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

来源:意榕旅游网
字理识字→创新记字→写字

读了老师们留的贴很受启发,很多老师的妙招让我耳目一新:比如梁老师的帖子“多种教学方法,让识字‘舞’起来”中谈到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让孩子们在丰富的联想中识字,想想真是妙不可言,这对正在教一年级识字的我很有帮助,谢谢!还有很多帖子印象很深刻:如邓老师在中高段写字教学中采取的“读字,说字,写字”三部曲,和我不谋而合,呵呵,虽说不上很新颖但很实用。

我刚刚从高段下来接一年级语文,六年的轮回还真有些不适应呢,有些识字方法差点都忘了。读了老师们的帖子很受启发,比如猜谜识字,故事识字,顺口溜识字,找规律识字,比较法识字,字理识字,游戏识字等,这些锦囊妙计对我都很有帮助。

总结老师们及自己的识字教学措施,结合这次听专家的讲座,想谈点自己的看法: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些常识:要教好识字教学,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的引领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活动,让孩子们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效果才会明显。这些方法其实就是要创设“识字情景”。创设识字情景固然好,但很费时耗力,在低端犹可,中高端以阅读教学为主就不行了,所以现在很倡导“随文识字”,“阅读识字”。即使在低端,如果每个字都创设情景,时间也是不够的。听了这次的讲座,我才知道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存在一个误区:为了让孩子们记住汉字,我们可能采取了并不科学的字理分析,出现了“韭菜非一根,而是一簇”的笑话,这是对汉字的亵渎!因此我以为:一、我们语文老师其实都应该读点“训诂学”,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演变,在创设情景时不至于忘“根”而逐“流”。二、识字教学“识”在先,“记”在后。“识”以字理为前提。孩子们了解老祖先造字的根由,这既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又能增强识字的好奇心、主动性。“记”以“创新”为措施。,在了解了字理的前提下,只要能帮助孩子记住汉字,无论怎样个性化的方法都是好点子。三、在“识”“记”汉字的基础上再动笔写字。“知其然”再“之所以然”。写字是汉字的最终呈现,也是又一轮“识记”的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