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学考研贾平凹专题复习

文学考研贾平凹专题复习

来源:意榕旅游网
 带有文化保守主义色彩的创作倾向的作家 ——贾平凹 一、人物简介

贾平凹(男)(1953年— ),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上初中时“文革”爆发,因父亲的原因全家受牵连,中途辍学在家务农,后还在建筑工地从事过重劳动等。1972年被推荐到西北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创作,发表处女作《一双袜子》。 二、 贾平凹的创作

小说创作时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中存在争议最多的体裁,他的小说立足于现实、立足社会,通过主人公,将他内心对于社会的认知和人的理解表达出来。纵观他已有的小说创作,主要分为三阶段:

第一个时期是1977年——1983年

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是《山地日记》、《满月儿》,其中《满月儿》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满月儿》中塑造了两个性格各异的亲姐妹,满儿和月儿。月儿是外向性格,活泼聪明;满儿是内向性格,深沉文静。两个姐妹同时在“我”这个城市人的影响下,走向和谐。这部作品依旧立足于现实的城乡之间文明的对比融合。此时期的创作主要以清新、明朗的风格取胜,其中的现实主义元素并不突出。

第二个时期是1983年—1993年

这是贾平凹创作的高峰期,即‘商州文学阶段’。“商州文学”以

《商州初录》为序幕,创作了《天狗》、《鸡窝洼的人家》、《小月前本》,1986年创作了《浮躁》。

(一)中国农民的一段“精神历史”——《浮躁》

作为一名对于乡土中国有着深入认识的作家,贾平凹在进行农村题材的小说创造时,并不拘泥于农村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变革,而是在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侧重反映人物从思想观念到生活习俗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在他的长篇小说《浮躁》中,体现的正是当代中国农民的一段“精神历史”。

1. 主题思想:金狗的浮躁主要有两条线:一条是金狗与田中正等官僚主义的斗争,另一条是金狗与英英、石华、小水三位女性的情爱生活。这两条线构成了金狗在社会生活和情感生活中的浮躁情绪,也是当时整个社会浮躁,整个中国人情感观念浮躁的侧面反映。 2. 主要人物分析:

3.成就与影响:本书是作者“商州系列”的第一部,奠定了贾平凹在文坛上实力派地位。该书曾获美国文学大奖。 第三个时期是1993年之后

《废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同时也是贾平凹有史以来的第一部都市题材的长篇小说,该小说在1997年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大奖。

(二)文化的“荒原”——《废都》

1.主题意义:废:荒芜,衰败。废都是西京荒败了的皇城,是已

经被取代了的权力中心。在这种城市里,失去了令人神往的威严与秩序,只有盲目混乱、空虚荒芜的欲望。“废都”象征了秩序、权力的衰败;象征着一种文化“落日”的“荒原”意象。从盛到衰的复合式人生历程。 2.主要人物分析:

庄之蝶:名利双收的高知识分子。庄之蝶是一个表意符号,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知识分子这一阶层崩溃的过程。 牛月清:庄之蝶之妻,是一位恪守传统道德的东方淑女。 唐婉儿:介于传统女性与现代女性之间。 3.写作手法: 隐喻 白描 俚语

注:有些批评家将这部小说看成是“嫖妓文学”,对之进行了强烈的抨击,斥责其艺术的碎片组合性,但也有的批评家认为,这部小说表现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幻灭、漂泊与沉沦,因此,关于这部小说的性爱叙述,呈现的是一种两极分化。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觉得仁者见仁,不过针对这类有着关于“性”的描写的作品,我们可以和其他的这类小说进行一个对比学习,比如《白鹿原》。

(三)从《高老庄》看贾平凹思想的新发展

贾平凹说他的天职是关怀的忧患中国的命运。从《鸡窝洼的人家》

到《高老庄》一系列作品,浸润着一个作家对中国现实的热切关注和对民族前景的深切忧患及期盼。其间十五六年的时间,对生活的人是不断提高和加深,《浮躁》在思想上有一个大的攀升,至《废都》则完成巨大飞跃,他所表现的已不再囿于一时一事,不再限于社会的科学是非判断,而是站在哲学的高度审视生活,为民族和人类指出一条摆脱苦厄的途径-老庄思想。要人们顺应自然,返璞归真。但贾平凹并未停止思索,在以后的五六年时间里,‘我在缓慢地,步步为营的推动着我的战车’,‘盼望着在生活这片泥掉里浮出水面,绽出一朵精神的莲花来。’终于在1998年催生了《高老庄》。 1. 思想内容

‘高老庄’这个名字可以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它是故事发生地,又是猪八戒的故乡,暗含着对龌蹉的、没有崇高感情和人生追求者的嘲弄和批判;第二层,则是对小说主题思想的一个提示和评价;‘高’出老庄,是对老庄思想的升华和超越。 2. 主要人物分析

本文多处使用的比喻、象征手法;语言古朴,带有地域性,营造了神秘的意境。

贾平凹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存在,不同的文体经他的灵光照射便能异彩顿生,以一人“兼具数美”,是为当代文学创作界的奇才。其晓说成就巨大,散文创作也毫不逊色,以广泛宏富的内容、超凡脱俗的独立形式在当代散文中脱颖而出,卓然独立。散文总体上具有以下风格:

1. 富有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2. 吸收古典文学的特色,具有哲理性。 3. 语言风格;古朴、含蓄,清新自然。 三、 臧否人物

(1) 贾平凹小说的特色,就在一个“土”字,原汁原味的乡村小说、

乡土小说,正因为如此,我才爱看他的小说。贾氏小说看得多了,就觉得自己好像也成了贾平凹笔下的一只陶罐,不着任何一丝色彩、素面朝天、原汁原味的泥巴作物,很想把自己放回闲适和谐宁静的乡村里去。又觉得自己几乎成了贾氏笔下的一个农民,穿鸡窝鞋,把鼻涕往板凳腿上抹,或者往步鞋后跟、鞋帮上抹,上完厕所,随便捡个土垡子揩屁股,或者就在茅厕口的树干上蹭干净屁股。

(2)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他当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性和广泛影响的一位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3) 贾平凹这人说话时陕味十足,他的眼睛非常亮,很有观察力,

事实上,他的农民模样掩盖了他的精明、智慧。他是个聪明、善于不露痕迹搞幽默的作家。(王蒙评)

(4) 贾平凹的《秦腔》,从表述方面说,他的语言表达很圆熟,但是,

我从中看不到一个站在中国文学高峰上的巨著应具有的品质和内涵。我看到的更多是琐碎的、低迷的、阴暗的,甚至是猥亵

的意味。(文艺批评家肖鹰评) 四、 拓展延伸

1. 贾平凹作品里的乡土意识和乡土文化(这一部分,个人觉得是比较重要的,看他的乡土文学乃至这个时间段的乡土文学总是会将他们和沈从文的笔下的湘西世界进行对比。) 2. 贾平凹笔下的女性形象 3. 创作中的神秘色彩 4. 贾平凹小说叙事的研究

5. 《废都》与艾略特《荒原》的比较 五、 真题链接

贾平凹《废都》性描写的得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