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5年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5年

来源:意榕旅游网
陕西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2015年

(总分150, 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在《季氏将伐颛臾》中,下列论据不是用以反驳论点的有______

A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B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2. 《战国策》一书突出体现的思想为______

A 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纵横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3. 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______

A 孔孟之道博大精深

B 孔孟之道微不足道

C 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D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4.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______

A 对比

B 类比

C 象征

D 烘托

5. 为了证明中国是一个“人肉筵宴的厨房”,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这里所运用的两种论证方法是。______

A 对比与例证

B 类比与对比

C 演绎与类比

D 例证与演绎

6. 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______

A 铺垫反托

B 对比反托

C 侧面烘托

D 象征暗示

7. 倡导古文运动,并主张文以明道的是______

A 韩愈

B 刘禹锡

C 柳宗元

D 苏轼

8. 苏轼在赠给文与可的诗中说:“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这里所暗示和照应前文的一个文艺思想是______

A 胸有成竹

B 心手相应

C 庖丁解牛

D 尺幅万里

9. 《马伶传》的最主要旨意是______

A 反映当时金陵梨园竞争的激烈

B 记述著名演员马伶一生的经历

C 赞扬马伶学习精益求精的精神

D 讽刺当朝宰相顾秉谦是像严嵩一样的奸臣

10. 《拣麦穗》中说“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一个美丽的梦”从全文主旨看应指______

A 朴素纯正的感情

B 热烈的爱情

C 幸福的追求

D 童年的生活

11. 《诗经·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是______

A 反喻氓当初誓言滔滔不绝

B 描写出嫁时渡淇水的情景

C 描写被弃后渡淇水的情景

D 反喻自己的愁思无穷无尽

12. 下列选项中,体现《长恨歌》题旨的诗句是______

A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B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C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D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13. 《我用残损的手掌》的构思线索是______

A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B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C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D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14. 《八声甘州》下片的心理活动特点是______

A 先想自己,再想对方

B 先想对方,再想自己

C 由己及彼,由彼及己

D 话分两头,双管齐下

15. 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______

A 王实甫

B 马致远

C 关汉卿

D 白朴

16. 下列作品属于清代的是______

A 《金瓶梅》

B 《三国演义》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17. 陆游的号是______

A 放翁

B 莲蓬居士

C 玉谿生

D 香山居士

18. 下列作家属于创造社的是______

A 冰心

B 郁达夫

C 巴金

D 蔡元培

19. 下列作家属于当代朦胧诗派的是______

A 舒婷

B 戴望舒

C 郭沫若

D 张洁

20. 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家是______

A 契诃夫

B 普希金

C 海明威

D 莫泊桑

二、填空题

1. 《氓》:______,不思其反。

2. 曹操《短歌行》(其一):契阔谈宴,______。

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______,江月年年只相似。

4.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______。

5. 柳永《八声甘州》:是处红衰翠减,______。

6. 陶渊明《饮酒》(其五):此中有真意,______。

7. 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______。

8. 李清照《声声慢》:______,独自怎生得黑!

9. 李白《行路难》(其一):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10.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

11. 陆游《关山月》:______,厩马肥死弓断弦。

12. 辛弃疾《摸鱼儿》:______,何况落红无数。

三、词语解释题

1. 齐王 使使 问赵威后。

使使:

2.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 。 检:

3. 大军不知广所 之 ,故弗从。 之:

4. 邻国之民不 加 少。 加:

5. 故凡有见于中,而 操 之不熟者。 操:

6. 耶娘 妻子 走相送。

妻子:

7. 尔其无忘 乃 父之志。 乃:

8.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 事 事。 事:

9. 援 玉枹兮击鸣鼓。 援:

10. 舞 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

11. 夫子 哂 之。 哂:

12. 具 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具:

四、判断题

1. 《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史书。

正确 错误

2.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出自王安石的《五代史伶官传序》。

正确 错误

3. “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的提出者是培根。

正确 错误

4. 《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奏章。

正确 错误

5.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

正确 错误

6. 白居易《长恨歌》写的是唐太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正确 错误

7. 柳永是南宋专力写词的作家。

正确 错误

8. “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正确 错误

9. 史铁生《我与地坛》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是一种象征性的类比。

正确 错误

10. 钱钟书《说笑》认为在生活中应该提倡幽默。

正确 错误

五、简析题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请回答:

1. 孟子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2. 分析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 找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并说明其比喻意义。

4.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两句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阅读张洁《拣麦穗》中的一段文字:

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树梢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来。

请回答:

5.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

6. 这段描写穿插在“我”听到卖灶糖老汉死的消息时,这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7. 这里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

8. 小火柿子“红得透亮”有何寓意?

9. 小火柿子“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来”有何寓意?

阅读鲁迅《风波》中的一段文字: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六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请回答:

10. 本段的深刻寓意是什么?

11. 九斤老太的“康健”有何象征意义?

12. 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七斤相当的尊敬说明了什么?

13. 六斤的新近裹脚说明了什么?

14. “十六个铜钉的饭碗”有何寓意?

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得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宝钗……心中暗暗想道:“打的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是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可见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但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吗。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利害了。”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

请回答:

15. 这一部分文字在塑造人物时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16. 从这里可以概括出薛宝钗形象有怎样的特征?

17. 结合全文,分析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

六、作文

1. 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一位探险家出发去北极,最后却到了南极。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我带的是指南针,找不到北极。”对方说:“怎么可能呢?南极的对面不就是北极吗?转过身就可以了。”

成功和失败本是同一片旷野,它是会令你溺水的深潭,也是能为你解渴的甘泉。谁能一开始便明察秋毫,寻觅到那通往柳暗花明的小径?必得经历失败,把所有不可能的假货、貌

似合理的幻想一一排除,剩下的才会是唯一的正确结果。

当我们在生活中一次次被撞得晕头转向、头破血流的时候,失败是最好的指南针,以它恒久不变的指针指向错误的方向,并提示我们:转过向去,对面便是成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