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蛤蟆说课稿
临沂市罗庄区傅庄街道中心小学 说课人:来花
各位同事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音乐课本第十册第六课歌曲《花蛤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歌曲是流行于山东地区的歌曲,生动而形象,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儿童情趣。词曲结合贴切、朗朗上口,如果能用山东方言来唱,将更富有情趣。
2、教学目的:通过学唱歌曲《花蛤蟆》,学习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和风格,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同时认识倚音记号,并在歌曲中感受其表现作用。
3、教学重难点:连音及跳音的唱法;空拍的演唱。
4、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设计蛤蟆叫声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感受满坑里蛤蟆蹦跳的情景、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对新课的新奇感、趣味感。
2、对比感受法:将蛤蟆叫声加上倚音和不加倚音对比唱,让学生自己试唱、感受艺术效果的不同。
三、说学法
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分析、自己对比唱、自己学唱。难唱的乐句随教师的手势学唱。
四、说教学过程
1、用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导入,然后聆听另外一曲山东民歌《花蛤蟆》,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2、师生接龙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轻松掌握蛤蟆的叫声,感受池塘中成群的蛤蟆乱蹦乱跳的艺术效果。
3 、让学生跟范唱,有叫声的地方唱,而其他地方则只张嘴不出声,让学生认真地感受旋律的高低、声音的强弱。师生共同用对比的方法试唱加上倚音和不加的效果。
4 、因为本课歌曲运用了方言,所以我让学生运用方言来朗读歌词,学生兴致极高,有效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5、熟悉旋律后,我让学生随琴轻声练唱,然后再次感受歌曲中蛤蟆那蹦跳的形态。并且将重点乐句进行强弱对比,处理两个“也”的不同唱法。再随范唱练唱,达到歌曲的演唱目标。
6 、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如何能更好的表现歌曲,并且可以自由的选择空间进行排练。让学生的思维、想象、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让他们从中体验自己成功的乐趣。
7 、在课堂的最后我又提议来一个蛤蟆大合唱,有唱叫声的、有唱歌曲的、并用伴奏带为他们配乐,效果十分的好。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了歌曲的艺术魅力。
8、课堂小结的时候,我又告诉学生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起来说一说蛤蟆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学生们则将他们搜集、查找的知识一本正经的汇报起来,其他的学生也听的非常认真,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想必他们一定会把这些知识牢 牢记住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