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素质教育日显重要,它的核心是促进学
生全面和谐发展。我校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专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着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学生艺术特长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2.在音乐、美术、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自主创新,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二、主要任务:
1.通过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学生潜能,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2.使教师彻底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不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鼓励、关注、培养在艺术方面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我校在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名学生。 三、艺术培养类别
1.音乐类。由喜爱音乐、舞蹈,声乐,器乐,且在这方面有点天赋的同学组建,由王凤霞老师负责培训、管理并指导参加比赛。
2.美术类。由美术绘画特别好,手工制作也有特长,爱好美术的学生组建。由美术教师董建兵老师负责培训、管理并指导参加比赛。
3.体育类。由班内喜欢各项体育运动,运动技能较好且在体育方面善长的同学组建,由体育教师高晓波老师负责训练并指导参加比赛。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选拔学生、确定培养目标。这一学年少先队工作在提特长生培养制度的可操作性上加大力度。选拔有专长及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的培养对象,可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依据具体情况确立培养目标与采取的措施。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完善阶段,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在学生原来基础上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出色人才,积极组织兴趣小组、各类竞赛活动,使学生勇于展现自己的能力,有良好的道德和心理意志品质。
第三阶段: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通过以上工作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专长甚至多才多艺的学生。 五、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成立领导小组,由主管德育的校长为组长,由学校少先大队辅导员为副组长,艺术课教师为成员组成,成立课外活动小组,针对学生爱好进行培养指导。
2.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给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由他们自主选择喜爱的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活动方式上,按班级活动、按艺术团队活动、按大课间活动。 (1)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按照教学有特色、学生有专长的思路,突出艺术教育的位置,本着普及提高的原则,在加强音、体、美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设舞蹈、器乐、声乐、美术、体育等兴趣小组。
(2)通过举行学校艺术节开展各种文艺演出、竞赛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素质。
4.本着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的原则,开展互助式、互动式的辅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总之,通过培养学习,使有特长学生在原来的水平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熟练掌握一些艺术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整体素质,同时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使其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促进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