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研究

《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0卷第3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Vo1.40 No.3 2006年3月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0{Physical Education Mar.2006 《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研究 黄世席 (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摘 要: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的体育组织 之间进行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几乎涵盖了有关 兴奋剂的所有问题,对该公约的研究有助子兴奋剂的控制以及有关立法建设。 关键词:兴奋剂;体育运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公约 中圈分类号:0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0X(2006)03—0010—05 Research into International Con vention against Doping in Sports HUANG Shi—xi (Law School of Shangdong Univ.,J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Doping in sports is a global problem,whose solution need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s。 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gainst Doping in Sports adopted by UNESCO is of great help to the global doping control and related government legislation. Key words:doping;sports;UNESCO;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及过度商业化导致出现了越来 宣言》同意应当同国家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合作。国家机 越多的服用兴奋剂行为,为了保护体育运动的健康发 关和独立的体育组织有各自单独的但是又有互相合作 展、运动员的权益以及体育伦理道德又必须对这种行 的责任来消除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行为,即国家机关 为实行控制。服用兴奋剂的行为违背体育道德、医学 和体育组织都有权力对违反兴奋剂的行为进行管辖, 道德,有悖于公平竞争的精神,并且与尊重运动员身体 所有的主要的体育主管部门应共同携手反对兴奋剂[2。 2]健康、构成奥林匹克运动基石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也 后来国际奥委会成立了由政府代表和体育运动代表共 践踏了由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以及各国 同参加的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制定了《世界反兴奋荆条 奥委会所颁布的竞技体育的法规…。从总体上讲,在 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牵头开始了《反 预防、教育、培训、提供信息以及反兴奋剂规定的协调 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制定过程,该公 和实施处罚措施方面。各国政府的作用是最基本的,但 约的制定既是UNESCO与其他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 是也需要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的合作,因为兴奋剂问 府共同努力的过程,也是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进行 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及其下属 合作的典型示例。 组织——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国际麻醉品管制 1 制定《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的 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连同各洲、各地区间的政府和 必要性 非政府组织,都可以在它们各自领域做出应有的贡献。 具体到政府和非政府国际组织而言。在1989年9 在反对兴奋剂方面,尽管各国、地区间以及国际上 月16日签署了欧洲理事会《反兴奋剂公约》,2002年9 通过了许多政府间的国际文件,但是没有一个是具有 月欧盟又在华沙通过了对该条约的附加议定书。1994 世界范围的法律效力的。适用范围较广的两个国际文 年1月13日国际奥委会和其他体育组织通过的《洛桑 件是《欧洲委员会反对兴奋剂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 和《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的哥本哈根宣言》。 收稿日期:2005 11-10 《欧洲理事会反兴奋剂公约》在协调缔约国反兴奋剂的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CTY004)。 政策和实践做法以及提高签署国政府的反兴奋剂计划 作者简介:黄世席(1969一),男,安徽砀山人,副教授,法学博 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不过,这个公约并不具有全球效 士。研究方向:国际私法、体育法。 力,只有四十多个国家批准了该公约,而且主要是欧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黄世席:《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研究 国家。2003年通过的《哥本哈根宣言》是应对反兴奋 剂活动的迅速发展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是支持世界 反兴奋剂机构和《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并呼吁“在 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之前及时制定一个通过与各 国政府的体制和行政管理相适应的文件予以实施的反 兴奋剂公约或者确定所须承担的法律义务”。截至 2005年8月22日,尽管有175个国家签署了《哥本哈 根宣言》-3 J,但其并没有法律上的拘束力,而且内容不 够全面,没有涉及到各国政府在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 用兴奋剂方面所需解决的所有问题。 作为一个根据瑞士私法设立的基金会,1999年9 月成立的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理事会由50%的政府组 织和政府间组织的代表以及50%的体育组织代表组 成,这种不同寻常的组成结构表明在反对兴奋剂方面 各国政府和体育组织必须同心协力、共同行动这样一 个事实,如果不相互配合和合作。任何一方都不能取得 成功。各国政府和体育界都承认在反兴奋剂的活动中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起主要牵头作用。尽管已有许多体 育组织签署了《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但是根据国际法。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政府 部门之间需要制定一项国际公约,规定各国政府在本 国的法规中适用《世界反兴奋剂条例》所制定的原则而 承担的义务。此外,各国政府在打击体育运动中使用 兴奋剂的现象方面,还须在体育组织或世界反兴奋剂 机构职权管辖范围以外的领域采取行动。这类行动必 须与体育界按照《世界反兴奋剂条例》规定所采取的行 动相配合,因为,如果这两种文件之间缺乏协调一致, 则有可能被一些人所利用而肆无忌惮地长期在体育运 动中使用兴奋剂。 因此,制定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是必要的, 特别有助于确保各国政府采取措施以反对在体育运动 中使用兴奋剂的做法,同时配合体育运动界已经采取 的行动,包括在国家层面实施的反兴奋剂活动、国际合 作、教育和培训以及研究工作;而且也可以向世界反兴 奋剂机构开展的反兴奋剂斗争提供支持,对《世界反兴 奋剂条例》和各项《国际标准》给予支持。 2《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的制定 过程 《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一直是 UNESCO最近几年关注的领域。2003年1月,UN— EsCO组织了一次由各国体育部长和高级官员参加的 圆桌会议,其目的是在2006年都灵奥运会之前通过一 个反兴奋剂国际公约。当年晚期,UNESCO第32届 大会考虑到了这项建议,邀请总干事调查体育运动中 的反兴奋剂问题并且起草一个国际公约。而对公约关 注的除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外,联合国大会于2003年 11月3日也通过了有关体育运动促进教育、健康、发 展与和平的第58/5号决议,其第7段指出,“政府应当 加速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体育运动的国际反兴奋剂公 约的进程,并且在制定公约方面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和其他国际以及地区的组织进行合作”[ 。 UNESCO总干事于2003年组织了一个特别专家 委员会并分别于当年的6月、11月和12月召开了三 次会议,制定了《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 约》的初稿,交于2004年1月举行的由政府和体育组 织代表参加的会议进行审查-5 J。2004年5月,在巴黎 召开了政府间会议,第二次讨论了公约的初稿。2004 年9月,UNESCO总干事邀请该组织的190多个成员 派代表出席于2005年1月在UNESCO总部巴黎举行 的讨论《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草案 的第三次政府间会议。2004年12月,在希腊雅典举 行的第四次国际体育部长和高级官员会议将兴奋剂列 为三个主要的议题之一,其第一委员会对《反对在体育 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的初稿进行了研讨,涉及 如何执行公约、如何进行财政方面的援助以及如何与 其他国际文件同时并存等【6]。由此可见,公约草案是 一个专家组三次讨论会和国际会议三次大会的成果, 同时国际体育部长和高级官员第四次会议也讨论了公 约草案并且帮助解决了几个比较显著的问题。在起草 过程中,所有的国家政府都承诺要与体育运动中的兴 奋剂进行斗争,这使得起草规则进展得非常迅速;不 过,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世界范围内的反兴奋剂斗争的 发展是处在不同的阶段中的,要确保最终的公约符合 所有国家的要求 。 制定公约的最新进展是,2005年8月22日,在斯 洛伐克举行的《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 约》的圆桌会议上,与会代表讨论了该公约以及政府和 体育界如何实施《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问题。在该次 会议上,UNESCO总干事指出当前反兴奋剂已经成为 全球关注的问题,因此制定一个全球性质的国际公约 是必要的;该公约将国际法的力量用在反兴奋剂的斗 争中,并且要确保所有的政府都要从法律上承诺执行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如果没有国际奥委会、国际残疾 人奥委会、欧洲理事会以及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帮助 是不可能形成公约的最终文本的-8 J。 3《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的主要 内容 2005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33次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第40卷 议上正式通过《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 约》。 《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以下 简称《公约》)全文除序言外包括43个条款,涉及《公 约》的范围、本公约与《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关系、国 家一级的反兴奋剂工作、国际合作、教育与培训、研究、 《公约》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公约的修正、最后条款7 个部分。 3.1 《公约》适用的范围 这部分规定包括6条,其中第1条规定了《公约》 的宗旨,主要是促进预防和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 奋剂,最终杜绝这一现象;第2条列述了《公约》中使用 的一些词语的具体定义,根据该条款,大多数定义与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中的定义一致,是体育运动界普 遍使用的,从而使《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和《公约》中的 定义尽可能保持一致,如果有相左之处,应以公约的条 款为准;第3条概述了实现《公约》宗旨的手段,包括缔 约国有义务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特别是与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并须确保为反对在 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而采取的任何措施均应符合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规定;第4条规定各缔约国应 承诺,以《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中确定的原则作为在国 家和国际层面为实现《公约》目标而采取的措施的基 础,同时把《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 的两项国际标准(即《兴奋剂检测实验室国际标准》和 《兴奋剂检测国际标准》)列为《公约》的附录而不是作 为《公约》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们主要与体育运动界有 关而不适用于各国政府;第5条确认各缔约国可采用 必要的措施同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的现象作斗争, 包括立法、法规、政策或行政管理,因为打击使用兴奋 剂现象的行动成功与否不是看过程而是看结果。 第6条确定了此项公约与其他国际文件之间的关 系,本公约中的任何条款均不能影响缔约国因其加入 的其它与本公约宗旨相一致的协议而享有的权利和承 担的责任,但它们也不能影响其他缔约国根据本公约 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该条规定借鉴的是《联 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条款,尽管它也指出相对于其他的 与其内容不一致的文件而言,该公约的地位是最高的。 但其保护的是根据其他公约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 任。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欧盟理事会《反兴奋剂公约》 的成员国的【9i。 3.2国家一级的反兴奋荆工作 这部分规定共有6条,其中第7条旨在促使各缔 约国通过国内协调来确保《公约》的实施,因为在缔约 国内执行公约需要依靠许多有关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 部门以及这些实体之间的合作协调;第8条要求缔约 国采取行动限制获得和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但 同时保证不得妨碍出于合法目的的使用;第9条吁请 各缔约国针对运动员辅助人员违反反兴奋剂规则的行 为采取措施,并鼓励相关组织也针对此类行为采取措 施,因为缔约国或许可能对这些组织没有处罚权,故该 条鼓励有处罚权的其他组织采取行动;第1O条鼓励采 取行动,解决与运动员服用营养补充品有关的问题,包 括非故意违反行为,以及使用具有不明成分或成分说 明不清楚的产品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第儿条吁请 各缔约国,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兴奋剂控制计划 提供资金,并对因违反反兴奋剂规则而被停赛的运动 员和不遵守《条例》规定的组织实行经济制裁;第12条 旨在确保毫无障碍地在任何地方对运动员实行兴奋剂 控制。 3.3 国际合作 第13条至第18条的内容是涉及兴奋剂控制方面 的国际合作问题的。第13条吁请每一个缔约国鼓励 其管辖范围内的反兴奋剂组织、公共当局和体育运动 组织与其他缔约国管辖范围内的相应机构开展合作; 第14条是缔约国应对支持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在国际 反兴奋剂方面开展的重要工作作出承诺;第15条是对 第14条的补充,重申由公众当局和奥林匹克运动共同 资助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原则,其中“共同资助”一词 来自《哥本哈根宣言》中第3条第2款的规定,只不过 没有明确提出各自资助5O%的规定;第16条就缔约 国之间在兴奋剂控制方面开展国际合作的可能形式作 出若干规定;第17条和18条规定设立了用于消除在 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现象的自愿基金,并概述了该 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3.4教育与培训、研究 第19至23条鼓励对运动员、运动员辅助人员和 一般体育运动参加者实行反兴奋剂教育和培训计划。 根据第三次政府间会议作出的决定,第19条反映了向 运动员和运动员辅助人员提供针对其特定运动需求的 教育和培训计划的愿望。而第24至27条鼓励就反兴 奋剂问题进行研究,并确定了这类研究的范围。 3.5《公约》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28至32条涉及《公约》项下建立的监督机制, 列述了缔约国大会的各项职能以及向缔约国大会提交 国家报告的时间范围(宽松的监督机制)。第28条指 出,缔约国大会为本公约的最高权力机构,原则上应每 两年举行一次常会,每个缔约国在大会应有一票表决 权。此外,第3O条和第32条分别规定了缔约国大会 和秘书处的职能。第31条则要求缔约国通过秘书处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黄世席:《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研究 13 缔约国大会提交有关其为遵守本公约的规定所采取措 施的所有相关信息。 第29条规定邀请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作为缔约国 大会的咨询机构,邀请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残疾 人奥林匹克委员会、欧洲委员会、政府间体育运动委员 会(cIGEPS)作为观察员,此外缔约国大会也可以决定 邀请其他相关组织作为观察员。由于缔约国大会的作 用之一是决定如何实施公约的监督机制,而且也不知 道哪些国家会签署公约,因此在公约中具体确定咨询 机构是有些过早。世界反兴奋荆机构可能被认为是一 个特殊的例外,因为其被看作是一个咨询机构而根本 不用考虑哪些国家会签署公约_9 J。 第33条规定了对《公约》进行修正的正常程序,而 第34规定了对公约附件进行修正的具体程序,使世界 反兴奋剂机构对作为《公约》附录的《禁用清单》或者 《批准治疗用药豁免的标准》所作的修改都能够及时纳 入《公约》的相应附件,以确保各国政府与体育运动界 适用同样的标准作为指导。由于缔约国大会每两年举 行一次,该条款允许或者在缔约国大会上或者经过书 面程序来通过建议的修正案。除非有2/3的缔约国表 示反对,否则建议的修正案被视为通过。这样,世界反 兴奋荆机构对《禁用清单》或者《批准治疗用药豁免的 标准》所作的修改可以及时纳入《公约》的附件。该条 款反映了第三次政府间会议全会的辩论结果和作出的 决定。 3.6最后条款 第35至第43条为几项最后条款。在第三次政府 间会议的全会上,特别强化了第35条(联邦制或非统 一立宪制)的内容,使之与《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 产公约》的相应第35条和《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 与自然遗产公约》第34条的内容保持一致。根据现有 文本,现要求联邦政府不仅仅把《公约》条款通告各主 管当局,而且要建议它们通过《公约》条款。最后,第 43条(保留意见)与第6条密切相连。第三次政府间 会议的全会上,经过长时间的激烈辩论才就该条款的 确切措辞达成一致意见。第43条通过禁止与《公约》 的目标和宗旨不相符的保留意见,对第6条的规定予 以强化。 4争议问题的解决 有关缔约国大会秘书处(第32条)和自愿基金(第 17和18条)的规定,是就《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 奋剂国际公约》的拟定工作召开第三次政府问会议之 后唯一尚未解决的问题。既希望把《公约》的运作费用 保持在最低水平,又力求提供充分的监督职能,需要在 这两者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问题的核心在于拟采取 的监督机制的范围。教科文组织秘书处已经同世界反 兴奋剂机构明确了就此问题可能开展合作的领域,不 过仍需在教科文组织内部设一个秘书处。最后草案第 31条中规定了一种以双年度自行报告为基础的“宽松 的”监督机制,只需一个小规模的秘书处协助该机制的 运作。对于自愿基金问题,正如第17条所述,各会员 国同意需要利用一项自愿基金在全球范围内制定和实 施反兴奋剂计划。 然而,关于对《公约》秘书处的财政资助应来源于 自愿基金还是教科文组织的正常预算(第32条第3 段),“在起草的过程中分歧较大。一些代表担心教科 文组织用于监督《公约》实施情况的费用需挪用本组织 其他工作领域的资金,因此要求该秘书处全部使用自 愿基金的资金。其他代表则认为,如果全部依靠自愿 捐款来保证《公约》的实施,会带来不确定因素和缺乏 前瞻性,而且《公约》的落实和执行应该具有同任何其 他教科文组织公约一样的支持。为缔约国大会秘书处 提供财政资助的问题,应由教科文组织大会在有关本 组织总预算的讨论过程中审议《公约》时予以解决。 如果缔约国大会秘书处只能依靠自愿基金,那么 资金就没有任何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总干事将无法 完成为缔约国大会提供秘书处的要求。总干事认为, 制定《公约》却不能为其秘书处提供资助保障(如由正 常预算提供资金),将会极大地削弱《公约》的宗旨。一 项《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之所以被 视为必不可少,首先是基于下述事实:各国政府和体育 运动界必须同心协力与使用兴奋荆现象作斗争,如果 不相互配合和合作,任何部门都不能取得成功;体育运 动界近几年来采取了强有力的行动,特别是世界反兴 奋剂机构通过了《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体育运动界现 期望各国政府通过一项《公约》以发挥其作用。毫无疑 问,体育运动界将把一项没有秘书处的《公约》视为失 败。这种情况会对整个反兴奋剂运动以及各国政府和 体育运动界多年来在反对使用兴奋剂方面作出的巨大 努力构成威胁。此外,如果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一项公 约仅靠来源于自愿捐助的资金来管理,会开一个非常 危险的先例。它会有损于教科文组织作为多边独立机 构的形象,因为这种机构应能够不依靠捐助者的捐款 而履行其制订准则的职能_1 0l。 对于第43条规定的“保留意见”,《公约》初稿规 定:“1989年11月16日的《反兴奋剂公约》缔约国均 可声明,或在交存其批准书、接受书、赞同书(或加入 书)时声明,在履行本公约时有可能不受本公约第Ⅲ和 第Ⅳ部分规定的约束。”这样规定的最初目的是考虑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4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第4O卷 欧洲理事会《反兴奋剂公约》的缔约国在签署公约的时 候更加简单一些,因为公约初稿中的许多条款可能会 与欧洲理事会《反兴奋剂公约》的规定相同或者类似。 不过,随着讨论的深入以及最终草案的形成,现行公约 草案的内容与欧洲理事会《反兴奋剂公约》的规定有很 大的差别,因此关于“保留意见”的规定也修改为如下 条款,即“对与本公约的目标和宗旨不相符的保留意 见,不得予以认可u 。” 5结语:《公约》对世界体育运动的影响前瞻 《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是第一 个全球性的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的公约,其 通过将会对世界体育运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公约为各 国政府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以便在打击蔑视体育道 德和社会价值的同时危及运动员健康的祸害的努力中 进行国际协调。在这方面,公约表明在反对兴奋剂的 过程中国际法是有影响力的,并且确保所有的政府都 有法律上的义务来执行《世界反兴奋剂条例》,把体育 运动与政府行为结合在一起 J。 公约也规定了政府支持体育运动的方法。运动员 可能不会意识到《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 公约》的具体内容,但他们将会得到消除兴奋剂所带来 的好处。各国政府承认公约的效力具有一定程度的灵 活性,它们可以采取立法、制定条例和政策或者采取行 政手段的方式来执行公约的具体内容。不过,可以预计 的是政府将要根据公约的规定采取一定的特殊行动口]。 制定《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的 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加强了与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 奋剂的体育团体和其他组织的联系。譬如,在制定公 约的过程中UNESCO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和欧洲理 事会都建立了很好的工作关系,并且期待能够进行进 一步的合作。这也表明,在国际法的某些领域,政府可 以和非政府的民间团体进行合作,为了全社会的利益 而共同制定某些国际法规则,这无疑开创了一个可供 借鉴的先例。 参考文献: [1](西)萨马兰奇.奥林匹克回忆[M].孟宪臣译.北京:世界知 识出版社,2003:61—63. [2]European Olympic Committees:Advisory Opimon CAS 95/ 144[A].Matthieu Reeb.Court of Arbitration for Sport:Di— gest of CAS Awards 1986~1998[C].Switzerland:Editions Stampfli SA,1998:526. [3]Governments who have signed the Declaration[EB/OL]. http://www.wada—ama.org/en/dynamic.ch27 pageCatego— ry—id=163,2005—09—01. [4]A/RES/58/5.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EB/OL].3 November 2003.http://www.un.org。2005—09—01. [5]UNESCO and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oCmmittee discuss a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gainst doping in sport[EB/OL]. http://porta1.unesco.org/en/ev.php—URLID=17591 —&URLDO=DOTOPIC&URLSE( ION=201.html, ———2005—07—30. [6]MINEPS IV:a new step towards a convention agaisnt doping in sport[EB/0L].http://porta1.une. ̄o.or,g/en/ev.php— URL—ID=17591&URL—OD=DO—TOPIC&URL— SECTION=201.htm1.2005.07—30. [7]Interview with UNESCO Director,General Koiehiro Matsuura [J].Play True(WADA Publication),2005,(2):19—20. [8]Address by Mr Koichiro Matsuura,Director—General of UN— ESCO.on the occasion of the opening of the Round Table on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gaisnt Doping in Sport; Bratislava,Slovak Republic[EB/OL].DG/2005/125,http:// unesdoc.une.sco.org/imagest'0014t'0O14O4/14O482e.pdf, 2005—08—30. [9]Third Session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Meeting of Experts on the Preliminary Draft of a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gainst Doping in Sport(Paris2005):Synthesis of comments from Member States[EB/OL].ED.2005/CONF.211/3;http:// unesdoc.unesco.org/imagest'0013t'001379/137927e.pdf, 2005.08.3O. [10]Director-General’S final report 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In. ternational Convention agaisnt Doping in Sport[EB/0L]. ED/2005/CONV-DOP REP1。http://unesdoe.unesco.org/ images/0013/001388/138831e.pdf。2005.08—30. [11]MINEPs IV(2004):Background paper(International Con. vention against Doping in Sport:unresolved issues)[EB/ OL].ED.2004/CONF.212/CLD.4 REV.。http://unes. doc.unesco.org/imagcs/O013/001379/137992eo.pdf.2005. 07.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