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
理)
全卷共计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间”后者表示“时刻” B.卫星绕地球飞行半圈,它的位移和路程方向相同,大小不同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2.[ ]关于速度、加速度和速度变化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B.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反而减小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D.物体的加速度很大,则速度变化量一定很大
3.[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t=0时两质点在同一位置,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小
4.[ ]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6t-2t(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m/s),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从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为
A.-2m/s、-6m/s B.-18m/s,-2m/s C.-2m/s、-2m/s D.-18m/s、-6m/s
5.[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s,第二段用时2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3
2
248162222
m/s B.m/s C.m/s D.m/s
9339
6.[ ]从同一高度同时以20 m/s的速度抛出两小球,一球竖直上抛,另一球竖直下抛。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为10 m/s。则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
A. 3 s B. 4 s C. 5 s
7.[ ]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图所示,则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 C.质点在1 s末速度为1.5 m/s D.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1.5 m/s
8.[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Δv时发生位移为x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Δv时发生位移为x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2
2
D.6 s
xt的图象如t(x1x2)v22v2(x2x1)v2 A. B. C.
x2x1x1x2x1x2v2D. x2x1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的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其结果会有所不同 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一个v-t图像只能描述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规律
10.[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主要遇到了两个问题:①无精确的计时仪器;②无测瞬时速度的工具,关于伽利略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xt替代vt解决了问题① B.利用xt替代vt解决了问题②
C.利用斜面上小球的运动替代自由落体运动解决了问题① D.利用xt替代vt解决了问题②
22
11.[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x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x1x2 2Tx1 2Txx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21
T3xx1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2
2T
12.[ ]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vtv0,其中sv0和vt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
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0且不变,则a逐渐变大
vtv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v0vt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22v0vt2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2
三. 实验题
13.(14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
E、F、G为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已知x1 =1.20cm, x 2 =1.60cm,x 3 =1.98cm, x 4 =2.38cm,x 5 =2.79cm,x 6 =3.18cm 。
⑴该实验需要用到高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如图所示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打点周期T为________。
⑵物体运动在B点的瞬时速度表达式为vB= (用题目所给符号表示),代入数据计算得vB= m/s(计算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⑶采用“逐差法”计算物体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2
(用题目所给符号表示),代入数据计算得a= m/s(计算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解题必须有完整的解题过程,有数值计算的必须给出正确的单位) 14.(10分)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前半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1=8m/s,求 ⑴物体过位移中点时的速度v中是多少? ⑵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2约为多少? ⑶物体下落的高度H是多少?(g取10m/s)
15.(10分)一个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返回出发点。已知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为6m, 第5s内位移是零。求
⑴加速度a的大小 ⑵物体的初速度v0的大小
16.(14分)2014年12月26日,我国东部14省市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
2
v1=15 m/s向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走ETC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10m处正好
匀减速至v2=5 m/s, 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 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 m/s。求:
(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2)汽车通过ETC通道(从开始减速到速度恢复v1为止的过程)时用了多少时间; ⑶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
2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18-2019学年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命题人: 林乐鑫、黄玲玲、徐小红 审题人:纪星寿
全卷共计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C ]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间”后者表示“时刻” B.卫星绕地球飞行半圈,它的位移和路程方向相同,大小不同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解析】“21点10分”对应一个点,是时刻,“90分钟”对应一个线段,表示“时间”故A错误; 卫星绕地球飞行半圈,位移是直径的长度,路程是周长的一半,而且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故B错误;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属于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只要运动其 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故C正确; 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没有姿态可言,故D错误。
2.[ B ]关于速度、加速度和速度变化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B.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反而减小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D.物体的加速度很大,则速度变化量一定很大
【解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大小和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A错误。 速度增大还是减小取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假设速度与加速度反向,那么加速度增大时,
速度减小的更快.故B正确。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因为加速度avv2v1,当某一tt瞬时速度等于零,比如:v2=0,而v1≠0,则此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故C错误。 加速度
av,表示单位时间速度的变化量很大,可以是很小的速度变化量对应更短的时间,加速t
度很大,故选B。
3.[ A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t=0时两质点在同一位置,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小
【解析】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即两个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A正确,B错误;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当方向相反,位移是矢量,故位移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C错误; 如果质点甲、乙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如果从相距较远处相向运动,距离就越来越小,故D错误。
4.[ B ]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
x=6t-2t3(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m/s),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
速度、从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为
A.-2m/s、-6m/s B.-18m/s,-2m/s C.-2m/s、-2m/s D.-18m/s、-6m/s
2【解析】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为v2662 m/s18 m/s;据题意,由质
点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得x00;x24 m;故2s内位移为
xx2x04 m;2s内的平均速度为v
x2 m/s,B正确 t5.[ B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s,第二段用时2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248162222
m/s B.m/s C.m/s D.m/s
9339x16 m/s4 m/s,第二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t14【解析】第一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1
v2x16 m/s8 m/s,由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关系知,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 t22t21 s3 s,则加速度为a
v2v1844m/s2m/s2,B正确 t336.[ B ]从同一高度同时以20 m/s的速度抛出两小球,一球竖直上抛,另一球竖直下抛。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为10 m/s。则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
A. 3 s B. 4 s C. 5 s D.6 s
解析: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小球回到出发点的速度大小仍为20 m/s,接下来的运动与另一球的竖直下抛运动完全相同,所以它们落地的时间差等于小球回到出发点所用的时间,由v=v0-gt得,t=
7.[ C ]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如图所示,则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 C.质点在1 s末速度为1.5 m/s D.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1.5 m/s
2
2
v0-v20-(-20)= s=4 s,故选项B正确 g10
xt的图象txt图象即vt图象,由图知质点的速度均匀增大,说明质点做匀加速直线t1x1运动,故A错误;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xv0tat2,得v0at,由
2t21图得a0.5,则加速度为a1 m/s2,故B错误; 质点的初速度v00.5 m/s,在1s
2vv末速度为vv0at1.5 m/s,故C正确; 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v01 m/s,
2【解析】故D错误。
8.[ D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Δv时发生位移为x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Δv时发生位移为x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x1x2)v22v2(x2x1)v2 A. B. C.
x2x1x1x2x1x2v2D. x2x1 【解析】加速度为a的物体速度发生v所用的时间相等,大小为tv a
2根据xat2得 x2x1at
v2解得 a,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
x2x1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的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ABD ]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其结果会有所不同 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
D.一个v-t图像只能描述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规律
【解析】建立坐标系可以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运动与参考系有关,即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有关,A正确C错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其观察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B正确;v-t图象只能描述正负两个方向,故一个v-t图象只能描述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规律,D正确。
10.[ BC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主要遇到了两个问题:①无精确的计时仪器;②无测瞬时速度的工具,关于伽利略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xt2替代vt解决了问题① B.利用xt2替代vt解决了问题②
C.利用斜面上小球的运动替代自由落体运动解决了问题① D.利用xt替代vt解决了问题②
【解析】在伽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计时仪器,因此伽利略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用来“冲淡”重力,即利用斜面上小球的运动替代自由落体运动解决了问题①。故A错误,C正确; 在伽利略时代,技术不够发达,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所以不可能直接得到速度的变化规律,但是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出结论: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零,而且x与t平方的成正比,就可以检验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小球是否做匀变速运动,即利用x∝t替代
2
v∝t解决了问题②。故B正确,D错误。
11.[ ACD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x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
x1x2x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1 2T2T
x2x13x2x1 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
2TT2xx2 【解析】物体在A点的瞬时速度等于2T内的平均速度,即vA1,故选项A正确;
2Txx2根据x2x1aT得, a221,故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 B点的速度
Txx2x3xx22x1,故D正确。 vBvAaT112TT2T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12.[ BC ]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Avtv0,s其中v0和vt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0且不变,则a逐渐变大
vtv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v0vt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22v0vt2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2【解析】虽然A不变,但速度发生变化,所以通过相等的位移s时,虽然速度的增量
vvtv0不变,但所用的时间t却要发生变化,所以加速度a要发生变化,故选项A错
误。
当A>0时,物体的速度增大,故通过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减小,故加速度a增大,选项B正确;
若A不变,设位置中点速度为v中,则正确
2v0vt2因为是匀变速直线物体位置中点的速度,故选项D肯定错误
2 v中v0 0.5s vtv中 0.5s 解得 v中v0vt,故C2
四. 实验题
13.(14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
E、F、G为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已知x1 =1.20cm, x 2 =1.60cm,
x 3 =1.98cm, x 4 =2.38cm,x 5 =2.79cm,x 6 =3.18cm 。
⑴该实验需要用到高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如图所示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打点周期T为________。
⑵物体运动在B点的瞬时速度表达式为vB= (用题目所给符号表示),代入数据计算得vB= m/s(计算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⑶采用“逐差法”计算物体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用题目所给符号表示),代入数据计算得a= m/s(计算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⑴电火花,220V交流电源 ,0.02s ⑵
四.计算题(解题必须有完整的解题过程,有数值计算的必须给出正确的单位) 14.(10分)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前半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1=8m/s,求 ⑴物体过位移中点时的速度v中是多少? ⑵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2约为多少? ⑶物体下落的高度H是多少?(g取10m/s) 解答:⑴设下落的位置中点的速度为v中,则由 v2
2
(xx5x6)(x1x2x3)x1x22 、vB= 0.14m/s ⑶4 、a= 0.40 m/s 22T9Tv0vt 可得 2v1分)
0v中 v中2v116m/s (2分+122v0vt2⑵再由位置中点的瞬时速度的始、末速度的关系 v中 可得 (2分)
2末速度为 vt2v中162m/s(1分)
v中vt16162m/s19.3m/s(1分) 22 vt2225.6 m⑶再由 vt2gs 可得 H(2分+1分) 2g
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2为 v2
15.(10分)一个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返回出发点。已知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为6m, 第5s内位移是零。求
⑴加速度a的大小 ⑵物体的初速度v0的大小
2【解析】由“逐差法”s5s23at 得物体的加速度为 (2分)
as5s206m/s22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和初速度反向) (1分) 223t31
由vs可得 第2s内的平均速度v2大小为 (2分) t6m/s6m/s (1分) 1 v2故物体在1.5s时刻的瞬时速度v大小为 vv26 m/s (1分) 再由速度公式 vtv0at 可得物体的初速度v0为 (2分)
v0v1.5a61.5(2) m/s9 m/s (1分)
16.(14分)2014年12月26日,我国东部14省市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
v1=15 m/s向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走ETC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10m处正好
匀减速至v2=5 m/s, 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 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 m/s。求:
(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2)汽车通过ETC通道(从开始减速到速度恢复v1为止的过程)时用了多少时间; ⑶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 答案:(1)210 m (2)27 s
解析:(1)过ETC通道时,减速位移和加速位移相等,设为x1
2v12v2由 vv2ax 可得 x1100 m (2分)
2a21222
所以总位移为 x总12x110 m210 m (1分) (2)过ETC通道时,减速时间为 t1匀速运动的时间 t2
加速时间为 t3t1(1分)
通过ETC通道的总时间为 t总1t1t2t322 s (1分)
v1v210 s (1分) a102 s (1分) v2v1v210 s a
⑶过人工收费通道时,减速时间为 (1分)
加(1分)
过(1分)
过人工收费通道时车做变速运动的总位移为 x总2(1分)
二(1分)
这段位移内过ETC通道时车做匀速运动,用时 t6分)
节(1分)
约
的
时
间
为
者
的
位
移
差
人
工
收
费
通
道
的
总
时
间
为
速
时
间
为
t4v115 s at5t4v115 s at总2t4t52050 s
2v1 x减x225 m加22axx总2x总115 m
x1 s (1v1tt总2(t总1t6)27 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