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区二模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 12〜13题。(共8分)
浣溪沙 苏轼
徐州石潭谢雨①,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②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
③身?
日暖桑麻光④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 ⑤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作者任徐州太守时,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求雨后设祭谢神。
②平
莎(suo ):莎草,多年生草木。③耦耕:泛指耕作。④光:指桑麻叶面光亮。⑤ 使君:奉命出使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12. 本词上阕描写了“ ________ ”“平莎” “ _____ ”等景物,表现出作者 ____________ 的心情。(4
分)
13. 赏析“日暖桑麻光似泼” 一句。 (4分)
12. “软草” “轻沙” “路”“路无尘”(注意:答“雨”不得分),表现出作者轻松喜悦,闲适 惬意的心情。 【评分意见】本题 4分。前两空每空1分,需用原文回答;最后一空 2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细则】前两个空若有错别字,
则该空不得分;第三空若情感理解正确,但书写有错别
字,酌情减1分;只要有跟“喜悦、愉悦”之类的情感相反的词语,此空不得分
13. 示例一:在春日的照耀之下, 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 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地写出了桑麻叶面光亮似水,
表现了乡村景物的清新、 明丽(雨
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表达了词人愉悦的心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
运用
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表现乡村景物的清新、明丽(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表达了 词人愉悦的心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示例三:“泼”字用得精妙,“泼洒”(“泼水”)之意,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写出了桑 麻叶面光亮似水,表现了乡村景物的清新、明丽(雨后天晴田野里的蓬勃景象),表达了词 人愉悦的心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 4分。句意1分或炼字意1分,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
【评分细则】1、理解句意答出“在春日照耀下,桑麻闪烁着的光亮,像被水泼洒过一样”
即可得分。2.表达效果分为两分:景物特点1分,表达情感1分。景物特点写出清新、明丽、 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即可得 1分。诗人情感写出愉悦的心情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即可得 分。
1
市中区二模
(三)诗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2~13题。(共8分)
虞美人•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2. 词的上阙中,我们可以从 ________________ 和等 ____________ 景物中感受柔美朦胧的江南春 景。(4分)
13. 结合下阕具体内容,谈谈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4分)
n 示粧佥\"天静客子參黄远.裕与花制遣「y斤战人存:avm归下賞心理活亦 灭怜坤不花淸加
衰达了作丢的赵皿思乡七紀
示例去\"蘇疑红回栏杆“一旬运用反衬于法・以沁集稔栏・杯塚梅唳的艳画之縈衬ft痕祥 琴0 5!吕离多N人的耳独純思参N苦.
示粧去水海棠灯近绿栏杆■一旬写祢集红耙〃青色賦亞” H乐象巾哀惭・夫出离乡Z人的齐 独科思多之善.
承例& \"才卷朱肅却又、锲凤Z —句舄作村珑掃之薛・迎05而来的却又是令人心寒的 晚风,竟出藹爭之人的孤翔*暫乡上昔* *
历下区一模
&( 8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李端
唐?芦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①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 ②何处期。
【注释】①孤:幼而无父。 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 氛围。
(2) 赏析“掩泪空相向”中“空”字的妙处。 【分析】略
【解答】12 •“寒云”“暮雪”,渲染了凄凉、萧瑟的氛围。
【评分意见】本题 4分。前两空每空1分,需用原文回答;最后一空 2分,意思对即可。 若有错别字,则该空不得分。
13.示例:“空”指没有结果,白白地,徒然地。写出诗人回忆起往事越发觉得难以割 舍,遥望友人离去的方向,徒然地掩面而泣表现了诗人与朋友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之 情。
【评分意见】本题 4分。解释词语意义1分,句子理解1分,表达感情2分。
本诗前两联描写了“衰草”、“ _”、“_”等景物,渲染了 _的
槐荫区一模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2〜13题。(共8分)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②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③。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江郎山,位于浙江省江山城江郎乡。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本 诗选自《稼轩集》徐汉明编校。②三峰:指江郎山的郎峰、亚峰、灵峰。③干:求取,这里 指接触。
解析:黛青色的江郎山三峰壁立, 好像被刀砍斧劈过一般, 高耸入云,不可接触。评分意见: 本题4分。每句描1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本诗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4分)
绘2分,意象全,意思对,通顺且生动即可。
12. 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三、四句。( 4分)
示例1 :江郎山三峰直立向上,相互扶持,与周围山峰无依傍,就像撑起天地给人看。托物 言志,借江郎山的高峻展现自己坦荡无畏的气魄,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
示例2 :江郎山三峰直立向上,相互扶持,与周围山峰无依傍,就像撑起天地给人看。运用 拟人,生动形象地描写江郎山的高峻,
展现自己坦荡无畏的气魄, 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
评分意见:本题4分。理解句意1分,手法1分,表达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注解:这首诗正是辛重受宋光宗召见, 赴京面圣时经过江郎山时所做。 在途中诗人心情
复杂,不知此行凶吉,多年的抗金志愿即将在此次面圣时有一个分晓。 山山势之奇,山势之险, 诗人借江郎山展现自己雄大的智略, 诗人有很高的理想,想报效祖国,干一番事业。
这首诗,写出了江郎
与坦荡无畏惧的气魄。表现了
译文:三座山峰青翠色的如同被削了一般, 耸立在空中非常的高不与其它山峰接触, 有搀扶依靠,就像撑起着天地给人看一样。
直 立向上没
历城区一模
(三)诗歌阅读 阅读卜面的古诗,完成
12〜13题。(共8分)
题榴花①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洛绛央
。
注: 此诗是题于张十一旅舍的。张十一是作者的一位好朋友,作者作此诗时张十一和他都被贬谪,诗人
有感而作此诗。 绛(ji eng):大红色。绛英:这里指落地的石榴花花瓣。
11.
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的画面。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五月(4分)
13•结合全诗,说说“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4.示例:五月如火的榴花映入眼帘格外鲜明,枝叶间时时可以看到石榴子儿长成。
(4分)
评分意见 :符合文意 2 分,想象合理,语言通顺生动 2分,本题 4分。
13. 花开得再美又能如何,还是寂寞无声落,诗人叹息花开无人来赏,有力批判了统治者的 不识人才,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孤独的心境。 评分意见 :表达的情感 4 分,意思对即可。
商河县一模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2〜13题。(共8分)
峡口送友人 (唐)司空曙
峡口①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 ②泪沾中。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释】①峡口:这里指西陵峡口,②去住:指走的和留的人。 12.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 4 分) 13. 请结合诗歌三、四句内容,谈谈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分)
12. 示例:暮春时节,西陵峡口花飞花落,诗人想到要与友人天各一方,相隔万里,不禁落 泪,依依惜别。 评分意见:本题 4 分。时间、地点各 1 分,画面描绘生动形象 2 分。
13.示例: 三、四两句诗通过“同为客”“翻成送故人”等词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 念(2分),又抒发了其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 2 分)。 评分意见:本题 4 分。
天桥区一模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2〜13题。 (共 8分)
寒食①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
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 ②寒食草青青。
【注释】①寒食:节日名,在清明节前一二日。②杜陵:在京城长安附近,为诗人的故 乡。
12.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春雨、 ___________ 、 _________ 等景物, 渲染了 __________________ 的氛围。 ( 4 分)
13.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杜陵寒食草青青”的妙处。(
4 分)
12.示例:空斋 流莺 凄凉孤寂
评分意见:本题 4 分。前两空每空 1 分,第三个空 2 分,意思对即可。
13. 示例:寒食时节,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1 分)该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 (1
分)寄思念于故园的寒食芳草萋萋的景色,( 1 分)烘托出诗人对诸弟和故园的怀念之 情,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 1 分)
评分意见:本题 4 分。按照“翻译 +手法 +简要分析 +情感”各 1 分来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