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JoUl'nS|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2008,Vo1.29,No.9 ・高教研究・ 医学生就业取向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姜 鹏 孟令军 刘 击吉 【摘要】就业取向是指就业个体在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受社会文化传统和总体就业趋势的影 响,在就业心态、就业观念指导下进行职业或职业岗位选择时所采取的对策和方法。毕业生的就业取向 对毕业生的就业成功存在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相比较而言,医学生的就业取向特点和其他专业毕业生的 就业去向有着不同,如果这些不良影响不消除,随着城市医疗就业市场的逐渐饱和,必然会严重阻碍着 医学生的择就业过程。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去向不良影响对策 形势下,医学生采取什么样的就业取向,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 整体就业态势,即就业取向影响着医学生的就业结果。 l 医学生就业取向呈现的特点 2005年、2006年,齐齐哈尔医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对 2005届、2006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意向调查,毕业生专 就业取向是指就业个体在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受社 会文化传统和总体就业趋势的影响,在就业心态、就业观念指 导下进行职业或职业岗位选择时所采取的对策和方法。如果 就业取向符合社会需求,则会促使个体顺利就业;如果就业取 向背离社会需求,则会阻碍个体的就业过程。在目前的就业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邮 编161042 收稿日期2008—03—04 业包括精神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护理学、应 用心理学六个专业,学生生源地全部为黑龙江省。通过对问 2结果 承受之负担要远高于其他年龄段,而在50岁以上时体内各脏 见表1。 (例) z.1 院前死亡年龄及性剐分析2.2院前死亡疾病谱见表2。 器功能逐渐降低,免疫力下降,且可能多存在各种慢性疾病, 从而成为院前死亡的高发人群,因此,对这两个年龄段的人 群,应做重点防治,及早预防,以便发现各种疾病[1 ]。 3.2 根据表2显示猝死及脑血管疾病,创伤及心血管疾病为 院前死亡最主要病种,这个结果与深圳2002 ̄2004年院前死 亡构成比类似,深圳市院前死亡前三位分别为猝死及原因不 裹1院前死亡年龄及性别分析明,循环系统,交通事故[ 。本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排位于创 伤之后列第四位,这是由于猝死患者中有心血管病史者占 70 以上,这和国内其他研究报道猝死患者中,心源性占61. 7 ,脑血管病占7.5 大体一致。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及二 级预防,脑血管病早期进行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均十分重要, 其目的在于减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及致死率,也可 以明显降低院前死亡病例的发生,及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从本文资料来看,第一目击者的现场初级救护是现场复 苏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现实资料表明,由于第一目击者缺乏 急救意识,无急救基本技能,只是忙于呼救及设法将患者送往 医院,极少在现场给予有效、正确的初级复苏急救,而使很多 人失去了抢救时机。因此加强普及全民的心肺复苏抢救知 识,提高全民急救意识,真正做到CPR急救的社会化,结构的 3讨论 网络化,抢救现场化,这是现代急救治疗的发展趋势,也是降 低院前死亡的关键。 参考 文 献 [1]黄得嘉.心脏猝死的预防[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0): 926 3.1表1显示862例死亡病例中男女比例1.27:1,男性比 例高于女性。死亡年龄段50~59岁最高为313例,其次为 40 ̄49岁及60 ̄69岁组,而19岁以下最少。各年龄组死亡 患者在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第一目击者”均未做有效 的初级救生处理。本文资料显示院前死亡各年龄组分布中, 50 ̄59岁组要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而40~49岁组更超过 60~69岁组排第二位,究其原因可能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 [2]钱伟靖,胡文彬.126例院前死亡病例分析[J1.实用医药杂志: 2007,24(3):291—292 [31梁实,江捍平.深圳市2002年院前死亡病例普查[J].中华急诊 医学杂志,2004,13(11):733—736 快,无论工作压力及生活压力,处于40~59岁年龄段人群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29卷第 塑 卷归纳和分析,我们发现医学生的就业取向呈现出如下特点: 2006年的85 计算,仍然有15 左右的毕业生不能就业。 1)在就业去向上,东北、东南沿海、华北地区排在前三位,分别 不能就业的学生原因有很多,但消极就业和等待的毕业生占 占38.76%、24.38%、16.88%,呈现出毕业生青睐离家近、交 了绝大多数,比如我校毕业生中大庆市城市生源的学生占有 通便利、经济发展整体状况好地区的特点;2)在就业单位上, 近1O 的比例,而这部分学生很少主动到其他地市或省市就 医学生首选医疗卫生单位,占86.2 ,专业教育对大学生的 业,他们会以待就业的身份回到大庆市等待当地政府的安排 就业取向产生着重要影响;3)在就业单位性质上,首选行政事 就业。但是,这部分学生的就业时间往往在毕业一年或两年 业和国有单位,占61.96%,其次为民营和私营、集体、外资, 后。所以,不积极就业的学生如果数量极大的话,就业率只能 求稳定的就业取向是大学生的共有特点;4)在工作岗位上首 在低水平徘徊。 选专业对口,占82.63 ,专业不相关只占3.75%,说明专业 2.4在就业价值观上,过分注重用人单位的性质在目前的 教育对职业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在职业岗位选择依据 医疗市场上,医疗单位的性质大致可划分为公立医院、民营医 上,单位发展前景、待遇、发挥个人特长和兴趣、整体经济环境 院、股份制医院、集体所有制医院等,除公立医院的运营经费 排在前几位,分别占35 、23.13 、2O 、2O ,说明毕业生 由政府差额拨款外,其余性质的医院的运营经费全部由私人 既注重个人的日后发展,又注重个人发展的物质条件,就业取 投资或自筹。虽然民营或股份制医院有着灵活的用人和奖励 向较前几届毕业生有了明显的变化;6)在考虑是否自己创业 机制,但是,毕业生从稳定和工作压力小等角度出发,在选择 的问题上,大部分同学只是有想法或未考虑过,分别占41. 用人单位时近三分之二的毕业生首选公立医疗单位,而对民 25 、29.38 ,说明医学专业对毕业生个人创业的限制较大, 营、股份、集体所有制医院不屑一顾。形成了需求小的大家蜂 医学生并不具备独立创业的条件。 拥而至,需求大的却较少有人选择。 2就业取向对就业的影响 2.5 需求信息空闲率较高 由于学校不断重视毕业生就业 医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其他专业学生比较,既有相似性,又 市场的宣传和开拓,每年都有数量不菲的用人单位到校挑选 有不同点。如河北省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在进行行业选择主 毕业生,尤其是偏远或基层的医疗单位每年选择毕业生的数 要考虑因素是专业、前景和兴趣,就业去向首选经济发达地 量都占到毕业生数量的3O 左右。但是,这些需求信息并没 区,对于企业性质概念逐渐淡化、适合就好,企业发展前景和 有被毕业生百分百的利用,尤其是级别较低的医疗单位毕业 学习机会胜过薪酬;上海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择业的行业排 生基本不选择,即使地域、位置或待遇都相当好的单位毕业生 序为“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党政机关和社会 也不选择,如2006年深圳市的一家农垦二级医院到校挑选六 团体”、“金融保险业”、“制造业”、“服务业”,择业地区分别是 名本科毕业生,虽经多次双方见面,到最后也没有一个毕业生 上海、江浙地区、北京和珠三角。几个调查说明大学生的就业 和该单位签约。从情况分析看,大量需求信息没有得到利用 取向体现出人生价值观更加突显,目光更长远,在务实、求稳、 的原因都集中于学生一方。 期盼高薪的同时能将单位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结合在一起进 3对策 行考虑。但是,随着医疗市场的需求形势从高端向基层的转 医学生的就业取向是在就业心理、就业价值观、就业期望 移和城市就业市场的逐渐饱和,这种就业取向必然对成功就 等基础上,受专业教育、社会需求、学校声望、毕业生就业状 业存在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这些影响,尤其是不良影响 况、社会传统和风气、个人主观愿望等因素影响形成的。所以 不消除,必然会严重阻碍着医学生的择就业过程。就业取向 对毕业生就业取向进行调整要具有针对性,笔者认为应从以 对医学生就业产生的不良影响表现为: 下几方面着手: 2.1在就业时间上相对滞后 两年里,虽然我校的就业率都 3.1作为高等院校应牢固树立“就业导向”地位,教学、管理、 保持着较高的比例,但在每年5月份进行调查时仍有3O 左 服务、科研工作应围绕学生是否能够就业、是否能够全部就业 右的毕业生没有和任何单位达成就业意向,这点说明毕业生 进行。应根据就业市场需求状况调整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 的就业时间相对滞后。原因在于毕业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 量,使所育“产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将招生和 比较注重就业地区离家远近、交通是否便利、整体经济发展状 学生就业工作同等看待,不断加大对学生就业工作的资金投 况是否良好,就业单位是否有发展前景,个人发展环境是否有 入,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提高学校的社会声望;加大对就业市 利,工作岗位是否比较稳定、长久,经济收入是否较高等。“如 场的宣传和开拓力度,使用人单位接纳认可本校的毕业生,为 今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就像两条分离向上的直线,两条线 毕业生创造范围更为广阔的就业市场;变就业工作部门行为 难以交汇”。所以,在择业时往往反复挑选、比较,担心错过最 为全员行为,使每一个教职工都关心、承担学生就业工作;就 佳的选择,这样的反复挑选,往往错过很多就业良机。 业管理部门收集准确、可靠、数量丰富的就业信息,在为毕业 2.2在择业心理上,-临时性就业比重大从综合就业率看, 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使毕业生的就业更有选择性。 报到证开到用人单位的只有5O 左右,大量的毕业生是以聘 3.2加强就业指导,调整医学生的就业取向 第一,加强对 任制或灵活就业等短时就业形式实现就业的。“经济发达地 社会需求的分析,指导医学生了解医疗卫生就业市场的需求 区中心城市医疗机构需求量不多但要求高,想去的毕业生符 形势。社会需求活跃与否,是决定医学生就业的关键。只有 合条件的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乡镇卫生机构需求量多, 了解市场需求形势和动向,才能对医学生的就业选择做出正 但是愿意去的毕业生少”。聘任制和灵活就业不仅造成毕业 确的指导。因此,高校就业主管部门必须分析医疗卫生就业 生参加工作后人户分离,而且意味着他们的工作都是短时的, 市场的需求形势,并做出正确的评价,以便指导毕业生按需求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他们会放弃现有工作而重新进行选择 形势确定就业取向。第二、加强就业技巧训练,指导医学生从 或待业。临时就业不仅说明毕业生就业不稳定,也说明毕业 容应对就业障碍。虽然,在就业过程中医学生没有复杂繁琐 生的就业质量存在着问题。 的面试过程,但就业技巧是不可缺少的,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 2.3在就业心态上,消极就业占有一定份额 如果就业率以 合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为此,在开始就业前,就业主管部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2008,Vo1.29,No.9 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几点体会 孟令军 姜 鹏 尤 勇 孙荣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学生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使学生萌动的、自在状态的求职期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就 望,上升为实在的、自为状态的择业行为;鼓励毕业生到基层、 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方针政 到艰苦的地方、到祖国建设最需要人才的边远地区、县和乡的 策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自主择业的 基层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干出一番事业,达到人才资源的合理 办法,因此,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毕业生释疑解惑,调 配置。 整好心理状态,使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1.3指导学生正确把握目前的就业形势和用人趋势,了解和 1 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目的 熟悉国家、省市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 政策是国家为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 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准确 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有关就业的行动准则,它将根据国家政 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 治经济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各地,各部门也根据国家当年颁布 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望和就业心理, 的有关政策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定相关的就业政 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掌 策。因此,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毕业 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进行相关 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是择业求职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 1.4指导毕业生掌握求职对策,促进顺利就业 求职是高等 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尤其是了解独立创业必须具备的 学校毕业生走出校园的第一步,面对着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招 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进行独立创业,为国家排忧 聘会和用人单位,他们必须做出选择,来完成就业。由于高校 解难。 毕业生刚刚结束学生生涯,开始职业生活,社会经验的不足, 1.1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毕学业,促进全面发展按照国家的 在面临求职抉择是,他们常常无所适从。而一个人的发展和 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学 成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制系统中完成学习任务,完毕学业。并在此基础从理论和实 就是给毕业生提供了一些解决求职对象和应聘规则的途径和 践相结合的高度上告知学生全面发展,并逐步确立职业生涯 办法,从而为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设计目标,并从思想上、能力上和心理上准备求职。 1.5激励学生以新的姿态继续学习,走向成功 目前,终身 1.2 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树立合理的择业观 性学习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掌握 念高校学生接受的是专业化教育,将来面临的就业方向与 知识将成为人们的追求,终身学习将成为社会的时尚。大学 所学专业密切相关,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 生就业指导课在完成就业前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鼓励 学习进一步的了解所学专业及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帮助 学生终身学习,并预祝他们走向成功。 2就业指导课的内容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9条第一款规定:“高 邮 编161042 收稿日期2OO8一O3—04 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原国家 必须对学生进行就业技巧训练,让学生了解在就业过程中可 就业价值观和就业一tk,理状态,因为,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阶段 能遇到的问题和掌握必要的应对技巧,有准备地去打就业“这 的发展,大学生不再是社会的精英阶层,而是人力资源中具有 一仗”。第三、加强学生就业观念指导,使医学生就业取向符 较高素质的部分。如果大学生走不出“天之骄子”的怪圈,仍 合社会需求。就业观念决定就业取向,如果就业观念不符合 以“精英”的观念去就业,是不能就业的。 实际,就业取向必然脱离现实。因此必须加强对医学生就业 3.4遵循“走出去、请进来”的就业工作原则,召开大型校园 观念的教育,使之确立比较符合现实的就业取向,以有利于成 招聘会,让更多的用人单位了解本校的毕业生。走出去的目 功就业。第四、开展不同地区就业政策分析指导,促进医学生 的在于不断开拓和稳定就业市场,同时了解各地对毕业生不 就业。虽然,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毕 同的接收政策和使用趋势,这些坐在家里是根本达不到的。 业生就业工作体制已初步形成,但不同省份对毕业生的就业 小型招聘会和大型招聘会同样是请进来,但是请进来的效果 政策仍是不同的,部分省份仍然存在对毕业生就业的户口限 却不能同日而语,大型招聘会的效果给用人单位留下的映象 制、地区限制和行业限制。因此,在开展就业指导时,就业主 是长久的,只要它有用人需求就会想到你,就会给你不断地传 管部门必须对毕业生进行不同省份和地区的就业政策和用人 递就业信息,而且数量较大的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毕业生所 机制分析,帮助毕业生了解欲去地区的就业政策,以减少就业 产生的就业影响和社会影响也是小型招聘会所无法比拟的, 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就象今年到学校招聘学生的用人单位所讲“零星的招聘会我 3.3毕业生树立什么样的就业取向,虽然是个人行为,但其 们不愿参加,因为应聘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都受限制,很有可能 必须符合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必然会阻碍就业成 我们招不到理想的毕业生”。 功的。为此,医学生必须参照市场形势调整个人的就业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