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弄清楚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2、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准确。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弄清楚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教学难点:
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生字,有些要求会写的生字还比较难。你都记住了吗?让我们来看拼音写汉字吧!写得正确还不够哦,一定要写得端正、美观哦! 2、出示拼音,学习写词语。
小组评价书写情况。
3、出示认读汉字:要求试着组成词语记住它! 二、课文赏析。
(一)同学们,让我们和法布尔一起去做这个实验吧!
(二)提出问题。
思考1:作者是按着怎样的思路进行这个实验的? 思考2:课文是怎样进行事理说明的? (三)实验目的。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出示句子一: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四)实验过程。
认真分析课文内容,进行总结。
1、思考:这一系列的实验过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态度?
2、出示句子: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3、出示句子: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1)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2)反问句表示语气强烈。反问的语气。起强调的作用。
4、出示句子: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5、出示句子: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五)实验结论。
蜜蜂辨认方向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出示句子一: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出示句子二: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转折关系。试着进行仿写。 三、课堂展示。
1、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实验过程:捉蜜蜂,做记号。 放蜜蜂,测能力。
检查蜂窝,了解蜜蜂飞回来的情况。
实验结论:蜜蜂辨认方向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四、课堂总结。
学习了课文,谈一谈你对法布尔的了解和认识。 五、板书设计:
产生兴趣 蜜蜂能否辨认方向 捉
蜜
蜂
,
做
记
善于思
号 考 蜜蜂
实验研究 放蜜蜂,测能力
仔
细
观
察
严
谨
求
实 看蜜蜂,解疑问
得出结论 “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