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及答案(150分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及答案(150分版)

来源:意榕旅游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及答案(150分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及答案(150

(总分:150分)

一、语文积累(35分) 1.默写古诗词名句。(10分)

(1)补写下列古诗词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②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⑤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4分)

, 。 ,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一(4)题。(9分)

在铺满金色花的林荫中,飘出一个修长的身影,她的湿发披在两肩,发丝间的水滴轻轻飘落,亲吻着林间绿色的小草。妈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小廷院里,她缓缓地把双手放在胸口。妈妈在祈dǎo了,空气中mí漫着妈妈轻柔的话语。突然,妈妈的双眉微微扬起,这香气从何而来?我屏住气息,一声不响……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屏( )住 mí()漫 祈( )dǎo .(2)文中含有错别字的一个语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修长”中,“修”的意思是 ;“悄无声息”中,“息”的意思是 。(2分)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母爱画面。(1分)

3.阅读下面的小诗,运用课外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1)这首小诗出自冰心的《 》。我们称这类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的诗为 诗。(2分)

(2)这首诗通过对墙角小花孤芳自赏的委婉嘲讽,意在告诫人们 。(2分)

4.综合性学习活动。(12分) (1)从首届开始,数博会已连续五年在贵阳召开。“数博会”是会议简称。请根据下表信息,陈述五年来会议全称的变化。要求语言简明连贯、文从字顺。(4分))

年份 名称

2015 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

2016 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

2017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分版)

2018 2019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第 1 页 共 6 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及答案(150分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2)为了方便同学们前往数博会现场观展,某班班委准备制作“观展提示”。下面素材中 不必要的一项是(3分) 观展提示 A.展会承办单B.展会地点及C.展会日程及开D.展会场馆及 位及协助单位 交通出行建议 馆、闭馆时间 进出口分布图

(3)参观数博会时,学校小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员。请根据下面内容,推断小记者提出的 两个采访问题。注意问题有针对性、语言得体。(5分) 小记者: ① 相关人员:“2015年首届数博会,参展商仅389家,4万多人观展;今年,参展商有488家,观展人数超过12.5万。” 小记者: ② 相关人员:“大数据在教育、医疗、交通、旅游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刷脸’支付乘坐公交车非常便捷。”

二、阅读(55分)

【一】(20分) 回去,给老屋换片瓦

①父亲念念不忘的是老屋,那个立于乡下老家的三间破旧砖瓦房。

②最近,父亲总嚷着要回老家,说,老屋屋顶的瓦要换,多雨的天气要来了,碎瓦不换掉,房子会被雨漏倒的。

③我抽不出空回去,更不同意父亲一人回去,他已是70多岁的老人,老屋又年久失修,上去换瓦,很不安全。

④“等我有空再送你回去吧!”我搪塞道。父亲说:“哪天有空?屋倒是不等人的!”我有些不高兴:“倒了就倒了,我再帮你建一个小洋楼。”

⑤父亲一脸不开心,说:“新盖的房子,那能跟老屋一样吗?你们的气息都渗到老屋的墙壁里去了,就拿厨房来说,你们兄弟几个,谁没在里面烧过锅,烘过火,蹭过锅台?新建的,里面有吗,你们会对它有感情?屋子跟人一样,不处久了,哪来的感情?”

⑥父亲的话,让我无以应对,我也曾让儿子站在老屋的各个角落,给他拍照,跟他说发生在老屋里的往事,可他并不感兴趣,原因就在于他对老屋不熟悉,没感情。

⑦在父亲的催促下,前几天,我终于和他回了一趟老家。几个小时后,老屋便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它站立在杂草荆棘丛中,如同一个孤寡老人,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说,想问我们为何久不归来,但它终究什么也没说,就那么一直沉默着,沉默得让我心酸。

⑧父亲从屋内找到一把生了锈的镰刀,将杂草荆棘全都砍倒了,屋前一下开阔了起来。 ⑨看到满屋子都是灰尘,父亲顾不上歇一歇,又拿起扫帚,开始扫地除尘。我说:“换完瓦,我们就走了,又不住,扫它有何用?”

⑩“要扫的,”父亲边扫边说,“老屋是有灵性的,我们扫了,它就知道主人回来过,没忘了它,没不要它,它就会努力的活得更久,在风雨中自我站立得更久。反之,它就会倒塌得很快。其实,老房子跟老人是一样的,需要被在乎,被关注。”

第 2 页 共 6 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及答案(150分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⑪扫完屋后,他又在我的帮助下,爬上屋顶,逐一扫去瓦片上的枯枝败叶,拔去瓦楞边的杂草,拿掉冻碎的瓦片,再换上一片片新瓦……

⑫儿时,每年我都曾目睹过父亲上房换瓦,那时的他,身手敏捷,动作果敢,根本不需要人帮,可现在他老了,动作缓慢而笨拙,而且有些许胆怯状,我不敢去催他,怕他一着急,踩塌了屋梁,摔下来。

⑬“至少保一年不漏了!”换完瓦后,父亲高兴地说。 ⑭下来后,他又朝锅洞里点了一把火,将锅用热水洗了一遍,烟囱里又冒起了久违的炊烟。接着,他又找来水泥和瓦刀,将老屋裂开的墙砖重新勾缝、填好……他做这些时,心情异常愉悦,脸上散发出久违的容光。

⑮把对联重新粘牢,将门、锁、桌子、灯泡,仔仔细细都擦了一遍,父亲一件接着一件事做,他将老屋好好地“梳洗”了一番,让其一下子精神多了。

⑯做完这些,天已经黑了,父亲心满意足地跟我踏上了回城之路。路上,他告诉我,自己 最近总梦见老屋被雨漏倒了,灶台也毁了,他回来时,没地方睡,做不了饭,饿得肚子生疼。这下修好,总算踏实了!

⑰我终于理解了父亲,懂了他对老屋的那片深情:老屋,是他每每站在城市的顶端,不断眺望的方向;是他余生想留在那儿,但又无法留下来的无奈;是他一生无法剥离不能失去的根。

⑱我为自己对老屋曾经的不闻不顾感到羞愧,为自己触摸到了父亲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而醒悟。不禁想起儿时,我总觉得老家藏在深山里,太过偏避和落后;而现在,我开始为它的偏避而倍感庆幸,因为偏僻,没有商人去投资,没有人要拆迁掉我家的老房,没有人切断我父亲浓浓的乡愁。

⑲不少生在农村,后来进城里的人,常喜欢唱衰人去屋空的乡村。我想,与其唱衰,不如去做些保护或振兴它的实事。比如,常回去看看老屋,像我父亲那般,帮它“梳洗”一番。老屋不消失,故乡就不会消失,游子就能随时满怀期待地归去。 5.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6.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它站立在杂草荆棘丛中,如同一个孤寡老人,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说,想问我们为何久不归来,但它终究什么也没说,就那么一直沉默着,沉默得让我心酸。

7.文章第⑯段写到父亲的梦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8.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为什么要回去给老屋换片瓦。

【二】(20分)

拾荒

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第 3 页 共 6 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及答案(150分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 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 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 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9.参照下面的表述,分别用两个四字短语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4分)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 □□□□—→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 。 10.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3分)

11.选择一个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4分)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12.小说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第⑬段仅用 “一年后”三个字将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一笔带过。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分)

13.小说最后一句写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 合小

第 4 页 共 6 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及答案(150分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4分)

(三)(15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4.《世说新语》是由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乙文中的主要人物是 。(2分) 1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或词。(5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陈太丘与友期行 ..(5)元方入门不顾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尊君在不?

17.甲、乙两文段写的都是子女的事情,但两文各有侧重。甲文段营造了 的家庭气氛;而乙文段则重点突出了主人公 的一面。(4分) 三、写作(60分)

18.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可能与自己的言行 相矛盾:从来都很执着,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很坚强,有时也想痛哭一场……尽管不曾 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

1.(1)①应傍战场开②落花时节又逢君③一夜征人尽望乡④秋风萧瑟⑤我寄愁心与明月 ⑥断肠人在天涯

(2)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人平羌江水流夜 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2.(1)bǐng 弥 qí 祷 (2)廷院 庭院(3)“长”或“高”气息(4)描写 3.(1)春水 哲理(2)为人处世应当谦虚,切勿骄傲

4.(1)首届数博会全称是“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第二届变更为“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2017至2019年的全称均由当年年份和“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组成。 (2)A

(3)①请问,今年与2015年相比,数博会参展商家和观展人数有什么变化? ②请问,大数据在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发挥了作用?能举个例吗?

第 5 页 共 6 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及答案(150分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二、阅读 (一)

5.我陪父亲回去给老屋换瓦及我的感受。

6.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屋比作孤寡老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屋的孤独寂寞、沉默。

7.与前文“最近,父亲总嚷着要回老家,说,老屋屋顶的瓦要换,多雨的天气要来了,碎瓦不换掉,房子会被雨漏倒的”形成呼应,交代了父亲坚持要回去给老屋换瓦的原因,并为下文我的抒情作铺垫;同时,表现了父亲对老屋的挂念,对故土的怀念。

8.①父亲做梦梦见老屋老屋被雨漏倒了,灶台也毁了,自己回去后没地方住;②老屋是父亲不能失去的根,父亲对老屋充满深情;③老屋不消失,故乡就不会消失,游子就能随时满怀期待地归去。 (二)

10.浓重、清淡、懒散。 11.B

12.晨烟水墨图午烟饭香图暮烟归家图

13.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炊烟浓重、清淡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14.①对故乡炊烟及其他景物的喜爱之情;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

15.刘义庆 陈元方

16.(1)家庭聚会(2)谈论诗文(3)凭借(4)约定(5)回头看 17.(1)雪在空中的样子差不多可以和在空中撒盐相比。(2)你父亲在家吗? 18.和谐、和睦机智善辩 三、写作

19.思路点拨:首先,理解表层意思,有时“我”也想干什么。其次,思考隐含的意思,即“我”平时一贯是怎样的。再次,通过对照以凸显某种思想感情;可以顺着说,如有时“我”也想怎样,这样就会如何;也可以逆着说,如有时“我”也想怎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又做不到。可借题发挥,表达自己对生活、生命的某种感悟或某种追求。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