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年级儿童诗歌教学策略

一年级儿童诗歌教学策略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一年级儿童诗歌教学策略

------将所学诗歌运用到生活、情境中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中,诗歌总共出现25首,其中开篇为上学歌,意在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的价值观。拼音教学中有9首,主要为巩固拼音的学习。课文教学7首,识字教学4首,侧重点在于识字,语文园地4首,意在亲子共读,让学生感受阅读快乐,激发阅读兴趣。样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展现儿童诗歌的魅力呢?如何让学生将所学诗歌运用到情境中呢?

一、多种形式朗读

教学儿童诗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把逗号或句号分隔的断句断恰当,把句子里的词语和词语间该停顿的地方停顿准确,即把句子读通顺。自由朗读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可以请每个学生读一句,可以男女生各读一句,可以小组每组读一句,也可以同桌共读一句,如果诗歌短小,可让学生单独示范读,其他学生帮忙更正。朗读环节,教师要保证朗读时间充裕,力求全班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

二、领悟意境

简短的儿童诗中会出现为数不多的形容词或动词,这些词对拓展儿童语言,培养语感至关重要。如《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词语“小小的”和“弯弯的”,引导学生想象船儿和月儿的形状,并带着动作读一读。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看图。教师可以在读诗前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读诗后提问:哪几句诗反映的是图上的内容?如《影子》和《明天要远足》两篇诗歌,单看图上孩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表情,就能知道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中感性的语言符号一旦有与之相契合的鲜明形象,学生的情感体验就会更深刻,更令之难忘。

三、模仿创作,加以运用

《家》是一首学生喜爱的儿童诗,诗歌把学生带到了广袤富饶的大自然中,去寻找每种生灵赖以生存的地方。诗文最后升华到祖国是我们的家,读来真切感人,一种质朴单纯的归属感萦绕于怀。学完后教师提问:“蓝天还是谁的家?”学生们炸开了锅:“蓝天是风筝的家”“蓝天是飞机的家”“蓝天是海鸥的家”“蓝天是外星人的家”“蓝天是晚霞的家”……学生们大胆表达,从蓝天到泥土,学生给出了极富个性和创意的答案。教师继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引导学生把主语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换一换,完成填空:_______是_______的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