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王国强 管。嘲 理 摘(玛纳斯县广东地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玛纳斯8322()()) 要:本文对农业水价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对策和建 议,以期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水价;水价改革;农业节水;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3—6997(2018)12—0070—03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低。 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命脉,在缺水的条件下农业很 难发展起来。在许多农业灌区,仍存在严重的农业用 水浪费现象,部分地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 农用水无偿使用阶段,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农业 发展进程缓慢,国家为大力促进农业,故对农业灌溉 用水采取不收费方式,鼓励农业发展,增加本国经济 基础。1965年以后(低标准水价改革阶段),为合 0.451 I。而对应的农业灌水管理部分和供水管理单位 长期人不敷出,亏损严重,造成许多已建灌溉工程因 资金缺乏出现年久失修,坍塌淤积、堵塞损坏现象[21。 “农用水”失去商品性质,而且难以应用相关政策辅 助农业节水推广和应用。 利用现有水资源,促进农业水利向 水 发展,保旺 供水单位和管理部门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费用, 家 对农业用水初次进行有偿用水政策,但为减少有偿 偏低,收效甚微。为此,图家对农业水价继续推行改 革,并进行大量基层调研,集合众多科研学者,在 加之,多数地区农业水价偏低,过低的水价不仅使 用水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冲击和影响,所定水价明显 基于以上背景,相关单位围绕农业水价影响因 素,针对农业水价的计价方式、组成要素以及农业水 价改革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 I。日 业水价改革的复杂性与地区性等问题交织在一 起,相关问题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本文在总结农业 水价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农业水价改革 的对策与方式,旨在为我国农业水价改革提供新 的方法。 2001年出台了《关于改革农业用水价格有关问题意 见》。该文件总体上提出要在农民承受能力的基础f 进行改革,目的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构建机 灌溉的推行力度。同时,确立了农业水价改革的基本 原则和思路,水价改革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 1.2农业水价改革目标 的是积极开展推进农业水价改革进程,但由于农 制,综合倡导并提高农业用水的使用效率,增加节水 农业水价涉及多方面利益,任运行管理中仔存 诸多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促使农业水价的良性 发展,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应以良好 1 现阶段我国农业水价的基本现状 1.1农业水价的改革历程 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农民用水自治为核 心,以科学的终端水价制度为保证,构建“i位一体” 的农田水利良性运行机制。 1.3农业水价改革取得的成效 1.3-】 提高了群众的水商品意识 通过对农业水价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农业水价改革主要历经 三大阶段:一是农用水无偿使用阶段(1945—1965 年);二是低标准水价改革阶段(1965--2000年);一 是成本价供水阶段(2001年至今)。 收稿日期:2018—03—29 作者简介:王国强(1977一),男,新疆玛纳斯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_n’l…㈨… 、 NongjingGuanli V 进行综合改革,农用水的商品属性已经逐渐被农民 所接受,农民对用水的认知已经有了商品的概念。水 费的收取,不仅引导越来越多的农民了解到节约用 门逐渐步入正轨,所收取水费的使用方式和财务公 布报表等均有了更加细致的办法。收取的水费,减少 了供水单位和管理部门对国家财政的依赖,使基层 灌溉工程管理费用得到了一定保障,其主要用于本 农经管理 水费带来较大困难。 2.2末级渠系损毁严重与管护主体缺位并存 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由于年久失修,经常处于有 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且促使供水单位和管理部 人使用,无人管理的状态,极易出现渠道损毁、淤积 严重,渠系水下渗严重的现象,造成灌溉水源浪费严 重。灌区内部的灌溉体系由于建设时间不同,建设标 准相差较大,灌溉体系存在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的 情况。末级渠系难以满足当今的灌溉输水需求,各田 地区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改造和管理维护,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1.3.2提高了农民参与用水管理的积极性农业水 价的构成和收取办法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水价 的高低,对农业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随着国家对农 业水价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便于农民积极参与农业 水价改革,相关部门积极倡导农民自行组建农业用 水管理协会,共同参与农业灌溉的管理与农业水费 的收取和使用,农业用水管理协会不仅可以组织农 民积极参与灌溉工程建设、改造和维护,还能协调农 户与供水单位和管理部门之间用水的矛盾,使三者 之间相互理解,共同发展。这样最终形成农业用水收 费的良性循环长效机制。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水费计收困难 农业用水收费较为困难,对比各大灌区,部分地 区采用以土地面积作为衡量依据进行水费收取。但 调查后发现,大部分农民对节水模式认知程度较低, 并认为自己已经交过水费,便可随意且不加节制的 使用水资源,故在一些灌区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农业 用水浪费现象。对于农业用水费用的收取,也有部分 灌区采取计量管理的办法。在多数灌区中,除必要的 干、支渠上存在涵闸量水、量水堰等简易量水建筑物 等,其他渠道基本不设量水设备,或仅在渠首进行简 易计量,而沿途各农户的取水口、渠尾等均没有计量 设施,灌区灌溉用水计量设备严重短缺,收取水费 不易计量。其次连接农户取水口的部分渠道较为 简易,渠道断面不符合现行标准,甚至部分渠道损 坏、渗漏现象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低下,加之用 水计量设施也存在标准不统一的现象,致使灌溉 用水计量统计结果极易出现较大的偏差,给收取 地的灌溉定额难以掌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科学节 水灌溉制度在田间适用的难度。 2.3农业水价构成不合理与农业水价长期不调整 并存 水价构成的不合理,直接影响了农民参与建设 管理末级渠系工程的积极性,制约了灌区用水管理 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工程良性运行长效机制的建立。 水资源价格关系相对较乱,农业灌溉水资源的所 有权、经营权和行政权没有明确的划分,从而导致 农业灌溉水资源所有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多元化 分割,水资源的产权被逐渐弱化,各类产权之间的 关系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经常 产生矛盾。 3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对策 3.1农业水价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 制定合理的分担机制 农民的承受能力,是制定水价分担机制的重要 基础,农业水价的制定必须在农民的承受能力范围 之内。如法国对农业用水给予补贴支持,农业灌溉用 水水费采用“服务成本+承受能力”定价模式。除此 之外,为了有效促进农业水价改革完善,应当建立必 要的农户节约用水补偿激励机制。节水补贴机制可 用于国家对农业水价进行宏观调控,表明国家对农 业水价改革的决心,还能表现出农业用水改革的社 会效益。 3.2加强农业用水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民用水管 理协会 农业水价改革可以积极推进供水单位和管理部 门的体制改革,有利于规范水费的收取与使用,促进 节水灌溉制度的推行,鼓励和引导农民自行组建并 完善农民用水管理协会。农民用水管理协会是适应 21)18颦第12期f魁第545期、,-/1 一'_. 夸经管理 NongjingGuan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全新的灌溉管理模式,其 干工程均已基本完成,但其附属的渠系仍然需要完 目的是在末级渠系建立供水、用水的市场机制,协调 善,与其配套连接农户的田间工程及灌溉水计量设 农户与供水单位和管理部门之间用水的矛盾。调动 备仍需修建和补充。工程耗资较大,因此,仍需国家 农户参与渠系工程管理与现代化农业节水的积极 和地方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和补贴。随着信息 性,共同完善农业水价改革,发挥农业水价的优势。 时代的来临,常规的人工调控和计量灌溉水量的管 农民用水管理协会的职责,首先要协助并明确 理方式已难以适用现代化灌区管理的需求,急需采 供水单位的权力范围,明确农业水费的征收、管理 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监测技术协助灌区管理 和使用的财务报表,避免出现乱收费的现象。其 工作。应选用适宜灌区特点的传感器及处理系统对 次,要进行农业末级渠系规范化改造,使灌溉渠系 各干、支、斗、农等渠系连接点进行水量测定,实时监 的管理和维护日常化、长久化,以提高灌溉工程的 控水情,通过信息传输技术汇总至调度中心,最终由 使用寿命。最后,做好用水户内部及用水户与供水 计算机进行分类汇总,智能监控灌区整体运行情况, 单位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共同协商,相互了解, 从而提高整个灌区的自动化水平。 减少内部矛盾。 3.3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及计量设施建设 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大、中型灌区的骨 参考文献 【1】尉永平,陈德立,李保国.农业水价调整对解决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性分析——河南省封丘县农业水价调查分析U】l 资源科学,2007,(2). 【2】李远华,刘丽艳,闫冠宇.改革农业水费管理促进农业节水【『jl中国水利,2003,(13). 【3】 李颖,孔德帅,吴乐,等农业水价改革情景中农户的节水意愿——基于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区的实地调研….节水灌 溉,2017,(2) 【4】刘思好,倪红珍,张春玲,等.宁夏引黄灌区农业水价改革现状分析及思考【l1.节水灌溉,2016,(9). 【5】年自力,郭正友,雷波,等.农业用水户的水费承受能力及其对农业水价改革的态度——来自云南和新疆灌区的实地调研【J1.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9). (编辑张亮) (上接第64页) 及林下经济等经营的主体,应加长贷款期限;在利率 蔬菜大棚抵押、林权抵押、连锁超市担保贷;已经形 方面,适当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利率。重点 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畜禽养殖类,可以推广“公司+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生产资料、购置农机具、 基地+农户”贷。另外,还可以依托合作社、行业商会 租赁土地和从事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整理、农用道路 (协会)的带动作用,鼓励引导实力相当的养殖户成 改造、大棚种植、油茶种植等农业生产。同时,建议根 立互助担保基金,开办互助基金担保贷。 据不同经营类型的经营主体,借助第三方评估,开办 相应的担保体系贷款。种粮类,建议开办农机具抵 押、存货仓单抵押贷;种菜和经济作物类,建议开办 (编辑张亮) 72 2018率第12明(越第5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