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方经济学:由于社会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为了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和需求,而对有
限资源进行配置研究的科学。
2. 需求: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3. 供给:生产者在某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供给市场销售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4. 需求曲线的形状: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5. 供给曲线的形状: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
6. 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
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7. 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
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就是: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贫富程度)
8.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
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9. 无差异曲线:在偏好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获得满足程度相等的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10.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
所需要的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之间的比率。
11.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
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12. 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13. 吉芬商品:随着价格的上升,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的商品。
14. 区别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的依据:调整生产要素的时间长短。
15. 短期:只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
变的时间周期。
16. 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17. 机会成本:指放弃用同样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或将同样资源投入另
外一种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高价值。
18. 经济利润: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也被称为超额利润。
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19.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的相切点。
20. 完全竞争市场:一种不存在丝毫垄断因素,竞争可以充分展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
面的作用不受到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21.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①在同一个市场中存在数量众多的厂商和购买这些厂商产品的消
费者②所有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无差别的,同质的产品③买卖双方具有完全信息④资源完全自由流动
22. 完全垄断市场:一家厂商控制某种产品全部市场供给的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①行业内部只有一个厂商,厂商就是产业;②厂商的产品没有替代品,因而没有竞争者;③厂商独自决定产品价格,是价格的制定者;④厂商可以根据市场的不同情况,实行差别价格,以赚取最大的超额利润。 23. 差别定价:同一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
格,或者对销售给不同购买者的同一产品,在成本不同时索取相同的价格。 24.
25. 一级差别价格:又称完全差别价格,是垄断厂商根据每个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商品付出
的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商品制定的不同销售价格。
26. 二级差别价格:是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或消费量而确定的不同价格。
27. 三级差别价格:是指垄断厂商将消费者划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别或阶层,对每一个阶
层收取不同的价格。
28. 纯粹寡头垄断:市场上每个寡头生产的产品都是同质的。 29. 差别寡头垄断:寡头厂商生产的产品具有明显的差别性。 30. 完全竞争市场:VMP=W 31. 卖方市场:MRP=W 32. 买方市场:VMP=MFC
33. 经济租金:从该要素的全部收入中减去这一部分并不会影响要素的供给。 34. 租金: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 35. 准租金: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
36. 逆向选择: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必将把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的现
象。
37. 公共物品:又公共部门生产的,或者指私人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产品,
不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
38. 外部影响 :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的影响。 39. 基尼系数: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
40. 两部门经济:C+I=C+S Y=C+I Y=C+S I=S 41. 三部门经济:Y=C+I+G Y=C+S+T C+I+G=C+S+T 42. 四部门经济:C+I+G+X=C+S+T+M
43. 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
的价值总额。
44. 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
和。
45.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①支出法②收入法③部门法
46. 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即APC=C/Y
47. 边际消费倾向: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部分所占比例,即MPC=ΔC/ΔY 48. 平均储蓄倾向:在某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APS=S/Y 49. 边际储蓄倾向: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蓄部分所占的比例,即MPS=ΔS/ΔY 50. APC+APS=C/Y+S/Y=(C+S)/Y=Y/Y=1
51. MPC+MPS=ΔC/ΔY+ΔS/ΔY=(ΔC+ΔS)/ΔY=ΔY/ΔY=1 52. 投资乘数:1减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即K=1/(1-B) 53. 货币的三种动机:①交易动机②谨慎动机③投机动机 54. 当利率水平降低到足够低时,债券价格只会下降不会上涨,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留 其
全部金融资产,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直线。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平行于横轴的部分被称为凯恩斯陷阱。
55. 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的和显著的上涨。
56. 按物价上涨速度:①爬行通货膨胀(1%~3%)②温和的通货膨胀(3%~10%)③奔腾
式通货膨胀(10%~100%)④超级通货膨胀
57. 按对物价影响:①平均的通货膨胀②非平均的通货膨胀
58. 按产生的原因:①需求拉动型②成本推动型③供求混合型④结构性 59. 按对物价上涨的预期:①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②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60. 失业的种类:①摩擦失业②结构性失业③需求不足性失业④季节性失业 61. 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交替关系
62. 经济周期: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有繁荣,衰
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63. 经济周期的类型:①中周期(中波)1861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②短周期(短波)1923
年美国经济学家基钦③长周期(长波)1926年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④库兹涅茨周期⑤熊彼特的多周期
64.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①充分就业②稳定物价③经济增长④国际收支平衡 65. 财政政策:①政府购买②转移支付③税收
66. 货币政策:①公开市场业务(最重要最灵活的手段)②调整再贴现率③调整法定准备率
67.
区域 ① ② ③ ④
商品市场状况 I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S商品供不应求 I>S商品供不应求 货币市场状况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