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发展利用布局探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 空间发展利用布局探究 应联行郑心舟 罗鹏飞 公 理 提要:作为2l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杭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历程和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及相关影响要素分析,探求现阶段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空间发展利用和布局。 关键词:文化创意 产业园区 空间布局 杭州 作者郑心舟、杭州市规划局副局长、博士;应联行,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副总工程 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罗鹏飞,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工程师;公理,杭州市城市规划编 制中心助理工程师(邮政编码31 001 2)。 所谓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 长为杭州城市重要支柱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弓 擎。 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战略产业。作为 21世纪新兴“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 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杭州亦 不例外。进入新世纪以来,凭借悠久的文化历史积 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历程及 特色分析 一、淀、优美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据《中国创意 (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历程 追溯杭州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历程,LOFT49 产业发展报告》(2007)研究结果表明,杭州文化 创意产业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第五位。2010年,杭州 无疑是先行者。2002年初,美国DI设计库中国公司 人驻杭州,在拱墅区杭印路49号的旧厂房建立创作 基地(LOFT49),当时国内创意产业还处于萌芽 状态。此后,随着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主要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依 托工业遗存、历史建筑、楼宇建筑等各种载体资源 纷纷出现,并逐渐培育形成了LOFT49、唐尚433、 市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700 ̄L元,达 ̄11702亿元,占 杭州市GDPH ̄重达11.8%,同比增长16.2%,高于杭 州市GDP:I: ̄速4.2个百分点,高于杭州市服务业增 加值增速3.9个百分点。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被列为 “2010年杭州经济十大亮点”之一,已成为杭州市 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最高的服务业门类。具有 “人脑+文化+电脑”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 12 A8艺术公社、西湖创意谷、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 地、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等若干个比较成熟的文化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发展利用布局探究 创意产业园区。 产业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创意良渚基地等。 依托科研、人才优势。即创意产业园区依托高 校和研发机构形成,直接具备人才和科研成果转化 与此同时,杭州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文化 创意产业的发展。2007年2月在第十次党代会上提 出,要“依托杭州的人才、文化、环境优势,发展 ‘创意经济’,打造以文化、创业、环境高度融合 为特色的全国创意产业中心。”2008年1月,市委、 市政府下达文件,提出重点建设西湖创意谷、之江 的优势,是产学研的结合体。如西湖创意谷、下沙 大学科技园、之江文化创意园等。 立足自身,发展产业。即在现有产业结构的基 础上,进一步加强产业集聚..建立相应的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园、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运河天地文化 基地,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如西湖数字娱 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创意良渚基地、西 溪创意产业园、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下沙大学 科技园等杭州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09年5 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 展规划》(2009--2015年),明确了“把文化创意 产业打造成为杭州的‘第四产业’ ‘品质产业’, 跻身全国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成为全国 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目标,重点打造信息服 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 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 业等8个行业。并制定了《关于杭州打造全国文化 创意产业中心的若干意见》《关于扶持文化创意产 业的财政税收意见》《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调查统 计制度》《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等 文件,为杭州市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下了扎实 基础。据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时 期,以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主平台带动新兴发 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10+X”模式迅速发 展。截至2010年底,杭州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已人驻企业1437家,涵盖设计服务、动漫游戏、原 创艺术等行业,园区就业人数为23074人,实现营 业收入421乙元。 (二)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特色 1.涌现出多种模式 作为创意产业载体的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历程 各不相同。从杭州目前的园区发展模式来看也有多 种模式,归纳起来一般有以下四种: 租赁改造,自行管理。即由文化创意产业从业 人员自发聚集,通过改造旧厂房和仓库,形成LOFT 创意产业集群。如拱墅区的LOFT49、唐尚433等。 政府推动,统一管理。即通过政府规划开设新 区,打造创意产业园区,将创意产业、创意文化和 创意人才集聚在一起,推动城市发展。如西溪创意 乐产业园、滨江区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 2.空间载体形式各异 以老厂房、仓库等老建筑为载体。即利用主城 区企业搬迁后留下的工业厂房、仓库并加以改造, 主要发展设计服务业、艺术品业等。如LOFT49、杭 丝联166、唐尚433等。 以商务写字楼为载体。依托商务中心,与总部 经济和楼宇经济结合, ̄N467创意产业联盟、ADA国 际设计中心等。 以城中村改造为载体。喊中村改造中,在保留 部分原住民的同时,进行村庄整治改造,将农居改 造成具有杭州城市美学特征和文化创意内涵的创意 建筑,吸引文化创意企业与团队。如滨江区的柴家 坞创意农居等农居SOHO。 以现有科技园区为载体。依托现有科技园区的 产业基础,结合产业特点进行发展。如各城区的各 类科技园中的创意企业。 3.发育程度有差异 近几年来,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快速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剧增。各个城区 (开发区)均具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文化创意产 业园区,但发展程度不一。LOFT49是杭州首个 “LOFT”——创意产业基地。 ̄1J2005年底,区内 已有创意企业25家。杭州L0FT49不仅在国内已具 有相当知名度,其影响力已经延伸到国外。2005年6 月,由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创建的杭州数字娱乐 产业园正式亮相杭城。主要为数字娱乐产业链上的 企业提供发展空间、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务,吸引省 内外数字娱乐类企业进驻园区发展。园区已有包括 联梦娱乐、中国博客网、华人传媒等数字娱乐企业 进驻。 4.以设计服务业、艺 品业为主导产业 总的来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门类比较齐 13 杭州研究第27卷第g辑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一览表 序号 园区名称 所在区 (开发区) 上城区 下城区 西湖区 西湖区 西湖区 拱墅区 开园时间 (年) 2007 在建 在建 2005 在建 2002—2008 占地面积 (万平方米) 2 57 23 7 90 1 3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2.4 30 7 8.2 1.5 21.18 入驻企业 (个) 34 20 63 1 43 1 西湖创意谷 2 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 3 之江文化创意园 4 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 5 西溪创意产业园 6 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 7 白马湖生态创意城 8 下沙大学科技园 9 创意良渚基地 10 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 滨江区 经济技术 开发区 余杭区 萧山 在建 在建 在建 2006 1 500 49 1 759 8 45 85.25 1 3.5 8 72 65 6 37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导产业选择情况 序号 1 2 产业名称 信息服务业 动漫游戏业 涵盖范围 作为主导产业的创意园区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和广播电视传 输服务 白马湖生态创意城 动画制作、网络游戏 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白马湖生态创意 城 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运河天 3 设计服务业 工业设计业、建筑景观设计业及 地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 广告业 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下沙大学科技 、4 现代传媒业 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城 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数字技 之江文化创意园湘湖文化创意产业 术为依托的广播影视业、新闻出 园版业下沙大学科技园 全媒体业 绘画、书法、雕塑、篆刻、工艺 之江文化创意园、运河天地文化创意 、、、5 艺术品业 美术等视觉(造型)艺术 园、创意良渚基地、西溪创意产业园、 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 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社会 6 教育培训业 文化生活教育和考试辅导及其他 下沙大学科技园 教育产业 7 8 文化休闲旅游业 文化会展业 以人文资源为内涵的休闲旅游业 白马湖生态创意城 文化类会展或富有文化创意特色 的会展业 一全,几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 集聚了一定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然而,由于产业 基础、依托要素的相似性,同时缺乏前期统一的规 定程度的趋同现象(如下表),其中将设计服务 业、艺术品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园区最多。由于发展 定位趋同,产业特色不鲜明,难以避免出现园区之 间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及资源浪费的现象。 划考虑,各园区在发展定位、主导产业选择上出现 14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发展利用布局探究 (二)产业基础因素 二、影响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的 若干因素 (一)智力因素 首先,从创意产业内部联系看,创意产业并非 一个人或一家企业的行为,更大程度上应是一个产 业集群,在地理空间上则是一个产业集聚区,即创 意产业园区。目前杭州几大发展较好的创意产业园 区,如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 等园区,均具有明显的 产业集聚特征。 其次,从创意产业的外:郎关联看,创意产业并 创意园区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和智力资源要素的 集聚。目前杭州市的文化创意园区,有相当部分依 托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集聚,产业类型上与高校的 重点优势专业进行匹配,利用高校的动漫、艺术设 非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它往往是在制造业开始 计、工业设计等创意专业人才资源。目前已形成三 衰落或转型,服务业不断壮大的基础上形成的,需 要借助比较扎实的二、三产:基础。故在创意产业集 大圈层文化创意园区: 西部圈层:以浙江大学及相关科研单位为依 群的外部联系方面,它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 托,该圈层范围主要有西湖娱乐数字产业园、46"1 创意联盟等。 都有着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表现在空间分布上,几 大创意产业园区与相邻的工业园(科技园)以及商 务楼宇在产业分工上是高度相关的。 (三)历史文化因素 南部圈层:以中国美院为依托,圈层主要有 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城 等。 土地和资金未必是创意产业形成的最重要因 东部圈层:以下沙高教园区为依托,圈层主要 为下沙大学科技园、浙江省大学科技园等。 素,相反历史传统和文化因素往往构成创意产业的 催化器,它能为创意人才提供适宜创作的土壤和环 杭州利用老厂房改建成的创意园 创意园名 地址 原厂址 杭州蓝孔雀化学 L0FT49 拱墅区杭印路49号 纤维有限公司锦 艺术和设计 25 400 门 类 入驻企业 从业人员 (家) (人) 纶分r A8艺术公社 唐尚433 拱墅区八丈井西路28号 八丈井工业园区 影视出版、建筑广告 余杭塘路43—3号 杭州工艺编织厂 室内设计创意 39 32 800 280 设四大功能区:创意 杭丝联l66 运河边丽水路 工作区、创意展示 杭州丝联实业 区中心广场、休闲 、22 240 娱乐区 艺术区现入驻绿城设 西岸国际艺术区 凤凰・运河拱宸桥旁 杭州长征化工厂 计公司、紫蝶城市艺 术客厅 设计服务、新媒体、 1 3 200 创意国际 转塘街道创意路1号 双流水泥厂 动漫 设计(工业、服装、 、艺术品64 400 177创意园 环城北路1 77号 浙江新华 印刷集团 建筑)文化策划、绘 画艺术、教育培训、 1O9 800 影视制作等 15 杭州研究第27卷第2辑 境。从下表中,可以明显看出创意产业园区与工业 用地、历史文化之间的相关性。以拱墅区几个文化 创意产业发展和创意园区的选择与交通及公共 服务设施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创意 创意产业园区为例,随着区内工业企业的外迁,原 有工业区内的用地与厂房闲置下来。这些厂房、仓 产业对交通便捷性与城市便利性要求比较高,需要 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与市政交通基础设施,与 库具有大体量的空间、独特的建筑结构、浓厚的工 业气息和文化底蕴,低廉的租金,加上临近运河, 城市功能具有天然的融合l生,因此不像第二产业的 产业区一样,能完全在城市外围独立发展。其次, 由于创意产业大多数为中小规模、刚刚起步,从产 业发展阶段来看属于初步阶段,需要尽量控制成本 这些都是促使创意人士激发灵感,创作作品的有利 因素。故这些园区一经开园,马上招致各创意企业 纷纷入驻,旧厂房等工业遗存对创意人士的吸引力 可见一斑。 开支,故也不能像第三产业的一样在城市中心的各 类商务区内进行选址。 (四)交通与公共服务设施因素 从杭州市的实际情况看,也符合这一规律,几 杭州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影响要素一览表 序号 园区名称 资源智力 中国美院南山 1 西湖创意谷 路校区 产业基础 文化资源 南宋皇城遗 交通与公共 服务资源 传统老城区, 环境资源 现代服务业 址,杭州历史 公共服务与交 临近西湖风景 文化 通基础设置完 区 备 2 园 之江文化创意 中国美院象山 校区 旅游业 西湖数字娱乐 钱塘江文化 之江新城 公共服务与交 位于之江国家 旅游度假区 3 产业园 浙江大学 高新科技 现代科技 运河文化、小 通基础设置完 西溪湿地公园 备 运河天地文化 4 创意园 多样化 软件研发 河直街、桥西 运河两岸,城 历史街区临近运河 工 市建成区 、业文化 杭州创新创业 未来的北部杭 临近城北体育 5 新天地 多样化 软件研发 工业文化 州次级商务商 公园业中、心 上塘河 6 创意良渚基地 多样化 西溪创意产业 7 园 浙江大学 湘湖文化创意 8 产业园 多样化 良渚文化 西溪文化 现代服务业基 地 良渚文化 西溪旅游综合 位于西溪湿地 体 公园 位于湘湖度假 跨湖桥、越文 枷 湘湖新城 下沙大学科技 经济技术开发 9 园 下沙高教园区 高校文化 白马湖生态创 滨江高新技术 长河历史文化 下沙新城 10 意城 中国美院 开发区、国家 街区、西兴历 白马湖生态创 白马湖 动史文化街区、 意城 画产业基地 越文化 16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发展利用布局探究 大创意园区基本都分布在交通路网系统比较完善,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比较齐全,距离市、区各级公共 中心距离不远的地区。 (五)环境因素 意产业只有通过与城市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区和 城市的自然人文环境融合,才能更好地融人到城市 生活中来。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城市空间融合 创意人才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思想的碰撞、灵 感的进发,需要宜人的环境、开敞的空间和轻松的 氛围。目前开园时间较早、具有一定规模的创意园 1.结合旧城更新,促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 旧城空间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旧城更 新的步伐也快速推进,工业企业、大学纷纷从城市 区无一不是这样,如临近西湖的西湖创意谷,临近 运河的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等。 三、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发展 利用布局 工业遗产老厂房、仓库、有特色的农居和古老 历史街区,是目前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 载体。伴随着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大学 城、科技园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新城和城市 综合体等,也将是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 沃土。因此,如何形成功能多样、规模各异、分布 有序、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统一规划势在 必行。根据现有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 影响要素分析,未来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呈 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态势。从市区范围来 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环西湖、西溪、湘湖(白 马湖)、沿运河、钱塘江发展,总体上形成“三圈 二带多点”的布局结构。 “三圈”即环西湖、西溪、湘湖(白马湖), 结合自然山水赋予的灵气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是充分发挥文化、景观、科技与创意的最佳结合 地。 “二带”即运河文化创意产业带和钱塘江文 化创意产业带。运河文化创意产业带以工业遗存、 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为特征;钱塘江文化创意产业 带则依托江南副城、下沙副城、钱江新城、之江新 城、江东新城、奥体博览城、大学城的科技及人力 资源建设,体现了杭州的大气、开放的新时代精 神。 “多点”就是结合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城 市综合体的建设,而培育发展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 园。 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总体布局可见,文化创 中心区搬迁。杭州市政府于2009年7月出台了《关 于利用工业厂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实施意见》, 利用闲置的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资源发展文 化创意产业。一方面有利=F积极保护工业遗产, 传承历史文脉;另一方面,工业、教育遗产的保留 也缓解了旧城更新中的因“过度”开发带来有限的 城市增长空间和超容量的开发,不断增长的人口与 滞后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之间的矛 盾;同时提升了城市品位,推动了城市有机更新, 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由于工业、教育类建筑 特定的使用功能和空间要求,在改造上具有很大的 使用灵活性,也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提供了广 阔的空间。 2.结合楼宇经济,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 设 楼宇经济是以楼宇为载体的经济形态。狭义的 楼宇特指商务楼宇即写字楼;广义的楼宇,包括商 务楼宇、商业楼宇、城市综合体、科研楼宇、标准 厂房、保护建筑、“农居sOHO”等。目前杭州楼 宇(广义的楼宇)经济的业态,已涉及现代工业、 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因此,文化创意产业 园空间布局要与楼宇经济空间布局规划相结合,以 有利于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意产业集群。通过 规划调控,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产业集群化、业态互 补化、区域平衡化,促使文化创意产业多种业态相 互联动、互为补充的良性发展,避免同质化的恶性 竞争,让楼宇经济(城市综合体等)形成有特色的 产业集聚地。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城市功能区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为核心,~方面需以科 技为支撑,另一方面需要与企业、市场紧密结合, 这样创意才能产出可观效益。杭州的文化创意产业 早期之所以选择老厂房,主要是这些老厂房一般位 17 杭州研究第27卷第2辑 于城市中心区,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 而租金却相对低廉。但随着老城区土地价值的逐年 上升,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也使办公成本与日俱 增。因此创意产业也将从早期依托老厂房逐步走向 与科技、市场的结合。一方面,将依托大学、科研 机构、高科技园区,如下沙大学科技园、白马湖生 态创意城以及未来江东科技园等,形成以产学研结 合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园,带动杭州市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借助创意的力量,把文化、科技融合到传统 产业当中,推动“杭州制造”向“杭州创造”跨 越。另一方面,将依托城市商务中心,结合楼宇经 济、总部经济的建设,培育发展新兴文化创意产业 园。 (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城市自然人文环境 融合 自然人文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的有机组 成部分,以其生机盎然的特点赋予城市以生气与活 力。城市的自然人文环境不但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 础设施和历史文化资源,而且也是城市创意产业园 区选址建设的理想场所。 1.与城市自然环境融合。在杭州这座风景优 美的城市中,文化创意正在成为提升人们生活品质 的重要元素。西湖、西溪、湘湖(白马湖)优美的 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容易激发人们创意的灵 感,因此自发地集聚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如环西 湖文化创意产业圈、环西溪湿地文化创意产业圈和 环湘湖(白马湖)文化创意产业圈。但城市创意产 业园区与城市自然环境的融合,应以尊重和保护自 然生态为前提。只有充分发挥自然山水赋予的灵气 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打造成为杭州市文化创意 产业的核心区。如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结合城中村整 治改造,将农居改造成具有杭州城市美学特征和文 l8 化创意内涵的创意建筑;农居SOHO既利用了得天 独厚自然环境资源,又避免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 坏。 2.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融合。目前,世界上 创意产业一般以城市现存历史建筑为载体,利用旧 建筑空间的改造进行发展。这样,一方面节约旧城 区空问,顺应了城市产业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使 城市历史建筑成为这个城市的文化景观永久保存下 来。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融合,实 现了历史建筑形态与现代化商业功能的融合,历史 建筑不但被保护,而且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 也很好地延续了城市的文脉,解决了政府高成本保 护历史建筑带来的各种问题。 杭州城区内工业厂房曾是杭州经济成长的记 忆。而老厂房为创意文化产业提供了充满历史记忆 和文化想象的空问和可能。大批创意机构和人才的 集聚和创造性实践,使得工业旧址青春焕发,工业 空间成为凝聚创造的产业契机和都市文化景观。为 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杭州市规划 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工业遗产普查》和《杭州市 区工业(建筑)遗产保护规划》。在编制工业遗产 保护专项规划的同时,还开展了《杭州市工业遗产 建筑规划管理研究》,努力构建杭州市工业遗产建 筑的规划管理政策框架,推进工业遗产建筑保护的 法制化。 综观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兴起的历程,解析 其发展特色与诸多影响要素,我们认为,要科学构 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必须与杭州 城市空问、杭州城市功能区、杭州城市的自然环境 与历史文化资源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唯有如此, 才能有效推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更快更好地 发展。 (责任编辑方晨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