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QTZ100(TC6013)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QTZ100(TC6013)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来源:意榕旅游网
精选文本

QTZ100(TC6013)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第一章 概述 QTZ100 ( TC6013 )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是济南建工机械有限公司根据国家标准,开发研制的新型建筑用起重机。该机为水平臂架,小车变幅,上回转自升式多用途

第一章 概述

QTZ100(TC6013)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是济南建工机械有限公司根据国家标准,开发研制的新型建筑用起重机。该机为水平臂架,小车变幅,上回转自升式多用途起重机。其标准臂长为50米,加长臂长可达55米、60米,最大起重量为8吨,额定起重力矩为960千牛.米,

最大起重力矩为1000千牛.米。该机主要特点如下:

1.1 上部采用液压顶升来实现增加或减少塔身标准节,使起重机能随着建筑物高度变化而升高或降低,同时起重机的起重能力不因起重机的升高而降低。

1.2 工作速度高,调速性能好,工作平稳,效率高。起升机构采用带涡流制动器的电机,电磁离合器换档的三速变速箱,能实现重载低速,轻载高速,最高速度可达106.5m/min。小车牵引机构的电机具有三种速度,通过高效率,体积小的行星减速机,使载重小车可分别以每分钟9米、30米、60米的三种速度工作。回转机构设有液力偶合器,承载能力高,起制动平稳。

1.3 工作范围大,工作方式多,适用对象广。通过更换和增减一些部件及辅助装置,起重机可获得独立固定、附着于建筑物爬升等两种工作方式,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

精选文本

附着式的最大起升高度可达160米,附着式起重机可直接安装在建筑物上或建筑物附近旁的混凝土基础上。

独立固定式的最大起升高度为46.3米。该起重机具有50米、55米、60米三种臂长组合,可满足不同工地的需要。

1.4 各种安全装置齐全,各机构均设有制动器,可保证工作安全可靠。该起重机设有起升高度限位器,小车变幅限位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回转限位器,小车断绳保护装置等安全装置。

1.5 司机室独立侧置,视野好,可带空调设备,给操作者创造了较好的工作环境(需要空调,请用户另订或自备)。

1.6 整机布置合理,外型美观。

1.7 吊臂采用刚性双拉杆支承,结构轻巧。 1.8 使用方便,维修简单。

1.9 用户应提供起重机电源开关Ie≥200A,并应装在起重机底部电源进线一侧距标准节3米的范围以内。

由于该机具有以上特点,因而它适用于高层饭店、居民住宅、高层工业建筑、大跨度工业厂房以及采用滑模法施工的高大烟囱及简仓等高塔型建筑物的大型建筑工程中,工作形式见图1-1。

1.10 起重机型号的组成及意义 QTZ100

额定起重力矩:960kN.m 自升式 塔式起重机

.

精选文本

1.11 起重机适用条件

1) 工作风压: ≤ 250 N/m2 2) 非工作风压: ≤ 800 N/m2 3) 安装或顶升风压: ≤ 100 N/m2 4) 环境温度: -200C ~ 400C 5) 海拔高度: ≤ 1000 m 6) 电力系统: 三相四线制 电压380V 允差10% 供电频率50赫兹 整机总功率 61kW(不包括顶升电机)

第二章 起重机技术性能

2.1技术性能表

机构工作级别 起升机构 M5 回转机构 M5 牵引机构

M4 起升高度m 倍率 独立固定 附着 α=2 46.3 160 α=4 46.3 100 最大起重量t 10 幅度m 最大幅度 60 最小幅度 2.5

起 升 机 构 倍 率 α= 2 α= 4

速度m/min 32.8 55 106.5 16.4 27.5 53.3

.

精选文本

起重量t 5 2.5 1.3 10 5 2.6

电机型号,功率,转速 YZRW250M2-6 45kW 965转/分 带涡流制动器

回转机构 转速 电机型号 功率 转速 0.6 转/分 YZR160M1-6 2×5.5kW 930转/分 小车牵引机构 速度 电机型号 功率 转速

60/30/9 米分 YZTDE180M-4/8/24 5/3.7/1.1 kW /分

顶升机构 速度 电机型号 功率 转速 0.6 米/分 Y132M-4 7.5 kW 1500 转/分 工作压力 25 MPa

平衡重 臂长 m 重量 t 53 17 58 18.5 63 20

总功率 61kW(不包括顶升电机) 工作温度 —20 0C ~ 400C 2.4 起升速度与最大起重量操作档位关系表 倍率 速度 挡位 二倍率 四倍率

起重量 t 速度 m/min 起重量 t 速度 m/min 慢 5 32.8 10 16.4 中 2.5 55 5 27.5

.

1426/716/216 转 精选文本

快 1.3 106.5 2.6 53.3

.

精选文本

第三章 起重机构造简述

该机由金属结构、驱动机构、液压顶升、电气控制以及安全保护装置等组成。现按各部分的不同特点简介如下: 3.1 金属结构

金属结构主要包括:塔身标准节、爬升架、塔顶、起重臂、平衡臂、上支座、下支座、回转塔身以及附着装置等。

3.1.1 塔身标准节 (见图3-1) 图3-1 塔身标准节

塔身截面为1.7米×1.7米,每节长3米,每节之间用8个或12个特制的M39×3高强度螺栓连接。为了使材料更能被充分利用,上、下塔身的主弦杆采用角钢加不同的加强板拼焊成方管,腹杆采用20号钢无缝钢管。

3.1.2 爬升架 (见图3-2)

爬升架主要由套架、平台、液压顶升装置及标准节引进装置等组成。套架是套在塔身标准节外部,上端用螺栓与下支座相连,高6.93米,截面2.3米×2.3米,是由型钢和钢板组焊成的框架结构。为了便于顶升安装的安全需要,特设有工作平台。爬升架内侧沿塔身主弦杆安装有16个可调节的滚轮,支撑在塔身主弦杆的外侧。在爬升架的横梁上,焊上两块耳板与液压系统油缸铰接承受油缸的顶升载荷。爬升架下部有两个杠杆原理操纵的摆动爬爪,在液压油缸回收活塞以及引进标准节的过程中作为爬升架承托上部结构重量之用。

图3-2 爬升架

.

精选文本

3.1.3 塔顶 (见图3-3)

塔顶是由角钢、无缝钢管、钢板等组焊成的斜锥体,上端通过拉杆使起重臂与平衡臂保持水平,下端用4个销轴与回转塔身连接,为了安装起重臂拉杆和平衡臂拉杆,在塔顶上部设有工作平台和滑轮组。

图3-3 塔顶

3.1.4 起重臂 (见图3-4)

起重臂上、下弦杆都是用两个角钢拼焊成的方管,整个臂架为三角形截面,高1.2米,宽1.4米,总长为63.20米,共分为十节,节与节之间用销轴连接,拆装方便。为了提高起重性能,减轻吊臂重量,吊臂采用双吊点、变截面空间桁架结构。在起重臂第一节放置小车牵引机构和悬挂吊蓝,便于安装和维修。臂架根部第一节与回转塔身用销轴连接。

为了保证起重臂水平,在节Ⅱ、节Ⅶ上设有两个吊点,通过这两点与塔顶连接。

图3-4 起重臂

3.1.5 平衡臂 (见图3-5)

平衡臂是由槽钢(Q235-C [32b]和角钢拼焊而成,全长13.425米,宽1.494米,上有扶栏和走道,为了便于运输,分两节制作,两节间用销轴连接,起升机构和平衡重均安装在平衡臂尾部,根据不同的臂长,配备不同的平衡重。为了保证平衡臂水平,在它尾部一节有两个吊点,用销轴通过平衡臂拉杆与塔顶连接,平衡臂前节根部用销轴与回转塔身相连。

.

精选文本

图3-5 平衡臂 3.1.6上支座(见图3-6)

上支座上部有16个螺栓与回转塔身连接,下部用高强度螺栓与回转支承连接。在上支座两侧对称地安装两套回转机构,而在它下面的小齿轮准确地与回转支承外齿啮合。上支座三面平台,方便工作,另一面设有回转限位器。

司机室侧置在上支座的回转机构旁边,出入容易,工作安全。 图3-6 上支座 3.1.7下支座(见图3-7)

支座上部用高强度螺栓与回转支承连接,支承上部结构,下部四角平面用16个M24和8个M39×3的高强度螺栓分别与爬升架和塔身连接。

3.1.8 回转塔身(见图3-8)

回转塔身下端用16个高强度螺栓与上支座相连接,上端分别有两侧引板,用于安装平衡臂和起重臂,均用φ60的销轴连接,拆装很方便。

图3-7 下支座

图 3-8 回转塔身

3.2 工作机构

工作机构包括:起升机构、回转机构、小车牵引机构及液压顶升机构等装置,分别简介如下:

3.2.1 起升机构 (见图3-9)

起升机构对于不同的起吊重量有不同的速度,以充分满足施工要求。

.

精选文本

注:本机构第一次使用一星期后减速器应立即换油并清洗。 本机构采用YZRW250M2-6,45kW电机,通过柱销联轴器带动变速箱(此变速箱采用电磁离合器换档,可达三种传动比)再驱动卷筒,使卷筒获得三种绳速。根据吊重可选择不同的滑轮倍率,当选用2倍率时,速度可达32.8米/分、55米/分、106.5米/分三种;若选用4倍率时,则速度可达16.4米/分、27.5米/分、53.3米/分三种。为达到起动和制动迅速又平稳,在电动机的另一端带有涡流制动器,在变速箱的Ⅱ轴的另一端装有YZW3-315/90型液压推杆制动器,起升机构不工作时,制动机构永远处在制动位置。在卷筒轴另一端有高度限位器,高度限位器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整。

1—涡流制动器 2—电动机 3—柱销联轴器 4—电磁离合器

5—减速机 6—制动器 7—齿形联轴器 8—卷筒 9—高度限位器 图3-9 起升机构

3.2.2 回转机构 (见图3-10)

1—电动机 2—液力偶合器 3—盘式制动器 4—行星减速机 5—小齿轮 6—回转支承 图3-10 回转机构

回转机构共两套,对称布置在大齿轮两旁,均由YZR160M1-6,5.5kW电机驱动,液力偶合器经盘式制动器和立式行星减速器XX4-160.168C带动小齿轮,从而带动起重机上部的起重臂、平衡臂和塔顶等左右旋转,其最

.

精选文本

大速度为0.6转/分。电机输出端带有液力偶合器,接着是一个盘式制动器。因此,起重机起动和停车,平稳无冲击,盘式制动器处于常开状态,可用于起重机工作时的就位后制动,保证就位准确。严禁用制动器停车,更不允许打反车帮助停车。

.

精选文本

回转支承采用011.50.1600.001.04.11型回转支承,大小齿轮传动比是: i=151/16=9.44, 模数m=12。

注意:安装回转支承时其滚道淬火软带(外部标记“S”或堵塞孔处)应放置在紧靠回转机构一侧。

3.2.3 小车牵引机构 (见图3-11)

1—电磁盘式制动器 2—电动机 3—限位器 4—卷筒 5—双级行星减速机 6—支架 图3-11 小车牵引机构

小车牵引机构是载重小车变幅的驱动装置,电机(YZTDE180M-4/8/24,5/3.7/1.1KW)经由行星减速机(电机另一头装有电磁盘式制动器)带动卷筒,通过钢丝绳(6×19-9.3-170-右交,GB1102-74)使载重小车以60/30/9米/分的速度在臂架轨道上来回变幅运行。牵引绳一端缠绕后固定在卷筒上,另一端则固定在载重小车上,变幅时靠绳的一收一放来保证载重小车的正常工作。

3.2.4 液压顶升机构 (见图3-12) 图3-12 液压顶升机构

液压顶升系统的工作,主要是靠安装在爬升架内侧的一套液压油缸、活塞、泵、阀和油压系统来完成。当需要顶升时,先由起重吊钩吊起一节标准节送放在爬升架引进梁上。顶升横梁顶在塔身就近的踏步上,把塔身标准节与下支座的8个M39×3的连接螺栓松开,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全部伸出,顶起上部结构,然后操纵爬爪挂在标准节踏步上。油缸全部缩回,重

.

精选文本

新使顶升横梁顶在塔身上一踏步上,再次开动液压系统顶升,这样两次工作循环可加一节标准节。

.

精选文本

液压顶升过程的液压动力是这样传递的,当Y132M-4,7.5KW的电机开动时,带动10MCY14-1B柱塞泵输出压力油(压力由负载决定,正常工作压力可达25Mpa,流量约为10 L/min),油泵供出的高压油进入手动三位四通换向阀(34SM-B10H-T,中间装有一只Y-60压力表,便于观察油压读数),手动换向阀为的是控制油液的进油和回油方向的调整,手动换向阀的液压油经过CP20平衡阀输送到油缸中去,进行油缸的伸缩顶升工作。液压油缸的高压腔装有平衡阀,可防止起重机在顶升过程中,由于油路系统故障引起油管爆裂,而不至于负载下降,同时还可以防止负载下降速度过快。油泵出口的管路中间还装有YF-B10-H4溢流阀,起安全作用。

说明:请用户在使用时参见有关液压系统制造使用说明书的详细说明。

整个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 顶升速度:V=0.6m/min 工作流量:Q=10 L/min 安全溢流阀调定压力:P=25MPa 顶升行程:H=1850mm 顶升力:W=52t

.

精选文本

3.3 绳轮系统及倍率装置 (见图3-13、3-14)

滑轮倍率装置的目的,为的是使起升机构的起重能力提高一倍,而起升速度降低一倍,这样,起升机构能够更加灵活地满足施工的需要。 变换倍率的方法如下(参见图3-13)

吊钩降至地面,取出中间的销轴,然后开动起升机构将上滑轮夹板提升到载重小车下部顶住,这时,吊钩滑轮由四倍率变为二倍率,利用同一原理若需要从二倍率变成四倍率,只需将吊钩落地,放下滑轮夹板,用销轴将上下夹板连接即可。

图3-14 小车钢丝绳缠绕系统

3.4 电气控制与操纵系统(参见QTZ125.10.1B电气原理图) 本起重机的控制与操纵使用先进的、国外广泛采用的联动操作台。操作台置于驾驶室前部,分左操作台和右操作台两部分,每部分设一个操作手柄,左边手柄控制变幅与回转,右手柄控制提升。操纵台上设置有指示灯、按钮开关等,司机操作方便舒适。

全机设有一个控制回转、变幅、起升的控制箱,控制箱置于平衡臂根部,回转和起升电阻箱设在控制箱两侧,司机室内装有一个电源控制箱。 起重机的电源通过YC 3×35+2×10型橡套电缆送到司机室控制箱内的总开关。

3.4.1 起重机的电气操作 3.4.1.1 检查及送电

.

精选文本

开机前应检查工地电源状况,检查完毕并确认符合要求后合闸送电。 合上工地电源控制箱的总开关,再合上司机室的空气开关,电压表指示正常,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正常,主电路及控制电路均带电。 3.4.1.2 各机构的运行 3.4.1.2.1 起升机构

起升机构由GM(YZRW250M2-6,45kW)交流绕线电动机驱动,该电机本身带有涡流制动器,它与起动调速电阻相结合,使电机的起动、调速性能得到很大改善,较好地满足起重机的使用要求。起升停止时,由YZW3-315/90型液压推杆制动器制动。

操作时,将两操作手柄置于零位后,按下起动按钮S2,线路接触器ZQ闭合,再顺序逐档地切断电阻,就可平稳起吊重物。当需要反方向运行时,必须将操作手柄放回零位,待电机停止后,再逆向扳动手柄,禁止单方向运行中突然打反转。

为了提高起重机的工作效率,起升机构设有一套变速装置,分重、中、轻三档,变档装置通过分别接通两个DLM9-40A和一个DLM9-63A的电磁离合器来获得三种速度。用转换开关S6控制三个电磁离合器。重载低速时,接通DLM9-63A电磁离合器,中载中速和轻载低速时,分别接通其余两个DLM9-40A电磁离合器,司机可根据物品的重量选择合适的档位,换档时,必须使电机断电,严禁在电机运行中换档。

3.4.1.2.2 回转机构

由HM1、HM2(YZR160M1-6,5.5KW)交流绕线式电动机驱动,回转机构设有常开式制动器,制动时,可通过操作台上的制动手柄S5进行制动。回转制

.

精选文本

动器仅用于有风状态下工作时,固定起重机不转,严禁使用制动器停车,更不允许打反转帮助停车。

.

精选文本

3.4.1.2.3 小车牵引机构

由XM(YZTDE180M-4/8/24,5/3.7/1.1KW)起重机用三速电机驱动,电机一头设有常闭式盘式制动器。

3.4.1.2.4 顶升机构

用自动开关控制液压顶升机构的油泵电机YM(Y132M-4,7.5KW),自动开关YK装在油泵电机旁的防雨罩内。

3.4.1.2.5 关机

起重机停用后,要把各操作手柄置于零位,切断空气开关和工地电源。

3.4.2 安全装置(有关安全装置的调整见后面调整部分) 3.4.2.1 零位保护

起重机开始工作时,把左、右操作手柄置于零位,按下S2总起动按钮,主接触器ZQ吸合,起重机各机构才能起动,这样可以防止起重机的误操作。

3.4.2.2 自动空气开关

主电路上装有总空气开关ZK,脱扣电流为140A,若负载电流超过140A,可自动切断电源。

3.4.2.3 欠电流保护

.

精选文本

在涡流回路和电磁离合器回路上装有欠电流保护装置,当回路欠电流或无电流时可切断电机电源,保护起升机构正常运行。

3.4.2.4断路器保护

各控制电路中都装有断路器作为短路保护。 3.4.2.5 电源指示装置

司机室配电箱上装有电源指示灯和电压表,电压在380V上下波动10%范围内可正常运行。

3.4.2.6 吊钩高度限位(起升高度相同,倍率不同时,高度限位器应重新调整)

在起升卷筒旁装有行程开关LG,起升机构运行时,卷筒转动的圈数,也就是吊钩的高度,通过一个小变速箱传递给行程开关,在吊钩上升到预定的极限高度前,LG一个行程开关动作,使上升自动减速,防止高速冲击限位;当吊钩上升到预定的极限高度时,行程开关LG动作,切断起升机构起升方向的运行,再起动只能降钩。

3.4.2.7 载重小车最大和最小幅度限位

小车牵引机构设有限位器,内有四个行程开关,当小车运行至接近臂头(臂根)时,开关动作,小车减速运行,到达臂头(臂根)时,小车停止运行,再开动时,小车只能往吊臂中央运行。

3.4.2.8 力矩保护

为了保证起重机的起重力矩不大于额定起重力矩,本起重机设有力矩保护装置。当起重力矩达到其额定值的80%时,L1动作,小车自动变为中速运行,装在操作台上的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当起重力矩超过额定值并小于

.

精选文本

额定值的110%时,L2、L3动作,停止起升机构在起升方向及变幅小车向外方向的动作,这时,可使小车向内变幅运行以减少起重力矩,然后再驱动起升机构。 3.4.2.9 超重保护

起重机起升机构的工作方式分轻载高速、中载中速、重载低速三档,每一档都规定了该档的最大起重量。 各档起重量与起升速度对照见下表: 倍率 参数 α=2 α=4

速度 m/min 32.8 55 106.5 16.4 27.5 53.3 起重量 t 5 2.5 1.3 10 5 2.6

.

精选文本

为了使各档起重量在规定值以下,本起重机设有起重量限制器,它是通过触头开关控制电磁离合器来实现的。当起升机构工作在轻载高速档位时,如果起重量超过高速档允许的最大起重量并小于规定值110%时(倍率α=4时,起重量为2.6吨;α=2时,起重量为1.3吨),L4动作,该档离合器断电,这时,可将档位开关改置于中档的位置;若起重量超过中速档允许的最大起重量并小于规定值110%时(倍率α=4时,起重量为5吨;α=2时,起重量为2.5吨),L5动作,这一档的电磁离合器断电,最后,可以将档位开关换到重载低速档;若起重量超过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量(倍率α=4时,起重量为8吨;α=2时,起重量为4吨),并小于额定起重量的110%时,L6动作,起升机构上升控制线路被切断,操作台上的指示灯给出报警信号。待减轻负载后,再起动起升机构使吊重上升。

.

精选文本

3.4.2.10 本起重机装有三个红色障碍灯,一个装在塔顶,另两个装在臂架头部。

3.4.2.11 该起重机无中央集电环,设有回转限位器,正反转都只能转1.5圈,回转限位器(在上支座上,外购件,调整方法见外购件说明书)内一开关动作,停止回转再开动时,只能反方向转动。 3.4.2.12 电笛

作为起重机开车信号,用电笛音响通知周围工作人员。 3.4.2.13 风速仪

起重机臂根铰点超过50米时,需在起重机顶部设有风速仪,由电线接入司机室,司机室内有风速指示仪表。工作状态风速达到20米/秒时,指示仪报警,应停止工作。 3.4.3 安装注意事项

3.4.3.1本机供电电源为三相四线制。零线不能接塔身,采用接地保护,接地极采用镀锌钢管,管径≥50毫米,长度 2.5~3米,打入地下,钢管上端距地面≥0.5米,接地连接线采用园钢(直径≥φ10)或塑料绝缘多股铜线(直径≥10毫米),与接地极和塔身焊接时,焊缝长度应≥100毫米,接地装置制作安装完毕,用接地摇表测接地电阻值应≤4Ω,否则应在距接地极5米处追加接地极,直至接地电阻≤4Ω。

3.4.3.2起重机臂长范围以外如有架空输电线,起重机的任何部位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电压 KV

安全距离m <1 1~15 20~40 60~110 220

.

精选文本

沿垂直方向 1.5 3.0 4.0 5.0 6.0 沿水平方向 1.0 1.5 2.0 4.0 6.0 3.4.3.3 安装前应首先测量各部分对地绝缘电阻,电动机的绝缘电阻不能低于0.5ΜΩ,导线间,导线对地绝缘电阻不能低于1ΜΩ。

3.4.3.4起重机臂架根部绞点超过50米时,应在顶部设置风速仪。当风速超过规定值时应报警。

3.4.3.5 各保护件参数及调定值见下表 序号 元件名称 整定值

1 总断路器 DK 脱扣器额定电流140A 2 液压电机断路器YK 脱扣器额定电流15A 3 障碍灯断路器 F2 10A 4 照明断路器 F1 10A 5 变压器保护断路器 F3 10A 6 离合器保护断路器 F4 F7 16A 7 涡流保护断路器 F5 F6 10A 8 涡流欠电流继电器 FA7 10A 9 离合器欠电流继电器 FA8 10A

10 起升电机过载保护 FA1 按电机额定电流调整 11 起升电机过载保护 FA2、FA3 按电机额定电流调整 12 起升电机过载保护 FA4、FA5、FA6 按电机额定电流调整 13 切除电阻延时 GS1、GS2 2S

.

精选文本

14 涡流常闭延时 GS3 2S 3.5各部件吊装重量表:单位:kg

.

精选文本

序号 部件名称 重量(kg) 备 注 1 塔身标准节 1526 1608 标准节Ⅱ 标准节Ⅲ 2 爬升架 4922 3 塔顶 2140

4 起重臂 10800 包括起重臂、载重小车、牵引机构、起重量限制器、起重臂拉杆

5 平衡臂 6500 包括平衡臂、起升机构、配电柜、部分平衡臂拉杆

6 上、下支座 5370 包括上支座、下支座、回转支承、回转机构 7 回转塔身 1285 8 司机室 330 9 附着架 1475 10 起重臂拉杆 2118 11 平衡臂拉杆 370

12 吊钩 340

第四章 起重机固定式工作状态的安装与拆卸

QTZ125固定式起重机的最大安装高度为22米(距地面),最大安装重量为12吨,最大安装重量重心高度为14米(距地面)。 QTZ125固定式起重机的安装,最适宜的吊装机械是汽车起重机或轮胎起重机,吊装灵活,机动性大。需要一台40吨以上(包括40吨)吊车才能胜任其安装任务。 4.1独立固定式 4.1.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起重机安装单位和人员必须持有省建委有关部门颁发的安装许可证和安装操作上岗证,严禁无证单位、无证人员安装起重机,否则,造成一切后果,自行负责。

4.1.2了解现场布局及土质情况,清理障碍物。

.

精选文本

4.1.3 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决定基础的铺设位置,按基础图上所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基础设置。

4.1.4 准备吊装机械、枕木、木楔以及足量的铁丝、衫木、旧钢丝绳、绳扣等常用工具。 4.2 安装步骤

4.2.1 先将三节标准节Ⅲ(注意标记)在地面上用24个M39×3的高强度螺栓联接为一体(螺栓的预紧力为36吨,预紧力矩为280kg.m),然后吊装在砼基础上,并用12个M39×3的高强度螺栓紧固好(见图4-1),安装时注意有踏步的两根主弦杆组成的平面要垂直于建筑物(见图4-2)。 图4-1 初始安装

图4-2 踏步与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4.2.2 在地面上将爬升架拼成整体,并装好液压系统,然后将爬升架吊起,套在标准节Ⅲ外面,并使套架上的爬爪搁在标准节的最后一个踏步上(见图4-3)(套架上有油缸的一面对准塔身上有踏步的一面套入)。图4-3 爬升架的安装

4.2.3 在地面上,先将上下支座以及回转机构、回转支承、平台等装为一体,然后将这一套部件吊起安装在塔身上,用16个M24和8个M39×3的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分别与爬升架和塔身连接(见图4-4),(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在地面上再加装上回转塔身,然后一起吊装在塔身上)。 图4-4 回转部分的安装

4.2.4 在地面上将回转塔身和塔帽装好,并将平衡臂拉杆的第一节与塔顶用销轴连接好,然后吊起,用16个M30的高强度螺栓将回转塔身和上支座

.

精选文本

连接(见图4-5)。要注意区分回转塔身的上部耳板哪边是与吊臂相连,此边安装时应与上支座上的回转限位器处于同一侧。

.

精选文本

4.2.5在平地上拼装好平衡臂,并将起升机构、配电箱、电阻箱等装在平衡臂上,接好各部分所需的电线,然后,将平衡臂吊起来与回转塔身用销轴固接完毕后,再抬起平衡臂成一角度至平衡臂拉杆的安装位置,安装好平衡臂拉杆后,再将吊车卸载(见图4-6a、b、c)。 图4-5 塔顶及回转塔身的安装 图 4-6c 平衡臂拉杆

4.2.6 吊起重3.4吨的平衡重一块放在平衡臂的最后部。(见图4-7,图4-8所示)。

图4-7 安装起重臂之前,先吊装3.4吨平衡重一块放在平衡臂最后部 图示状态为

63m臂长配置图 58m臂长时,去掉图中右边第一块(1.5吨) 53m臂长时,去掉图中右边两块(1.5吨×2) 图4-8 平衡重配置图

4.2.7在地面上先将司机室的各电气设备检查好以后,再将司机室吊起至上支座的上面,然后,用销轴将司机室与上支座连接好。 4.2.8 起重臂与起重臂拉杆的安装

4.2.8.1 起重臂节与拉杆节的配置(见图4-9,图4-10),次序不得混乱。

.

精选文本

4.2.8.2 按照图4-9组合吊臂长度,用相应销轴把它们装配在一起,把第一节臂和第二节臂连接后,装上小车和吊蓝,并把小车和吊蓝固定在吊臂根部,把吊臂搁置在1米高左右的支架上,使小车和吊蓝离开地面(见图4-11),装上小车牵引机构。所有销轴都要装上开口销,并将开口销充分打开。

4.2.8.3根据不同的起重臂长度按照图4-10组合吊臂拉杆长度,用销轴把它们连接起来,固定在吊臂上弦杆的相应支架上。

4.2.8.4 检查吊臂上的电路是否完整,并穿绕上小车牵引钢丝绳(见图3-14绕绳法),其余有关要求见图4-11。

4.2.8.5 用汽车起重机将吊臂总成平稳提升,提升中必须保持吊臂处于水平位置,使吊臂能够顺利安装到回转塔身的吊臂铰点上。

4.2.8.6 在吊臂与回转塔身连接完毕后,继续提升吊臂,使吊臂头部稍微抬起,并用起升机构钢丝绳通过塔顶和吊臂拉杆上的一组滑轮拉起拉杆(见图4-11)。

4.2.8.7这时按图4-12c穿绕起升绳,开动起升机构接起拉杆,先使短拉杆的连接板能够用销轴连接到塔顶的相应拉板上,然后,再开动起升机构调整长拉杆的高度位置,使得长拉杆的连接板也能够用销轴连接到塔顶的相应拉板上(详见图4-12a、b )。 注意:这时汽车吊使吊臂头部稍微抬起,当开动起升机构,起升绳拉起起重臂拉杆,起重臂拉杆并不受力,否则起升机构负不起这么大的载荷。

4.2.8.8 松驰起升机构钢丝绳,把吊臂缓缓放下,使拉杆处于拉紧状态,然后,松脱滑轮组上的起升钢丝绳。 图4-12 起重臂拉杆的安装

.

精选文本

4.2.9 吊装平衡重

根据所使用臂架长度,按规定安装不同重量的平衡重(53m臂长时,平衡重为17吨。58m臂长时,平衡重为18.5吨。60米臂长时,平衡重为20吨。平衡重配置情况(见图4-8)。

.

精选文本

4.2.10 穿绕起升钢丝绳

将起升钢丝绳引经排绳器、塔顶导向滑轮后,绕过在起重臂根部的起重量限制器滑轮,再引向小车滑轮与吊钩滑轮穿绕,最后,将绳端固定在臂头上(见图3-13)。

4.2.11 把小车开至最根部,转动小车上带有棘轮的小储绳卷筒,把牵引绳尽力张紧。

4.3 塔身标准节的安装及顺序(见图4-13,图4-14) 图4-13 图4-14

4.3.1 由于塔身标准节主弦杆的规格有二种,因此,在安装标准节时,应根据标准节的类型,依次从下到上安装塔身标准节。从下到上塔身组成为:4节标准节Ⅲ,11节标准节Ⅱ,严禁次序混乱。

4.3.2 将起重臂旋转至引入塔身标准节的方向(起重臂位于爬升架上外伸框架的正上方)。

4.3.3 调整好爬升架导轮和塔身之间的间隙,一般以 2~3毫米为宜,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并紧固好电缆。

4.3.4 在地面上先将四个引进滚轮固定在塔身标准节的四个角上(无定位销轴一端),然后吊起标准节并安放在外伸框架上(见图4-13)。调整小车的位置(图4-14),使得起重机的上部重心处在顶升油缸梁的上方(53 米臂长,时小车停在约34 米幅度处;58米臂长时,小车停在约30米幅度处;63米臂长时,小车停在约25米幅度处。)。实际操作中,观察到爬升架上四周16个导轮基本上与塔身标准节主弦杆脱开时,即为理想位置。然

.

精选文本

后,将爬升架与下支座用16个M24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好,最后卸下塔身与下支座的8个M39×3的高强度螺栓。

4.3.5 将顶升横梁顶在塔身就近的踏步上,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全部伸出。稍缩活塞杆,使爬爪搁在塔身的踏步上(图4-14, 图4-3)。油缸全部缩回,重新使顶升横梁顶在塔身踏步上,再次全部伸出油缸。此时塔身上方恰好能有装入一个标准节的空间,利用引进滚轮在外伸框架滚动,把标准节引至塔身的正上方,对准标准节的螺栓连接孔,缩回油缸至上下标准节接触时,用8个M39×3的高强度螺栓将上下塔身标准节连接牢靠(拧紧螺栓一般用气扳BE56或力矩扳手,预紧力为36吨,预紧力矩为280kg.m)。卸下引进滚轮,调整油缸的伸缩长度,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固,即完成一节标准节的加节工作。若连续加几节标准节,则可按以上步骤连续操作几次即可。(注意:在顶升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观察爬爪和顶升横梁的位置,不允许和塔身发生任何干涉现象)

4.3.6 整机安装完毕后,应检查塔身的垂直度允差为4/1000。 4.3.7 顶升工作全部完成后,可以将爬升架下降到塔身底部并加以固定,以降低整个起重机的重心和减少迎风面积。

4.3.8 起重机加节完毕,应旋转臂架至不同的角度,检查塔身标准节各接头处高强度螺栓的拧紧问题(哪一根塔身弦杆位于平衡臂正下方,就把此弦杆上从下到上的所有螺栓拧紧)。 4.4 调整各种安全装置

起重机各种安全装置要依照下述内容进行调整。 4.4.1 起重力矩限制器的调整(结构见图4-15)

.

精选文本

图4-15 力矩限制器示意图

该装置中有一对弹性板(1),在载荷力矩的作用下,弹性板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弯曲。由于弹性板上固定有三个可调螺栓,因此一旦载荷过大,可调螺栓会压下限位开关。 调整时用四倍率,起吊重物离地,小车能够运行即可调整。

4.4.1.1 臂端点调整

4.4.1.1.1定幅变码调整, 63米(58m,53m)臂长时,吊重1400kg(1900kg,2190kg),调整螺栓Ⅱ,小车幅度为57.8米(52米,50米),逐渐增加重量到85 kg(115kg、130kg)在此范围内碰动开关Ⅱ,电路断电,小车不能向外变幅,吊钩不能上升。断电时,增加的重量接近小值比较理想。 4.4.1.1.2 卸下增加的重量。

4.4.1.1.3 定码变幅调整,调整螺杆Ⅲ,把小车往外开,使幅度在57.8~61.3米(52~55.1米,50~53米)范围内碰动开关Ⅲ,电路断电,小车不能向外变幅,吊钩不能上升。断电时,幅度接近小值比较理想。 4.4.1.1.4 调整时载重小车以最低速运行。 4.4.1.1.5 开回小车。

4.4.1.1.6 调整螺杆Ⅰ,把小车高速往外开,使幅度在44.8~47.6米(40.4~42.8米,38.8~41.2米)范围内碰动开关Ⅰ,小车应该由高速自动转换为中速并发出报警信号。

4.4.1.1.7 重复前六项动作三次,记录下每次换速(报警)和断电时的幅度或重量,以检验其重复性能。 4.4.1.2 臂根点校核

.

精选文本

4.4.1.2.1 定幅变码校核,63米(58米、53米)臂长时,吊重7210kg(7640kg、7020kg),小车幅度为17米(18米、20米),每次增加重量20 kg,逐渐增加重量到430 kg(460kg、420kg),直至电路断电灯亮,测出Q断应在7210~7640 kg(7640~8100 kg、7020~7440kg)之间,接近小值较为理想。

4.4.1.2.2 卸下增加的重量。

4.4.1.2.3 定码变幅校核,重新把小车往外开,测出断电点的幅度R断,R断应在17~18米(18~19.1米、20~21.2米)之间,接近小值比较理想。

4.4.1.2.4 重复前三项动作三次,测出R断和Q断在上述范围内即可。 4.4.2 起重量限制器的调整(结构调整方法见图4-16) 4.4.2.1 四倍率滑轮组的调整

4.4.2.1.1 高档断电调整(幅度小于30米),离合器控制开关打到高速档

(1) 吊重2500kg,吊钩以低、中、高三档速度各升降一次,不允许任何一档产生不能升降现象。

(2) 再加吊重20kg,以高速档提升,若能提升,升高约10米高度后,再下降至地面。

(3) 重复(2)的全部动作,直至高速档断电灯亮不能升降时,记录下所吊重物Q高断应在2600~2760kg之间,接近2600kg较为理想(按图4-16方法调整,保证Q高断达到要求值)。

(4) 去掉重物(需要下降,请换到中速档)至报警解除,用高速档重复

.

精选文本

(3)的动作一次,再次所得Q高断应基本一致。

4.4.2.1.2 中档断电调整(幅度不能大于20米)离合器控制开关打到中速档

(1) 吊重4900kg,吊钩以低、中档速度各升降一次,低、中档不允许产生不能起升现象,但操作高档时,应不能动作。

(2) 再加吊重20kg,以中速档起升,若能起升,升高约10米高度后再下降至地面。

(3) 重复(2)的全部动作,直到中速档断电灯亮不能升降时,记录下所吊重物Q中断应在5000~5300kg,接近5000kg较为理想(按图4-16方法调整,保证Q中断达到调整值)。

(4) 去掉重物(需要下降,请换到低速档)至报警解除,用中速档再重复(3)的动作一次,两次所得的Q中断应基本一致。

4.4.2.1.3 低档断电调整(幅度不能大于10米)离合器控制开关打到低速档

(1) 吊重9800kg,吊钩以低档升降一次,操作中、高档应不能动作。 (2) 再加吊重20kg,以低速档提升,若能提升,升高约10米高度后再下降至地面。

(3) 重复(2)的全部动作,直至低速档断电灯亮不能提升时,记录下此时的起重量Q低断应在10000~10600kg之间,接近10000kg较为理想(按图4-16方法调整,保证Q低断达到要求值)。

(4) 去掉重物若干,直至报警解除,重复(3)的动作一次,两次所得Q低断应基本一致。

.

精选文本

4.4.2.2 二倍率滑轮组的校核

4.4.2.2.1 高速档校核,离合器控制开关打到高速档

(1)吊重1250kg(幅度不能大于50米),吊钩以低、中、高三档速度各升降一次,不允许任何一档产生不能升降现象。

(2) 再加吊重10kg,以高速档提升,若能提升,升高约10米高度后,再下降至地面。

(3) 重复(2)的全部动作,直至高速档断电灯亮不能升降时,记录下所吊重物Q高断应在1300~1380kg之间,接近1300kg较为理想(按图4-16方法调整,保证Q高断达到要求值)。

(4) 去掉重物(需要下降,请换到中速档)至报警解除,用高速档重复(3)的动作一次,再次所得Q高断应基本一致。

4.4.2.2.2 中速档校核(幅度不能大于35米),离合器控制开关打到中速档

(1) 吊重2420kg,吊钩以低、中档速度各升降一次,低、中档不允许产生不能起升现象,但操作高档时,应不能动作。

(2) 再加吊重20kg,以中速档起升,若能起升,升高约10米高度后再下降至地面。

(3) 重复(2)的全部动作,直到中速档断电灯亮不能升降时,记录下所吊重物Q中断应在2500~2650kg,接近2500kg较为理想(按图4-16方法调整,保证Q中断达到调整值)。

(4) 去掉重物(需要下降,请换到低速档)至报警解除,用中速档再重复(3)的动作一次,两次所得的Q中断应基本一致。

.

精选文本

4.4.2.2.3 低速档校核(幅度不能大于20米),离合器控制开关打到低速档

(1) 吊重4800kg,吊钩以低速档起升,但操作中、高档应不能动作(幅度不大于20米)。

(2) 再加重20kg,以低速档起升,若能起升,升高10米高度后再下降放至地面。

(3) 重复(2)得全部动作,直至亮灯和报警断电时,记录下所吊重物Q低断,Q低断应在5000~5300kg之间,接近5000kg较为理想(调整按图4-16方法进行,保证Q低断达到要求值)。

(4) 去掉重物若干,直至解除报警,重复(3)动作一次,两次所得Q低断应基本一致。

4.4.3 幅度限位器的调整(结构调整方法见外购件说明书)

(1) 吊钩空载,小车以低速档运行,当小车中心向外(向内)行至距外(内)端挡铁3米(2.2米)时,调整幅度限位器中的一个延时开关恰好动作(向内、向外分别有一个限位开关控制),继续运行至距外(内)端挡铁2米(1.2米)时,另外一个瞬时限位开关(向内、向外各有一个)动作,小车停止运行,再起动时,小车只能往臂架中央运行。

(2) 小车以高速从中央往臂根(臂头)运行,碰第一个延时开关后,应降为中速运行,碰到另一个瞬时开关时,应停止运行。 (3) 小车运行试动作三次均动作效果一致时即可。 4.4.4 起升高度限位器的调整(见外购件使用说明书)

(1) 起升高度相同,滑轮组倍率不同时,高度限位器应重新调整;

.

精选文本

(2) 吊钩空钩无负载,以中速升降,当吊钩装置顶部距小车臂架下端4倍率2米(2倍率3米)时,调整高度限位器中的一个延时开关动作,吊钩继续上升,当吊钩装置顶部距小车臂架下端4倍率0.7米(2倍率1米)时,调整另一个瞬时开关动作,吊钩不能上升,再起动时只能下降。 (3) 吊钩以高速向上运行,碰到第一个延时开关后应自动减速,碰第二个瞬时开关应限制上升。

(4)吊钩升降动作三次,效果一样即可。 4.4.5 制动器的调整

4.4.5.1小车制动器的调整(见图4-17) 4.4.5.2 回转制动器的调整(见图4-18)

4.4.6本机配备了工作状态显示仪,实时采集并显示塔机运行中力矩、起重量、变幅幅度、起升高度4个参数量。并根据设置的警戒值进行报警,但不控制起重机操作系统,力矩、起重量、变幅幅度、起升高度4个参数量警戒值设置如下:

4.4.6.1 力矩警戒值设置,起重力矩达到额定值90%(112.5t.m)报警。 4.4.6.2 起重量警戒值设置,起重量达到额定值90%(4倍率吊重9t,2倍率吊重4.5t)报警。

4.4.6.3 变幅幅度警戒值设置,距小车外限位向内2米报警。 4.4.6.4 起升高度警戒值设置,距吊钩上限位4倍率1米,2倍率2米报警。

显示仪调试使用方法详见《HC-J5型显示仪用户手册》。 图4-17 变幅小车制动器示意图

.

精选文本

图4-18 回转制动器示意图 4.5 起重机的拆卸

起重机的拆卸与安装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工作程序与安装相反,既后装的先拆,先装的后拆。但是,在拆卸的过程中不能马虎大意,否则将发生人身及设备安全事故。必须参考前面的安装顺序,编制出拆塔的顺序及步骤,经核实无误后,再严格按要求拆塔。

第五章 起重机附着式工作状态的安装与拆卸 5.1 工作状态

QTZ125塔式起重机附着工作时的最大起升高度为160米,塔身中心距建筑物5米,爬升时应使得吊臂方向与建筑物平行。 5.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5.2.1 用户和安装单位在安装QTZ125附着式塔式起重机之前,应参照附图设置好固定基础。 5.2.2 建筑物附着处强度

用户和安装单位在安装QTZ125附着式塔式起重机之前,应对建筑物附着点和附着点的强度预先计算和确定。建筑物附着点受力情况见图5-1:

附着点 建筑物承载 F1(t) F2(t) F3(t) F4(t) 载荷 t ±16 ±20 ±16 ±20 图5-1 建筑物附着点受力表 5.3 安装步骤

.

精选文本

附着式起重机的安装程序与固定式起重机基本相同,其安装程序简述如下:

5.3.1 吊装三节标准节Ⅲ,并用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注意标准节上有踏步的一面要垂直于建筑物)。

5.3.2 将爬升架套入塔身,注意套架上有油缸的一面要对准塔身上有踏步的一面。

5.3.3 在地面上,将上、下支座以及回转支承、回转机构等用螺栓连成一体后,吊装到塔身和套架上,并用螺栓锁紧。 5.3.4 吊装回转塔身和塔顶。

5.3.5 吊装平衡臂、平衡臂拉杆,然后吊起一块3.4吨重的平衡重一块放在最后部。

5.3.6 吊装司机室。

5.3.7 吊装起重臂、起重臂拉杆。 5.3.8 吊装平衡重,穿绕有关绳索系统。

5.3.9 检查整机的机械部分、结构连接部分、电气及液压部分等无误后,开始顶升工作。

5.3.10 加标准节的方法同固定式起重机一样,附着式起重机塔身自下而上的组成为(附着高度160米时):4节Ⅲ, 49节Ⅱ,。 5.4 附着尺寸(见图5-2)

5.4.1 吊钩高度≤46.3米时(此时已加4节Ⅲ,11节Ⅱ),必须

图5-2 附着架附着尺寸

.

精选文本

图5-3 撑杆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 安装第一个附着架。

5.4.2 第一个附着架以上塔身部分的高度≤30.3米时,必须安装第二个附着架。此时起重机的最大工作高度为67.3米。

5.4.3 第二个附着架以上塔身部分的高度≤30.3米时,必须安装第三个附着架。此时起重机的最大工作高度为88.3米。

5.4.4 第三个附着架以上塔身部分的高度≤27.3米时,必须安装第四个附着架。此时起重机的最大工作高度为106.3米。

5.4.5 第四个附着架以上塔身部分的高度≤27.3米时,必须安装第五节附着架。此时起重机的最大工作高度为123.3米。

5.4.6 第五个附着架以上塔身部分的高度≤24.3米时,必须安装第六个附着架。此时起重机的最大工作高度为139.3米。

5.4.7 第六个附着架以上塔身部分的高度≤24.3米时,必须安装第七个附着架。此时起重机的最大工作高度为154.3米。 5.5 附着架(见图5-4)

附着架有四根撑杆和一套环梁等组成,它主要是把起重机固定在建筑物的柱子上,起着依附作用。使用时环梁套在标准节上,四角用八个调节螺栓通过顶块把标准节顶牢,其撑杆长度可调整。四根撑杆端部有大耳板与建筑物附着处铰接,为使四根撑杆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内,可用钢丝绳将环梁挂在塔身上,调整顶块及撑杆长度使塔身轴线垂直。本起重机附着架按起重机中心与建筑物距离为5米设计,若实际使用与此值不符,要提前与生产厂联系,进行适当加长或减短撑杆。撑杆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参见图5-3,

.

精选文本

图中只标注出连接耳板露在建筑物外的形状、位置尺寸,留在建筑物内部的部分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图5-4 附着架

5.6 附着架的安装和使用(见图5-5)

5.6.1 将环梁包在塔身外,然后用16个M24的螺栓连接起来, 再提升到附着点的位置。

5.6.2 调整螺栓,使得顶块能顶紧塔身。

5.6.3 吊装四个撑杆,并调节调整螺栓,使之符合长度的要求。 5.6.4 应用经纬仪检查起重机轴心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在全高上不超过4/1000,垂直度的调整可通过调整四根附着用撑杆的长度及顶块而获得。 5.6.5 无论附着几次,最后一个附着架处,必须用内撑杆(图5-5)将塔身四根主弦顶死。

5.7 附着式起重机的拆卸与安装相反,若用户拆塔时没有完全把握,要参照安装顺序编写出拆塔说明,然后按顺序进行拆塔。

.

精选文本

图5-5附着架

第六章 起重机的使用与操作

6.1 一般说明

6.1.1 起重机必须在符合设计图纸规定的固定基础上工作。

6.1.2 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训练,了解机械的构造和使用,必须熟知机械的保养和安全操作规程,非安装、维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攀登起重机。

6.1.3 起重机正常工作气温为 –200C~400C,风速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