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相关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作者:李蕾蕾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4年第27期
【摘要】 综述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相关并发症的护理进展,从而更好了解该类并发症,进而正确护理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正确选择造口袋及造口附件产品,预防造口并发症发生;正确处理造口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输尿管皮肤造口; 造口并发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7-0162-03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是膀胱癌行膀胱全切除后尿流改道的重要方法之一[1],术后患者由于排尿方式及排尿习惯的改变,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再加上诸多的并发症,又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烦恼,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更好护理此类患者,现将常见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相关并发症的护理进行综述。 1 输尿管皮肤造口手术方式
输尿管皮肤造口是游离输尿管的中下段,将其拉出一段,保留输尿管周围组织,保证其血液供应;然后将扩张的输尿管提出皮肤切口后,纵形切开管壁,并与皮肤创缘缝合,输尿管近端插入支架做引流的一种手术方式[2]。适合于全身状况差,年龄较大,预期寿命较短,回肠或结肠病变,膀胱癌浸润膀胱颈或前列腺部,不能耐受复杂手术的患者。 2 输尿管皮肤造口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2.1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泌尿系感染最易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0%,与输尿管皮肤造口处的逆行感染、引流管阻塞等因素有关[3]。术后早期需常规合理应用抗生素,密切观察造口情况,保持尿道支架管通畅,切勿随便冲洗,治疗和护理时严格无菌操作。魏惠燕等[4]认为每日饮水1500~2000 ml,排汗增多时增至3000~4000 ml,并适当补充电解质,可预防尿路感染。 2.2 尿液外渗
输尿管皮肤造口后尿液常用DJ管引流,尿液外渗可能与造口袋底盘粘贴不牢固、造口处输尿管结合不紧有关。尿液渗漏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渗出的尿液刺激皮肤还容易导致尿液性皮炎,皮肤溃疡,受损的皮肤又增加了渗漏风险,从而进一步加重皮肤损伤,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尿液渗漏处理尤为重要。对于造口袋引起的漏尿,左娟娟等[5]认为可以选择在清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更换造口袋,取卧位或半卧位,并使用防漏膏于皮肤凹凸不平处的方法,使得20例患者出现渗漏的时间从1.5 d增加到10 d。因此正确使用造口及附件产品是预防尿液外渗的关键。 2.3 输尿管支架堵塞
输尿管支架直达肾盂,管腔直径5~8 mm,易发生堵塞。徐莲[6]总结18例膀胱癌行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有1例发生输尿管支架堵塞,发生率为5.6%,可遵医嘱用20 ml无菌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15 ml,持续低压冲洗,并指导患者每日饮水量>2000 ml,达到自然冲洗作用。另有研究表明输尿管支架管需终身放置,且3~6个月更换导管1次可防止输尿管支架堵塞[7]。 2.4 造口回缩
造口回缩多见于腹壁肥胖的患者。许珊珊等[8]总结9例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发生造口回缩1例,发生率为11.1%,许海斌等[9]对12例膀胱全切除术后输尿管皮肤造口观察2个月~1.5年,发现10例出现造口回缩,发生率为83.3%,进行体格锻炼、均衡饮食、控制体重是预防回缩的关键,对造口回缩的患者需使用凸面底盘,佩带造口腰带。 2.5 造口狭窄
造口狭窄一般发生在术后3~6个月,因皮肤缝合后易长生疤痕,输尿管口径太小、输尿管外口长期受尿液刺激有关,术后留置支架管支撑引流是预防外口狭窄的关键[9]。预防的措施为严格控制感染,延长引流管的留置时间。 3 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护理
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与泌尿造口排出的尿液刺激,造口用品使用不当及患者本身内在皮肤敏感性、外界环境的温、湿度等有关,发生率为15%~65%[1,8,10-11,16]。 3.1 周围皮炎护理
3.1.1 将DET评估及AIM护理指南应用于伤口 DET/AIM造口评分工具从皮肤颜色改变,侵蚀/溃疡,增生三个维度对造口周围皮肤的状况进行评分,并根据症状进行分类诊断。王伦英等[12]将DET评估及AIM护理指南应用于15例患者,初诊时DET评分6分及6分以上11例,占73.3%,下降到复诊时DET评分6分及6分以上3例,占20%,明显改善了造口周围皮肤问题。
3.1.2 更换造口袋时,保持周围皮肤干爽 对支架管已拔出的患者,使用输尿管支架管将尿液引出,或者将吸水性材料,如纸巾、纱布等,卷成圆柱状,放置在造口上的方法使造口周围暂时干燥,以便于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1.3 选择合适的清洗溶液 周围皮肤未破溃时用温水洗净造口周围皮肤[8]。有皮损时,选择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创面及创面周边5 cm的皮肤[4]。
3.1.4 选择合适的造口袋及造口附件产品 大量的研究报道指出,选择合适的造口产品和附件并正确使用是预防皮肤问题发生和进一步恶化的重要措施之一。Paula Erwin-Toth等[13]在对北美洲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的报道中指出,运用两件式造口袋可改善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可在造口周围皮肤上均匀涂抹造口护肤粉和喷洒皮肤保护膜,在皮肤凹陷皱褶处用防漏膏填平,并使用微凸底盘及腰带,最后用弹性腹带加固造口用品及腹部。 3.2 肉芽组织增生
尿液刺激周围皮肤容易导致肉芽组织增生,防止造口底盘渗漏和修剪合适的底盘开口孔径是关键,一旦发现造口袋有渗漏,应立即更换底盘,造口袋使用5~7 d即更换,不宜过长,尿路造口袋需要4~6 h排空1次;底盘开口孔径不宜过大,比造口大1~2 mm即可,可用凸面底盘压平,必要时手术切除[10,14-15]。 3.3 尿酸结晶
尿液被碱化后变成白色粉末结晶体黏附于造口或造口周围皮肤形成尿酸结晶[16]。胡爱玲等[17]总结了45例晚期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的术后10 d有20例(发生率为44.4%)发生不同程度尿酸结晶,与饮食中摄取较多碱性食物有关。研究认为进食蛋类、鱼类、瘦肉、动物内脏、核桃、花生等酸性食物,则尿液呈酸性,进食菠菜、绿豆芽、芥菜、杏仁等碱性的食物,则尿液呈碱性[18]。患者平时应多吃酸性食物,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以提高尿液的酸性,减少结晶的发生。形成尿酸结晶时可用1∶3白醋清洗[19]。 4 造口患者的相关专业及社会支持 4.1 造口治疗师及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培养
造口治疗师(ET)是指负责腹部造口的护理、预防及治疗肠造口并发症,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与肠造口有关的咨询服务和心理护理,以使患者完全康复为最终目的的专业护理人员[20]。近年来,造口治疗护理的范畴由肠造口治疗扩展至尿路造口护理、复杂伤口护理和失禁护理[21]。ET的及时指导减少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2]。同时专科护士也为造口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院外电话咨询、造口门诊、上门家访等,使护理服务得到了很好的延伸,积极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造口护理方法,减少了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3]。我国造口护理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至2010WCET认证的ET学校6所,至2013培训学校上升到9所,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也在增多,但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还难以满足庞大的造口患者的护理需求,因此造口治疗师及专科护士的培养还十分迫切[24]。 4.2 建立院外延伸服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利用信息化工具,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登门造访等方式,给予造口患者健康教育及家庭指导等多项延伸式的服务,把造口术后护理从院内延伸到院外,及时解决患者及家属在造口护理上碰到的问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25-26]。 4.3 开设造口门诊
随着造口治疗师队伍日益壮大,造口门诊也随之产生。实践证明,造口门诊为出院后的造口患者提供了专业的护理服务,为造口患者出院后的复诊,并发症的护理起着关键的作用[27]。
4.4 举办造口联谊会
国际造口协会倡议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认可,每3年的10月第1个星期六为“世界造口日”,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唤起全社会关注造口患者。同时造口联谊会也给造口患者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同时帮助他们减少并发症,重新建立自信[28]。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人员通过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输尿管皮肤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造口治疗师、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开设的造口门诊为患者提供了专业的服务,造口联谊会为他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院外延伸服务提高了他们对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及自我护理能力,让他们尽快回归社会,从而提高了造口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玉盘,刘高明.输尿管皮肤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患者的护理及疗效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6(3):73-74.
[2]陈韶雯,沈平华.4例尿路造口患者的健康指导[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10(4):156-157.
[3]刘燕.输尿管皮肤造口两种不同引流方式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4):472-473.
[4]魏惠燕,胡宏鸯,顾跃英,等.输尿管皮肤造口周围严重皮肤感染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850-851.
[5]左娟娟,何玮.膀胱癌术后尿路造口并发症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2,27(12):21-22.
[6]徐莲.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0):79-8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7]陈亚萍,谢玲女,钱小兰,等.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的术后护理[J].护理学报,2010,17(3B):45-46.
[8]许珊珊,陈绵绵,陈丹红,等.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出院后随访及护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7):587-589.
[9]许海斌,关超,谷明利.输尿管皮肤造口在膀胱全切除术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9):951-952.
[10]郑美春,杨丽芳,朱亚萍.泌尿造口周围增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2):13-14.
[11]汪红霞.肠造口患者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5):98-99.
[12]王伦英,连方方,邱彩萍.运用造口皮肤工具评估处理15例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585-586.
[13] Paula Erwin-Toth, Sally J T,Janet Stoin,et al.Factors impac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eople with an ostomy in north America[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2,39(4):417-422.
[14]董春丽,梁陶媛.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感现状与生存质量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5):56-58.
[15]张立霞,那洁,刘筱威,等.肠造口术后并发症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20):3253-3254.
[16]庄琴芳.尿路造口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5):4597-4598.
[17]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317-327.
[18]喻德洪.肠造口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8-155.
[19]申凯萍,姜武佳.尿路造口手术前后的评估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44-3945.
[20] Beitz J M.Special practice,advanced practice,and wOC nursing:current professional issues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J].Jwoc N,2000,27(1):155-16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刘砚燕,皋文君,袁长蓉.造口治疗师的角色功能及护理范畴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3):776-779.
[22] Parascandolo M E.Multiple ostomy complic8tions in A patent with Crohn’s disease:A case study[J].Wound Ostomy Continen Nurs,2001,28(5):236-241.
[23]张朝霞,牛敬荣,左艳霞,等.专科护理在膀胱肿瘤尿流改道术腹壁造口患者护理干预的应用[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1):79-81.
[24]蒋琪霞,郑美春,霍孝蓉.美国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特色与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853-855.
[25]徐秋英.院外延续护理在社区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2,11(2):189-190.
[26]王娟.护理延伸服务在脑卒中家庭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74-75.
[27]刘继红,闫妍.结肠造瘘术的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09,7(7):1774.
[28]费淑伟,陈苏红,杜伟丽.造口联谊会在结肠造口术后延伸护理中的作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9a):51-52.
(收稿日期:2014-05-02) (编辑:何玉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