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网格化管理研究

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网格化管理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15卷第4期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ANGHE S&T UNIVERSITY 2013年7月 Ju1.2013 Vo1.15 No.4 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网格化管理研究 冯晶丽 (郑州市. ̄--lz区委党校,河南郑州450052) 摘 要:城市网格化管理是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网格化管理在社区 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网格化管理应处理好社区自身与网格化的关系,避免网格扩大化问题。做好网格管理要将网 格化管理与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结合起来,与为民服务结合起来,与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结合起来。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网格化 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O8-5424(2O13)04430644M- 网格化管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一种新的城市管 他们走访人户过程中收集民情,对群众反映的 一理方式,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运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手 段,以街道、社区、网格作为区域范围,以事件作为管 理的内容,以处置单位作为责任人,运用城市网格化 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社区 数字化管理模式。 些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在自己管辖 范围内的则会及时通过社区上报街道。网格管理员 每天及时收集和上报信息,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 速度。表达渠道畅通,避免了群众因不了解政 策、办事流程和要求而多走冤枉路、花冤枉钱。另 外,街道经常召开网格长工作例会,遇重大事项开展 不定期的座谈会,在会上,不同网格之间、网格长之 作为一种新的城市管理方式,网格化管理产生 于2000年前后,主要是将发展数字城市作为目的, 在资源、技术和公共服务之间建立紧密联系,更多关 间与社区工作者之间相互交流,进行信息共享,使得 民情无死角,形成高效率、广覆盖的民情收 集网络和协调处理体系。网格员与群众“零距离” 接触过程,大大降低了信访事件发生的数量。 (二)推诿扯皮现象明显减少,办事效率明显提 高 注的是信息畅通、服务强化、资源整合,更关注建立 数字技术服务平台。网格化管理将过去传统、被动、 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 系统的管理,将以往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 成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具有一套规范完 整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将发现、立案、跟踪解决、 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科学封闭的圈,从而提高了 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一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是一种“监督和管理分 开”的管理模式,重新整合了现有的各种资源,将权 力下放,构成了一个全新高效的社会管理体系。它 改变了基层社会管理的构造,保证了部门之间、 上下级之间密切协作,简化了群众办事程序,提高了 部门办事效率。突出表现在:一是由以前的 “坐等上门”变为现在的“主动发现”,工作由“被 、网格化管理在社区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大大降低上访事件的数量,发案率明显下 降 网格化主要是将城市行政区域合理分割,划分 成一个个的“网格”,增加了一个新的层级,从“区一 动”转向“主动”。二是由信息平台把上下级之间、 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工作由“单一” 街道一社区”三级管理结构变化为“区一街道一社 转向“协同”。三是将街道社区内的行政资源、力量 等集中起来,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工作由“分 散”转向“统筹”。 实行网格化管理之后,深化了“分片包干”责任 制,职责分明,效率提高,很多原来一两周才可以办 区一网格”四级责任体系。由于责任明确、内容细 化,工作重心和人员下移,网格化管理及时对各类隐 患和纠纷因素进行排查和管理,化解矛盾,大大降低 了发案率。网格管理员手里都有一本民情13记,在 收稿日期:2013—04—24 作者简介:冯晶丽(1967一),女,河南滑县人,常务副校长,高级讲师。 冯晶丽: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网格化管理研究 65 结的事件,现在只需要一两个工作日就可以办妥,有 的几个小时就有了回复。 城市网格化管理会出现行政成本的膨胀。例 如,有一些网格内要组建各级网格管理办公室,设置 办事机构和配备网格工作人员,这就意味着要增加 人员经费和设备投入。另外,让人担心的是,网格化 管理发挥的作用能否持久。在一些大中城市,由于 要举办大型活动,配套出台了网格化管理,但随着这 些大型活动的结束,不管是行政部门还是基层 社区组织,在管理上都会出现松懈和倦怠,从而引发 (三)办事透明度提高,服务内容全面,群众信 任度、满意度上升 网格化管理运行中的各类事件,不仅领导可 以看到,同时纪检监察部门也可以时时监督和检查。 有了百姓互动平台,在处理事件过程中实行全程透 明,把政务完全置于全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群众有 了安全感,满意度上升,为民服务的力度得到了加强。 实行网格化管理后,除了有网格长和网格协管 员外,许多街道还在每个社区组建了各种不同的志 愿者队伍,如宣传志愿者、收集志愿者、计 划生育志愿者、环保卫生志愿者、老年服务志愿者, 等等。他们活跃在社区的各个网格内,积极开展优 抚、救助、助残、文体、医疗等服务活动及日常的居民 管理工作,服务内容覆盖了社区内大部分的服务项 目和服务群体,避免了漏管现象的发生。居住在社 区的居民可以享受到来自身边的关心和帮助,得到 更多的实惠,而且志愿者经常在网格内服务,在开展 工作时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联合社区优势 群体、服务中间群体、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有效调动 发挥辖区内的资源优势。 (四)有利于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 责任感 网格化管理打破了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重 管理轻服务,突出了网格管理的服务性质和责任落 实,按照社区网格化的要求,街道基本实现了“人 员、职责、任务”三落实的目标。广大社区工作者及 网格协管员,每天到达工作岗位后,在不影响专职工 作的情况下,至少要到自己所负责的“责任网格”巡 查一次;按照规定,认真做好网格内的调查、统计、宣 传、调解、信息收集、应急管理等基础工作。同时,网 格化管理实行相应的奖惩措施,以奖励先进、鞭策后 进。哪个网格出问题,第一负责人就是该网格管理 员,其次是社区网格第一责任人即社区。群众 反映好的网格在年终考核时给予适当奖励。通过细 化责任和目标,社区网格责任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充分调动,网格效率明显提高。 二、城市网格化管理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网格化管理虽然是全新的城市管理理念,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网格化可以无所不 能,当今的城市管理日趋复杂,这种新的管理模式要 想真正融人城市基层社会,还必须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如何保证网格运行的长期性、持久性 一些严重的城市管理事件。所以,要想将网格化的 “非常之举”变为“寻常行动”,将“短期行为”变为 “长期行为”,还需要找到关键点,拿出行之有效的 解决办法。 (二)处理好社区自治与网格化的关系 近年来,有些学者认为“社区行政化”是“城市 为寻求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平衡,依靠行政 权力,自上而下地实现社会再组织化的过程,其基本 表现是社会空间行政化、社区组织行政化、社区事务 行政化”…,所以,他们对社区行政化持一种批判的 态度。从本质上讲,社区建设的行政化倾向是中国 传统的城市管理“一竿子插到底”的全方位管理思 想和方式的延伸,影响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_2j。 其实,社区自治与网格化之间是一个彼此渗透的过 程。网格化管理的推进和加强可能会导致社区自我 管理的弱化、行政力量的强化,这势必会对社区自治 的进程造成消极影响,但实际上社区管理要想完全 避免行政化是不可能做到的。在以后的一定时期 内,“”和“居民”之间需要社区这样一个联结组 织长期存在,发挥作用。我们不能将社区与相 对起来,分割开来,简单地提出“去行政化”,要多从 社会联结的角度来理解社区性质,这样才能处理好 两者的关系。 (三)如何避免网格扩大化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实行的网格化管理在社会管理 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网 格化的功能与实施范围都被大大地泛化了。就网格 化的功能而言,已经被泛化到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 地步,似乎与党的系统和系统相关的所有问题 都可以通过网格化来解决,网格化的范围被大大泛 化” J。如果人们不能正确看待网格,事事都想通 过网格来解决,过度依赖网格,那么,社会“自我管 理和服务”的能力就会被削弱,造成社会管理简单 化、格式化。 三、做好网格化管理的对策 网格化管理的工作目标是要建立职责明确、管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理精细、信息共享、渠道畅通、服务有效的社区网格 化管理体系。要做好网格化管理工作,就要采取以 下对策。 (一)将网格化管理与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结合 起来 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改进提供公共 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 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 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 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4]38。 报告还指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 党和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 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 渠道”_4 。这些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 对民生发展而言尤为重要。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管理要与时俱进,积 极在街道、社区、片区三个层面构建“三级网络”体 系。社区在划分网格时,按照区域地理和主要街巷 的情况,以及户籍人口、流动人口、驻区单位的分布 规律,合理划分为多个网格,在每个网格中配备一名 以上的工作人员,负责办理网格内的各种行政事务 和工作。在此基础上,各级网格还要建立台账资料, 实行台账管理。台账的内容涵盖网格内的居住人 口、驻区单位、特殊群体、城市要素等,要将辖区内的 这些要素分门别类,登记造册,明确专人解答、协调、 处理网格内涉及到的城市管理问题,形成“社区有 网、网内有格、格内定人、人担其责”的良好局面。 这种有针对性、实效性强的网格管理,将极大地增强 城市管理效能。 要完善工作机制,就要做到:一是完善信息联通 功能。建立每日信息通报例会制度,准确、快速、完 整地交流和反馈信息。二是快速处置功能。遇到问 题及时处置,绝不无故拖延。三是资源配置功能。 合理利用党建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和市场资 源,善于整合、利用。 (二)将网格化管理与为民服务结合起来 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为市民提供优质 便捷的服务,在城市网格化管理中努力打造全方位 网格服务格局。要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宣传,营造浓 厚的氛围,提高群众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知晓 率、支持度、参与率。同时,在社区醒目位置设置网 格化图谱,公布网格责任人照片、姓名、联系电话、工 作内容和管理服务职责等信息,向每家住户发放网 格责任人“服务联系卡”。 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做到:一是构建办事服务平 台。社区内的各项服务如综合治理、计生、社保、司 法、文化等都下沉到网格,在居民点设立网格服务代 办点,以报送、受理、处置、反馈、监督五个工作流程 流水线运行方式工作。二是建构便民服务平台。在 网格内要大力发展辖区服务商业,引入一些有支付 服务功能的商业网点,增设“代收代缴服务点”,开 展电话预订、网上支付、送货上门等便民服务,打造 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各种服务的便民商圈。三是构 建社情信息互动平台。网格通过运用现代媒介 将掌握的各类民生信息提供给居民,如开通热线电 话、建立网上社区和聊天室等形式来进行传播。四 是构建百姓说事交流互动平台。由网格长、社区民 警、司法调解员组成居民调解委员会,在各网格内设 立“百姓说事点”,接受群众说事并登记记录下来, 宣传,化解纠纷。 (三)将网格化管理与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结合 起来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要实 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 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_4]2 。在 城市网格化管理中,群众要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发 挥作用。网管队伍中除了现有的社区工作人员、片 警、各类协管员,还要整合进去一些为人正派、热心 公益事业的社区居民,共同承担起网格中的全部事 务。推行居民自治,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让他们 承担起各类信息采集和报送工作,锻炼他们处理事 务的能力。 要在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社区内,完善和落实居 民议事会制度和居民监事会制度,与社区居委会一 起,分别行使社区事务中的决策权、监督权和管理 权,强化居民的主人翁地位,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从 而实现社区管理方式的转变,不再是“为民做主”, 而是达到“由民做主”的境界。 (四)将网格化管理与奖惩机制结合起来 要制订《社会管理服务工作考核办法》,建立针 对社区网格管理小组的考核机制,实行定期考核和 通报、总结评比制度,实行责任倒查。采取个案督 办、每周抽查、集中检查等方式进行定期或突击检 查,将考评结果计入月绩效考核和年终目标管理考 核。对挖掘、发现的各类先进典型,要大力宣传和奖 励。 冯晶丽: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网格化管理研究 67 (五)将网格化管理与监督机制结合起来 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循序渐进,进行积极探索和创 实行网格化管理,必须加快建立社区监督。 所谓社区监督,是指社区居民和社区围绕如何 维护群众利益和构建和谐社区而开展的群众性、综 新,与时俱进,稳步发展,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满 足人民群众Et益增长的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而努力奋斗。 合性、有序性的民主监督。具体来说,一是对延伸到 社区的工作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依法行政的 监督;二是对辖区单位承担公共义务、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行政化:不经济的社会重组机制[J].中州 学刊,2005(2):78—79. 的监督;三是对群众权益保障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 四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总之, 要创新监督方式方法,顺应网格化管理要求,搭建社 区监督平台,充分发挥社区老、老同志的监督作 用,促进公共服务在社区开展、基层民主在社区扩 大、群众自治在社区加强。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一项持久而长远的事业,不 [2]潘小娟.社区行政化问题探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7): 33—35. [3]陈家刚.社区治理网格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以上 海市杨浦区殷行街道为例[J].兰州学刊,2010(11):36—4o. [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为全面建 The Innovation of the Basic Social Management Mode ——A Study of Gridding Management FENG Jing—-li (Feb.the Second District Committee Pa School ofZhengzhou City,Zhengzhou 450052,China) Abstract:Urban gridding management is a kind of urban management new mode realizing urban inter——OSCU-. 1ated and resource sharing by use of digitization,information—based means.Gridding management has the impor- tant position and action in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urban gridding management should well handl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mmunity itself and the gridding and avoid the grid expansion.For well managing grid,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gridding management with raising city management efficiency,serving the people and completing the primary—level democracy system. Key words:Social management;innovation;gridding [责任编辑董清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