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科学知识水平,拓宽幼儿的视野。
二、教学内容
1. 科学实验:如制作气球马达、磁铁吸铁钉等; 2. 工程设计:如设计并制作简易桥梁、塔楼等; 3. 制作手工:如制作太阳系模型、飞行器模型等。
三、教学方法
1. 活动导入:通过展示精美的科学模型或实验器材来引起幼儿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2. 体验式教学:让幼儿们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来感受和理解科学原理和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3. 问答式教学:通过提问来引导幼儿思考,并及时纠正错误认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合作式教学:让幼儿们分组合作,通过互相协作和交流来解决问题,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步骤 1. 实验环节
(1)引入:老师把一只简单的气球马达放在桌子上,让幼儿们看一看,问他们知不知道这是什么。
(2)操作:老师向幼儿们介绍制作气球马达的方法,并现场示范。然后让幼儿们分组制作自己的气球马达,并进行实验验证。
(3)探究:老师引导幼儿们思考为什么气球会转动,以及为什么在加重物时会停止转动。 2. 工程设计环节
(1)引入:老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简易的工程设计模型,如塔楼、桥梁等,并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设计并制作这些模型。
(2)操作:让幼儿分组进行工程设计,并根据自己的设计图纸来制作模型。
(3)探究:老师引导幼儿们反思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并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想法。 3. 制作手工环节
(1)引入:老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制作模型,如太阳系模型、飞行器模型等,并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制作这些模型。
(2)操作: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来制作自己的手工模型。 (3)探究:老师引导幼儿们分享自己的创意和经验,并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
1. 实验评价: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检测实验效果,并对幼儿们的实验能力进行评价。
2. 工程设计评价:通过观察建成的模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测幼儿们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对其进行评价。
3. 手工制作评价:通过观察制作出来的手工模型是否精美、符合要求,检测幼儿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对其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
1. 科学实验器材:气球马达、磁铁、铁钉等; 2. 工程设计材料:木棍、木板、绳子等; 3. 手工制作材料:纸张、卡纸、颜料等。
七、教学安排
1. 教学时间: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 2. 教学地点: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 3.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八、教学效果
通过STEM教学的方式,幼儿们能够在体验中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