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略论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略论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8卷第5期 0206 ̄ 5,q=======::==::———: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NEERING INFRMATION&MANAGEMENT ENGIORNALOF WUT(OJU V01.28 No.5 Mav.2006 ———————.——————.—————————————文章编号:1007—144X(2006)05—0135—03 略论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吴向党,许巨林,李海婴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针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包括重点选择小城镇;科学规划、合理布 局;大力发展少污染、无公害的特色产业;加强土地管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小城镇环境质量。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中图法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1小城镇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要性 20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复 苏与初步发展,小城镇建设对农村发展的特殊重 要性逐渐显露出来。它有利于发展农村商品经 济,有利于将农村社会精英继续留在农村而不至 于流人到大城市,并吸纳大城市流出的各类人才; 有利于在农村建设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与大中城 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系列问 题,尤其是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冲突。 我国基本的国情是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生态环境 脆弱。而小城镇建设加剧了这些矛盾。伴随着乡 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小城镇的严重环境污染,使 我国的环境由此出现了由城市向农村的扩散,形 成了当今最难治理的大范围、区域性的污染;许多 公共设施低层次重复建设,导致了今天资源的严 重浪费;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造成宝贵土地资源的 浪费。这些问胚的存在严重危及了我国经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21世纪议程》规 划了我国小城镇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J。 市相衔接。经过20年来的大发展,农村小城镇大 约集中了2.75亿的常住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口 和农村总人口的22%和32%,它对于活跃农村商 品流通,带动非农产业发展,提高农业规模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都起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 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日益突 出,农民收人增长趋缓甚至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影 响了农村社会稳定,而大量农民流人城市形成 “民工潮”,由此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而小城镇 2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城镇分散,规模窄小。近年来,靠行政力 量驱动,许多地区在小城镇建设上搞遍地开花,平 均每镇人口不足1万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 由于城镇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城镇供 水、排污和供电等基础设施和商业、科技和教育等 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体现城镇的集聚功能和规 模效益,不利于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和上规模 上水平,也不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时,相邻城 建设的投资与消费刺激,对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 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 用…。因此,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 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 加快小城镇发展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提高全国城市化水平的一项战略任务。对 镇之间,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普遍存在着不顾客观 规律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尤其 是宝贵的土地资源。并且也阻碍了资源要素向区 域中心城镇的集聚,严重影响了小城镇的健康发 展。 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发展小城镇,对于提高农业 经济效率,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人水平具有 重要意义。它不仅能解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 且也促进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善。自20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小城镇战略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 (2)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污染严重。我国的 乡镇企业,总体来说,规模还很小、资金不足、技术 收稿日期:2006—03—15. 作者简介:吴向党(1965一),男,福建漳州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36 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 2006年5月 水平落后,主要是一些加工简单、产业链较短,彼 此联系不多的小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遍地开 花,布局分散,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不仅极大地 3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目前,我国小城镇数量大、人口多、情况各异, 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问 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因 损害了农村的自然面貌,而且侵占了大量的农业 用地,加之对“三废”治理乏力,污染源已出现由 点向面扩散的趋势,环境质量令人堪忧,由于布局 分散,环境治理成本相当高。 (3)基础设施简陋,服务功能不完善。公共 基础设施是小城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地制宜,扬长避短,注重实效,以解决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去向,进而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 要以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核 心,把经济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 在小城镇建设中,许多相邻地区基础设施不能共 享,形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其社区环境基础设 施仍然相当落后,所涉及到的基础设施仅有供水 站、汽车站、邮电所和本乡镇公路等,而体现现代 化城市文明和环境整洁的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 统和垃圾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微乎其微,环境隐 患大,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体现现 代生活质量要求的绿化,园林系统和体育娱乐等 也相当落后。城镇居民并没有真正享受到现代化 城市文明,城镇本身形成“城不像城,乡不像乡” 的“四不像”局面。由此,小城镇难以对第二、第 三产业和农民住户的集中布局产生强大的吸引 力,对周边农村缺乏辐射力和带动作用,影响着小 城镇各项功能的发挥,导致资源聚集能力弱,就业 门路狭窄,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差,小城镇经济难 以繁荣。 (4)缺乏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难以发挥区 域内生产要素的聚集功能。根据区域经济学理 论,作为区域内劳动力、资金、技术和物资等生产 要素的聚集中心,必须聚集相当规模的非农业人 口,一般应达到5万人以上,必须聚集相当规模龙 头产业和优势产业,必须聚集相当规模的物资、资 金和技术,应当成为各自区域内农产品的集散中 心和城市工业品的中转站。目前,许多小城镇是 靠行政力量驱动,为了表现政绩而搞形象工程,一 味地追求镇区的扩张,先建设城镇,后发展经济。 超常规、跳跃式地进行了大量基础设施及市场建 设,可谓硬件齐备。但由于产业不发展、市场不活 跃,造成了“有场无市”的局面,这样的小城镇无 法吸引农民进城,最终成为“空城”,浪费了有限 的资源。由于行政盲目干预,兴建各类开发区使 一些小城镇建设的结果是土地平了却没有人来使 用,房子建好了却没有人去住,土地利用率非常 低,没有形成生产规模,浪费了土地资源。更有甚 者,国家明令禁止的五小工业在许多小城镇仍大 量存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走集约型、质量型的可持续发 展之路。为此,政府应探索与市场协同选择作用 的机制,调动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整合区 域内的社会资源,着重做好以下5个方面工作: (1)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在欠发达 地区小城镇建设中,必须重视规划,坚持区域小城 镇建设一盘棋的思路,确定中心城市一小城市一 重点小城镇分层次的建设格局。要本着充分发挥 小城镇的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的原则,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切忌一哄 而上,遍地开花。重点发展的小城镇一般为具有 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规模优势的城关镇或中心 镇,一般每县为l一2个左右。逐步建立一个结构 合理、层次和规模分布有序、功能互补、与城乡经 济有密切联系,可以提高所在区域经济“增长点” 和“发展极”作用的小城镇体系和工业小区。对 于这些重点建设的小城镇,应首先做好规划,科学 地确定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明确功能分 区,统筹布置好各项建设。要着力扩大其规模和 完善其功能,以发挥小城镇规模聚集效应。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了保证小城镇 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避免在小城镇建设中不顾 客观条件,盲目扩张,不切实际地滥铺摊子,必须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工 业小区、机关、学校和居民小区等合理布局,水、 电、路、气、排污和绿化等多种功能统筹安排,融实 用、经济和美观于一体,与自然景观和乡风民俗相 统一,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突出环境优先, 规划先行,以人为本的原则。优化、配套基础设施 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品位和档次, 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居民向居住 小区集中。重点发展的小城镇所辖村庄新建工厂 原则上停止规划审批,停止镇区居民分散建住宅 宅基地的规划审批,同时加大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的力度。 (3)大力发展少污染,无公害的特色产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37 28卷第5 吴向党等:略论小城镇建设的可挂续发展—— 加快发展小城镇,必须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放在重 置换,小城镇规划区内的国有土地,可以依法采取 要位置上,要坚决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五小工业, 租赁、出让、划拨和人股等方式实行有偿使用;对 大力发展少污染,无公害的产业。这就应从当地 集体土地使用权在严格用途管理的前提下,允许 的客观条件出发,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方向,注重城 其合法流转。要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中,鼓励农 镇品位,在产业立镇上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着 民利用原合法取得的建设用地量,参与重点小城 力发展特色经济。小城镇建设要与推进农业产业 镇的开发与建设。鼓励进镇居住的农民将宅基地 化和发展乡镇企业相结合,要利用小城镇联结城 转让给本集体其他农民和用于国家建设移民的安 乡、劳动力资源丰富、农副产品及其他原料资源充 置。要充分利用小城镇空间和闲置土地,尽可能 足等优势,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 多地保护耕地。 产业以及特色资源的开发业,发展为农业生产和 (5)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小城镇环境质 农民服务的第三产业。要结合本地资源,围绕农 量。长期以来,在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对生态 业办工业,探索种养加工、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发 环境问题重视不够,甚至是掠夺性开发利用资源。 展模式,积极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 往往是以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大 艺,开发适销对路的绿色产业。此外,还要充分利 量地存在着土地、能源、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利用 用各自的风景名胜及人文景观,合理开发旅游等 效率降低的突出矛盾,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普遍不 特色资源。总之,在小城镇建设中,要根据自己的 高,导致当前我国部分小城镇环境恶化的现状。 区位、资源优势,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使小 对此政府部门一定要尽可能控制新的污染源出 城镇健康发展。 现,在城市规划上,应注意从生态角度进行功能布 (4)加强土地管理。发展小城镇的一条成功 局,经济结构的选择应考虑城镇自身的生态特点。 经验是实行土地的有偿使用。以地生财,以财兴 城镇规模也要考虑环境质量、土地容量、淡水保证 镇,靠的是激活土地资源,前提是控制土地供应总 量、绿化率和环境的自然稀释功能等,在城市建设 量,加强土地管理。小城镇建设用地是农村建设 上,建筑材料要考虑多利用污染少,可吸收的环保 用地的集约利用,要纳入各级政府土地利用总体 型材料。 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以县(市)为单位进行 耕地总量控制,保护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凡小城 参考文献: 镇建设用地,可由县(市)政府统一征用、统一规 [1]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课题组.关于加强小城镇发 划、统一出租,实行有偿使用,凡经营性用地出让, 展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3(3):21—23. 应实行公开招标、拍卖。土地出让金应主要用于 [2] 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土地流转的实施 1997. 力度,遵循国家“占地平衡”的保护土地政策,使 [3]王梦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 建设用地与开发耕种用地挂钩,建设用地实行统 出版社,2004. 一开发、统一供应、统一管理。允许小城镇规划区 [4]刘学敏.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 外的建设用地与规划区内建设用地按一定标准量 出版社,2004.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own WU Xiangdang,XU Julin,LI Haiying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problems in the town building,the countermeasures to sustainable develop— ment of the town are put forward,such as choosing the important town to construct,planning it scientificly and reasonably,trying the best to develop the industries which have less pollution and no public harm.COnsolida— tlng earth management,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improving environment condition of the town. Key words:construction of the town;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vironment protection WU Xiangdang:Doctoral Candidate;School of Management,WUT,Wuhan 430070.China. [编辑:李道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