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和细

来源:意榕旅游网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7 No.5

·疗效评价·81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

疗效及其对心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邹惠笑,梁满均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药剂科,广东佛山 528333)

【摘要】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成两组后,给予常规组55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治疗组55例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LVEF、LVDd、LVSd、6分钟步行距离、TNF-α、CRP、IL-6、BNP且治疗组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存在显著差异;(96.36%)(81.82%)(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阿托伐(P<0.05)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改善患者预后。【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细胞因子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

心肌病或炎症现象等引起的心肌损伤现象,导致心肌结构及功

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较差,临床症状能出现程度不一的变化[1],

[2]

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腿部水肿、腹部水肿等,

患者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因此,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针对收治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分别给予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旨在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其对于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分析,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符合美国纽约心脏学会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患者临床资料较为完善,同意接受观察。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肝肾功能、肺功能不全患者、存在妊娠现象、甲状腺功能异常及风湿性疾病等疾病的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55例患者中,男30例,女25例,最大年龄患者79岁,最小年龄患者41岁,平均岁,(59.63±5.47)

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29例,Ⅳ级患者26例;治疗组55例患者中,男28例,女27例,最大年龄患者78岁,最小年龄患者40岁,平均岁,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30例,Ⅳ级患(59.60±5.52)

者25例。对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可比性高。本次观察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均在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基础上开展,本次观察均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给予常规组5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首先给予患者常规抗心衰治疗,为患者实施利尿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及适量地高辛等药物治β受体阻滞剂、疗,在此基础上采用吸氧处理,采用口服的方式给予患者20 mg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51408;规(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格:20 mg×7片)进行治疗,1次/天,连续治疗半年。

给予治疗组5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方式及阿托伐他汀服用剂量及治疗时间均与常规组一致,在此基础上予患者20 mg

致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具有较高的致死

率与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临床上对于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在于有效的溶栓,然而大多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时往往是已经错过最佳的溶栓治疗时间,此时多疾病病情予以有效的控制为当下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

丁苯酞和血栓通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常用的药物,其中丁苯酞药物能够有效阻断脑缺血相应多个病理环节,从而有助于

[3]

对脑梗死患者给予丁苯缓解脑缺血损伤。相关医学研究表明,

酞治疗,患者梗死病灶得以明显改善,证实丁苯酞能够改善患者梗死病灶,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其康复。同时,丁苯酞还可以对血管内皮的生长因子相应表达进行调整和改善,促进其脑缺血组织相应再生功能提升,从而稳定脑部神经功能。血栓通对于治疗急性脑梗死也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其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并对脑血管内皮损伤给予有效的保护,从而预防脑部血栓,同时血栓通还可以对抗神经细胞相应凋亡症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助于促进其脑血管扩张,从而促进病变部位相应微循环功能有效改善,逐渐恢复患者脑细胞的功能[4]。

此次研究针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予以丁苯酞治疗及丁苯酞联合血栓通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偏高,且NIHSS评分比对照

组明显偏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0.05);

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比对照组的80.0%明显偏高,对比差异

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相关的研究结果相似[5-7],

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 戴益斌,零沙. 丁苯肽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在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6,37(4)905-906.:

[2] 吴逢波,代国友,冯小荣,等. 丁苯酞胶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中国药师,2017,20(2)314-317.:

[3] 王东升. 丁苯肽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在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8)94,96.:

[4] 李玉青.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血栓通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保护的临床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3)26-29.:

[5] 张欣,郑少娜. 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6,18(2)221-223.:

[6] 胡建琴,熊伟律,沈双. 血栓通联合丁苯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脑血管储备能力、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12)66-68.:

[7] 李晓白.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7,24(8)1194-1197.:

82

中国处方药 第17卷 第5期

·疗效评价·

的严重程度加重,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及控制,将会导致心肌

[4]

细胞凋亡。

阿托伐他汀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较为显著的降脂效果、免疫调节作用、抗炎效果、强化血管舒张功能、改善机体内循环能力、缓解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及稳定斑块等治疗价值,患者在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降低了患者可溶性

改善患者心功能各项血管细胞黏附分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5],

指标,抑制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细胞炎症因子的出现,减少细胞炎曲美他嗪国药准字H20083596,(湖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3次/天,连续治疗半年。片剂化学药品,规格为20 mg。口服,)

1.3 疗效判定

针对常规组与治疗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F)、(LVDd)、

6分钟步行距离、TNF-α、CRP、IL-6、BNP及治疗优良(LVSd)、

[3]

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治疗优良率标准=/例数(优+良)

其中优:治疗半年后患者临床症状乏力、×100.00%;(呼吸困难、

腿部水肿、腹部水肿等)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治疗后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症状;良:治疗半年后患者临床症状(呼吸困难、乏力、腿部水肿、腹部水肿等)显著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症状;无效:治疗半年后患者临床症状(呼吸困难、乏力、腿部水肿、腹部水肿等)未显著改善或加重,乃至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LVEF、LVDd、LVSd、6分钟步行距离、TNF-α、CRP、IL-6、BNP为计量资料,采用

(χ—

±s)

表示,行t检验,治疗优良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LVEF、LVDd、LVSd、6分钟步行距离治疗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LVEF、LVDd、LVSd、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常规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差异均具统

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表1: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LVEF、LVDd、LVSd、6分钟步行距离(n=55)

组别6分钟步行距离(m)LVEF(%)LVDd(mm) LVSd(mm)常规组330.25±42.3343.15±3.7949.12±3.25 42.31±2.96治疗组

380.16±41.36

50.11±3.66

45.71±2.19

35.72±2.87t 值6.259.806.4511.85P 值

0.00

0.00

0.00

0.00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CRP、IL-6、BNP情况比较

治疗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TNF-α、CRP、IL-6、BNP明显优于常规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表2: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TNF-α、CRP、IL-6、BNP

组别

TNF-α(ng/L)CRP(mg/L) IL-6(ng/L)BNP(pg/ml)

常规组(n=55)139.63±35.7915.39±3.62 50.13±5.67329.52±55.79治疗组(n=55)115.41±35.6211.40±3.29 42.17±5.55275.16±52.19

t 值3.566.057.445.28P 值

0.00

0.00

0.00

0.00

2.3 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

治疗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9,P=0.01<0.05),

见表3。表3: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n=55)

组别优(n)良(n)无效(n) 治疗优良率[n(%)]

常规组202510 45(81.82)治疗组

25

28

2

53(96.36)

3 讨论

心力衰竭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心脏损害引发的心排血量减少现象,心排血量无法满足人体组织正常代谢的需求,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临床报道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及发展与炎性细胞因子的活化程度相关,促炎细胞因子增多后,患者心力衰竭

症因子对心肌毒性作用,将心室重构(心肌肥厚及纤维化等)逆转,达到改善患者心功能的目标[6]。但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曲美他嗪属于临床中一种新型的长链3-酮酰辅酶A硫解酶抑制剂,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肌细胞缺氧、缺血症状,将患者心肌细胞能量的代谢功能优化改善,对脂肪酸β的氧化作用具有抑制作用,能显著增加葡萄糖

氧化作用[7]

减少及抑制细胞内ATP水平的下降,维持正常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作用,将细胞内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现象加以缓解,提高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性,强化细胞的抗氧化能力,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现象从而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减少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的可能,促进患者预后。将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达到进一步改善心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及提高患者运动耐量的作用,治疗意义较为显著。他汀类药物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能够对多种与心肌肥厚相关细胞信号传导的途径进行阻断,改善患者心功能,优化心肌能量的代谢,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后的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说明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细胞因子,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

生活质量,这与既往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8]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参考文献

[1] 翟大娟,崔家玉.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4):190-191.

[2] 靳占奎.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3):

172-174.[3] Yang CH, Chang C H, Chen T H, et al. Combination of Urinary Biomarkers Improves Early Detection of Acute Kidney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 Circulation Journal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Circulation Society, 2016, 80(4):

1017.[4] 王红刚,刘金华,马宝红,等.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J]. 医疗装备,2016,29(5):

147-148.[5] 尹瑜.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抗炎作用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

107-108.[6] 刘永建,齐洪娜,李佳,等. 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J]. 广西医学,2016,38(5):

644-647.[7] Li X, Zhang S, Xu H, et al. Type D Personality Predicts Poor Medication Adherenc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Six-Month Follow-Up Study[J]. Plos One, 2016, 11(2):

e0146892.[8] 黎国德,许庆波,叶海涛,等.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4):468-4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