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用电安全监理工作重点
(一)外电防范
外电线路主要指不为施工现场专用的原来已经存在的高压或低压配电线路,外电线路一般为架空线路,个别现场也会遇到地下电缆。由于外电线路地址已经固定,因此施工过程中必定与外电线路保持必然安全距离,当因受现场作业条件限制达不到安全距离时,必定采用屏护措施,防范发生因碰触造成的触电事故。
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在架空线路的下方不得施工,不得建筑临时建筑设施,不得堆放构件、资料等。
2. 当在架空线路一侧作业时,必定保持安全操作距离。《规范》规定了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 最小安全操作距4m 离 这里面主要考虑了两因素:
(1) 一是必要的安全距离。特别是高压线路,由于周围存在的强电场的电感觉所致,使周边的导体产生电感觉,周边的空气也在电场中被极化,而且电压等级越高电极化就越强,因此必定保持必然安全距离,随电压等级增强,安全距离也相应加大。
(2) 二是安全操作距离。考虑到施工现场属动向管理,不像建成后的建筑物与线路距离为静态。施工现场作业过程,特别像操作中的安全无法保障,因
优选文档
1kV以下 1~10kV 35~110kV 6m 8m 施工用电安全防范规则的监理工作重点
此这里的“安全距离”在施工现场就变成“安全操作距离”了,除了必要的安全距离外,还要考虑作业条件的因素,因此距离又加大了。
3. 当由于条件所限不满足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时,应设置防范性遮拦、栅栏并悬挂警告牌等防范措施。
(1) 在施工现场一般采用搭设防范架,其资料应使用木质等绝缘性资料,当使用钢管等金属资料时,应作优异的接地。防范架距线路一般不小于1m,必定停电搭设(拆掉时也要停电)。防范架作业区较近时,应用硬质绝缘资料封严,防范脚手管、钢筋等误穿越触电。
(2) 当架空线路在塔吊等起重机的作业半径范围同时,其线路的上方也应有防范措施,搭设成门型,其顶部可用5cm厚木板或相当5cm木板强度的资料盖严。为警告起重作业,可在防范架上端中止设置小彩旗,夜间施工应有彩泡(或红色灯泡),其电源电压应为36v。
(二)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为了防范不测带电上的触电事故,依照不相同情况应采用保护措施。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防范电气设施不测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基本技术措施。
1. 接地及其作用 (1) 工作接地
将变压器中性点直接地叫工作接地,阻值应小于4Ω。有了这种接地能够牢固系统的电压,防范高压侧电源直接窜入低压侧,造成低压系统的电气设施被摧毁不能够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
(2) 保护接地
优选文档
施工用电安全防范规则的监理工作重点
将电气设施外壳与大地连接叫保护接地,阻值应小于4Ω。有了这种接地能够保护人体接触设施漏电时的安全,防范发生触电事故。
(3) 保护接零
将电气设施外壳与电网的零线连接叫保护接零。保护接零是将设施的碰壳故障改变成单相短路故障,保护接零与保护切断相当合,由于单相短路电流很大,因此能迅速切断保险或自动开关跳闸,使设施与电源走开,达到防范发生触电事故的目的。
(4) 重复接地
所谓重复接地,就是在保护零线上于作的接地就叫重复接地,其阻值应小于10Ω。重复接地能够起到保护零线断线后的补充保护作用,也可降低漏电设施的对地电压和缩短故障连续时间。在一个施工现场中,重复接地不能够少于三处(始端、中间、尾端)。
在设施比较集中地方如搅拌机棚、钢筋作业区等应做一组重复接地;在高大设施处如塔吊、外用电梯、物料提升机等也要作重复接地。
2.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比较
在低压电网已作了工作接地时,应采用保护接零,不应采用保护接地。由于用电设施发生碰壳故障时,第一,采用保护接地时,故障点电流太小,对1.5kW以上的动力设施不能够使熔断器迅速熔断,设施外壳将长时间有110V的危险电压;而保护接零能获取大的短路电流,保证熔断器迅速熔断,防范触电事故。第二,每台用电设施采用保护接地,其阻值达4Ω,也是需要必然数量的钢材打入地下费工费资料;而采用保护接零敷设的零线能够多次周转使用,从经济上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在同一个电网内,不相赞同一部分用电设施采用保护接地,而别的一
优选文档
施工用电安全防范规则的监理工作重点
部分设施采用保护接零,这样是相当危险的,若是采用保护接地的设施发生漏电碰壳时,将会致使采用保护接零的设施外壳同时带电。
3. 关于“TT”与“TN”符号的含义
TT——第一字母T,表示工作接地;第二个字母T,表示采用保护接地。 TN——第一个字母T,表示工作接地;第二个字母N,表示采用保护接零。 TN-C——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合一的系统,(三相四线)。 TN-S——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分开的系统,(三相五线)。 TN-C-S——在同一电网内,一部分采用TN-C,另一部分采用TN-S。 4. 应采用TN-S,不要采用TN-C
《规范》规定,“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定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由于TN-C出弊端:如三相负载不平衡时,零线带电;零线断线时,单相设施的工作电流会致使电气设施外壳带电;关于接装漏电保护器带来困难等。而TN-S由于有专用保护零线,正常工作时不经过工作电流;三相不平衡也不会使保护零线带电;由于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能够顺利接装漏电保护器等。由于TN-S拥有的优点,战胜了TN-C的弊端,从而给施工用电提升了实质安全。
5. 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设
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定严格分开。在采用了TN-S系统后,若是发生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错接,将致使设施外壳带电的危险。
(1) 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处引出,或由配电室(或总配电箱)电源侧的零线处引出。
优选文档
施工用电安全防范规则的监理工作重点
(2) 保护零线严禁穿过漏电保护器,工作零线必定穿过漏电保护器。 (3) 电箱中应设两块端子板(工作零线N与保持零线PE),保护零线端子板与金属电箱相连,工作零线端子板与金属电箱绝缘。
(4) 保护零线必定做重复接地,工作零线严禁做重复接地。
(5) 保护零线的一致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6. 采用TN系统还是采用TT系统,依现场的电源情况而定
《规范》规定:“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施应依照当地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施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施作保护接地。”
(1) 当施工现场采用电业部门高压侧供电,自己设置变压器形成独立电网的,应作工作接地,必定采用TN-S系统。
(2) 当施工现场有自备发电机组时,接地系统应独立设置,也应采用TN-S系统。
(3) 当施工现场采用电业部门低压供电,与外电线路同一电网时,应依照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采用TT或采用TN。比方上海、天津、浙江等地供电部门规定做接地保护,施工现场也要采用TT系统,不得采用TN系统。
(4) 当分包单位与总单位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分包单位应与总包单位的保护方式一致,不相赞同一个单位采用TT系统而别的一个单位采用TN系统。
(三)配电箱、开关箱
施工现场的配电箱是电源与用电设施之间的中枢环节,而开关箱是配电系
优选文档
施工用电安全防范规则的监理工作重点
统的尾端,是用电设施的直接控制装置,它们的设施和运用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
1. 关于“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1) 《规范》要求,配电箱应作分级设置,即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以下就是用电设施,形成三极配电。这样配电层次清楚,既便于管理又便于查找故障。同时要求,照明配电与动力配电最好分别设置,自成独立系统,不致因动力停电影响照明。
(2) “两级保护”主要指采用漏电保护措施,除在末级开关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中再加装一级漏电保护器,整体上形成两级保护。
2. 关于加装漏电保护器
《规范》规定:“施工现场所适用电设施,除作保护接零外,必定在设施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施工现场诚然改TN-C为TN-S后,提升了供电安全,但由于依旧存在着保护矫捷度有限问题,关于大容量设施的碰壳故障不能够迅速切断保险,关于较小电流的漏电故障又不能够切断保险,而这种漏电电流作业人员依旧有触电的危险,因此还必定加装漏电保护器进行保护。在加装漏电保护器时,不得拆掉原有的保护接零(接地)措施。
3. 关于漏电保护器的主要参数
(1)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当漏电电流达到此值时,保护器动作。 (2) 额定漏电动作时间。指从达到漏电动作电流时起,到电路切断为止的时间。
优选文档
施工用电安全防范规则的监理工作重点
(3) 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漏电电流在此值和此值以下时,保护器不应动作,其值为漏电动作电流的1/2。
(4) 额定电压及额定电流。与被保护线路和负荷相适应。 4. 参数的选择与般配
(1) 两级漏电保护器应般配:
《规范》规定:“总配电箱和开头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使之拥有分级分段保护功能”。
“两级保护”是指将电网的干线与分支线路作为第一级,线路尾端作为第二级。第一级漏电保护地区较大,停电后影响也大,漏电保护器矫捷度不要求太高,其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应大于后边的第二级保护,这一级保护主要供应间接保护和防范漏电火灾,若是先用参数过小就会致使误动作影响正常生产。
漏电保护器的漏电不动作电流应大于供电线路和用电设施的总泄漏电流值2倍以上,在电路尾端安装漏电动作电流小于30mA的高速动作型漏电保护器,这样形成分级分段保护,使每台用电设施均有两级保护措施。
分级保护时,各级保护范围之间应相互当合,应在尾端发惹祸故时,保护器不会越级动作和当下级漏电保护器发生故障时,上级漏电保护器动作以拯救下级失灵的不测情况。
(2) 总分配电箱(第一级保护):
总分配电箱一般不宜采用漏电掉闸型,总电箱电源一经切断将影响整个低压电网用电,使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漏电保护器矫捷度不要求太高,可采用中矫捷度漏电报警和延时型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应按干线实测泄漏电流2倍采用,一般可选漏电动作电流值为300~1000mA。
优选文档
施工用电安全防范规则的监理工作重点
(3) 分配电箱(第二级保护):
分配电箱装设漏电保护器不仅对线路和用电设施有监察作用,同时还可以够对开头箱起补充保护作用。分配电箱漏电保护器主要供应间接保护作用,参数选择不能够过于凑近开关箱,应形成分级分段保护功能,当选择参数太大人影响保护收效,但选择参数太小会形成越级跳闸,分配电箱先于开关箱跳闸。
人体对电击的承受能力,除了和经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外,还与电流在人体中连续的时间有关。依照这一理论,国际上把设计漏电保护器的安全限值定为30mA·s,即使电流达到100mA,只要漏电保护器在0.3s之内动作切断电源,人体尚不会惹起致使的危险。这个值也是供应间接接触保护的依照。
分配电箱漏电保护主要供应间接保护,其参数按支线上实测泄漏电流值的2.5倍采用,一般可选漏电动作电流值为100~200mA(不应高出30mA·s限值)。
(4) 开关箱(第三级保护):
《规范》规定:“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使用于润湿和有腐化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开关箱是分级配电的末级,使用频频危险性大,应供应间接接触防范和直接接触防范,主要用来对有致使危险的人身触电防范。
诚然设计漏电保护器的安全界限值为30mA·s,但当人体和相线直接接触时,经过人体的触电电流与所选择的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没关,它完好由人体的触电电压和人体在触电时的人体电阻所决定(人体阻抗随接触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这种触电的危险程度经常比间接触电的情况严重,因此临电规范及国标都规定:“用于直接接触电击防范时,应采用高矫捷度、迅速动作型的漏电保
优选文档
施工用电安全防范规则的监理工作重点
护器,动作电流不高出30mA”。所指迅速动作型即动作时间小于0.1s。由此用于直接接触防范漏电保护器的参数选择即为30mA×0.1s=3mA·s。这是在发生直接接触触电事故时,从电流值考虑应不大于摆脱电流;从经过人体电流的连续时间上,小于一个心博周期,而不会致使心室颤动。当在润湿条件下,由于人体电阻的降低,因此又规定了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
5. 漏电保护器的测试
测试内容分两项,第一项测试联锁机构的矫捷度,其测试方法为按动漏电保护器的试验按钮三次;带负荷分、合开关三次,均不应有误动作;第二项测试特点参数,测试内容为:漏电动作电流、漏电不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其测试方法应用专用的漏电保护器测试仪进行。以上测试应该在安装后和使用前进行,漏电保护器投入运行后如期(每个月)进行,雷雨季节应增加次数。
6. 隔走开关
(1) 隔走开关一般多用于高压变配电装置中。《规范》考虑了施工现场实质情况,重申电箱内设置电源隔走开关,其主要用途,是在检修中保证电气设施与其他正在运行的电气设施隔断,并给工作人员有能够看见的在空气中有必然间隔的断路点,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隔走开关没有灭孤能力,绝对不能够够带负荷拉闸或合闸,否则触头间所形成的电弧,不但会烧毁隔走开关和其他周边的电气设施,而且也可能惹起相间或地弧光造成事故,因此必定在负荷开关切断今后,才能拉开隔走开关,只有先合上隔走开关后,再合负荷开关。
(2) 《规范》规定,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以及开关箱中,都要装设隔走开关,满足“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使用电设施推行电源隔断”的规定。
(3) 空气开关不能够用作隔走开关:
自动空气断路器简称空气开关或自动开关,是一种自动切断线路故障用的保
优选文档
施工用电安全防范规则的监理工作重点
护电器,可用在电动机主电路上作为短路、过载和欠压保护作用,但不能够用作电源隔走开关。主要由于空气开关没有明显可见的断开点、断开点距离小易击穿,难以保障可靠的绝缘以及触点有时发生粘合现象,鉴于以上情况,一般可将刀开关、刀形变换开关和熔断器用作电源隔走开关。刀开关和刀形变换开关可用于空载接通和分断电路的电源隔走开关,也可用于直接控制照明和不大于5.5kW的动力电路。熔断器主要用作电路的短路保护,也可作为电源隔走开关使用。
7. “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这个规定主若是针对开关箱而言的。《规范》规定:“每台用电设施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这就是一箱,不相赞同将两台用电设施的电气控制装置合置在一个开关箱内,防范发生误操作等事故。
《规范》规定:“必定推行‘一机一闸’制,严禁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施(含插座)”。这就是一机一闸,不相赞同一闸多机或一闸控制多个插座的情况,主要也是防范误操作等事故发生。
《规范》规定:“开关箱中必定装设漏电保护器”这就是一漏,由于规范规定每台用电设施都要加装漏电保护器,因此不能够有一个漏电保护器保护二台或多台用电设施的情况,否则简单发生误动作和影响保护收效。别的还应防范发生直接用漏电保护器兼作电器控制开关的现象,由于将漏电保护器频频动作,将致使破坏或影响矫捷度失去保护功能。(漏电保护器与空气开关组装在一起的电器装置除外)。
8. 电箱的安装地址
(1) 《规范》规定:“总配电箱应设在凑近电源的地区。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施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高出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施的水平距离不宜高出3m。”主要考虑当发生电气及机械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断电源,减少事故连续时间,别的也便于管理。
优选文档
施工用电安全防范规则的监理工作重点
(2) 《规范》:“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应装设正直、牢固,搬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牢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3m~1.5m;搬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距地面大于0.6m,小于1.5m”。
(3) 《规范》规定:不相赞同使用木质电箱或金属外壳木质底板。“配临时性箱内的电器应第一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尔后整体牢固在配电箱体内”。“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接头不得有外露部分。”、“进、出线应护套分路成束并做防水弯,导线束不得与箱体进、出口直接接触”。“搬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必定采用橡皮绝缘电缆。”
9. 《规范》规定:“全部配电箱均应注明其名称、用途,并作出分路标志”。 10. 《规范》规定:“全部配电箱门应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由专人负责”。
(四)现场照明
1. 《规范》规定:“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定做保护接零。单相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定装设漏电保护器”。由于施工现场的照明设施也同动力设施相同有触电危险,因此也应照此规定设置漏电保护器。
2. 照明装置在一般情况下其电源电压为220V,但在以下情况下应使用安全电压的电源:
(1) 室外灯具距地面低于3m,室内灯具距地面低于2.4m时,应采用36V;
(2) 使用行灯其电源的电压不高出36V;
优选文档
施工用电安全防范规则的监理工作重点
(3) 地道、人防工程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4) 在润湿和易波及带电体场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5) 在特别润湿场和金属容器内工作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3. 安全电压
为防范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6V。当采用24V以上的安全电压时,其电器及线路应采用绝缘措施。
安全电压的数值不是“50V”一个电压等级而是一个系列,其等级如何采用是与作业条件有关的。我们国家在1983年以前素来没有单独的安全电压标准,过去习惯上多引用行灯电压36V,关于36V的安全部是有条件的,赞同触电连续时间为3~10s,而不是长时间直接接触也不会有危险,因此规定了在采用高出24V的安全电压时,必定有相应的绝缘措施。对安全电压应该正确理解:第一架设36V的电线时,也应遵守一般220V架线规定,不能够乱拉乱扯,应用绝缘子沿墙而线,接头应包扎严实;第二应按作业条件选择安全电压等级,不能够一律采用36V,在特别润湿及金属容器内,应采用24V以下及12V电压的电源。
4. 碘钨灯
碘钨灯是一种石英玻璃灯管充以碘蒸气的白炽灯,由于他体积小,使用时间长,光效高的特点,因此经常被施工现场作为为照明灯具采用。碘钨灯有220V和36V两种,220V只适用作固定式灯具,安装高度不低于3m,倾斜不大于4°,外壳应做保护接零,由于工作温度可达1200℃以上,因此应距易燃物30cm以上。看作搬动式照明灯具时,应采用36V碘钨灯,按行灯对待。当搬动不频频时,也可采用220V碘钨灯,但应按Ⅰ类手持式电动工具要求,除外壳做保护接零外,应加装漏电保护器,移动人员应衣着绝缘防范用品。
优选文档
施工用电安全防范规则的监理工作重点
(五)配电线路
1. 《规范》规定:“架空线路必定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这里重申了必定采用“绝缘”导线,由于施工现场的危险性,故严禁使用裸线。导线和电缆是配电线路的主体,绝缘必定优异,是直接接触防范的必要措施,不相赞同有老化、破坏现象,接头和包扎必定吻合规定。
2. 《规范》规定:“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敷,并应防范机械损害和介质腐化。”、“穿越建筑物、修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害的场及电缆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必定加设防范套管”,施工现场不仅对电缆干线应该按规定敷设,同时也应注意对一些搬动式电气设施所采用的橡皮绝缘电缆的正确使用,应采用钢索架线,不相赞同长远浸泡在水中和穿越道路不采用防范措施的现象。
3. 对架空线路《规范》规定:“木电杆的梢径应不小于130mm”、“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得大于36m;线间距离不得小于0.3m”、“四线横担长1.5m,五线横担长1.8m”、“与地面最大弧垂:施工现场4m,灵巧车道6m”。除以上规定外,还对架空线路相序排列进行规定:
(1) 五线导线相序的排列: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L1、N、L2、L3、PE; (2) 动力与照明分别架设时上层横担:L1·L2·L3;基层横担;L1(L2、L3)·N·PE。
4. 应该采用五芯电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由TN-C改变成TN-S后,多增加了一根专用的保护零线,这根专用的保护零线任何时候不相赞同有断线情况发生,否则将失去保护。施工现场线路由四线改成五线后,电缆的型号和规格也要相应改变采用五芯电缆。由
优选文档
施工用电安全防范规则的监理工作重点
于企业原有的四芯电缆仍想利用,于是就在四芯电缆外侧敷设一根PE线替伏五芯电缆。这种作法的弊端是:两种线路绝缘程度、机械强度、抗腐化能力以及载流量不般配,带来使用上的不合理简单引举事故。
当施工现场的配电方式采用了动力与照明分别设置时,三相设施线路可采用四芯电缆,单相设施和照明线路可采用三芯电缆,四芯电缆依旧能够使用。
5. 对电缆埋地规范也进行了规定
(1) 直埋电缆必定是铠装电缆,埋地浓度不小于0.6m,并有电缆上下铺5cm厚细砂,防范不均匀沉降,最上部覆盖硬质保护层,防范误损害。
(2) “橡皮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橡皮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重。橡皮电缆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m”。
(3) 对高层、多层建筑施工的室外内用电,不相赞同由室外处面电箱用橡皮电缆从地面直接引入各楼层使用。其原因:一是电缆直接受拉易造成导线截面变细过热;二是距控制箱过远遇故障不能够及时办理;三是线路乱不要固定简单引举事故。《规范》规定:“在建高层建筑的临时配电必定采用电缆埋地引入,电缆垂直敷设的地址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应凑近用电负荷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电缆水平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1.8m”。电缆垂直敷设后,可每层或隔层设置分配电箱供应使用,固定设施可设开关箱,手持电动工具可设搬动电箱。
(六)电器装置
《规范》规定:“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应按其规定的地址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倾斜和松动。”、“箱内的电器必定可靠圆满,严禁使用破坏、不
优选文档
施工用电安全防范规则的监理工作重点
合格的电器。”、为便于维修和检查“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电源隔走开关的负荷侧。”、“各种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应与其控制用电设施的额定值相适应”。“简单大于5.5kW的动力电路应采用自动开关电器”、“熔断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吻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
关于熔断器。熔断器的种类很多,结构不相同,但作用是相同的,串通在电路里,是电路中受热最单薄的一个环节,当电流高出时,它第一熔断,保护电气不受损害,起过载和短路保护作用。熔丝是低熔点合金丝,各种规格熔丝都有规定的熔断电流标准,其他金属丝没有进行熔断电流判断,因此严禁用于熔断器上。
熔断器及熔体的选择,应视电压及电流情况,一般单台直接起动电动机熔丝可按电动机额定电流2倍左右采用。(不能够使用合资熔丝)
当使用旧型胶盖闸时,由于无灭弧装置,应将熔丝铜丝短接,并在电源侧另加插保险防范弧光断路及灼伤事故。
(七)变配电装置
1. 配电室(见规范第五章第一节规定)
(1) 配电室建筑及尺寸应吻合规范要求。配电屏的周围通道宽度应吻合规定。
(2) 成列配电两端应与保护零线连接。
(3) 配电屏应装电度表,分路装电流、电压表;装短路、过负荷保护和漏电保护装置。
(4) 配电屏配电线路应编号,注明用途。维修时,应悬挂停电标志牌,
优选文档
施工用电安全防范规则的监理工作重点
停送电必定有专人负责。
2. 总配电箱
(1) 应装设电压表、总电流表、总电度表及其他仪表。
(2) 应装设总隔走开关和分路隔走开关、总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或总自动开关和分路自动开关),以及漏电保护器。若漏电保护器同时具备过负荷和短路保护功能,则可不设分路熔断器或分路自动开关。总开关额定值及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开关的额定值及动作整定值相适应。
(八)用电档案
《规范》规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定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其内容应包括: (1)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全部资料; (2) 更正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3) 技术交底资料;
(4) 临时用电工程检查查收表;
(5) 电气设施的试、查验凭证和调试记录; (6) 接地电阻测定记录表; (7) 如期检(复)查表; (8) 电工维修工作记录。
依照规定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上八个方面的资料。
1.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优选文档
施工用电安全防范规则的监理工作重点
包括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和更正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包括:现场勘探、全部电气装置、用电设施方面的详细统计资料、负荷计算以及电气部署图等资料。
《规范》规定:“临时用电设施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施总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定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察,经主管部门赞同后推行”。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应依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人员所编写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一书中所要求的程序、方法进行。
2. 技术交底
是指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被赞同推行前,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向安装、维修电工和各种用电设施人员分别贯彻交底的文字资料。包括整体妄图、详细技术要求、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等文字资料。
3. 安全检测记录
主要内容包括:临时用电工程检查查收表、电气设施的试、查验凭证和调试记录等。其中接地电阻测定记录应包括电源变压器投入运行前其工作接地阻值和重复接地阻值,以及如期检查复查接地阻值测定记录。
4. 电工维修工作记录
电工维修工作记录是反响电工平常电气维修工作情况的资料,应尽可能记录详细,包括时间、地址、设施、维修内容、技术措施、办理结果等。关于事故维修还要作出解析提出改进建议。
优选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