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教学 重点
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 难点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教具、资料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3的案例(1)。
第一、二组阅读“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第三、四组阅读“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注意图文结合,阅读后各学习小组围绕下列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由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第一、二组讨论的问题:
(1)在书本上图3.6的相应位置,画出大西洋的西岸经过拉布拉多半岛东侧的洋流,判断
是暖流还是寒流?
(2)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之同纬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气候类型? (3)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 (4)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
1
第三、四组:
(5)秘鲁伊基克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6)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伸很长?
【小结】从案例(1)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显著的,也是普遍的,如:
北非的热带沙漠、澳大利亚西部的热带沙漠直逼近西海岸,也都有寒流的作用。那么,哪位同学能归纳一下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呢? 【转入】洋流除了对气候产生影响,还会对地理环境或人类活动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2.渔场的成因
(1)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渔场分布图” (2)学生观察、讨论、分析:
①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及秘鲁渔场的形成与洋流有什么关系?
②四大渔场中,成因相似的渔场有哪几个?
③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呢?
④秘鲁渔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探究】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上,我们能否根据渔场的成因(或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
流的海区),找到其它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海区呢?
【知识延伸】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的成因是什么? 3.海洋航行
播放视频:“泰坦尼克”号沉没
【提出问题】漂浮在北大西洋的冰山来自于北极地区(格陵兰岛)的大陆冰川,巨大的冰山
是靠什么力量的推动不断向南移动的?
【创设情景】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
第二次去美洲,却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
【提出问题】(1)第二次去美洲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为什么哥伦布两次航行的时间有这
么大的差异?(结合大西洋洋流分布由学生分析)
(2)若从欧洲横跨北大西洋至北美洲,而后再返回欧洲,要求一路都要顺水,请同
学们设计一条路线。
(3)哪位同学能归纳出洋流对航海的有利影响呢?
(4)人们很早就了解正确利用洋流对远洋航行的重要性。从古至今,还有许多利用洋流航
海的故事,同学们能举一、二例吗?
2
例:明朝郑和七下西洋。
分析: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总是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回?
【小结】洋流规律很早就被我国劳动人民所掌握和利用,而洋流对海上航行有利的同时,也
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洋流携带的冰山对海上航行造成威胁。此外,寒流、暖流相遇形成的海雾对海上航行也极为不利。如:纽芬兰岛东南海区,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暖流相遇,形成茫茫海雾。“泰坦尼克”号就是因航行到此海域后,能见度差,触冰山而沉没的。
【过渡】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排放到海洋中
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洋流对污染物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4.海洋污染
(1)阅读书本P64,由学生归纳: (2)展示图片资料:“威望号油轮泄漏事故”
【讨论】石油污染将对该海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小结】本节课我们从四个方面了解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学习洋流
对气候和对渔场形成的影响。同学们听说过“厄尔尼诺”现象吗?“厄尔尼诺”现象会影响秘鲁渔场的渔获量;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异常。
『探究“神奇的厄尔尼诺”现象』
学习小组交流
【小结】“厄尔尼诺”现象还有许多不解之谜,其中之一是形成原因,尚未能解释清楚。有
人认为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减弱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大气环流减弱造成的结果;且“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有没有自身的规律?发生周期长短受什么制约?等等,这些谜团等待我们去一一解开。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作业
反思
3
怎样学好高中地理的方法技巧
地理是高考文科的必考科目之一,但实质上地理是个半文半理的学科,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思维都要与其他科目不同。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技巧,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首先是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于我而言几乎是整门课最难的部分,有很多计算,对于文科生来说绝对是个难点。对于自然地理,首先要熟记
4
书上的计算方法,平时要养成多看书的习惯。不需要整天去死记硬背,只要在每天早起十分钟左右,看看书本知识。其次是做题,做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做的题量不用太多,需要培养的是做题的感觉。做题要仔细阅读题目,抓住每个信息点来解题。碰到不会做的题目一定要主动找老师同学帮忙,不懂就问,不要因为害羞就错过学习的机会。 第二个是世界地理。世界地理的关键是看地图,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重要的经纬线一定要背得出来。平时要多看地图,基本上要在脑中形成地图的大致轮廓。同学之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拿着地图册互相问问题,大家一起看地图比较有味道。此外,要善于联想,比方说看到赤道,就会联想到赤道穿过哪些国家,赤道附近的气候等,再联想到穿过赤道的国家的有什么地理特征,气候,资源,经济,综合国力,等等。看到某样事物就会树枝状般联想开去,那这样掌握的知识点就多了,面也广了。
第三是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属于最简单的部分,没有技巧可言的,关键是背诵。背诵过的内容要经常回味,可以在吃饭时或走路时或躺在床上时在心里默背;也可以在背过之后把每章的内容都列个框架,再罗列出每个重要的知识点,学习能到这种程度也是超有成就感的。
学好高中地理的技巧有哪些
一、字头记忆法
5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