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抹灰工程:
质量通病 抹灰层 空 鼓 原 因 分 析 1. 对底层脚手架眼、孔洞未处理 2. 底层基层表面未清理干净、未浇水 3. 底层、基层表面太光滑 4. 抹灰层之间的材料强度不接近 1. 材料不符合质量要求 2. 一次抹灰太厚,间隔时间太短 3. 夏季在日光暴晒下抹灰 4. 基层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拼接部位未做处理 5. 对大面积抹灰未设置分格缝 1. 2. 1. 2. 刮糙前未弹线或做塌饼 未控制基层的平整度 抹灰前未吊线、做塌饼 未以基准点或护角线为准 预 防 措 施 1. 必须将脚手架眼、孔洞填堵密实 2. 须将底层、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与施工前一天浇水润湿 3. 对较光滑的表面,抹灰前应该先凿毛,或用108胶水泥浆,或用界面处理剂处理。 4. 抹灰层之间的材料强度接近 1. 必须符合质量要求,砂不宜过细,含泥量≤3% 2. 基层要分层抹灰,一次抹灰太厚;间隔时间视材料与气温不同而确定。 3. 对重要或暴晒部位应在抹灰第二天洒水养护7D 4. 应视材料情况采用粘贴带、钉网或留缝嵌条 5. 设置分格缝,以防面积过大而引起收缩裂缝 1. 刮糙前未弹线或做塌饼,并掌握“去高、填低、取中间\" 2. 应借助刮尺严格控制基层平整度的偏差范围 1. 上部吊线,1。5M左右相间做塌饼找方,护角线必须粉成“燕尾形” 2. 以基准点或护角线为准,并借助辅助工具操作 抹灰层 裂 缝 抹灰层 不平整 阴阳角 不方正
1。涂料工程:
质量通病 刷 痕 严 重 原 因 分 析 5. 选用的漆刷过小或刷毛过硬或 漆刷保管不好造成刷毛不齐 6. 涂料的粘度太高 处理:用水刷纸轻轻打磨平整,清理干净后,再补刷一边涂料 预 防 措 施 5. 根据现场尽量采用较大的漆刷,漆刷必须柔软,刷毛平齐,不齐的漆刷不用,刷漆时用力均匀,动作应轻巧 6. 调整涂料施工粘度,选用配套的稀释剂 交 叉 6. 施工时未做成品保护或保护 污 染 不到位 7. 质量检查不到位,不细心 8. 施工人员成品保护意识差, 施工时马虎 4.逆向施工(如门窗的铰链先安装,后上油漆) 泛白泛碱、3. 基层潮湿 泛 黄 4. 基层返潮 6. 施工前,将所有会产生交叉污染的部位均保护到位,且做到保护严密不遗漏 7. 监理检查质量时,加强力度,仔细周到 8. 加强施工人员的成品保护意识,经常对他们的施工技术、质量意识进行培训 4。按施工工序的先后顺序施工(如门窗等,应先油漆后上铰链) 3. 等基层干燥后,才刷乳胶漆 4. 经过防潮等特殊处理后,方可进行乳胶漆腻子施工 5. 基层腻子用料配比不合理 板缝开裂 1. 铺贴石膏板缝不规范 2. 填补腻子不实,不干燥 3. 填补腻子配料不合理 5. 严格按照要求的材料配比进行配料 1。 铺贴石膏板时板缝应在5—8MM之间,并倒斜边 2。 石膏板板缝上基层必须要牢固结实,有龙骨 3. 填补腻子须平整、完全干燥后再贴封口带 4. 根据施工环境选择填缝材料,并在指导下进行配料 1.基层面应清理干净,涂刷基层应清扫干净(严禁直接在木质面上进行乳胶漆的施工) 2.控制每遍漆膜的厚度 3。使基层干燥后才刷乳胶漆 1. 采用优质的或是不生锈的不锈钢螺钉 2. 固定螺钉时,使每个螺钉均嵌入板内0。5-0.7mm 3. 点防锈漆时,使每个螺钉均全部涂抹严实 在每个阴阳角施工时,必须先弹线进行控制,同时用靠尺作辅助工具,保证阴阳角顺直 1. 基层面施工后,用3m靠尺先仔细进行检查,保证基层平整后才刷涂料 2. 刷涂涂料时,均匀涂刷,不遗漏 1. 板条收口一定要达到精准,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2. 底层腻子硬度要好,借助靠尺等辅助工具刮腻子 1. 基层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线条安装 2. 特殊造型的线条,必须先放样后定做,材料进场,按放样的结果验收,不合格的剔除 3. 严格控制安装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坚决返工 4. 加强油工的质量意识培训,加强检查及奖罚制度 涂 膜 脱 落 1. 基层处理不当,表面有油垢、 水汽、灰尘或化学药品等 2. 每遍涂膜太厚 3. 基层潮湿 1. 采用容易锈蚀的锣钉 2. 螺钉外露 3. 防锈漆没有将螺钉涂抹全部 螺 钉 锈 蚀 阴 阳 角油漆工在阴阳角施工时,没有进不 顺 直 行弹线控制 面 层 不 平 整 造型线 口不直 线条不顺直、接缝高低、表面粗糙 1. 基层没找平 2. 基层已找平,但涂料刷涂不 均匀 1. 基层收口不标准 2. 底层腻子成型不标准 1. 基层不好 2. 线条的材料不好或特殊要求 定做前没放样 3. 线条安装的质量差 2.油漆工修边不仔细、敷衍了事 2.木制作木装饰 (1)饰面部分 质量通病 对头接缝、拼接花纹不顺 原 因 分 析 1. 选用面层材料时不认真 2. 拼接时,大花纹对小花纹 或木纹倒用 1. 所用枪钉太粗 2. 枪钉和枪嘴没顺木纹 3. 油漆工修补钉眼不仔细 1. 木线条选材不当 2. 施工过于马虎、粗糙,做 工不精细 1. 木材的含水率太大,干燥 厚易变形 2. 未严格按工艺标准加工, 预 防 措 施 1. 饰面材料,认真挑选,对接的花纹应选一致, 切片板的树芯一致 2. 饰面板的颜色应近似,颜色浅的木板安装在光 线较暗处,颜色重的木板安装在光线较强处 1. 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枪钉 2. 打枪钉时,枪嘴宽向应顺木纹打枪钉 3. 油工应严格按规范仔细对板面修补钉眼 1. 材料进场时,仔细验货,粗细、颜色一致,不 合格者坚决予以剔除不用 2. 木质较硬的线条,应先打孔,然后在用钉子定 牢,以免劈裂 1. 严格选材,含水率不大于12%,并做防腐处理, 罩面装饰板应选用同一品牌、同一批号产品 2. 木龙骨钉板的一面应刨光,龙骨断面尺寸应一 表面的钉眼明显 线条粗细不一致,颜色不一致,接头不严密,钉裂 饰面板的表面和饰面板接缝处不平 龙骨钉板的一面未刨光;钉板的顺序不当,拼接不严;钉钉时钉距过大 致,交接处要平整,固定在基层要牢固 3. 面板应从下向上逐块铺钉,并以竖向钉钉为好, 阳角处板的接头应做成45度坡角,平接处应在木龙骨上,且两块板接头处应刨平、刨直 4. 固定面板的螺钉间距应为150mm,螺钉应顺木纹钉入板内1mm左右 木工钉门套线前,必须将线条全面检查,没刨光的全部进行刨光处理 门套线条上口粗糙不平 线条上口未处理 (2)木制门部分 质量通病 门套、门扇翘曲变形 框和扇、扇与扇的结合处高低差大 饰面板起鼓、脱胶 压边的线条沿夹板的边缘裂缝 木扇表面粗糙 饰面板被刨、门边线条刨坏 框扇的边角损坏严重 原 因 分 析 1。选用的材料不适合制作木门 2。施工方法不正确 1. 门扇制作尺寸不准确 2. 安装不够精细 1. 基层变形 2.粘接胶质量不好或胶干燥期没结束就施工 1.线条质量不合格 2.线条规格不符合要求 3。施工方法不正确 油漆不到位 1. 操作工人施工技术不高 2. 操作工人成品保护意识 差 成品保护措施不到位 预 防 措 施 1. 选择适合制作木门的材料 2. 门套基层必须牢固结实,对不木质板料要进行断性处理,门套上口基层不能使用断茬板料 1。严格掌握裁口尺寸,制作后进行试拼,应吻合,用手模无高低差 2。精细安装,精心修边 1. 基层材料应保证质量,基层验收合格后贴面 2. 胶结板面必须压紧、密实且等粘结的胶干燥后 方可下道工序施工施工 1.选用线条必须干燥,含水率不超过12% 2。线条厚度不宜超过8MM,宽度宜宽于门扇厚度 3。钉镶边木线,须加胶钉牢,并及时做封漆处理 油漆施工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最后应打腊 1. 包门边线条时,选用技术较高的操作人员 3. 加强操作工人成品保护意识教育,要求他们 施工认真仔细,所用刨子长度不超过150MM 1.框安装后距地面1。2-1。5m范围内用细木工板钉成护角进行保护 2. 扇安装完毕后,立即安装门吸(碰)、闭门器等 3. 交工前交专人看管,或执行工种交接管理 施工人员施工时应认真、仔细,不能鲁莽施工 1. 按设计及规范规定的留缝宽度,严格控制 好修边尺寸,精心量尺弹线 2. 跟线精心刨边,防止留缝超过允许误差 铰链装反 框和扇、扇与扇的结合处接缝间隙大 施工不注意 3.玻璃安装: 质量通病 镜 面 玻 璃 腐 蚀 原 因 分 析 预 防 措 施 1。固定玻璃时,采用了有1. 采用中性硅胶固定或将万能胶涂抹在镜子的涂膜层上 腐蚀性的万能胶或玻璃胶 2. 放置有腐蚀环境中的镜子,四周应完全密封 2。镜子放在有腐蚀的环境中,但四周未密封 1. 基层变形 1. 基层材料采用不易变形的实心木板或夹板 镜子变形或 翘 角 接缝高低 未刨边特殊玻璃未满足要求 2. 与基层粘接不牢 1. 基层不平 2. 粘接材料涂抹不均匀 施工考虑不周全 2. 采用好的粘接材料,且使镜子与基层粘接牢实 3. 固无松动、四周密封 1. 基层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玻璃施工 2. 接缝处的粘接材料涂抹厚度应保持一致 1. 所有玻璃定做前,应根据施工规范及使用要求, 确定玻璃是否刨边、车边 2.特殊要求的玻璃,其间距要满足使用及安全要求 4.地面板快面层工程 质量通病 原 因 分 析 板 块 1。基层处理不干净,结合不 空 牢 鼓 2. 结合层砂浆水分不合适 3. 基层干燥,水泥砂浆刷不均 匀,或已干 4. 结合层砂浆未压实 5. 水泥砂浆配比不正确 6. 板块铺后,养护期没结束, 就上人 7.面板没有用水浸泡 接缝高低差 较 大 1. 板材的厚度不均匀,板块角 度偏差大 2. 操作时检查不严,未严格按 拉线对准 3. 养护期内上人、存放或移动重 物 预 防 措 施 1. 基层应彻底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干净,然后晾 至没有积水为止 2. 采用干硬性砂浆,砂浆应搅拌均匀、拌熟,决不 能用稀砂浆 3. 铺砂浆前现湿润基层,水泥砂浆刷匀后,随即就 铺结合层,结合层厚度不宜超过50MM 4. 结合层的砂浆应拍实、揉平、搓毛 5. 水泥砂浆中水泥配比要达到规范要求 6. 面板铺贴前,应将板面浸泡后晾干打水泥素浆正 式铺贴,定位后,将板块均匀轻击压实 7. 养护期内,禁止上人 1. 挑砖时要认真仔细,剔出不合格者,对厚薄 不均匀的板材,加以注明,使施工人员施工时注意控制 2. 采用试铺方法,打浆时稍厚一些,板块正式 落位后用水平尺骑缝搁置在相邻的板块上直到板面齐平为止 3.养护期内,禁止上人及存放或移动重物 板 块 1. 材料进场时验收不严 1. 加强材料进场验收管理和色号协调施工 有 2. 施工前没进行预铺或预铺不 2. 施工前必须先仔细进行预铺,有色差的板块 色 差 仔细 坚决不用 板 缝 观 1。板缝没有灌缝或有遗漏 感 较 2。灌缝的水泥浆与大理石面差 板的颜色相同 踢脚线接缝高低差上口平直度严重 1. 基层不平 2. 板材厚度不均匀 3. 操作时检查不严,未严格按 规范施工 1.大理石铺贴后的第二天,必须进行灌缝,用素泥浆灌缝2/3高度 2.灌缝用的色浆必须用大理石面板颜色相同的水泥浆进行擦缝,擦缝不遗漏 1. 踢角线施工前先检查基层面,不平整的及时 调整到位 2. 踢角线施工前,必须先检查板材的厚度,确 保使板材厚薄均匀一致 3.踢角线铺贴前,先进行预铺,确保踢角线的上口及各种造型倒角为同一水平标高,同时剔出不合格者 踢脚线阴1. 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施工 1. 施工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技 阳角处未45对接 板块接缝宽度大小不一、相邻的两块错缝严重 偷巧 2. 质量员检查不仔细 1. 材料进场,检查不仔细 2. 板块的尺寸不对,超过规范 要求 3. 施工时没进行弹线控制 术交底全面 2. 质量员检查质量必须及时、仔细、严格 1. 加强材料进场时的验收把关,对板块的尺 寸、方正均仔细核验,不合格的全部剔除 2. 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的板块尺寸进行弹线 控制 5.油漆工程: 质量通病 刷 痕 严 重 原 因 分 析 1.选用的漆刷过小或刷毛过硬或漆刷保管不好造成刷毛不齐 2.涂料的粘度太高,而稀释剂的发挥速度又太快 3. 木制品刷涂中,没有顺木纹方向 垂直操作 4. 被涂的饰面对涂料吸收能力过强 涂刷困难 5.涂料中的填料吸油性大或涂料混进水分,使涂料流平性差 1.施工未做成品保护或保护不到位 2.质量检查不到位,不细心 3。施工人员成品保护意识差,施工 时马虎 4.逆向施工(如门窗的铰链先安装,后上油漆) 1.纹钉太大 2。钉眼未描或描钉眼的腻子颜色与板面颜色一致 基层潮湿 1.基层处理不当,表面有油垢、水 汽、灰尘或化学药品等 2.每遍涂膜太厚 3.基层潮湿 1。采用容易锈蚀的锣钉 2.螺钉外露 3.防锈漆没有将螺钉涂抹全部 预 防 措 施 1。根据现场尽量采用较大的漆刷,漆刷必须柔软, 刷毛平齐,不齐的漆刷不用,刷漆时用力均匀,动作应轻巧 2。调整涂料施工粘度,选用配套的稀释剂 3. 应顺木纹方向进行施工 4. 先用粘度低的涂料封底,然后在进行正常刷涂 5. 选用的涂料应有很好的平流性、发挥速度适当。 若涂料中混入水,应用滤纸吸出后再用 处理:用水刷纸轻轻打磨平整,清理干净后,再补刷一边涂料 1。施工前,将所有会产生交叉污染的部位均保护到位,且做到保护严密不遗漏 2。质量员检查质量时,加强力度,仔细周到 3。加强施工人员的成品保护意识,不定期进行施工技术、质量意识进行培训 4。按施工工序的先后顺序施工(如门窗等,应先油漆后上铰链) 1. 根据施工要求尽量选用较小规格的纹钉或尽量 将纹钉使用在较为隐蔽处,纹钉必须顺木纹固定 2. 面漆施工前,必须采用与板面颜色一致的腻子 描钉眼 等基层干燥后才刷涂油漆 1。基层面应清理干净,砂纸打磨后产生的灰尘也应清扫干净 2。控制每遍漆膜的厚度 3。使基层干燥后才刷乳胶漆 1。采用不生锈的不锈钢螺钉 2.固定螺钉时,使每个螺钉均嵌入板内0.5-。7mm 3.点防锈漆时,使每个螺钉均全部涂抹严实 严格按施工规范及油漆使用说明刷涂涂料 1.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培训教育技术交底 到位 2. 认真、全面、及时的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 把企口描缝作为一道工序灌输到每个施工及检查人交 叉 污 染 钉眼明显 泛白泛碱 涂 膜 脱 落 螺 钉 锈 蚀 漆膜太薄 油漆遍数不够 收口不到位 1. 施工不认真,虎头蛇尾 2. 质量检查不认真 企口不描缝 1.施工操作人员遗忘 2。质量检查员忽视 阴 阳 角油漆工在阴阳角施工时,没有进行不 顺 直 弹线控制 员的心里,要求他们必须按设计及施工要求对饰面及踢脚板的企口描缝,同时加强检查力度 在每个阴阳角施工时,必须先拉线进行控制,同时用靠尺作辅助工具,保证阴阳角顺直 面 层 不 1.基层没找平 1.基层面施工后,用靠尺先仔细进行检查, 平 2。基层已找平,但涂料刷涂不均匀 保证基层平整后才刷涂料 整 2.刷涂涂料时,均匀涂刷,不遗漏 线条不顺直、接缝高低、表面粗糙 1。基层不好 2。线条的材料不好或特殊要求定做 前没放样 3。线条安装的质量差 4.油漆工修边不仔细、敷衍了事 1.基层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线条安装 2。特殊造型的线条,必须先放样后定做,材料进 场,按放样的结果验收,不合格的剔除 3。严格控制安装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坚决返工 4.加强油漆工的质量意识培训,加强检查及奖罚制度 6。地毯铺设 质量通病 原 因 分 析 显 拼 缝、 1. 接缝的绒毛未做处理 收 口 不 2. 收口处未弹线,收口条不 顺 直 平直 3。接缝前,两块地毯的花饰未与拼接 翻边卷边 1. 地毯固定不牢 2. 地毯粘接不牢 表面不平整,有起鼓皱褶现象 1. 地毯打开时,出现起鼓现 象,但未卷回头重新铺展 2. 地毯施工时,推张松紧不 均,铺设不平伏,出现松弛状况 3.墙柱边的倒毛刺未能抓住地毯,致使地毯出现波浪状,产生了皱褶 1. 施工前盲目操做,没认真 研究地毯的花纹图案 2. 地毯规格与房间的规格不 相符,为了降低材料损耗,搭接时马虎 预 防 措 施 1. 地毯接缝处用弯针作绒毛密实的结合 2. 收口处先弹线;收口条沿线钉直 3。有花饰的地毯,拼接前,必须先检查接缝处两边的花饰是否能拼接完整,不能完全统一的,必须予以调整 1. 所有的墙边、柱边应钉好倒毛刺,固定好地毯 2. 粘结固定地毯时,选用优质的地板胶,刷胶均匀, 铺贴后压平拉实 1. 地毯打开时,出现起鼓现象,立即卷回头再重新 平稳展开,保证表面平坦 2. 铺地毯时,必须用膝撑逐段逐行,推张地毯,使 之即拉紧又平伏于地面并随即固定,防止松懈 3.墙角处的地毯应剪裁合适,压进墙边,并用扁铲敲打,与墙边的倒毛刺粘接牢固 花 饰 不 对 1. 地毯铺贴前应仔细观察,有花饰的地毯铺贴拼接 与裁割要恰当,接缝处用烫带细心粘结,并将接缝碾压密实,不能搭缝或错缝 2. 根据铺设面积,合理选购材料,对于花饰的地毯必须留有余量 颜色不一致 1. 地毯的材料不好,易褪 1. 选用不易褪色的地毯 色,存放太久,表面有花斑,2. 必须等基层干燥后才铺贴地毯 颜色不统一 3. 地毯进场严格检查质量,存放时间长、表面有花2. 基层潮湿或在日光爆晒 纹、色相不统一的剔除不用 1. 基层潮湿 2. 铺设的环境潮湿 1. 基层应做防潮处理或等基层干燥后才铺帖 2. 环境潮湿的房间选购不易发霉的地毯 地毯发霉 7。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安装工程: 质量通病 吊顶龙骨架不平整 原因分析 1.墙面四周未弹标高控制线 2。吊杆或吊筋间距过大、吊筋不垂直,使龙骨受力不均匀 3。主龙骨与主吊挂、付龙骨与主龙骨没连接紧密 4。主龙骨不顺直、 5.龙骨接头安装不平 6。横撑龙骨下料不对,过大或过小、或横撑龙骨截面切割产生的毛刺未处理平整 预 防 措 施 1. 施工前,根据设计标高,将房间的控制标 高线弹出,尺寸准确 2. 严格按规范要求,使吊筋的间距控制在900 -1200mm之间,保证吊筋在一条直线上且每根均垂直 3。施工时,保持主龙骨与主吊挂、付龙骨与主龙骨连接紧密,间隙控制在1mm以内 4.横撑龙骨严格按付龙骨的间距下料,且待端头的毛刺处理平整后方可安装 5。龙骨架与四周的墙体固定牢固无松动 1. 每个螺钉均固定牢固,使板面紧贴付龙骨 2. 固定螺钉时,采用从板的中央向四周展开 固定,螺钉间距不宜超过150MM 3. 板与板之间预留5-8mm宽的缝隙且保证板 板面裂缝 1。固定板的螺钉未固定牢固 2.固定板的螺钉方法不对 3.板与板之间未留缝、或留缝 未错缝 4。人为的踩坏或灯具、风口等 面错缝,在对接处,使两板边均为整边或裁割边 使板面受力 5.吊顶面积大或吊顶过长未留 施工缝 6。龙骨架与墙体四周连接不牢 钉帽外露 施工力度控制不当 用心施工,固定螺钉时控制好力度、选择熟练工操作 4. 吊顶面上上人必须走主龙骨,所有的灯具、 风口均不能使板面受力 5. 大面积或通长的吊顶面,中间预留伸缩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