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1005—6033(2010)21-Ol27—02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10年第2O卷第2l期 收稿日期:20lO一06—1l 忻州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及建议 黄天俊 (忻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 摘要:在介绍忻州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忻州市设施蔬菜发展 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设施蔬菜;日光温室;忻州市 中图分类号:¥63 文献标识码:A 设施蔬菜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重要表现,也是发 展高效农业的有效形式。忻州市(以下简称我市)干燥少雨.Et照 充足,温差大,地下水资源丰富,大型_T矿企业少,环境污染轻, 截至目前,我市现有设施蔬菜333.3 hm:,其巾日光温室133.3 hm:,大棚和小拱棚蔬菜200 hm:。比较标准的13光温室面积仅有 26.7 hm2,主要集中在偏荚、保德和岢岚等县,年平均产值在22.5 万元/I1m:左右。如忻府区北赵村的温室大棚收入在22.5万元/hm 左右;小拱棚的收人在lO.5万元/hmz左右。忻府『又、定襄县2009 年春天新建移动式塑料大棚26.7 hm 种植甜瓜,单茬产值达l5 万元,hm:,加后茬产值可达到22.5万元/hm 。我市设施蔬菜的生 产总量占当地居民需求量的1/5左右。 农业生态条件好,是发展以高效节能1351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 的理想区域;从交通运输上看,大运高速、北同蒲铁路干线纵贯 南北,108国道具有承南接北、辐射东西的区位优势。忻保和忻阜 高速公路的开通,将使忻州成为连通西部能源Ⅸ和东部出海口 的重要交通枢纽,而且将拉近忻州与北京的距离,京津唐冀在3 h左右可以抵达忻州。另外,五台山飞机场近日也已奠基开工.预 备开辟五台山飞往上海、昆明、三亚、广州、成都、长沙和乌鲁木 分析我市设施蔬菜发展缓慢的原 ,基本上可归纳为4个 方面:一是对蔬菜在经济发展巾的地位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 齐7条航线,货邮吞吐量为1 570 t,可以说机遇难得。但是,我市 设施蔬菜的发展却非常缓慢,与周边一些相邻地区有着相当大 的差距,他们的设施蔬菜产品除满足本地居民需要外,很大一部 分销往外地,甚至出口创汇;而我市的设施蔬菜产品非但不能满 缺乏有力的々业技术服务支撑体系,三是产品营销渠道不畅,网 络不健全,四是没有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2促进忻州市设施蔬菜快速发展的建议 (1)进一步确立蔬菜产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巾的产业地 足自给.每年还得从外地调入。据统计,近年来我市每年调人的 蔬菜量约占全市需求量的60%,外润所需资金达6亿元。这对于 一位,合理布局。我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应把加速发展蔬菜, 尤其是设施蔬菜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及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 民收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加以推进,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项支 柱产业来抓,确立“满足内需,拓展外销”的方针,力争在3-5年 内建设3 333.3 hm2规模设施蔬菜产业基地.蔬菜产量将会增加 3亿kg~4亿kg,实现农民增收8亿元一1O亿元,增加劳动力就业 5万 8万人,减少外调蔬菜资金流失3亿元~4亿元的近期目标, 同时也对稳定我市蔬菜市场价格起到积极的作用。 个全年财政收入只有75亿元的贫困市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 支。如何才能使我市的设施蔬菜生产在未来几年走出困境,向规 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走进省城、销往全国,甚至迈出 国门,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是我们应该面对并且需要 认真思索和探讨解决的问题。 l忻州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我市设施蔬菜3O年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 世纪70年代末,原忻州地区科委把扶持塑料大棚蔬菜配温室育 我市的设施蔬菜布局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丁作:第一,根据 气候、土壤特点和所处的 位优势,经过实际渊研,多方论证,编 制}lI切实可行的我市设施蔬菜布局规划。第二,积极探索土地流 转新机制。这几年,山西省、忻州市都对设施蔬菜的布局规模有 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有大片集巾的土地,而这义与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土地各家各户自主经营,面积相对小而散的现状形成 了矛盾,这一矛盾也是近年来制约全市设施蔬菜大面积发展的 苗列入全市重点科技发展项目,扶持市郊的樊野村建起了6.7 hm2塑料大棚生产基地,两年推广133.3 hm2,蔬菜产量和菜农收 入大幅提高,对改善市场供应、满足消费者需求发挥了重要作 用。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巾期,学习山东寿光、临沂经 验,2 ̄5年的时间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200 hm 。但 我们对设施 蔬菜的理解不够透彻,存在生产使.}}{和技术上的“夹生饭”问题, 导致在生产过程巾遇到的困难得不到科学解决,发展受到了影 响。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初,偏关县引进PG型全Et光节能温室, 取得了在高寒地区冬季不加温生产蔬菜的成果。生产设施和技 主要矛盾,处理不当就会引发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大1此,我们 在设施蔬菜发展巾必须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尽力找到一些可行 的土地流转办法。从这几年的实践看,有3种形式比较可行:一 是龙头企业带动土地自愿流转,即有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采取 127 术初步达到了设施蔬菜的要求,但在我市还没有得到普遍推广。 黄天俊忻州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及建议 本刊E-maihbjb@sxinfo.net 决策参考 高于农民普通种植收入的地价集中将农民的土地以合同的形式 内力争在每个相对集中的设施蔬菜基地以每16.7 hm:生产棚建 进行租用,然后统一规划,高标准集中建棚,并在建棚和以后种 菜的过程中,优先使朋这些农户的劳动力,从而使这些农户有双 重的经济收入,以解决他们}JJ让土地后的后顾之忧,进而乐意将 土地自愿出让。二是种植大户吸引带动土地流转,即一些种植设 0.07 hm:育苗棚的要求加强育苗厂(点)建设,推行集中规范化育 苗。四要选择合适棚型。应从抗击大风、大雪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和大棚内温湿度快速调节等方面考虑.优先选择水泥骨架、钢管 骨架和钢竹复合型骨架的大棚,跨度不能过大,棚顶不能过平, 单个大棚面积不能太大。 (3)重视市场开拓和产品营销。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市的 设施蔬菜产品还主要是以满足本地需求为主,面对全省全国 设施蔬菜面积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今后几年的设施蔬菜营 销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在108国道或高速公路两旁,凭 施蔬菜较早,尝到大棚菜甜头,且具有相当经济基础的种植大户 将自己大棚周围农户分散的土地进行租用,集中建棚后义将这 些大棚交由这些农户经营,种植大户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种菜 经验和销售渠道,指导这些新菜农科学种菜,并且包销他们的蔬 菜,在自己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这些新菜农取得比以 前种粮高几倍的收入,从而引导他们自愿地将自己的土地租给 种植大户经营,这不失为当前土地流转的一种好办法。另外还可 租用一些村预留的机动地进行集中建棚。三是反租倒包,即发挥 借交通方便的优势,集中建设一批质量高、结构合理,面积不 少于33.3 hm 的设施蔬菜基地,最终形成设施蔬菜产业带, 使其成为我市设施蔬菜的样板区、高效农业的示范区、现代农 村、组干部的组织推动能力,由村级组织通过一定方式将农户的 土地集中租回后再反包给建设主体。 业的展示区。二是建立一批专业销售企业,上下延伸,发展连 锁店和子公司,集无公害蔬菜净蔬加工、配送、销售为一体。 积极开拓外地市场,在北京、天津等蔬菜销量大的地区建立窗 口市场,扩大外销。 (4)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绿色品牌,形成标准化生产体系。要 (2)强化技术支撑的作用。设施蔬菜说到底就是科技农业。 我市设施蔬菜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技术不足,特别是在一 些新发展的蔬菜基地,技术服务不到位不但影响了设施蔬菜的 产量,而且影响了质量。因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切实解决好制 约设施蔬菜发展中的这个瓶颈问题。一要积极聘请外地熟练的 农民技术员到各基地进行指导和培训,力争在二三年内培养一 依托我市独特的无污染环境资源优势,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绿色 品牌,切实提高设施蔬菜在太原、北京等周边城市的知名度和市 场占有率。要实施品牌和绿色食品战略,重视蔬菜加工包装、品 批既懂理论又懂实际操作的设施蔬菜技术队伍,最终使他们成 为全市设施蔬菜技术指导的主力军。二要狠抓科技创新,提高科 技含量。本着“总结一批,引进一批,示范一批,推广一批”的技术 路线,加快推广高标准13光温室建造技术,病虫害无害化综合防 治技术,CO气肥施肥技术,反光幕、遮阳网应用技术,瓜类和茄 牌注册、广泛宣传等工作,尽快打造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过得 硬、占有率高的忻州绿色蔬菜品牌,依托品牌效应,拓展市场空 问 坚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三位一体、整 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进程,树立品牌形象。以无公害农 产品生产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志使用为基础,力争3—5年内 果类蔬菜嫁接栽培技术,茄果类蔬菜与瓜类蔬菜问作套种立体 丰产栽培技术,果品瓜类反季节丰产栽培技术,滴灌、渗灌等节 水灌溉技术,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通过新 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肥料、新农药的推广应用,使温室农业 生产中的科技含量达到80%以上。三要加快集约化育苗场地建 设,提高优质种苗覆盖率。育苗是设施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外 地成功的经验是:只有优种加好技术才能育出壮苗。有壮苗才有 望夺得高产,而我市目前多数还是菜农一家一户自己育苗,由于 缺乏技术,种苗的质量差异很大,弱苗和壮苗相比,苗期就形成 减产30%一4o%的劣势,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并参与市场竞争,难度很大。因此,推行蔬菜集约化育苗是设施 蔬菜增产增收的基础,应予以高度重视。我市应在今后的2-3年 全市认证1O种无公害蔬菜产品,“无公害标志”使用率达到95% 以上,大力培育具有市场前景的名牌产品,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市 场竞争能力。在绿色食品认证方面,改变过去单纯的企业行为, 积极加强政府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参与绿色食 品开发,创建绿色食品品牌。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有机 食品生产基地。 (责任编辑:李敏) 第一作者简介:黄天俊,男,1964年lO月生,1986年毕业于 山西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助理研究员,忻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山西省忻卅I市,034000.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nd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Vegetables in Xinzhou City HUANG Tian-jun ABSTRACT:Based on introducing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vegetables in Xinzhou Cit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vegetables in Xinzhou City. KEY WORDS:facility vegetables;sunlight green house;suggestion;Xinzhou City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