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示例
教学内容
聆听《公鸡母鸡》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分辨公鸡、母鸡的叫声,乐曲开始是公鸡叫还是母鸡叫?
2.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现线条,表示听到的公鸡、母鸡的叫声。 3.听乐曲,分别学做公鸡母鸡的动作表演。 聆听《我的小鸡》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音声合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小鸡的可爱处有哪些?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并为课本上的小人头涂上颜色。
2.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对小鸡的喜爱。 3.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编创与活动
1.认识铃鼓,并在教师的示范下学会演奏铃鼓的正确姿势。
2.把演奏铃鼓的方法留给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奏出短音?怎样奏出长音?(⊙为击,
为摇)。
铃鼓及演奏方法简介
铃鼓是一种色彩性很强的膜鸣乐器,音量较大。铃鼓是将精制的羊皮蒙在用水条弯成圆形鼓框的一面,鼓框上有若干空格,每格装有一对金属制的小钹,空出一格做为手持的部位。也有的铃鼓不蒙鼓皮。
演奏时,左手持鼓用右手弹击、拍击或在膝盖上撞击,有时也用右手拇指在鼓的边缘上搓奏。铃鼓多用于舞蹈伴奏,还经常用来增强节奏或完成某种特殊的音乐效果。 表演《母鸡叫咯咯》
1 / 3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母鸡为什么叫咯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向人们报喜的意图。
2.听音乐按节奏读词,并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 响板及演奏方法简介
响板:也称舞板,打击乐器的一种,原是西班牙的一种小型的木制乐器,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南部和拉丁美洲国家。响板是将两片贝壳形状的木片用细绳固定而成。 演奏时:
1.可将响板放在左手手心上,用右手拍击。
2.将细绳套在中指上,与其他手指的力量撞击两片木片。可一只手演奏,也可双手同时演奏两个响板。(现在乐队中使用的响板已加装了木柄,用手摇动即可。) 编创与活动
1.认识响板,由教师示范学习演奏响板的正确姿势。 2.分小组讨论响板的演奏方法,交流演奏方法。 3.选择一种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表演《下蛋啰》 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是谁在唱《下蛋啰》,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2.听歌曲读歌词,教师可用事先做好的头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拍手。
3.用听唱法尽快学会歌曲。注意:读衬词时要清晰、准确。
4.边唱歌边表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