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排队教案常规
大班数学:我给他们排排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给他们排排队 活动目标:
【篇一:大班数学:我给他们排排队】
1、喜欢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的存在和美感 2、尝试通过自己的排序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项链一串、有规律的事物、幼儿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经验以及开放性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 感受规律的存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出示穿好的项链 提问:1、这条项链漂亮吗?为什么? 2、 在项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 3、 它是按照什么规律串起来的? 4、 如果你来串,你会怎样做?
二、 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 除了我有图有真相、cc图库图片素材youtuyouzhenxiang.net们的项链是有规律的外,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2、 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起来的呢?
三、 幼儿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排序,体验创造和表现的乐趣
1、 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这么多东西,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队的,那我们今天也来玩一个排排队的游戏好吗?
2、 一会儿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选择你喜欢的材料,为他们排排队,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这件事情。 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两个问题: 1) 你为什么要这样排队?
2) 你是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排队的?
3、 提示幼儿:如果你的排队方法很多,怕记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张纸把你排队的规律都记录下来。 四、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 相互交流
1、 幼儿分两组进行交流,一组幼儿坐在那里当讲解员,另一组幼儿自由参观,然后交换。
2、 幼儿自由参观,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几种排队的方法。 3、 教师有目的的和幼儿一起参观,有重点地进行多维度排序的讲解和评价
六、 活动延伸:幼儿可以再活动区中进行多维度排序的尝试,并进行相应纪录。
【篇二:大班教案 种子排队】
大班教案 种子排队 设计意图:
种子是小朋友比较喜欢的实物,利用着一实物进行操作,不仅可以让幼儿很直观地了解了物体的大小和排列长短的关系,而且也培养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精神,在此活动中,我用三种不同的种
子,利用比较、记录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很好地为幼儿所接受 教学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和排列长短的关系。教学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黄豆、红豆各十颗),纸板,海洋球和乒乓球若干个。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教师依次出示红豆、蚕豆和黄豆)这些豆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它叫什么?(种子)
二 、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帮忙,帮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画有三个标记的图片),让幼儿说说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请一幼回答(排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那么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蚕豆),排队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种子站在线上,三个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红豆有几颗(十颗),黄豆有几颗(十颗),蚕豆有几颗(十颗),它们都是十颗,那么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引导幼儿说出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蚕豆大,排得最长,黄豆不大不小,排得队伍不长也不短。)
5、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越大,排列越长。
三、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并说说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2、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会不会一样多?(有幼
儿说一样多,有幼儿说不一样多)那么我们现在来排列一下,看看到底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幼儿操作,并讲述操作结果:用的数量不一样多,蚕豆用得少,红豆用得多。)
3、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 4、小结:一样长短的线条,种子颗粒越小,排列时需要的越多,种子颗粒越大,排列时需要的越少。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和排列长短的关系
1、教师出示海洋球和乒乓球,若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请一幼儿上来演示。并总结出: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
2、若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请一幼儿上来演示,并总结出:海洋球大用得少,乒乓球小用得多。
3、游戏:过小桥。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走独木桥,要求脚跟对脚尖从起点走到终点,数一数,比一比,老师用的步子多还是小朋友用的步子多?为什么?
【篇三:大班常规计划】
大班常规计划
幼儿经过中班的学习生活,在礼貌礼仪,生活习惯以及课堂常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部分幼儿在饮食方面存在挑吃、偏食,吃饭速度慢等;在操作方面,幼儿基本上能够按照操作要求操作,使用玩具材料,能够较好的收放玩具,但是存在个别男孩子有乱扔玩具的现象;生活自理方面,本学期开始,逐步要求幼儿能够学会自己叠好被子并放在指定的位置;在礼貌教育方面,将继续通过各种故事表演、儿歌、日常随机教育等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为了让幼儿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以下常规计划: (一)生活常规 1.进餐常规:
(1)餐前洗手,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正确使用勺进餐。
(2)一口菜、一口饭地进餐,,不急也不慢,不剩饭菜,不洒饭菜,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
(3)安静、专心地进餐,不东张西望,不讲话。
(4)餐后自己清理桌面,把骨头、菜渣倒入垃圾桶。 用小毛巾擦嘴,轻拿椅子坐到指定地点。安静活动,不影响他人进餐。 2、喝水常规:
(1)拿住杯子把柄,不玩杯子,不把手伸进杯口。
(2)能接适量的水,不过多,不过少,不把水洒在地上。
(3)幼儿排队接水,接了水离开接水区喝水,排队的小朋友站好等候,不推、不挤。
(4)口渴时随时喝水,大活动量后休息片刻再喝水。 3、盥洗常规:
(1)洗手:先卷衣袖——湿手——用香皂——搓手心手背——冲洗——双手甩水——打开毛巾擦干净。便后、餐前洗手,手脏知道随时洗手。
(2)入厕:男孩女孩分开入厕,男孩不把小便洒在别人身上或厕外。大便适量用纸,不浪费纸张,便后随手冲厕,洗手。 4、卫生常识:
(1)知道自己的身上是否清洁,能拍打身上的尘土,知道地上脏不随便坐、躺在地上。
(2)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
(3)不吮手指,不咬手指,不用脏手擦眼睛。 (4)会正确使用纸巾,自己擤鼻涕。 (5)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 (6)不把物品放进口、鼻中。 (7)知道垃圾应扔进垃圾桶内。
(8)保持桌面、墙面清洁,特别在美术活动中不用蜡笔、水彩画桌面。
(9)能放好玩具、用品,不把玩具丢地上,不咬、玩学具。 5、午睡常规:
(1)睡前上厕所,大小便、洗手。 (2)安静进入卧室,把鞋摆放整齐。
(3)轻轻上床,自己脱衣服,把衣物叠放整齐放在指定地方。 (4)睡姿正确,侧卧式或仰卧,不能俯卧或蒙头睡。 (5)安静入睡,不玩东西,不吮手指。
(6)安静起床,迅速穿好衣服,鞋子,叠好被子,整理好床铺。 (7)起床后入厕、喝水。 6、坐的常规:
(1)会搬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轻拿轻放,转椅子时要拿起椅子摆好再坐下。放椅子时不能有声音。知道爱护桌椅。 (2)上课坐姿:双脚自然并拢平放。双手自然摆放,长时间坐着可以轻轻靠在椅背上。
(3)绘画、写字坐姿:上身和桌子保持适当距离,双脚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离适当。
(4)不斜靠椅背;不斜趴桌子;坐时不翘脚;不驼背坐。 7、礼貌常规:
(1)来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早上好”,生说“医,向家长说“再见”,离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2)会主动向客人问好。
(3)会正确、生动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你好、对不起、没关系等。
8、入园常规:
(1)坚持准时入园(8:00前入园)
(2)由家长送到班里,自觉参加晨检,按规定交换接卡。 (3)主动向见到的人问早问好,和家长再见。 10、散步常规:
(1)在老师带领下,上下楼梯要自觉有秩序地靠右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跑、不跳、不推、不挤、不大声喊叫。
(2)在老师的指导下细心的观察周围事物。 (二)学习活动常规 1.早操常规:
(1)会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问好。 (2)按规定放好书包。 (3)愉快地参加早操。
(4)听到早操音乐迅速排好队,认真做操。做操时眼睛看老师示范及舞姿,耳朵听音乐节奏及变化。动作到位,跑动迅速,不拖拉,不懒散。
(5)早操后排队有序地回教室,在走廊里不大声喧哗、不奔跑。 2、户外活动常规:
(1)玩之前在老师提醒下知道脱衣服,玩后穿好自己的衣服。 (2)正确玩大型玩具:
①滑滑梯:从楼梯上,滑板下,坐着滑,脚先下。 ②能听老师指挥迅速排队,整理好队伍回教室。
③爱护大型玩具,可随意移动的玩具,在玩过后放回原处。 ④爱护活动室玩具,友好合作地游戏。
⑤游戏后收拾好器械,便于下一个班幼儿游戏。 3、教学活动常规:
(1)注意安静地倾听教师的讲述,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 (2)积极大胆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先举手,回答问题时声音适 中,大方、不扭摆。
(3)未经允许,不随意摆弄桌面的学具、学习用品。
5.区域活动常规:
(1)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区。 (2)遵守每个区域的区域规则。
(3)区域活动结束后主动收拾材料,根据区域标签摆放 徐 静孟晶晶 2012.08.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