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以下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 A.云中的冰晶由小变大 B.草尖上带着露珠 C.河面结了一层冰 D.温暖的房间冰变成水
2、小刚的妈妈常与验钞机打交道,使用验钞机可鉴别钞票的真伪.小刚好奇地启动家里的一台验钞机,看到钞票在灯光照射下显现出平时用内眼看不到的数字和字母,这是因为( )
A.钞的某些部位含有荧光物质,只要有光照射就会发光 B.票的某些部位含有荧光物质,只要有紫外线就会发光 C.灯光中含有大红外线,能使钞票中的荧光物
D.灯光中含有大量X射线,能穿透钞票中涂有荧光物质的部分
3、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镜子中的“自己” 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
B.湖水有青山的倒影
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4、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
1 / 8
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
5、出去踏青时,小明用相机给家人拍照,结果拍完后发现有一只蚊子正好趴在镜头中间,则拍出的照片( )
A.几乎无影响 B.会出现蚊子的影子
C.会出现倒立缩小的蚊子的像 D.现正立放大的蚊子的像虚像 6、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 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
D.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 7、如图所示探究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利用了超声波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科学家利用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发明了军事雷达
C.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相同的力吹奏它们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低
D.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响度越低 8、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0.05毫米 B.0.005厘米 C.0.1厘米 D.0.1毫米 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
C.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 D.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
10、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2 / 8
A. B. C. D.
1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蔗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蔗糖碾碎后,我们能看到蔗糖分子 B.我们看到的是放大的蔗糖,不是它的分子 C.蔗糖的水溶液中,没有蔗糖分子 D.在放大镜下,我们看到了蔗糖分子
12、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
13、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
A. B. C. D.
1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表达式正确的是( ) A.16克=16克×0.001千克=0.016千克 B.16克=16克×0.001=0.016千克 C.16克=16×0.001千克=0.016千克 D.16克=16×0.001=0.016千克
15、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敏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敏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敏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敏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敏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3 / 8
C.小敏的平均速度是8m/s D.小敏的平均速度是8km/h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在物理学中,质量是指________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乘“神舟七号”遨游太空时,他们的质量与在地球上相比是________ (变大/不变/变小)的.
2、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_________,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速度为_________。
3、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4、炎热的夏天中午,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海滨浴场沙滩上沙子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_____方式改变内能的.而海水的温度明显低于沙滩的温度,其原因是_____.
5、寒假,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卡车是__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
1、按照下图中的电路图,把图中的电路元件连接成实物电路.
4 / 8
2、如图所示,S为光源,S’为S在镜中的像,一条反射光线经过A点,试画出镜面和这条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
(1)小丽在实验中用透明的薄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其目的是_____.
(2)小丽将蜡烛A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在图2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中,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5 / 8
(3)若小丽将实验器材调整正常后,蜡烛A距平板玻璃8cm,则蜡烛B与蜡烛A相距____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A、B的连线一定与平面镜_____.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_____得到蜡烛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如图所示.
(1)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璃容器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______(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______.
(2)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______,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不变,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______.
6 / 8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D 2、B 3、C 4、D 5、A 6、C 7、D 8、D 9、B 10、D 11、B 12、A 13、D 14、C 15、C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不变 2、方向 3×108m/s 3、折射 乙
4、热传递 水的比热容大 5、静止 运动
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
7 / 8
1、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确定像的位置 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乙 16 垂直 不能
2、偏向 显示光路 液体种类 凸透镜对光的偏折射能力与凸透镜的凸起程度有关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