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6681754 U(45)授权公告日 2017.11.28
(21)申请号 201720304325.8(22)申请日 2017.03.27
(73)专利权人 王金朝
地址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黄河河
务局
专利权人 柴军涛 酒涛 鲁泽建 杨少英
潘红江 张广英 李香振 张慧玲 刘婷婷(72)发明人 王金朝 柴军涛 酒涛 鲁泽建
杨少英 潘红江 张广英 李香振 张慧玲 刘婷婷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代理人 张国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51)Int.Cl.
E21D 11/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拱涵拱圈砼模板台车(57)摘要
拱涵拱圈砼模板台车是隧道及涵洞建设的辅助技术,它克服了其它技术的缺点,所述轨道共有两根,通过牵拉钢筋与预埋钢筋相连;所述滚轮置于两条轨道之上;所述纵底樑下面与滚轮相连,上焊有四根立柱和三根纵向斜撑,两侧纵底樑中间固定着横底樑;所述立柱的下端焊接在纵底樑的上面,上端焊接于横樑的下面;所述横樑共有四根,其下面与立柱相连,上面焊接有五根下纵樑;所述下纵樑有五根;下纵樑下面与横樑、纵向斜撑相连;所述上纵樑的上边承载拱涵拱圈砼模板或为外购成品,上纵樑下面有千斤顶、立木和木契。CN 206681754 UCN 20668175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拱涵拱圈砼模板台车,它包括木契(1)、上纵樑(2)、立木(3)、千斤顶(4)、下纵樑(5)、横樑(6)、外侧斜撑(7)、立柱(8)、内侧斜撑(9)、横底樑(10)、牛腿(11)、纵底樑(12)、滚轮(13)、轨道(14)、牵拉钢筋(15)、预埋钢筋(16)、纵向斜撑(17)、滚轮固定螺丝(18)、滚轮轴套(19),其特征是:所述轨道(14)为“冂”型钢结构,共有两根,纵向压入地面,并通过牵拉钢筋(15)与预埋钢筋(16)相连,以确保位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涵拱圈砼模板台车,其特征是:所述滚轮(13)为台车的行进机构,共有2×7只,分两列,分别置于两条轨道(14)之上,并利用滚轮固定螺丝(18)通过滚轮轴套(19)固定于纵底樑(12)的下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涵拱圈砼模板台车,其特征是:所述纵底樑(12)为“工”型钢结构,下与滚轮(13)相连,上焊有四根立柱(8)和三根纵向斜撑(17),两侧纵底樑(12)中间固定着横底樑(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涵拱圈砼模板台车,其特征是:所述立柱(8)为“工”型钢结构,其下端焊接在纵底樑(12)的上面,上端焊接于横樑(6)的下面;立柱(8)下端的外侧端焊接有牛腿(11),其上端外侧焊接外侧斜撑(7),上端内侧焊接内侧斜撑(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涵拱圈砼模板台车,其特征是:所述横樑(6)为“工”型钢结构,共有四根,其下面与立柱(8)相连,上面焊接有五根下纵樑(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涵拱圈砼模板台车,其特征是:所述下纵樑(5)为“工”型钢结构,其有五根;下纵樑(5)下面与横樑(6)、纵向斜撑(17)相连,最外侧两根下纵樑(5)端部的上面分别焊接连接千斤顶(4);最外侧两根下纵樑(5)的中间部位和其它三根下纵樑的上面安置立木(3)和木契(1),用以支撑上纵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涵拱圈砼模板台车,其特征是:所述上纵樑(2)为“工”型钢结构,其上承载拱涵拱圈砼模板或为外购成品,上纵樑(2)下面有千斤顶(4)、立木(3)和木契(1)。
2
CN 206681754 U
说 明 书拱涵拱圈砼模板台车
1/2页
[0001]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及涵洞建设的辅助技术,尤其是拱涵拱圈砼模板
台车。
背景技术: 在建设隧道及大型拱涵时,由于拱圈钢模板体积和重量较大,采用传
统钢管支架,一是安全系数低,二是需全拆全装,效率低下。若采用外购台车,则需要较高的费用,增加成本太多。[0003]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拱涵拱圈砼模板台车,它克服了其它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木契、上纵樑、立木、千斤顶、下纵樑、横樑、外侧斜撑、立柱、内侧斜撑、横底樑、牛腿、纵底樑、滚轮、轨道、牵拉钢筋、预埋钢筋、纵向斜撑、滚轮固定螺丝、滚轮轴套;所述轨道为“冂”型钢结构,共有两根,纵向压入地面,并通过牵拉钢筋与预埋钢筋相连,以确保位置固定。[0004]所述滚轮为台车的行进机构,共有2×7只,分两列,分别置于两条轨道之上,并利用滚轮固定螺丝通过滚轮轴套固定于纵底樑的下面。[0005]所述纵底樑为“工”型钢结构,下与滚轮相连,上焊有四根立柱和三根纵向斜撑,两侧纵底樑中间固定着横底樑。[0006]所述立柱为“工”型钢结构,其下端焊接在纵底樑的上面,上端焊接于横樑的下面;立柱下端的外侧端焊接有牛腿,其上端外侧焊接外侧斜撑,上端内侧焊接内侧斜撑。[0007]所述横樑为“工”型钢结构,共有四根,其下面与立柱相连,上面焊接有五根下纵樑。
[0008]所述下纵樑为“工”型钢结构,其有五根;下纵樑下面与横樑、纵向斜撑相连,最外侧两根下纵樑端部的上面分别焊接连接千斤顶;最外侧两根下纵樑的中间部位和其它三根下纵樑的上面安置立木和木契,用以支撑上纵樑。[0009]所述上纵樑为“工”型钢结构,其上承载拱涵拱圈砼模板或为外购成品,上纵樑下面有千斤顶、立木和木契。
[0010]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方法是:施工前,对涵洞台身进行标高和平面位置检测,无误后,先在涵洞基础顶放出轨道平面位置,铺设轨道,并用预埋地脚钢筋将轨道固定,轨道与台车加工轨道连接,将台车推移到工作位置,先用千斤顶将底纵向梁托起(作用于牛腿),铺垫钢板,使行走滚轮脱离轨道,松落千斤顶,使钢板全部受力,台车处于稳定状态;此时,再将拱涵拱圈砼模板置于其顶面上,通过千斤顶升顶模板至设计标高,而后支顶小方木和木楔固定,即可在模板上面安装拱圈钢筋,并浇筑砼。[0011]当砼浇筑结束并达到脱模条件后,先拆掉木楔和小方木,再松落千斤顶,使模板与砼面脱离,实现脱模,然后再用千斤顶将底纵向樑托起(作用于牛腿)、抽去铺垫钢板,便可将台车牵引至下一工位;如此循环操作,便可实现连续作业。[0012]本实用新型的意义是:一是就位快,即上一板拱圈砼达到脱模条件后,可立即松落千斤顶,实现脱模,将模板与台车临时连接,平移就位,迅速升顶模板就位,大幅缩短工期,加快施工进度;二是拱圈砼内模采用钢模,简易台车采用型钢制作,刚度较大,确保不变形,保证了砼的质量;三是简易台车整体性强、牢固,省去了反复安装与拆卸,减少劳动投入,提
3
[0002]
CN 206681754 U
说 明 书
2/2页
供了更好的作业安全保障;四是减少了外购模板台车的投资,降低了成本。[0013]附图说明:图1为拱涵拱圈砼模板台车正视图,图中1、木契 2、上纵樑 3、立木 4、千斤顶 5、下纵樑 6、横樑 7、外侧斜撑 8、立柱 9、内侧斜撑 10、横底樑 11、牛腿 12、纵底樑 13、滚轮 14、轨道 15、牵拉钢筋 16、预埋钢筋。[0014]图2为拱涵拱圈砼模板台车的侧视图,图中1、木契 2、上纵樑 3、立木 4、千斤顶 5、下纵樑 6、横樑 7、外侧斜撑 8、立柱 11、牛腿 12、纵底樑 13、滚轮 14、轨道 15、牵拉钢筋 16、预埋钢筋 17、纵向斜撑。
[0015]图3为拱涵拱圈砼模板台车的俯视图,图中2、上纵樑 6、横樑。[0016]图4、拱涵拱圈砼模板台车的仰视图,图中10、横底樑 12、纵底樑 13、滚轮 18、滚轮固定螺丝 19、滚轮轴套。[0017]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包括木契1、上纵樑2、立木3、千斤顶4、下纵樑5、横樑6、外侧斜撑7、立柱8、内侧斜撑9、横底樑10、牛腿11、纵底樑12、滚轮13、轨道14、牵拉钢筋15、预埋钢筋16、纵向斜撑17、滚轮固定螺丝18、滚轮轴套19;所述轨道14为“冂”型钢结构,共有两根,纵向压入地面,并通过牵拉钢筋15与预埋钢筋16相连,以确保位置固定。[0018]实施例2、所述滚轮13为台车的行进机构,共有2×7只,分两列,分别置于两条轨道14之上,并利用滚轮固定螺丝18通过滚轮轴套19固定于纵底樑12的下面。[0019]实施例3、所述纵底樑12为“工”型钢结构,下与滚轮13相连,上焊有四根立柱8和三根纵向斜撑17,两侧纵底樑12中间固定着横底樑10。[0020]实施例4、所述立柱8为“工”型钢结构,其下端焊接在纵底樑12的上面,上端焊接于横樑6的下面;立柱8下端的外侧端焊接有牛腿11,其上端外侧焊接外侧斜撑7,上端内侧焊接内侧斜撑9。[0021]实施例5、所述横樑6为“工”型钢结构,共有四根,其下面与立柱8相连,上面焊接有五根下纵樑5。
[0022]实施例6、所述下纵樑5为“工”型钢结构,其有五根;下纵樑5下面与横樑6、纵向斜撑17相连,最外侧两根下纵樑5端部的上面分别焊接连接千斤顶4;最外侧两根下纵樑5的中间部位和其它三根下纵樑的上面安置立木3和木契1,用以支撑上纵樑。[0023]实施例7、所述上纵樑2为“工”型钢结构,其上承载拱涵拱圈砼模板或为外购成品,上纵樑2下面有千斤顶4、立木3和木契1。
4
CN 20668175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图3
5
CN 206681754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4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