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业基础知识

农业基础知识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曲若干意见》于2008年1月30日正式公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 )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一号文件。A.5 B.10 C.30 D.15

3.( )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A.增加农民收入B.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C.深化农村改革 D.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是()。A.国家B.管理者C.企业D.生产者 二、多项选择题

2.从今后长期趋势看,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保持粮食长期供求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在粮食问题上必须把持哪两点?( )

A.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B.加强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建设 C.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D.加强和改进对粮食市场的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四、案例分析题 六、综合分析题

材料一:南方某县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山地居多,传统上以种植林果业为主。为了尽快脱贫致富,当地农民把国家扶贫资金大量用于购买化肥、生长剂、杀虫剂等化学制品,以增加林果作物的产量,但事与愿违,不仅农产品因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超标而在市场上屡屡受挫,还导致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

材料二:面对该地现状,当地根据国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聘请专家论证,做出了实施“富裕生态家园”工程的重大决策。他们一方面瞄准市场,大力推行绿色无公害水果的种植,同时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和添加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保护绿色无公害水果种植户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聘请专家及致富能手对农民进行拉网式的技术培训。经过几年努力,该县水果销售呈现持续上涨势头,农民收入不断增加。2005年,该县成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济常识角度看,该县的成功经验对发展现代农业有什么启示?

(2)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进行分析。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必须正确、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

1.B 【解析】《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是近5年来第5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0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3A 【解析】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民由温饱全面进入小康,是我们面临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政治性的历史任务。

4.C【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主体只能是平等主体,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主体。

2.AC 【解析】在《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需重视的问题》中提出:“从今后长期趋势看,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保持粮食长期供求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粮食如果出问题,就是全局性的问题,就会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在粮食问题上必须把握两点:一是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这是要始终坚持的方针;二是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这是宏观的目标。” 六、综合分析题

1.第一,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道路。

第二,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把农业、科技和教育结合起来,推动科技进步,发挥人才作用,尤其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第一,该县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推广绿色无公害水果的种植,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履行了经济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和添加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履行了必要的政治职能。加强宣传教育,对农民进行培训履行了文化职能。第二,该县实施的“富裕生态家园”的决策及采取的措施,都是维护人民利益,坚持对人民负责的表现。

3.首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始终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所以正确、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该县过去无视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受到规律的惩罚,事与愿违;后来,该县吸取教训,遵循生态规律、市场规律、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所以正确、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该县把发展林果业作为主要产业,是根据当地山地居多,传统上以种植林果业为主的实际作出的正确决策。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因此正确、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该县改变过去片面重视产量、忽视质量,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利益的错误做法,坚持科学发展观,并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正确、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累了正确的主观因素。

2010年大学生村官考试农业农村知识预测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0.5分,共15分) 8.种植业以优化品种、( )、增加效益为中心。

A. 创新技术 B. 深入加工 C. 提高质量 D. 提高产量 8. C

[命题追踪] 本题考点是种植业生产的中心。

[选项分析] 《农业法》第16条规定:“种植业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故选C。

17. 我国种植业生产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

A. 粮食生产是基础的基础 B. 技术先进,农作物持续高产 C. 农作物种类多,品种资源丰富 D. 人多耕地少,精耕细作 17. B

[命题追踪] 本题考点是我国种植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选项分析] 我国的种植业生产技术与其他国家相比没有明显优势,很多地方还是靠人力耕作,生产技术有待改进,所以B选项不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