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券聊斋文言文阅读答案
隋李士谦①有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②,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③赈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焚券,曰:“债了矣,勿为念也。”遂令罢去。
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拒之不受。或曰:“子多阴德矣。”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人所不知,谓之阴德。今吾所为,皆子所知,何阴德之有?”
【注释】 ①李士谦:隋初人。②不登:不好。③图:打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于是悉召债家 ②或曰:“子多阴德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3.李士谦的善举令人敬佩,文中表现了李士谦哪些美好品德,请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答案:
1.全、都;有人
2.遇到年景不好,借债人没有办法偿还借款,都来表达歉意。
3.围绕“将数石粮食借给乡人表现他乐善好施;收成不好当众焚烧借券,债家丰收后又拒绝偿还表现他不求回报,体恤百姓”回答,要答出两点,并要结合选文内容来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