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3 用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
当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束简谐光波相遇时,在光波重叠的区域,某些点合成的光强大于分光强之和,某些点合成光强小于分光强之和,合成光波的光强在空间形成强弱相间的稳定分布,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干涉。
实验中获得相干光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分波阵面法和分振幅法。“牛顿环”属于分振幅法产生的等厚干涉现象,它在光学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测量光学元件的曲率半径等。这种方法适用于测量大的曲率半径。本实验用牛顿环测量薄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实验目的】
1.观察牛顿环等厚干涉现象,加深对光的波动性的认识; 2.学会使用读数显微镜;
3.学会使用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的方法。
【实验原理】
如图Ⅱ-13-1所示,把一块曲率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的凸面放在一块光学平板玻璃上,在透镜的凸面和平板玻璃间形成一个上表面是球面,下表面是平面的空气薄层,其厚度从中心接触点到边缘逐渐增加。离接触点等距离的地方,厚度相同,等厚膜的轨迹是以接触点为中心的圆。若一单色光近乎垂直地射到平凸透镜上,光线经空气薄层上下两个面反射后相遇于P点,两相干光的光程差为:
入射光 R rk P dk
图Ⅱ-13-1 产生牛顿环的光路示意图
K2dk2 (Ⅱ-13-1)
式(Ⅱ-13-1)中,/2为光在平面玻璃上反射时因有相位跃变而产生的附加光程差。当光程差满足
- 86 -
实验13 用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
k2dkk2dk2k k=1,2,3,„ 时,为明条纹 (2k1)22 k=0,1,2,3,„ 时,为暗条纹
可见,在厚度dk相同的地方为同一级干涉条纹,干涉条纹是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称为牛顿环。透镜和平面玻璃的接触点处dk= 0,对应的是零级暗环。
根据牛顿环的暗条纹(暗环)条件,当空气厚度满足如下条件:
2dkk (Ⅱ-13-2)
时得到暗条纹。又由图Ⅱ-13-1的几何关系可得
rkR22(Rdk)22Rdkdk (Ⅱ-13-3)
2因为R>>dk,略去dk2,再把式(Ⅱ-13-2)代入(Ⅱ-13-3),得出暗环半径为
rkkR (k=0,1,2,3,„„) (Ⅱ-13-4)
2式(Ⅱ-13-4)表明,只要测出第k级牛顿环的半径和已知入射光的波长,就可以计算出透镜的曲率半径R;相反,当R已知时,可以算出。
观察牛顿环时将会发现,牛顿环中心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不甚清晰的暗圆斑。其原因是透镜和平玻璃接触时,由于接触压力引起变形,使接触处为一圆面;又因镜面上可能有微小的灰尘等存在,从而引起附加光程差。这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的系统错误。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距中心较远,比较清晰的两个暗环的半径的平方差来清除附加光程差带来的误差。
取第m和n两级暗纹,则对应的半径,根据式(Ⅱ-13-4)为:
rmmR
2rnnR
2将两式相减,得
rmrn(mn)R
22可以证明rmrn与附加的光程差无关。
22由于暗环圆心不易确定,故取暗环的直径替换,因而透镜的曲率半径为
R由式(Ⅱ-13-5)可以看出:
- 87 -
DmDn224(mn) (Ⅱ-13-5)
大学物理实验
(1) R与环数差mn有关。
(2) 对于DmDn,由几何关系可以证明,两同心圆直径的平方差等于对应弦的平方差。因此,测量时无须准确确定环心的位置,只要测出同心暗环对应的弦长即可。
本实验中使用的光源为钠光灯,入射光波波长=589.3nm,只要测出Dm和Dn,就可求得透镜的曲率半径。
22【实验仪器】
JXD-C型读数显微镜,钠光灯,牛顿环装置,45度平面反射玻璃片。
【实验内容】
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图Ⅱ-13-2 读数显微镜结构图
1.调节读数显微镜
图Ⅱ-13-2为读数显微镜结构图。调节过程如下:
先调节目镜到清楚地看到叉丝,且分别与X,Y轴大致平行,然后将目镜固定紧。调节显微镜的镜筒使其下降。(注意,应该从显微镜外面看,而不是从目镜中看。)靠近牛顿环时,再自下而上缓慢上升,直到从目镜中看清楚干涉条纹,且与叉丝无视差。
2.测量牛顿环直径
转动测微鼓轮使载物台移动,并使主尺读数准线居主尺中央。旋转读数显微镜控制丝杆的螺旋,使叉丝的交点由暗斑中心向左移动,同时读出移过去的暗环数(中心暗斑环序为0)。当数到23环时,再反向转动鼓轮。(注意:使用读数显微镜时,为了避免引起螺距差,移测时必须向同一方向旋转,中途不可倒退。)使竖直叉丝依次对准牛顿环左半部条纹暗环,分别记下相应要测环的位置:x20,x19,x18,x17,x16,再测x10,x9,x8,
x7,x6(下标为暗环序号)。当竖直叉丝移到环心另一侧后,继续测出右半部相应暗环位
置读数: x6-x10,x16-x20。
- 88 -
实验13 用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
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Ⅱ-13-1中,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表Ⅱ-13-1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钠光波长=589.3nm 环数差mn=10 单位:mm 暗环级数(m) 20 19 18 17 16 左 右 暗环位置 Dm 暗环级数(n) 10 9 8 7 6 暗环位置 左 右 Dn DmDn 2(mm) 22Ri 计算出凸透镜的曲率半径的算术平均值R和测量的不确定度UR。
RR5i
不计B类不确定度,则测量的不确定度为
UtSRt(RiR)n(n1)2R
式中,n=5,查表Ⅰ-3-1可得修正因子t=2.78。 最后,测量结果表达式表示为
RRUR
UrURR100%
【思考题】
1.理论上牛顿环中心是个暗点,实际看到的往往是个忽明忽暗的斑,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对透镜曲率半径R的测量有无影响?为什么?
2.牛顿环干涉条纹各环间的间距是否相等?为什么? 3.试举例说明牛顿环在光学加工中的其它应用。
- 8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