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为胜
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常有发生,让人触目惊心,而且愈演愈烈,这种暴力倾向已经严重影响了学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更削弱了学校的教育成果,甚至引起了国家的关注。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或有期徒刑十一个月。校园欺凌学生被判刑示范意义重大,该新闻在网上并没有引起以往的同情呼吁,取而代之的是广大网民的点赞支持。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实施暴力,和多人实施暴力,实施环境地区多为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处。近些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许多学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法制与规则教育,忽视生命、尊重与心理教育,受害者由于长期受到欺凌与心理压迫,出现精神异常等现象。在欺凌过程中,欺凌者会对受害者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受害者易出现恐惧、消沉抑郁、忧虑、胃痛、酗酒、自残、自杀等心理行为。调查显示:校园欺凌现象产生主要原因校园的霸王们有各种社会保护伞或校外势力支持,欺负恐吓弱小落单的同学,殴打不听话同学。对校园欺凌事件,很多是学生之间暗中进行,老师很多不知情,有些虽然知情,但时间精力有限,管不过来、管不到位。你想想,一个班60多个孩子老师才几个?他们要看作业、要背课,他们也没有三头六臂呀?唯有家长们少玩点麻将,多关心自己孩子,发现孩子苗头不对就立即要警惕,要找出幕后原因,再实施对策,把事态控制住,这样孩子才明白父母是来帮助他(她)的,他们才没有孤立感。不然孩子不堪受辱自杀了的话那就事大了!
一段时间以来,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比如最有代表性的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一位家长在网上发文称,孩子遭到同学的“霸凌”,事后出现失眠、恐惧等急性应激反应,质疑校方处理不当。几天后“被欺凌”学生的父亲表示,事件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孩子情绪尚不稳定,仍未返校上课。此事经互联网传播发酵,引发公众强烈关注。网络搜索校园欺凌事件,大大小小更是不胜枚举。由于互联网的广泛传播,校园欺凌被家喻户晓的同时,一些上传的网络视频也充当着反面教材。也可以认为,校园欺凌不再是学校关起门来可以自己处理的事情,而是严肃的社会公共事件。下面盘点2015-2016年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闹得比较大的,引起社会反响的):
1、女生太邋遢引公愤遭群殴:重庆荣昌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一初中女生兰兰在住校期间太邋遢,引起宿舍其他女生的“公愤”,5名女生对兰兰打耳光,想要“教育”兰兰,不料竟将其打成10级伤残(十级伤残最轻微)
2、多人围殴女生事件:一起名为“网曝江西永新县女初中生打架”的视频在微博广泛传播。视频中,多名初中生模样的女孩对着另一下跪着的女孩连扇耳光,不时用脚踹其身体,殴打时间长达5分钟。此次涉事女生有9人,其中小学生有2人,中学生4人,3人已辍学,年龄都在12至16岁之间。涉案人员刘某(白色衣服的女生)被刑拘。
3、初中女生遭扒光羞辱:从6月22日晚11点之后到今(23)日,资阳有几张照片在网络、QQ、微博上流传甚广。照片中,3位女生包围着一位上身全裸的女生在自拍,其中黑衣女生手持手机对着镜头微笑,白衣女生和另一名黑衣女生同时用手比出“剪刀手”,而受害女生则低着头,用手臂遮挡着自己的胸。
4、7女3男扒光一女生:11月23日下午,QQ空间、微信朋友圈热传一则视频,视频中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学生被两名同学轮番掌掴,视频画面之外,不时传来阵阵狂笑。视频画面中,一名穿校服的女孩站在路边上,被几名年纪相仿、身穿同样的校服的女学生轮番掌掴。记者细数了下,在短短的6分多钟视频里,被打女生遭38次掌掴。据了解,这个视频
发生在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校外,而打人者与被打者均为该校学生。
5、福建南安两初中女生暴力3分钟小学女生被扇25巴掌:6月29日,福建南安水头,一小学女生被打视频流出,父亲认出女儿后报警。视频中,这段流出的视频,时长共3分40秒。视频显示,女生扎着长长的马尾辫,白衣黑裙,被10多个学生围着,两名女生断断续续,前后共朝前脸部扇了25巴掌。通过视频声音可知,其中一名女孩,一边动手扇巴掌,嘴里还振振有词地质问:“你不是说见我一次打我一次吗?”
6、福建永泰初三男生遭围殴脾被切除,此前被同学欺凌4年:6月10日上午,16岁的永泰县东洋中学初三学生小黄,在结束中考语文科目考试后,难以忍着剧烈腹痛继续参加中考,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个藏掖4年多的秘密:自小学五年级起,他就经常被其他同学无故殴打。8日晚,小黄再次遭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围殴,忍痛2天后被送医,却被发现脾脏出血严重,于11日晚,经手术切除了脾脏。
7、安徽怀远火星小学副班长逼同学喝尿事: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安徽怀远县火星小学13岁的副班长小赐因为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向另外6个孩子要钱。钱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喝尿吃粪。据报道,经过走访“,副班长的王国”更多细节被披露,在事情败露后“副班长“还威胁要“弄死”其他学生。记者:喝尿,真有这样的事发生?学生:有,真有。记者:你们看到了,还是你们自己也喝过?学生:自己也喝过。记者:什么时候?学生:反正就是在那个地方。副班长母亲则说,副班长是被冤枉的,她认为其他孩子嫉妒副班长学习好。
8、多名男子在露天公厕内围殴学生:5月6日下午,一条多名男子在露天公厕内围殴学生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学生遭多人连番踢踹,被按进粪坑,被打得满脸是血。记者从山西夏县晋新中学校方负责人处得到证实,该学生系该校初三学生,目前当地警方和教育部门均已介入调查。
9、女生99秒被扇32记耳光:江西南昌市教育局宣教处工作人员9月28日证实,视频中被打女生系南昌象湖实验学校学生,事发于9月25日下午放学时间,目前被打女生伤情稳定,当地派出所正在调查事发原因。网曝视频显示,事发于一处楼顶天台,被打女生与打人女生均为初中生模样。打人者连扇被打女生耳光,而后又脚踹、拽扯头发。旁边有人拍手叫好。视频最后,被打女生脸颊红肿,鼻血流下,打人者看着她说“哎哟流鼻血了”,视频拍摄者则提醒“不要打鼻子”。在这段全长1分39秒的视频中,被打女生被扇了32记耳光。视频曝光后,有疑似知情微博网友“原谅原来”评论说,其实是被打女生此前殴打了拍摄视频的女生,拍视频女生找人来报复。记者多次私信联系该网友,未获回复。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9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对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
然而,校园欺凌事件仍不时发生。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6年5月至8月,共上报68起校园欺凌事件。大多数网友表示,近几年来曝光了多起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作为家长对孩子在校园的安全非常担忧,希望从学校、家庭、政府等多方面加强合作及研究,引导孩子如何学会爱和尊重,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一些法律专家表示,依据目前我国刑法等法律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但可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由政府收容教养;对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的行政处罚措施,也只有收容教养、治安管理处罚和工读教育;而对未成年人不良或不当行为的教育,则主要依赖于家庭和学校,少年司法领域的制度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尽的责任,平时应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品格;发生校园欺凌后,受欺孩子家长应平衡维权和止损,施暴孩子家长应避免放纵和过度责罚;学校应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积极应对,及时对双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 即便这样,也不能否认此次校园欺凌学生被判刑的突破意义。以往,校园暴力问题时常陷入和稀泥式的处理方式,且随新闻热点变冷不了了之。央视记者曾对177名直接或间接参与过
校园暴力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68%的学生选择“管而且非常严厉”,23%的学生选择“管但批评一下就没事儿了”,19%的学生选择“事情闹大了才会管”。
但到底怎么管,却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有人主张加强法制教育进校园,但问题是,没有问责的先例,法律进校园就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相关暴力事件照出不误;也有人主张加强学校的自主惩戒权,但迫于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压力,学校教师并没有太大的管理空间。在此环境下,校园欺凌学生被判刑,示范意义重大。只有让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意识到发生校园欺凌的追责变得严肃的时候,家庭教育和法制教育才不会原地踏步。此外,轻判也符合一定的社会预期和人性关怀。
必须指出,在校园欺凌学生被判刑的同时,不能停下其他方面的矫正。对于校园欺凌问题,学校和家长理应继续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去关照孩子的童年,关注同伴关系,关注学生心理和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校园欺凌背后有没有更好地引导和规避措施。随着家长观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作用的凸显,我想,这次判例对家长教育的启示应该会更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