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
作者:刘海燕
来源:《学周刊·中旬刊》2014年第04期
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教育管理的成败、学生能否健康地发展。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本文从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中职学校师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现状 有效沟通 技巧 一、中职学校学生现状
中职生大多是十六七岁中考失利的孩子,他们普遍缺乏学习信心,厌学现象严重,与此同时又精力充沛、叛逆心强,思想和行为容易走极端。具体表现在: 1.因中考失利而不得已选择中职学校,他们大都有较明显的失落感。
2.大部分中职生学习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又因初中阶段经常受到教师、家长的批评,缺少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和渠道,致使他们深感无助,一入校就已经抱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3.面对中职学校的学习,他们普遍缺少目标,对自己选择的专业及其就业前景没有足够的了解,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又很注重自尊,但意志力却相对薄弱。
4.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具有很强的叛逆心理,教师越不让做的事情,他们越想尝试,而且不计后果,他们最讨厌的就是教师摆出师长的架子,以权威压人。 二、中职学校师生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
鉴于以上对中职学校学生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师生之间的尊重和平等应该成为中职学校师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教师,我们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学生才有可能从心底打消顾虑,走近教师,接纳教师。举个例子来说:我班曾经有一个学生经常迟到,为这件事,我不知道找他谈了多少次话,摆事实、讲道理,可谓是用心良苦,却都收效甚微,有时还能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他的敌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他之所以经常迟到,是因为中午要回家给妹妹做饭。于是,在他又一次迟到后,我没有像以往那样报以冷眼,而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郑重向他道歉,并恳请他以后尽量不要迟到。从那以后,一直到毕业,他再也没有迟到过。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师生之间彼此尊重、平等的重要性。 三、中职学校师生有效沟通的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平等和尊重这一良好前提和基础,如果教师能再掌握一些与学生沟通的技巧,那么师生之间成功架起心灵桥梁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 1.学会倾听。学生出了问题,教师不能忙着去下结论,而应给学生“申诉”的机会。在学生的“申诉”中去了解事情的原委,捕捉谈话的“切入点”。我班的小y同学和母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她的母亲几次三番打电话告她的“状”——在家顶撞父母,不按时回家,总是偷偷上网聊天……她的母亲很苦恼,很担心孩子,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和孩子沟通。于是我找了小y谈话,但没有质问她,而是看似不经意地和她聊起了家里的情况,结果,她开始控诉母亲“管她太严”“家里冷冰冰”“没有隐私”……我没有打断她,而是任她倾诉。等她停下后,又随意地问起她母亲的工作,问起她儿时母女相处的情况,然后帮她分析:母亲自从她出生之后,就一直在家当全职妈妈,眼看着自己的宝贝一点点长大成人,自己却一天天老去,青春不再,这时候,又发现女儿一天天独立,似乎再也不需要自己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当然,女儿大了,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作为母亲不该管女儿太“紧”,可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和母亲沟通呢?告诉母亲:女儿爱她,女儿不会抛弃她,女儿会尊重母亲的意见,也希望母亲能让女儿自己去面对一些事情,独自去经历一些风雨。只有这样,女儿才能在母亲年老后,帮母亲和自己撑起一片天。从那以后,我发现,小y变了,变得懂事了,懂得帮教师和家长分担了,我很欣慰。 2.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其实,每一个问题学生的心上都有一把锁,教师只有随时留心,找到打开学生心锁的那把钥匙,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有一次,我班开一个有关“价值观”的主题班会,在主持人提出“对于你想要却一时得不到的东西,你会如何处理”的问题时,我留意到小z同学的回答很消极。此前,我曾经了解到,小z同学的父亲在她十岁时就生病去世了,父亲去世前,他们的父女感情很好。经过一夜的思考,第二天,我找到小z同学,提起了她前一天班会课上的表现,然后直入主题:“你是不是感觉当年你和母亲付出了很多,最终还是没能留住父亲的生命,所以就认为得不到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必要去争取,不如干脆放弃,是吗?”听完我的话,小z早已泪流满面。我一边帮她擦眼泪,一边真诚地对她说:“人生,总是有失有得的,有些东西,也许我们付出了,收获的却是伤害。但换个角度,伤害也未尝不是一笔财富。更重要的是„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我不知道,这番话小z听懂了多少,但是我能感觉到,在以后的学习中,她较之以前用心多了。偶有懈怠,我稍加提醒,她也会很快纠正过来。
3.变换方式,巧借网络。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也可变换一个新形式,如借助网络,就不失为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一个良好途径。每次一接新班,我都会先建一个QQ群,把群号和自己QQ号告诉学生,并告诉他们:老师期待与他们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刚开始时,只是一些胆子较大的学生与我交流,时间长了,许多学生都加入了进来,与我一同就某个问题争论或畅谈理想。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我与学生都爱光顾的班级“乐土”、有效沟通的一块阵地。
总之,中职学校的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点,我们教师只有在尊重与平等的前提下,学会倾听,把握时机,巧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与之进行有效沟通,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实现教师教育管理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双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漓江出版社,2006.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05.
[3]付明雨.论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J].科技信息,2011(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