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774856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6.16
(21)申请号 201921309239.1(22)申请日 2019.08.13
(73)专利权人 董卿卿
地址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红旗大
街街道259号3栋2单元1101室(72)发明人 董卿卿 吕冬冬 张银妹 李梦雅
程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51289
代理人 王巍敏(51)Int.Cl.
G01N 1/14(2006.01)G01N 1/1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探抽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包括地质层和井口,井口内插接大小相互配合的钻进套筒,钻进套筒对应第一含水层丶第二含水层和第三含水层的位置的外侧均设置通孔,通孔内侧连接安装管口,地表层上端设置安装螺柱,安装平台之间纵向设置螺纹杆,上端安装平台上端设置电机,下端安装平台纵向活动插接抽水管道,抽水管道上端连接抽水泵,抽水管道下端一侧设置对接管道。本实用新型在地质层的钻井内设置套筒,通过在地质层上的驱动结构驱动抽水管道升降与钻进套筒外侧的多层安装管口对接进行多次抽水检测,其施工简单无需钻进多组井口,大大节约工作量和成本。
CN 210774856 UCN 210774856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包括地质层(1)和井口,地质层(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地表层(101)丶第一含水层(102)丶第二含水层(103)和第三含水层(104),第一含水层(102)丶第二含水层(103)和第三含水层(104)之间均设置有隔水层(105),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内插接大小相互配合的钻进套筒(2),所述钻进套筒(2)对应第一含水层(102)丶第二含水层(103)和第三含水层(104)的位置的外侧均设置有通孔(3),所述通孔(3)内侧连接有安装管口(4),所述地表层(101)上端设置有安装螺柱(5),所述安装螺柱(5)之间横向设置有上下两组安装平台(504),所述安装平台(504)之间纵向设置有螺纹杆(6),上端所述安装平台(504)上端设置有电机(7),下端所述安装平台(504)纵向活动插接有抽水管道(8),所述抽水管道(8)上端连接抽水泵(9),所述抽水管道(8)上端两侧设置有连接耳(10),所述抽水管道(8)下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1),所述抽水管道(8)下端一侧设置有对接管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口(4)大小与对接管口(12)相互配合,所述安装管口(4)设置有电磁阀(401),所述安装管口(4)管口内设置有大小相互配合的限流板(402),所述限流板(402)开设有多组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螺柱(5)活动贯穿两组安装平台(504),所述安装螺柱(5)外侧位于安装平台(504)的上下端面螺纹套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安装螺柱(5)底部设置有支撑板(502),所述支撑板(502)底部纵向插接固定尖锥(503)于地表层(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下端通过轴承与下端安装平台(504)上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6)上端与电机(7)动力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6)螺纹贯穿连接连接耳(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一侧开设有开口槽(1101),所述开口槽(1101)大小与安装管口(4)相互配合,所述固定板(11)外侧与钻进套筒(2)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道(8)下端另一侧和钻进套筒(2)内壁均设置有位置传感器(13),所述抽水管道(8)下端另一侧的位置传感器(13)与对接管口(12)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钻进套筒(2)内壁的传感器(13)分别与对接管口(12)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且抽水管道(8)下端另一侧的位置传感器(13)和钻进套筒(2)内壁设置的位置传感器(13)相互配合。
2
CN 210774856 U
说 明 书
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探抽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背景技术
[0002]水文地质,地质学分支学科,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
[0003]水温地质在户外钻探研究时,需要专门的抽水装置对地下的不同水位的水进行抽取检测实验以得出其具体水文地质参数,目前现有技术采用对每一个含水层位都施工一眼钻探井,分别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工作。但是这种现有的检测方法,需要钻进多组井口,由于施工的井数多,大大增加了钻探的工作量,同时对于资金需要较大的投入,不够经济划算。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尽最大可能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0006]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包括地质层和井口,地质层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地表层丶第一含水层丶第二含水层和第三含水层,第一含水层丶第二含水层和第三含水层之间均设置有隔水层,所述井口内插接大小相互配合的钻进套筒,所述钻进套筒对应第一含水层丶第二含水层和第三含水层的位置的外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连接有安装管口,所述地表层上端设置有安装螺柱,所述安装螺柱之间横向设置有上下两组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之间纵向设置有螺纹杆,上端所述安装平台上端设置有电机,下端所述安装平台纵向活动插接有抽水管道,所述抽水管道上端连接抽水泵,所述抽水管道上端两侧设置有连接耳,所述抽水管道下端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抽水管道下端一侧设置有对接管口。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管口大小与对接管口相互配合,所述安装管口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安装管口管口内设置有大小相互配合的限流板,所述限流板开设有多组水孔。[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螺柱活动贯穿两组安装平台,所述安装螺柱外侧位于安装平台的上下端面螺纹套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安装螺柱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纵向插接固定尖锥于地表层。[0009]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下端通过轴承与下端安装平台上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上端与电机动力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螺纹贯穿连接连接耳。[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一侧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大小与安装管口相互配合,所述固定板外侧与钻进套筒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垫。
3
CN 210774856 U[0011]
说 明 书
2/4页
优选的,所述抽水管道下端另一侧和钻进套筒内壁均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抽
水管道下端另一侧的位置传感器与对接管口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钻进套筒内壁的传感器分别与对接管口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且抽水管道下端另一侧的位置传感器和钻进套筒内壁设置的位置传感器相互配合。[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在地质层钻进一眼钻探井并且在钻探井内设置阻挡的钻进套筒,通过在地质层上架设框架对抽水管道进行安装,利用升降结构对抽水管道进行升降与钻进套筒外侧的不同高度的安装管口对接,实现对不同含水层进行多次抽水检测。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相比现有的技术方案,无需钻进多组井口,大大降低了钻探的工作量,节约了资金成本。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安装管口结构侧视图;[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固定板结构俯视图。[0018]图中:1-地质层,101-地表层,102-第一含水层,103-第二含水层,104-第三含水层,105-隔水层,2-钻进套筒,3-通孔,4-安装管口,401-电磁阀,402-限流板,5-安装螺柱,501-固定螺母,502-支撑板, 503-固定尖锥,504-安装平台,6-螺纹杆,7-电机,8-抽水管道,9- 抽水泵,10-连接耳,11-固定板,1101-开口槽,12-对接管口,13-位置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0]请参阅图1~3,一种水文地质钻探同径多次抽水装置,包括地质层1和井口,地质层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地表层101丶第一含水层 102丶第二含水层103和第三含水层104,第一含水层102丶第二含水层103和第三含水层104之间均设置有隔水层105,井口内插接大小相互配合的钻进套筒2,钻进套筒2对应第一含水层102丶第二含水层103和第三含水层104的位置的外侧均设置有通孔3,通孔3内侧连接有安装管口4,地表层101上端设置有安装螺柱5,安装螺柱 5之间横向设置有上下两组安装平台504,安装平台504之间纵向设置有螺纹杆6,上端安装平台504上端设置有电机7,下端安装平台 504纵向活动插接有抽水管道8,抽水管道8上端连接抽水泵9,抽水管道8上端两侧设置有连接耳10,抽水管道8下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1,抽水管道8下端一侧设置有对接管口12。
4
CN 210774856 U[0021]
说 明 书
3/4页
具体的,安装管口4大小与对接管口12相互配合,安装管口4设置有电磁阀401,安
装管口4管口内设置有大小相互配合的限流板402,限流板402开设有多组水孔,防止水流过量造成浪费。安装螺柱5活动贯穿两组安装平台504,安装螺柱5外侧位于安装平台504的上下端面螺纹套设有固定螺母,实现对两组平台504的安装固定,安装螺柱5底部设置有支撑板502,支撑板502底部纵向插接固定尖锥503 于地表层101。螺纹杆6下端通过轴承与下端安装平台504上转动连接,螺纹杆6上端与电机7动力端固定连接,螺纹杆6螺纹贯穿连接连接耳10。固定板11一侧开设有开口槽1101,开口槽1101大小与安装管口4相互配合,固定板11外侧与钻进套筒2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垫,在抽水管道8下降抽水时,尽最大限度的防止水流的浪费。抽水管道8下端另一侧和钻进套筒2内壁均设置有位置传感器13,抽水管道8下端另一侧的位置传感器13与对接管口12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钻进套筒2内壁的传感器13分别与对接管口12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且抽水管道8下端另一侧的位置传感器13和钻进套筒2内壁设置的位置传感器13相互配合。[0022]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先在地质层1内纵向钻进井口后,在井口内插接大小相同的钻进套筒2,在钻进套筒2外侧开设多组通孔3分别连通不同的含水层,通孔3内侧连接安装管口4。在抽水时,电机7带动抽水管道8外侧的连接耳10转动,在两组电机7同步驱动限位下,实现对抽水管道8进行升降,当抽水管道8外侧的位置传感器13和钻进套筒2内壁与安装管口4位于同一水平线的位置传感器13对接时,也即两组传感器位于同一水平线时,关闭电机7停止螺纹杆6的转动,此时,抽水管道8外侧设置的对接管口12与安装管口4对接,而安装管口4刚好位于固定板11的开口槽1101内,通过控制开关打开安装管口4的电磁阀401和抽水泵9,抽水泵9利用抽水管道8将不同层面的含水层内的水抽取进行水文地质检测,利用上述步骤分别将对接管口12对接不同含水层的安装管口4进行多次抽水检测。[0023]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00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00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
CN 210774856 U[0027]
说 明 书
4/4页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
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00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
CN 210774856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7
CN 210774856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图3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