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家访

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家访

来源:意榕旅游网
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家访

摘要: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家访工作相较于城市而言有一定的独特性,班主任在进行家访的过程中应立足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特点考虑到,以有效的开展家访,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了班主任家访的具体策略,旨在使家访得以有效开展,实现家校共育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

农村小学班主任开展家访,能够对学生在家的多方面表现,如学习、劳动等予以全面掌握,并根据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全面科学的评价学生。除此之外,还可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并对学生家长产生影响,使其严格要求学生,进行科学管理。但教师家访也不可盲目而行,要注重方式方法,不然就会适得其反,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一、重视家访,消除心理障碍

许多农村教师在进行家访时因为经验缺乏或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无法取得理想的家访效果,时间长了便慢慢的厌倦家访,不仅对家访工作的开展失去信心,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先将这种不良心理障碍消除掉,对自身能力充满信心,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时教师要对班级工作中家访的重要性引起重视,要知道作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家访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其是教师需要认真落实一项职责。教师做好了家访工作,自然就会有来自社会、家庭的力量支持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科学制定家访计划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家访计划。诸如初步确定家访时间、地点以及精心设计家访内容均包含在家访计划内。班主任在家访前要大致将家访的时间确定下来,并告知家长,便于家长在家访当天有时间配合。农村家长因为忙于生计,所以往往无法自由支配时间。尤其是那些在外务工的家长,接受家访就要涉及一系列问题,包括请假、返乡和误工等。因此班主任不能随意的就定下家访的时间,应由家长对各方面情况予以权衡后,按照自身情况而定。若学生问题并不紧迫,不用及时联系家长,班主任就可选择农闲时间或家长打工返乡之时进行家访。

而家访地点,一般都是在学生家中,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定。部分家长害怕自己的家庭情况会遭到老师的嘲笑,因而对班主任家访都是能免则免。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可让家长选择其方便的地方,公园、茶吧甚至田间地头均可。总而言之,不能让家长感到心理不自在,不能让他们产生为难与不安情绪。

[1]

对家访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就是要根据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把一些需要了解的事项事先准备好,保证有目的、有条理地进行家访。例如当学生成绩突然大幅度下降时,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就要对学生家庭状况与周边环境做详细了解,找到是何原因导致学生不上进,进而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将影响学生成绩的不良外在因素清除干净。

三、具体实施家访工作 (一)营造平等的对话氛围

家访并非向家长告状或找茬。家长与班主任拥有平等的人格与地位,因而班主任在家访时一定要尊重家长,要以一个对话者,站在朋友的角度同家长进行交流。家长最反感的便是: “你们的孩子怎么怎么了,你管不管?”等此类居高临下的态度。同时,班主任也要重视对家长的称呼,这与家长是否能信任和接受班主任有很大关系。班主任要结合对方的年龄与性别,比如张哥、李姐等。若对方为生意人,则可采用“某经理、某老板”等尊称,如此可使双方的距离感缩短,进而顺利进行家访。

(二)发挥教师主导性

教师要以诚恳的态度进行家访,把主导作用发挥出来,耐心倾听家长意见,对家长提出的好意见虚心接受,不能一个人唱“独角戏”。教师一方面要对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予以理解,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注意方式方法,切勿操之过急。

(三)切勿直奔主题

班主任在家访时,不要一坐下就直奔主题,而要以家长工作状况、工作环境、农业收成等家长感兴趣的话题为出发点,在交谈过程中逐渐将话题转到孩子身上,要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中展开谈论[2]。若班主任是第一次与家长见面,更应做到循序渐进。大多数农村家长对教师都是非常敬畏的,他们一般不会轻易的与教师交流,因此教师在谈孩子的问题之前,最好先谈一些和家长相关的话题。

四、完善后续措施

(一)和家长保持联系,关注学生动态

家访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要指望一次家访就将问题彻底解决好。班主任在必要时可采取“常回家看看”的方式,以对家访成果予以巩固。

当然,出于时间与精力的考虑,班主任可尽量多采用填写“家校联系卡”与打电话的方式。针对学生的进步与变化,班主任可借助电话以随意的方式告知家长,并听取家长意见。而在期中考试结束或学期结束时,班主任有重要事项告知家长,而家长也有意见反馈给学校,就可采取“家校联系卡”的方式,若这些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进行,既显得过于轻率,且在电话中也无法清楚的说明数据与确切情况。

(二)跟踪受访学生,实施动态管理

班主任动态管理家访过的学生,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是随着“问题学生”的慢慢进步,要降低对该学生的关注度,减少同其家长的联系;二是待“问题学生”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后,班主任应对家访对象予以及时更换,将关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五、做好访后记录、写好总结 (一)家访记录

做好家访记录可使教师加深对每次家访解决问题的印象,以免在下次家访中重复之前的内容,同时也能帮助教师观察学生在家访后的表现,看其是否有进步,以此来确定有无再次家访的必要[3]。

(二)写好总结

作为一项课外教学活动,家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具体表现。农村的自然风光、淳朴民风均会为家访留下值得深思的例子。因而教师应及时做好小结,并在年级会或全校教师会上同大家交流,以积累更多的家访经验。

结语:总而言之,若要全面了解学生,推进素质教育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将家访工作落到实处。农村小学班主任在家访过程中必须要抱有热忱的态度,端正的思想根据农村地区实际情况与学生特点来开展工作,如此方可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鲜文琴.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策略[J].教师,2015,15:115-116.

[2]王宗赟.农村小学班主任家访的六个小技巧[J].课程教育研究,2014,22:175. [3]周春珠.农村小学家访的现状分析和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12:2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