,大修费用情况以及大修经济技术指标的计算,存在问题,处理意见,改进措施等。4.2 大修费用
大修费用是指大修时所支付的各项费用总和。包括工资及附加费,协作劳务费,能源费以及车间经费等。
大修费用是整个维修费用中的主要部分,大修费用的合理提存和使用,不但是大修的重要工作,而且是单位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考核指标。(1)大修费用的管理。大修费用应根据设备的“三现状”而专门提出(根据财务制度的改革,已不存在大修理基金,但根据单位的情况,大修的概念,大修工作仍然存在)建立专门台账,提倡专款专用的原则以及计划审批的原则。
(2)大修费用的核算。大修费用的核算,应在大修验收后进行,必须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单台设备大修成本核算,并记入单台设备履历台账。如果用技改经费或大修费用的专用基金进行的项目必须办理设备增值手续,核算的主要依据如下:
①实际所耗材料(凭领料单核算,并补计划与实际差价);
②实际所耗工时(按实际工资发放表核算,并补工资附加费);
③实际所耗能源费用:
④机具租赁费(或专用机具制作费);⑤车间经费。(3)总结与评比。总结要有分析,要根据大修目标针对大修的全过程,客观地反映大修过程中的问题、成绩以及下次工作中要改进或采取的措施。4.3 评比
评比可分单个项目和实施单位进行,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大修计划的质量和完成大修计划
(下转第19页)
4 大修完毕后的整理
4.1 验收
大修完毕后,通过自检,工完场清,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进行验收。验收主要内容如下:
(1)大修质量。除任务书所规定的质量要求外,必须对照检修规程进行必要的质量验收。
(2)大修记录。大修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零配件、材料数量以及质量证明;技术操作(如焊接、间隙、平衡、防腐,润滑措施等)的检验证明;安全检测记录;仪表调校精度;实际工时;实施日期;实施负责人等。
(3)试车记录。包括试车时间、试车负荷、试车生产能力、汇漏情况以及试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改进的措施等。
(4)大修评价。大修评价是大修工作的16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会发现,猫与老鼠突然相遇,结果老鼠在生存欲望的促使下反而会逃脱。除非猫是有所准备,等待老鼠的上钩。另外一点还需说明:猫长时间的守候在鼠洞前捉鼠感到厌倦而会离去,老鼠会乘机作怪的。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得也这样一个结论:隐患和事故是母与子的关系。
我们假设猫是安全工作管理者,老鼠是隐患,老鼠的行为是事故。如果管理者突然发现了隐患,就不会使事故出现,但隐患似乎还存在。过后,事故还会在隐患的母体上发育成长。就交通运输行业而言,驾驶汽车本身就存在不安全隐患,安全工作人员的认识是不间断的去抓安全工作,可控制事故的上升。有时我们在不间断的抓安全,事故为什么仍呈上升趋势或居高不下?关键的问题是安全管理人员在个体眼前离开了。
我们再回到环路图上,细心分析,直接操作者对安全管理有关心倾向,但领导呢?承认一点他有职责,要关心安全管理。还有什么原因促使他更加关心安全呢?那就是信息数值。即事故率上升,数值起了作用,步步紧逼领导了,致使他神经绷紧。
如果我们对个体也实行数值管理,情况是否好一些呢?举措是:发现了一次违章,记录在案、亮名挂分、教育结合,并积极寻找其违章行为,发现了两次按同样方法执行,直到管理部门承受的最高值。当通报个体违章次数增加时,舆论会给他压力,周围的人会
(上接第16页)
给予扶持,从心理上他也不想承受这种紧逼式的压力,面子上也过意不去。
但应强调,这个数值不能以暂时未出现违章或表现突出,而被完全去掉,否则老毛病重返。可采取3~5年为一个台阶,视情况适当剪除,以树立起他重新做起的信心。并且保留永久性底数。如无违反记录,底数可做为空白。
对私营驾驶员,也可采用此办法。如超出了管理单位接受的极限,考虑使其另改它行。并以身份证号做电脑储存。对其它行业的直接和间接操作者也考虑执行此办法。从个体的管理能否沿用到单位的管理呢?众所周知,单位的管理者单位领导,上述个体的管理办法也应采用,跟其调动(档案)一起走,但必须实行奖励制,即一年算一个台阶,视其情况好转进行剪除。但必须保留永久性底数。如无违反记录,底数可做为空白。
步骤:(略)在体制和机制较完善的西方国家,仍有2次以上的有意识冒险行为的驾驶员(司机),他们的冒险行为各式各样。由此可见,体制和机制配套完善后的螺丝扣式的管理仍有它的价值。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辩证的发展过程,从环路图领导与个体就是如此,这为其它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参考的例子。
的速度(如大修项目完成率,工时偏差率,费用偏差率等)。
(2)大修质量,包括大修完毕后设备恢复精度,性能和出力的程度,设备外观质量、防腐、润滑、汇漏情况等。
(3)大修记录真实、齐全、及时、无涂改、无虚记。
(4)大修后要工完场地清,拆除的零
件、更换件、边角余料要定点堆放,必要时办理退回废料仓库的手续。
(5)大修安全情况。对安全事故要有分析,要分清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以及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安全事故可分为人身事故、设备(质量)事故。
评比后,对优秀项目或集体可采取各种形式给予表彰和奖励。有技术创造的要记入技术档案。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