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按一定的顺序写事情,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 3.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按一定的顺序写事情,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难点】
1.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习作例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习作例文是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的。 【教学过程】
首先,咱们通过课本上的两篇习作例文来学习怎样把事情写清楚。 一、《我家的杏熟了》。 1.自读例文,了解主要内容。
(1)找出课文中与题目有关的表示时间的词。(每年、这一年、从那以后……) (2)在杏儿熟了的时候,作者写了哪些事?
预设:①每年麦收时节,“我”家的大杏树上就结满了金黄的杏;②这一年杏熟了的时候,邻居家小孩“偷”杏时从树上摔下来,奶奶却打下杏分给“偷”杏的孩子吃;③从那以后,每年“我”都把杏送给乡亲们。
2.再读,讨论: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例文是怎么把奶奶“分杏”这件事写清楚的? (1)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1
(2)把奶奶“打杏”“分杏”时的动作、语言写得很清楚。 (3)结尾交代奶奶“分杏”这件事对“我”的影响。 设计意图:
通过例文旁边的批注,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帮助学生理清习作思路。 二、《小木船》。 自学提示: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想说明什么道理?
2.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件事来写?这件事和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有什么关系? 3.作者是怎么围绕中心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的?
4.“我”和陈明的矛盾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作者只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一句话交代,你觉得把事情写清楚了吗? 5.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
深入剖析例文的写作手法,不但可以使学生快速理解例文的内容,而且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写作提纲的写法。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2.学会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活是个万花筒,每天都有许多事发生,有的令人感动,有的令人赞叹不已。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印象深刻的事,也许其中有一些给了你很深的启迪。今天,我们就试着把心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告诉大家。
这节课,我们要围绕“生活万花筒”进行习作。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尽快搜集写作材料。 二、审题指导。 出示课件1:
1.读到这个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板书:生活万花筒) 审题:
选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写。可以是不久前发生的事,也可以是好几年前发生的事。地点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街头巷尾。打开写作的思路,确定选材的范围,做到心中有数。 设计意图:
2
审题指导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很快了解题目,把握写作重点。 2.你认为这次作文的重点是什么?
请你以“生活万花筒”为主题,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看到的一件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注意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指导,学生明白了写作对象及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三、组织材料。
1.出示课件2,根据习作提示,确定写作材料: (1)默读习作提示,思考:列举了哪些事?
(2)交流: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吸取教训的错事,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总之是有意义的,写下来能给人以启发的事。
(3)回顾经历的事,看有没有必要把它写下来。
2.思考你想写的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事,为什么会让你印象深刻?按要求准备。 出示课件3,要求: (1)说一说是什么事。
(2)说一说让你印象深刻的原因。 3.汇报自己的选材。
(1)选取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作出评价。 (2)老师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4.出示课件4,教学“参考片段”明确写作要求 :
(1)默读“参考片段”——《难忘的一件事》,思考:文章是从几方面把一件事写具体的? (2)出示课件5,交流:
写一位同学向老师报告:语言、动作 写了老师的动作、神态、语言 写了“我”的心理活动(重点) 还有同学的反应 (3)归纳方法。
把事情的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 四、突破难点。
1.写好一篇文章重点是把事情写清楚。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结合例文,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
3.教师总结:写事情经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细节;详细介绍过程中你的心理活动、动作、语言和感受。 设计意图:
设计“突破难点”这一环节,除了有利于学生写作之外,还能锻炼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让学生的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五、动笔成文。
1.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2.出示课件6:写难忘的一件事,要写出为什么让人难忘,重点是写出难忘,抓住重点,写出事情的经过,你的感受是激动,是害怕,还是高兴?要表达出真实的感受,结构要完整,内容要合理。 设计意图:
设计“动笔成文”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完成草稿,指导修改。 1.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 2.引导学生自我修改。
教师点拨:好多人喜欢边读边修改,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不是最好的,因为默读时速度往往较快,又加上自己对内容比较熟悉,容易把错的地方看成对的。而朗读的速度相对较慢,要读出字音就必须看清字形,因此能更好地发现错误,如语病、漏字、多字、错别字等,从而全面地加工、润色。最后我们还应该把改后的习作和原文作对照,比较改后的习作好在哪里。
3.小组交流,合作评价修改。
教师点拨:在比较中体会自己和别人习作的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 4.教师选择典型的习作,集体点评、修改。 5.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习作。
6.课堂交流,指名让学生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改的—为什么要这样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的范文指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提高习作能力。 七、小结。
这节习作课,我们借鉴课本中的例文学习了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我们在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板书设计】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