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加强安全管理事前控制,强化对XX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提高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大生产事故发生,现就XX公路建设项目危险源辨识、管理和监控以及风险控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XX公路工程项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危险源是指有可能引发XX公路施工人身伤害及设备、财产损失的各种危险因素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第四条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本标段工程项目特点、地质地貌、当地气候、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以及承担的施工范围和工程进展和开工情况,在工程项目大面积施工前,辨识出施工安全危险源,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从而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第二章 危险源辨识
第五条 危险源辨识工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工作任务分析和工作任务危险性研究结合的方法。
第六条 危险源辨识的各项准备工作:
1、 施工单位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在人员、时间、和其他资源上给予支持和保证;
1
附件五
2、必须由懂专业、有经验的人员组成辨识小组,如项目生产经理、项目总工、工程或技术部长、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施工队长、专业工程师、技术员、安全员、班组长、材机部负责人、机械调度员、现场施工人员和机械操作手等;
3、危险源辨识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安全防护知识要全,要能基本覆盖本项目的所有工程项目和施工工序以及机械设备(设施)、工作场所等知识;
4、对参加辨识的员工进行专门的危险源辨识培训,使每个人能掌握辨识范围和类别的基本情况,了解本项目安全生产具体要求;
5、基础资料准备齐全,包括图纸、清单、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说明书、技术规范、安全技术规程等;
第七条 危险源辨识工作具体操作步骤:
1、按照工程量清单章节,列出各清单细目包括的所有分项工程内容;
2、根据定额以及施工经验,列出每一分项工程中包含的所有施工工序及每工序内的施工活动内容及活动场所;
3、对每个施工活动内容及活动场所存在的危害危险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缺陷)进行详尽的列举;
3、将危害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对应于危险因素列出;
2
附件五
4、危险源辨识小组在完成上述工作后,按照清单章节;清单细目;分项工程;施工工序;施工活动内容及活动场所;危险和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伤害或事故等内容,对已经辨识的危险源及其潜在风险,编制详细的《危险源辨识清单》。 格式详见附件一。
第八条 本项目公路施工中可能发生的的危险因素造成的事故、伤害类别大致有以下:
1、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砸伤和造成的伤害,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爆炸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是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如机动车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自卸车或放飞车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挂钩、跑车事故;
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如工具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削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具缠压住等。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4、起重伤害,是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不包括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
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身,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3
附件五
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井下、隧道、洞室透水淹溺;
7、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指造成人员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不包括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火灾;
9、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包括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和坠落,也包括由地面坠入坑、洞、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是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适用于因设计或施工不合理而造成的倒塌,以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如建筑物倒塌、脚手架倒塌,挖掘沟、坑、洞时土石塌方等情况,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
11、冒顶片帮:指隧道、洞室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称为片帮;拱部、顶板垮落为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简称冒顶片帮。
12、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3、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4
附件五
14、容器爆炸:容器(压力容器、汽瓶的简称)是指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危害性较大的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装置。容器爆炸是指压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气体爆炸即物理性爆炸。包括容器内盛装的可燃性液化气在容器破裂后,立即蒸发,与周围的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火源时形成的化学爆炸,也称容器的二次爆炸;
15、中毒和窒息:指人体接触有毒物质,如在误吃有毒食物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或在废弃的坑道、横通道、暗井、涵洞、地下管道等不通风的地方工作,因为氧气缺乏有时会发生突然晕到,甚至死亡的事故称为窒息。不适用于病理变化导致的中毒和窒息事故,也不适用于慢性中毒和职业病导致的死亡;
16、其他伤害:凡不属于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他伤害。如扭伤、跌伤、野兽咬伤、钉子扎伤等。
第九条 危险源辨识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范围上应包括施工现场内受到影响的全部人员、活动场所,以及受到影响的周围环境、排水系统等,也包括劳务分包人、供应商等相关方的人员、活动与场所可施加的影响。
2、危害和危险因素确定要防止遗漏,不仅要分析正常施工、操作时的危险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施工生产组织活动的3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3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下潜在的各种危险,分析支护失效,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
5
附件五
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因素。
3、对同一分项工程中不同施工工序中存在的相同的危害危险因素,按照危险性最大的原则,进行归纳合并。
4、要充分发动全员参与危险源识别工作,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 危险源风险评价
第十条 在完成危险源辨识工作后,施工单位应由项目部领导、主要技术、管理人员、施工队长等成立危险源风险评价小组,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评价小组采用5~7人组成,讨论通过,必要时可邀请监理单位参加讨论。
第十一条 危险源风险评价采用LEC评价法: 1、风险评价公式为:D=L×E×C
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作为L,按照施工经验和本单位管理特点,根据危险和危害发生的可能性赋予不同分值,如下表:
分数值 10 6 3 1 0.5 0.2 0.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能发生 相当可能发生 可能发生,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意外时发生 很不可能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6
附件五
3、按照作业工人出现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作为E,根据不同的时间频率,赋予不同的分值,如下表:
分数值 10 6 3 2 1 0.5 工人出现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出现 每天工作时间内出现 每周一次,或偶尔出现 每月一次出现 每年几次出现 非常罕见地出现 4、把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作为C,并赋予不同分值,如下表:
分数值 100 40 15 7 3 1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300万元 3~9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30~100万元 1~2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30万元 人员重伤或经济损失1~10万元 人员重伤或经济损失1万元以下 轻伤,可能需要救护 5、把危险性作为D,其值为L、E、C三者乘积,其等级划分如下表:
风险等级 A级 分数值 >320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坚决不能作业 7
附件五
B级 C级 D级 E级 320~160 160~70 70~20 <20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第十二条 风险评价结果填入《危险源风险评价表》,对是否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确定。格式详见附件二。
第四章 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
第十三条 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危险源均可判定为重大风险危险源:
1、采用LEC评价法,D>160分,即A、B类危险源; 2、明显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
3、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发生,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第十四条 施工单位根据《危险源风险评价表》和第十三条的规定,应该把本单位存在的重大危险源汇总,同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填写《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清单》。
第十五条 施工单位编制的《危险源辨识清单》、《危险源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清单》经项目部领导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审核确认。经监理审核通过的危险源资料必须报****公司安全部备案。
第十六条 施工方案因施工图设计变更或施工条件影响发生变
8
附件五
动的,施工单位应将施工方案变动后增加的危险源及时补充和完善,并经自审和工程监理单位审查确认后报****公司安全部备案。
第十七条 施工单位应当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工现场人员集中的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注意事项及保障措施。在每一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处醒目位置应悬挂安全警示标志。
第十八条 对危险源应当进行定期的监控,确认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进行了整改,具体检查方法参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执行。各从业单位及部门应按照不同的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周期进行检查,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危险源类别 A级 B级 C级 检查单位及检查周期 班组 项目部 驻地监理 安全监理工程师 ****公司工程部 每班 每班 每班 每天 每天 每天 每天 每2天 每3天 每3天 每5天 每10天 每7天 每10天 每15天 第十九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公司安全部负责解释。
附件一:危险源辨识清单; 附件二:危险源风险评价表; 附件三: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清单; 附件四:危险源辨识和评价范例;
9
附件五
附件五:其他格式的桥梁和通道工程等危险源辨识和评价范例。
10
附件五 附件一:
(第 章 工程)危险源辨识清单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编号: 行为、设备、过程区域 序号 环境等 (清单细目) (清单子目) 时态 状态 危险危害因素类别 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 过去 现在 将来 正常 异常 紧急 填写人: 审核人: 日期: 11
附件五 附件二:
(第 章 工程)危险源风险评价表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编号: 作业条件危险性行为、设备、过程区域 评价 评价 序 号 环境等 危险危害因素类别 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 (清单细目) 依据 (清单子目) L E C D 风险 是否是重等级 大危险源 填写人: 审核人: 日期: 12
附件五 附件三:
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清单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编号: 行为、设备、定量评序过程区域 环境等 危险危害因素类别 可能导致的事故 价LEC法 控制计划 号 (清单细目) (清单子目)
填写人: 审核人: 日期: 13
附件五 附件四:范例
(第 200 章 路基工程)危险源辨识清单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编号:
行为、设备、环境等 危险危害因素类别 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 过去 现在 将来 正常 异常 紧急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 ● ● ● ● ● ● ● ● ● ● ● ● ● 时态 状态 序号 过程区域 (清单细目) (清单子目) 1 清理与掘除 砍伐树木 2 3 4 5 6 7 挖除树根 没有防护设施 没有专人指挥瞭望 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无安全带 没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没有安全防护用品 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4
附件五
8 拆除结构物 混凝土路面 没有安全警示标志 机械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未考核 车辆伤害 ● ● 9 车辆伤害、物体打击 ● ● 填写人: 审核人: 日期:
(第 400 章 桥梁工程)危险源辨识清单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编号:
行为、设备、环境等 危险危害因素类别 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 过去 现在 将来 正常 异常 紧急 时态 状态 序号 过程区域 (清单细目) (清单子目) 1 基础钢筋 灌注桩、沉桩、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沉井、承台等 没有特种作业岗位培训及资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 ● 2 格证书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 ● 15
附件五
3 4 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没有配备标准化的电闸箱 起重设备安全装置不符合安触电伤害 ● ● ● ● 5 全规定 没有使用标准的劳动保护用起重伤害、机械伤害 ● ● 6 品 扶手、爬梯、脚踏板不符合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 ● 7 规定 没有设置安全防护栏、标志高处坠落 ● ● 8 灯等 夜间施工照明设备不符合规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 ● 9 定 触电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 ● ● 填写人: 审核人: 日期:
16
附件五
(第 200 章 路基工程)危险源风险评价表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编号:
行为、设备、危险危害因素类别 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序 号 环境等 (清单细目) (清单子目) 1 清理与掘除 砍伐树木 2 3 4 5 6 7 挖除树根 过程区域 评价 依据 风险 是否是重等级 大危险源 L E C D 没有防护设施 没有专人指挥瞭望 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无安全带 没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没有安全防护用品 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施工经验 施工经验 施工经验 施工经验 施工经验 施工经验 施工经验 施工经验 6 3 3 6 1 1 3 3 6 6 6 6 6 6 6 6 7 252 7 126 7 126 7 252 3 3 18 18 B C C B E E C C 是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7 126 7 126 8 拆除结构物 混凝土路面 没有安全警示标志 17
附件五
机械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未考核 9 车辆伤害、物体打击 施工经验 3 6 3 54 D 否 填写人: 审核人: 日期:
(第 400 章 桥梁工程)危险源风险评价表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编号:
行为、设备、危险危害因素类别 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序 号 环境等 (清单细目) (清单子目) 过程区域 评价 依据 风险 是否是重等级 大危险源 L E C D 1 基础钢筋 灌注桩、沉桩、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沉井、承台等 没有特种作业岗位培训及资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施工经验 3 6 7 126 C 否 2 格证书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施工经验 3 3 15 135 C 否 18
附件五
3 4 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没有配备标准化的电闸箱 起重设备安全装置不符合安触电伤害 施工经验 施工经验 3 3 3 6 15 135 15 270 C B 否 是 5 全规定 没有使用标准的劳动保护用起重伤害、机械伤害 施工经验 3 3 40 360 A 是 6 品 扶手、爬梯、脚踏板不符合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施工经验 3 6 7 126 C 否 7 规定 没有设置安全防护栏、标志高处坠落 实际量侧 3 6 7 126 C 否 8 灯等 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实际量测 3 6 7 126 C 否 9 夜间施工照明设备不符合规触电伤害、机械伤害、物 定 体打击 施工经验 6 6 15 540 A 是 填写人: 审核人: 日期:
19
附件五
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清单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编号:
过程区域序号 (清单细目) 1 行为、设备、环境等 (清单子目) 没有防护设施 无安全带 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触电伤害 定量评危险危害因素类别 可能导致的事故 价LEC法 252 252 配置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 上树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 控制计划 清理与掘除 砍伐树木 灌注桩、沉桩、没有配备标准化的电闸箱 2 基础钢筋 沉井、承台等 夜间施工照明设备不符合触电伤害、机械伤害、规定 270 必须购买和配备合格的电闸箱 物体打击 360 夜间施工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 起重设备安全装置不符合起重伤害、机械伤害 安全规定 540 满足特种设备安全装置使用和验收要求 20
附件五
填写人: 审核人: 日期:
附件五: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钻孔灌注桩)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光敏性皮炎 身体伤害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涉及相关方 L 操作者 操作者 6 1 E 6 6 C 1 1 D 36 6 给操作者配遮阳伞 安全交底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1 2 测量放样 筑捣 阳光暴晒 使用铁锨 21
附件五
3 4 5 钻机就位 护筒埋设 护筒埋设 移动钻机钻机倾覆 人工挖土 搬动护筒 使用打夯机压实土壤 灰土回填产生的扬尘 夯土时操作人员未戴绝缘手套 夯土时机电线老化 夯土机未按规定维修保养 砸伤人 肢体伤害 砸伤人 操作者 操作者 操作人 1 1 1 6 6 6 3 1 3 18 6 18 安全交底 安全交底 安全交底、电工上岗前检查 6 护筒固定 触电 操作者 1 6 3 18 安全交底 7 回填土施工 尘肺病 操作者、管理人员 6 6 1 36 配备劳保用品 8 回填土施工 触电事故 操作人员 1 6 15 90 教育、配备劳保用品 9 回填土施工 触电事故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1 6 15 90 交底、检查 10 回填土施工 机械伤害 1 0.5 15 7.5 交底检查
22
附件五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钻孔灌注桩)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涉及相关方 L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操作者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11 钢筋加工 机具安置不合理、操作空间狭小 移动导管砸伤人 混凝土运输车辆失控 机械伤害 1 3 3 9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12 下导管 水下混凝土浇筑 水下混凝土浇筑 其他伤害 1 6 1 6 安全交底 13 车辆伤害 现场人员 1 6 7 42 签订安全协议、教育 14 混凝土浇筑挤伤手 其他伤害 操作者 1 6 1 6 安全交底 15 凿除桩尖 凿桩尖混凝土块飞溅 夯土作业前2米内物体打击 操作人 1 6 1 6 配备防护镜 16 回填土施工 机械伤害 现场人员 0.5 3 15 22.5 安全教育、检查 23
附件五
站人 17 18 19 护筒定位 泥浆池准备 泥浆池准备 搬动枕木 挖泥浆池 挖泥浆池 往泥浆池中机械加料 砸伤人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操作者 操作者 现场人员 3 1 3 6 6 6 1 1 7 18 6 126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 控制目标指标控制方案 20 泥浆池制备 高处坠落 操作者 3 6 7 126 控制目标指标控制方案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钻孔灌注桩)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21 泥浆制备 往泥浆池中机械加料 钻机倾覆 使用切断机 车辆伤害 现场人员 1 6 7 42 安全交底 22 23 钻机钻进 钢筋笼制作 机械伤害 触电 现场人员 操作者 1 1 6 6 7 15 42 90 安全交底 装漏电保护、操作规程 24
附件五
24 钢筋笼制作 钢筋绑扎扎伤手 钢筋切断机防护罩脱落 切断短料时和切刀距离超过规定要求 切断作业中打开防护罩 用手直接清除运转28 钢筋加工 中切刀附近的断头和杂物 钢筋切割机作业时切割机片断裂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机械伤害 操作者 1 3 3 9 其他伤害 操作者 1 6 1 6 安全交底 装设防护装置、加强对机械的检查 装设防护装置、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25 钢筋加工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1 2 3 6 26 钢筋加工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1 3 3 9 27 钢筋加工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0.5 6 3 9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装设防护装置、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29 钢筋加工 物体打击 0.5 6 15 45 装设防护装置、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30 25
附件五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盖板通道及桥梁施工)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光敏性皮炎 其他伤害 高处坠落 坍塌 高处坠落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涉及相关方 L 操作者 操作者 现场人员 现场人员 检验者 6 1 6 6 1 E 6 6 6 6 6 C 1 1 3 3 1 D 36 6 108 108 6 给操作者配遮阳伞 / 做坑边防护 安全交底 按标准做爬梯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1 2 3 4 5 测量放样 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 基坑检验 基坑混凝土施工 阳光暴晒 不当使用铁锨 坑边不作防护 坑边堆土过近 上下爬梯不稳 6 混凝土车失控 车辆伤害 现场人员 1 6 7 42 使用合格分供方 7 混凝土浇注 泵管操控人员操作失误 其他伤害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1 3 7 21 加强现场监督管理 26
附件五
切断短料时手和切刀的距离超过规定 钢筋切断机防护罩脱落、松动 切断作业中打开防护罩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8 钢筋加工 机械伤害 1 3 3 9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9 钢筋加工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1 2 3 6 装设防护装置、加强对机械的检查 10 钢筋加工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0.5 6 3 9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盖板通道及桥梁施工)
序作业活动 号 用手直接清除运转中切11 钢筋加工 刀附近的断头和杂物 操作人员、12 钢筋加工 设备外壳没有保护接零 触电事故 管理人员 0.5 6 5 5 14装漏电保护器 机械伤害 操作者 1 3 3 9 场监督检查 危险源 事故 可能导致的涉及相关方 L E C D 装设防护装置、加强现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27
附件五
13 钢筋加工 防护罩未盖好进行送料 电焊机接线柱处无防护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0.5 6 3 19 4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14 焊接作业 罩 电焊工作业时未带防护触电事故 管理人员 0.5 6 5 5 5装漏电保护器 15 焊接作业 面罩 闪光对焊作业时未带防灼烫 操作人员 3 6 3 4 4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16 焊接作业 护面罩 乙炔瓶、氧气瓶距离小灼烫 操作人员 1 6 7 2 使用合格分供方 操作人员、火灾 3 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火灾 1 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火灾 0.5 管理人员 6 5 0.5 0 143 7 6配备消防器材 3 2配备消防器材 0 4配备消防器材 5 17 焊接作业 于5米 电焊作业10米范围内存18 焊接作业 放易燃易爆物品 乙炔瓶、氧气瓶混放,19 焊接作业 乙炔瓶平躺 28
附件五
钢筋焊接时无动火申20 焊接作业 请,无人看护 火灾 操作人员、1 管理人员 3 3 9 配备消防器材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盖板通道及桥梁施工)
可能导致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的事故 21 22 焊接作业 焊接作业 雨天露天电焊 焊把线破损严重 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 涉及相关方 L 0.5 0.5 E 0.5 6 C 15 3 D 3.75 9 623 焊接作业 焊钳破损严重 触电事故 操作人员 3 3 7 3 操作人员、管24 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不牢滑落 物体打击 理人员 1 6 7 2 4配备劳保用品 装漏电保护器 装漏电保护器 装漏电保护器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29
附件五
操作人员、管25 混凝土浇筑 泵车支架支设不稳 其他伤害 理人员 操作人员管26 混凝土浇筑 泵送管碰触脚手架 其他伤害 理人员 操作人员、管27 混凝土浇筑 夜间作业照明不良 其他伤害 理人员 电缆任意拖拉,随意绑在28 混凝土浇筑 钢筋上 振捣人员没有配戴绝缘手29 混凝土振捣 套或绝缘鞋 插入式振动器作业过程中30 混凝土振捣 的噪音 31 混凝土浇筑 输送泵作业时产生的噪音 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 理人员 在场人员 6 6 操作人员、管6 6 触电事故 操作人员 0.5 6 触电事故 理人员 操作人员、管1 3 1 3 0.5 3 1 3 15 14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5 22.5 5 15 15 15 4加强现场监督管理 配备照明设施 5 45 45 31 6 1 3配备劳保用品 配备劳保用品 装漏电保护器、加强检 查 装漏电保护器、加强检 查 30
附件五
6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盖板通道及桥梁施工)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涉及相关方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现有控制措施 L E C D 备注 32 混凝土浇筑 运输混凝土的来往车辆不按规定行驶 混凝土剔凿、打磨时产生的扬尘 作业人员未按照要求车辆伤害 1 3 15 45 专人指挥车辆 33 打磨作业 扬尘 0.5 6 1 3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34 砌筑施工 传递砌块、出现乱扔现象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 1 1 7 7 安全交底 35 砌筑施工 码块未码放在坚实地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0.5 6 7 21 安全交底 31
附件五
基上 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36 砌筑施工 砌块码放超过1.5米 起重伤害 0.5 6 7 21 安全交底 37 模板施工 木工手持电锯末未设置漏电保护器 模板存放区未设置安全警告标示 触电事故 操作人员 6 0.5 15 45 安全交底、现场检查 安全交底、现场检查 安全交底、现场检查 38 模板施工 其他伤害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0.5 6 15 45 39 模板施工 带铁钉木方随意放置 其他事故 现场人员 6 3 3 54 40 模板施工 夜间作业照明不足 其他伤害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0.5 6 15 45 加强照明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盖板通道及桥梁施工)
序作业活动 危险源 可能导致涉及相关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32
附件五
号 模板脚手架水平杆间隔不符合要求 施工荷载超过限定标准 模板上面的雨、雪、霜未及时清除 底层模板安装时,未44 模板施工 设置或设置的上下斜梯不符合规范 安装独立柱未设置操作平台 拆模时采用大面积撬物体打击 的事故 方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L 0.5 0.5 0.5 E C 15 15 15 D 45 45 45 41 模板施工 其他伤害 6 模板方案 42 模板施工 其他伤害 6 模板方案 43 模板施工 其他伤害 6 模板方案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0.5 6 15 45 模板方案 45 模板施工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1 6 7 42 9模板方案 46 模板施工 物体打击 1 6 1模板方案 33
附件五
落方法 砼强度未达到要求提前拆模 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管理人员 0.5 5 15 0 45 47 模板施工 其他伤害 6 模板方案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土方路基、便道施工)
序作业活动 号 危险源 事故 可能导致的涉及相关方 L E C D 11 土方清表 司机误操作 机械伤害 现场工人 1 6 3 8 12 填前碾压 司机误操作 机械伤害 现场工人 1 6 3 8 3 测量放样 阳光暴晒 光敏性皮炎 操作者 6 6 1 3底、现场专人监控 配备防晒伞 底、现场专人监控 驾驶员有操作证安全技术交 驾驶员有操作证安全技术交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34
附件五
6 14 打格上土 司机误操作 机械伤害 现场工人 1 6 3 8 15 推土机粗平 视野不开阔 机械伤害 现场工人 1 6 3 8 16 推土机粗平 司机误操作 机械伤害 现场工人 1 6 3 8 7 检测含水量 实验室使用微波炉 烫伤 操作者 1 6 1 6 18 检测含水量 实验室使用微波炉 触电 操作者 1 6 3 8 19 平地机精平 司机误操作 机械伤害 现场工人 1 6 3 8 10 平地机精平 司机误操作 车辆伤害 司机及现场1 6 3 1底、现场专人监控 驾驶员有操作证安全技术交 驾驶员有操作证安全技术交 电工每周巡查电气安全 底、现场专人监控 安全交底 底、现场专人监控 驾驶员有操作证安全技术交 底、现场专人监控 驾驶员有操作证安全技术交 驾驶员有操作证安全技术交 35
附件五
工人 8 5底、现场专人监控 驾驶员有操作证安全技术交 底、现场专人监控 驾驶员有操作证安全技术交 底、现场专人监控 配备劳保用品 11 压路机碾压 司机视野不开阔 压伤 现场工人 3 6 3 4 司机及现场12 压路机碾压 司机误操作 车辆伤害 工人 13 检测压实度 环刀取样 移动电箱没有稳固、未操作人员、14 混凝土浇筑 按离地面0.6-1.5米要求设置 电缆任意拖拉,随意绑15 混凝土浇筑 在钢筋上 振捣人员没有配戴绝缘16 混凝土振捣 手套或绝缘鞋 触电事故 操作人员 5 触电事故 管理人员 0.6 5 现场人员、1 3 5 11触电事故 管理人员 5 0.3 5 1砸伤手脚 操作者 1 6 1 1 6 3 18 6 22.5 4装设漏电保护器、加强检查 装设漏电保护器、加强检查 5 4装设漏电保护器、加强检查 5 36
附件五
现场人员、17 混凝土振捣 振动器漏电 触电事故 管理人员 插入式振动器作业过程18 混凝土振捣 中的噪声 噪音污染 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0.6 5 15 4装设漏电保护器、加强检查 5 3 6 6 1 6 3配备劳保用品 19 混凝土浇筑 输送泵作业产生的噪声 噪音污染 现场人员 6 6 1 6 配备劳保用品 运输混凝土的来往车辆20 混凝土浇筑 不按规定行驶 车辆伤害 操作人员、1 管理人员 3 15 4专人指挥车辆 5
37
附件五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拌和站)
序作业活动 号 危险源 事故 可能导致的涉及相关方 L E C D 驾驶员有操作证安全混凝土运输1 车 砼罐车发生故障 机械伤害 现场人员 3 6 1 8 护 驾驶员有操作证安全12 搅拌机 搅拌机故障 机械伤害 操作者 3 6 1 8 护 3 搅拌机 料斗钢丝绳断裂 坠落伤害 现场人员 6 6 1 3日常检查维修 技术交底、现场专人监 1技术交底、现场专人监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38
附件五
6 34 搅拌机 物料坠落 坠落物伤害 现场工人 6 6 3 6 15 搅拌机 线路老化 触电伤害 操作人员 3 6 1 8 16 抽水机 线路老化 触电伤害 操作人员 3 6 1 8 17 备用发电机 发电机故障 机械伤害 操作者 3 6 1 8 1装设漏电保护器、日常8 备用发电机 未使用标准配电箱 触电 操作者 6 6 3 0检查 8 9 砼罐车 砼罐车因制动,方向失交通事故 司机、现场3 6 3 1驾驶员有操作证安全 检查 检查 装设漏电保护器、日常 检查 装设漏电保护器、日常 检查 装设漏电保护器、日常 清理拌合机杂物、日常 39
附件五
灵、灯光不全 人员 0.0.3 5 0.5 0.3 5 5 1 1 1 1 8 技术交底 10 水泥罐仓 罐仓倾覆 砸伤 现场人员 3 装设揽风绳 11 水泥罐仓 基础下沉 砸伤 现场工人 3 日常检查 12 13 材料仓 蓄水池 坍塌 水池周围无围挡 因制动、方向失灵、灯砸伤 淹溺 现场人员 现场人员 3 3 3 3 1日常检查 安全教育、设安全网 驾驶员有操作证安全 14 装载机 光不全 机械伤害 现场人员 3 6 3 8 1技术交底 15 装载机 机械故障 机械伤害 现场人员 3 6 3 8 日常检查、维修 拌合站操作16 间 电路老化 火灾 操作人员 0.3 5 0.3 5 装设漏电保护器、加强 检查、增设防火设施 40
附件五
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