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金管理

来源:意榕旅游网
浅议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管理措施

资金是企业从事各项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备要素。企业的资金状况既表明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反映了企业的资本构成和产权关系,现金流量被视为衡量企业财务状况最主要的指标之一。企业的生产经营、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都是以资金为纽带,从起点到终点,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资金流量指标已经成为企业信誉评价、发展潜力、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企业发展日趋成熟,企业组织规模增大,结构日趋复杂的大型企业管理中,由于现金流量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息息相关,所以企业越来越关注现金流量信息。实践证明企业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和控制已成为财务管理的关键。因此,资金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现金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益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般认为,会计利润指标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好指标之一,原因很简单,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简单易懂,但问题过于简单化,特别是在企业发展日趋成熟,企业组织规模增大,结构日趋复杂的大型企业管理中,企业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和控制已成为财务管理的关键。由于现代企业营销的复杂性和商业信用的普遍存在,又因为现行会计准则实行“权责发生制原则”的核算方法对企业利润进行计量,而现金流量以收付实现制反映企业现金流转情况,与利润相比提供的现金流转情况更加客观、可靠。从现代角度看来,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出来的利润,如果排除人为操纵利润的因素,它只是一个账面的结果,反过来,现金净流量是通过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与流出量表现

1

出来的。它不单表现在账面上,而且还实实在在表现在企业的银行账户中,它是企业经理人员可以随时动用的企业资源,是最真实、最值得信赖的价值符号。

在金融风险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现金及现金流量的重要性更为显著。可以说,确认现金流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既是一种理财观念的转变,又是一种实践的总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在一方面可看成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该资源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资产,同时在另一方面应视为企业的负债或业主权益。企业的资金状况既是各方面的经济活动的财务反映,又是企业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必备要素,企业的资金状况代表着企业的资源配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反映着企业的资本构成和产权关系。因此,资金不愧为企业的命脉与血液,这一管理对象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抓住、抓好资金管理也就等于管理控制企业的生命线和生存线。换言之,以资金作为企业管理中心,在对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以管理对象作为管理的中心应比以管理职能作为管理中心更具客观性和优越性。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离不开现金流量的决策支持。无论筹资、投资或利润分配均以现金为纽带,现金不仅是资金流转的起点和终点,而且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现金流转构成企业资金流转的轴心。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尽管表现为资金及其流转,但又直接表现为现金及其流转。也正由于现金流转受到盈利、亏损等内部原因以及市场变化、企业间竞争等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出现的不平衡,才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成为必要,并使其管理更为复杂。现金流转内容的直接规定性,决定着管理目标在表现为“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又具体

2

体现为现金性收益的最大化。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现金及其流转和直接管理,作为一个控制系统,必须获得有关企业现金及其流转的历史信息和未来信息,为即将从事的财务活动提供决策支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监督和控制。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现金及其流转情况,从而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关于现金及其流转信息的需要,为财务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是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更佳计量。

“现金为王”的观念体现在日常的企业财务管理中,该采取哪些措施加强管理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是一种控制机制和制度化的程序,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保证,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企业的预算应以资产为纽带,实行分级预算,总公司应实行资金的统一筹划,集中管理;下属企业则以生产经营预算为主,加强成本费用和资金流量预算。公司预算一经确定,就应成为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而企业资金预算则是企业全面预算的核心,包括年度、月度预算。年度资金预算是测算年度内公司资金的流入、流出规模。根据规模可以确定公司的融资、投资的政策。而月度预算则比较接近实际,能较准确的反映每月的资金流量情况,据此也可以具体的调整融资、投资计划。

2、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

资金集中核算是以财务公司为载体的集中式资金管理模式 , 是总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与下属企业自主管理的结合、总公司所属单位资金结算与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的结合、资金有效平衡与资本结构优化的结合、资金占用目标与过程管理的结合、资金信息化管理与业务流程

3

再造的结合。这种资金管理模式可以 “ 四个统一 ” 来描述,即:

(1)统一银行开户管理,确保货币资金安全。(2)统一资金调度,强化资金运作监管。(3)统一资金信贷管理 , 确保筹资效益和安全。 (4)统一资金过程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推行内部审计制度

现金流量控制是指企业所有现金流入、流出的控制手段,它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部门依据有效的制度来控制。公司财务部门只是实施的一个方面,还需要有审核部门进行把关。

4、日常企业财务管理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企业的任何收益方式,都要考虑现金流与收的对应关系。因此,加强对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差异的控制,提高利润质量也就成为日常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导向与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现金的注入与流出角度来考虑对现金预算的控制与考核,必须从公司治理角度来考虑对日常现金流量的控制权和调度权,规范现金的运作,加强现金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二是企业的任何投资都要考虑未来收回现金的能力。因此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不等于项目的可批性,项目是否实施以及其他资本项下的支出要结合企业经营性现金净流量情况,对项目本身的评价也不能只限于项目的账面盈利能利,而是要看未来现金的回收能力。 三是控制财务风险。现金规划是评价现金管理好坏的主要依据,而有关现金流量指标是控制风险的风向标。要量入为出,保持适度的融资规模,对宏观经济政策保持敏感,现金规划要留有余地以应付突发事件,严格执行应收账款回收制度及信用控制,避免出现无法支付到期债务的“技术破产”现象。 四是控制、保持合理现金流量。一方面要提高企业的盈利空间,扩大经营性现金

4

流的来源;另一方面要尽快地并最大限度地反映利润现金化。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生死攸关的影响和作用,这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认识。,以最佳现金流量为企业的理财目标将具有越来越充分的实践依据,相应观点的正确性也将得到论证。 总之,现金的循环运动是企业生存的基本前提和资本增值实现的关键环节。现金流量持续稳定地增长从根本上依赖于资本积累的提高。现金周转的顺利程度又是资本增值效率高低的关键,现金周转环节的任何阻滞都会造成企业供血不足,轻则造成财务困难,有碍于企业健康发展;重则造成财务危机,威胁企业的生命。在商业信用和金融服务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密切、复杂。企业每天都在面临着形形色色的机遇,同时也每时每刻面临着风险。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基业长青,必须有雄厚的资金流支撑,否则“一招不慎全盘皆输”“一失足成千古恨”。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经理人,只有认识到企业即使获利但也时刻存在着破产危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可能走上成功经营之路。因为惟有财务资源的可持续支持,企业才能够可持续发展,而财务资源的可持续支持就意味着企业利润与现金流的时空平衡与结构协调。

江乡公司 曹萍

2014-12-20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