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铁站场路基“四电”接口工程施工及预留技术分析

高铁站场路基“四电”接口工程施工及预留技术分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铁站场路基“四电”接口工程施工及预留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9-06-13T14:40:08.8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作者: 朱军平[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近年来高铁发展举世目睹,逐渐成为国家的一张名片。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铁路工程公司 北京海淀 100036

摘要:商合杭铁路亳州南站站场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 “四电”接口工程施工与预留技术的应用、与站后单位的对接情况,从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及接口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铁站场工程;四电;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近年来高铁发展举世目睹,逐渐成为国家的一张名片。“四电”接口工程对站前站后工程起承前启后作用,本身不是复杂的施工项目,但由于涉既及到桥梁、路基、站场工程等土建专业,又与电气化、电力、通信、信号灯站后专业密切相关,因此略显繁琐;同时,与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大型项目相比,四电接口工程主要是细部的接地钢筋、接地端子、贯通地线、预埋件等细小内容,容易被忽视。结合商合杭铁路亳州南站站场路基“四电”接口工程,笔者对接口施工与预留进行了分析总结。 1.工程概况

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站前工程SHZQ-3标路基工程(DK75+287.38 ~DK77+862.57)起于亳州特大桥桥尾,止于赵桥特大桥桥头,全长2.6km。区段主要四电及相关接口为站台墙、电缆井、综合接地系统、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声屏障、各类过轨管道、电缆槽及手孔设置。

2.“四电”接口工程施工技术

“四电”接口工程按土建施工顺序进行安排,分为贯通地线施工、电缆井、电缆槽、过轨管道预埋、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接地系统及手孔的施作。根据路基施工的不同工艺和施工顺序,分别在对应时间进行此项施工内容,应确保任何接口施工作业不得对路基本体工程产生影响,与站后工程相对应。 2.1贯通地线 2.1.1施工工序

测量放线→人工开槽→槽内铺设细粒土或细砂防护→敷设贯通地线→直通、分支接地贯通电缆接头压接→回填土压实→贯通电缆接地电阻测试,并做记录。 2.1.2施工工艺流程

1)路基面碾压平整:路基基床底层AB组填料按正常填筑工艺施工,进行路基面的碾压平整,检测合格。 2)测量定位:在路基面上测设纵向贯通地线埋设位置,撒白灰标识。

3)成槽:沿白灰线用切割机械或人工以铁锹、镐等小型工具在填筑面开挖出深约300mm、宽约150mm的小槽。清除槽内虚渣及碎石块等坚硬凸出物,达到设计标高且平整无突变起伏,满足铺设贯通地线的要求。 4)铺设细砂:在槽内铺设40mm厚的细土垫层。

5)铺设贯通地线:贯通地线敷设采用电缆支架,人力拉引,贯通地线除配盘长度外不得出现人为接头。 6)分支引接线及横向连接线的埋设:

贯通地线敷设完成后,每隔50m左右(接触网支柱基础位置)、500m左右(电力及通信信号槽内设有接地端子处)及人行天桥处引出一根分支引接线。分支引接线和横向连接线与贯通地线的型号、规格相同,引接线和横向连接线与贯通地线用C字连接器以压接方式连接,压接采用12t的专用压接钳。

选择与贯通地线相配备的两只C形铜接头和配套压模,将C形铜接头放入液压钳中固定,把需要接头的两端贯通地线插入C形铜接头的凹槽中,伸出铜接头外2Omm左右。两只C形铜接头间距在50mm左右,直通贯通地线接头接续压接如下图所示。

对接续好的贯通地线用胶带进行缠裹,采用自粘胶带进行螺旋缠绕,螺旋缠绕每圈叠压 2/3,按顺、逆方向重复2次缠绕,以保证紧密裹包在接头处的贯通地线上。

8)回填土: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横向连接线敷设完后,回填40mm厚细土,人工用小型冲击夯夯实。 9)保护层施工:在夯实完成后,再在贯通地线位置上部铺设不小于 lOOmm厚的细土,用压路机碾平压实。

10)接地电阻测试:贯通地线埋设后,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并填写相关检验批资料。电阻测试按500m检测一点。 2.2电缆槽

2.2.1路基电缆槽施工工艺流程

1)测量放样:基床表层填筑完成后,施工电缆槽,在基床表层根据设计位置放出电缆槽位置。

2)开挖电缆槽位:根据测量放样位置,采用切割机切除机床表层填料,切除范围至电缆槽侧壁外不小于5cm,开挖后整平基槽并保证基坑干燥不积水。

3)基底压实检测:电缆槽下部路基填筑质量应符相关要求。

4)垫层及找平层施工:电缆槽底部设透水卵砾石或碎石垫层并用小型机械压实,电缆槽安装时在透水卵砾石或碎石垫层顶面设不小于5cm厚M10水泥砂浆找平层。

5)安装电缆槽:一般地段电缆槽采用预制,路桥过渡段处采用现浇,盖板采用集中预制。 预制:电缆槽采用机械或人工吊装,按设计位置安装电缆槽,拼装平顺。

现浇:垫层施工完成后,绑扎钢筋骨架,立模后浇筑混凝土,严格控制高程及电缆槽顺直度。

6)节间接口处理:槽节间采用M10水泥砂浆勾缝;电缆槽沿线路方向每10~20m设一道2cm宽伸缩缝,缝内填塞沥青麻筋;沿线路方向每隔10m左右于电缆槽槽底槽节间隙设置5cm高M10水泥砂浆挡水埝保证电缆槽内水横向排出,挡水埝避开伸缩缝位置,并沿槽底横向满槽设置。

7)回填:电缆槽安装完毕后采用C25混凝土回填内侧基坑。

8)安装盖板:电缆槽盖板安装前在电缆槽顶面涂抹沥青后再安装盖板,安装前各类线缆敷设完毕,盖板安装要牢固,不出现翘曲。 2.3接触网基础

2.3.1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技术标准

(1)接触网支柱基础必须满足保证不侵限,路基有砟区段腕臂柱基

础中心与线路中心距离为3.25m,硬横跨支柱基础中心与线路中心距离为3.3m;路基无砟区段腕臂柱基础中心与线路中心距离为3.15m,硬横跨支柱基础中心与线路中心距离为3.2m。

(2)线路两侧同里程两基础中心连线应垂直于线路正线。 2.3.2接触网支柱施工工序:

核对图纸→工装准备→测量定位→基础开挖→安装钢筋及接地端子→基础螺栓安装→基础接地电阻测试→CPⅢ立柱安装→立模板→混凝土浇筑、养生,做试块→混凝土试块试验,并作记录→成品保护。 2.5过轨管

过轨管施工采用人工或机械挖槽,槽底设C30混凝土基础,厚不小于10cm。路基本体过轨管埋设应在基床底层填筑到设计高程后经过观测沉降已经满足设计要求后(预压土卸载后)进行。基床表层以下的基坑应采用C30素混凝土回填,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再施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 3.“四电”接口工程施工思考:

本项目中已施工完成接口工程能够顺利对接,得益于施工技术的成功应用,更得益于有力组织团队提前筹划,从而使细而繁琐的接口工程得以实施;即施工前选择专业的劳务队伍,施工中配备合适的技术工具,施工后成品的保护。技术人员现场商讨解决问题和改进施工工艺,有力的组织和技术团队在工程遇到困难时不仅可以是各种技术尝试得到实施和检验,而且可以避免多重管理或者推诿扯皮。 4.结语:

该项目中将电缆井直通线挂钩改为直通电缆槽的措施,不仅避免了电缆井中双层挂钩,而且直通可以避免电缆磨损,施工方便、快捷;贯通地线连接处使用绝缘材料包裹;接触网基础用准定位工装保证了施工中螺栓不动摇;地脚螺栓使用弹性塑料板保护,接触网地脚螺栓使用涂黄油、软塑管包裹在套PVC管三重保护措防腐施;技术措施是接口工程施工质量的有力保证。做好接口工程是保证客运专线建设安全优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客运专线铁路站前工程预留站后四电接口施工作业参考手册、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有限责任公司编著-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12

[2]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