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 1 古诗二首 咏柳》_15

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 1 古诗二首 咏柳》_15

来源:意榕旅游网


《咏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咏、妆”等8个生字,会写“碧、妆”等 5个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重点】

1.认识“咏、妆”等8个生字,会写“碧、妆”等 5个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走进作者:贺知章(约659—约744),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合称为“吴中四士”。主要作品:《回乡偶书》《采莲曲》《咏柳》等。

2.相关链接:柳树:柳树是落叶乔木或灌木,为喜光树种。耐水

能力强,在遭受水淹时,能生出许多不定根,漂浮水中,有吸收和运输养分的机能。柳树以插条繁殖为主,也可种子繁殖。柳树木材质轻洁白,坚韧细致,纹理通直,容易切削,干燥后不易变形。柳属植物药用历史悠久,公元前1550年古埃及文献记载。有旱柳、垂柳、白柳、镘头柳等品种。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古诗,出示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古诗,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 2.认识多音字,掌握不同读音所对应的不同含义; 3.检查识字情况:摘苹果;

4.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不做重点,了解即可);

5.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

6.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

碧:“王”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下方的“石”字要写得扁且宽,与上方的的部分相平衡。

绿:第二笔从第一笔的收笔处偏上方开始起笔;右边为“录”字。 简:部分“月、刂”均在横中线下方收笔;下方“刀”字底的撇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

7.练一练,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能够正确书写。 四、指导朗读

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停顿,防止唱读。

3.《咏柳》中的柳树的枝干苍劲有力,枝条细长、柔软,发出黄绿色的新芽。微风一吹,无数条柳枝随风摆动,就像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五、品读释疑

1.随文讲解,理解文意:

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串珠问题1)

诗意:一棵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就像是用碧绿的玉石装扮成的。从树上垂下无数条柳条就像绿色的丝带。这满树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一样裁剪出这满树的柳叶。

2.课文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妆”字写柳树像是精心打扮过一样;“高”字衬托出柳树袅袅婷婷的风姿;“碧玉”表现了柳树鲜嫩新翠。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柳树的全貌,突出了柳树绿、高的特点。“垂”写出了柳枝的长和柔;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随风飘

拂的样子,形象展现了柳枝的美丽。这一句,把柳枝茂密、柔软、下垂的特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诗的后两句:“细叶”一词,写出了柳叶细巧的特点。巧用设问,用“谁裁出”表达自己对柳叶的赞叹。

3.《咏柳》描绘了哪些景物?体现了春天的什么特点?(串珠问题3)

《咏柳》写了柳树和春风。柳树高大、碧绿,枝条长而柔软,叶子细小。春风温暖。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无穷的创造力。

4.《咏柳》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串珠问题4) 《咏柳》运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方法。运用比喻的好处是:诗人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写出了柳树颜色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到柳树的颜色很美;把柳枝比作绿丝绦,写出柳枝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样子很美;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把无形的春风写得有形可循,让人感觉到春的勃勃生机和无穷的创造力,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运用设问的好处是:不但写出了柳叶的特点,更主要的是引起读者的思考,巧妙过渡,表达了自己对春的热爱之情。

5.仿写:你觉得柳枝还像什么?请仿写一个比喻句。 示例:细细的柳枝像婀娜的少女在风中翩翩起舞。 6.读一读,填一填。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主题延伸

小朋友,把你见到的春天的景象,用手中的笔画一画吧! 六、本课小结

1.课文主旨:

《咏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核心问题) 《咏柳》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柳树、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本课小结:《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柳树,借物抒情,歌颂和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 四、结构图示

出示结构图示,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内容。 五、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送别》。 六、作业布置

1.把这两首古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2.默写这两首古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