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课程纲要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规定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既规划了高中生物课程的总体目标,也明确指出了课程的具体目标。总体目标较宏观地描述了高中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具体目标则包括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而每个模块又都有各自的学习目标。这些都体现了生物学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课程理念。
(一) 总体目标
1.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
3.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5.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
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体现课程设计者代表国家对课程的认识、期望和要求的重要表述,它指明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教师应该遵循的原则。
(二)具体目标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解释和具体的细化。分为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
三个方面。
1.知识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
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
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3)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4)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
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5)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6)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能力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3)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①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②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③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④确认变量。
⑤作出假设和预期。 ⑥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⑦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⑧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⑨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⑩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改变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只重知识,特别是只关注知识结果的倾向,明确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和能力方面的目标,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为核心,相互渗透,建构高中生物课程目标体系,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教学评价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对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
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
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对学生学业质量的监控
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运用过程性评价,全面考查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提高的过程。动态把握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有效合理利用自我评价、课堂展示、单元测试、模块考试。
二、进行多元课堂教学评价,促进课堂教与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确立现代课堂教学质量观。进行多元课堂教学评价。此外,教学反思是教师课堂教学自评的方法之一,也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养成对每节课进行教学反思、不断调整自己教学行为的良好习惯。
“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内容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代谢、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细胞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该模块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1细胞的分子组成(8课时)
说出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简述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认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简述鉴定蛋白质的实验原理,尝试检测组织中的蛋白质的一般方法 说出核酸的元素组成 说明核酸的基本结构和种类 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课时) 认同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简述检测核酸的实验原理,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说出糖类的组成元素 说明糖类的种类 认同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简述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原理,尝试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方法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1课时)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课时) 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1课时) 说出脂质的种类及组成元素 举例说出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贮能物质 简述鉴定脂肪的实验原理,尝试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方法 说出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种类 举例说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1课时) 描述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认同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 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1课时)
1.2 细胞的结构(6课时)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1课时) 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举例说明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各种不同的生物材料 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课时) 说出不同生物类型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认同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简述细胞膜的成分 体验用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与过程 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课时) 举例说明细胞膜的功能 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说出线粒体、叶绿体等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课时) 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确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简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1课时) 说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举例说明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描述建构模型的方法及形式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1课时) 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体验建构模型的过程
1.3 细胞代谢(12课时)
通过渗透实验说出细胞吸水或失水情况 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尝试制作生物膜模型 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3课时) 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指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举例说出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 说出酶的本质和作用,尝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效果 举例说明酶的特性 概述酶促反应的原理 通过实验说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课时)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了解ATP的用途 说出ATP的形成途径 说明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意义 概述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并说出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2课时) 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了解光合作用研究的历史 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2课时) 解释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说明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收集农业生产上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有关信息,了解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的环境因素(1课时) 量的方法 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阐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 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阐明呼吸作用的本质,了解细胞呼吸与细胞供能的关系 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意义,了解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探讨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2课时)
1.4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6课时)
说出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和细胞也不是越小越好的原因 举例说出细胞增殖的意义 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1课时) 举例说出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 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指出细胞周期的内涵 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1课时) 举例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说出细胞无丝分裂的特点 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重要特征 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2课时) 解释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义 比较各时期染色体行为,以及DNA和染色体数量的规律性变化 制作植物根尖临时装片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比较各期特点,绘制相关简图 描绘曲线图,解释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说出细胞分化的概念 举例说出细胞分化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实例 说明细胞的分化(1课时) 简述细胞分化的特点及意义 描述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原因 说出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举例说出细胞凋亡的含义 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讨论恶性肿探讨细胞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瘤的防治(1课时) 简述癌细胞的概念 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之间的关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